肌電圖為什麼結果不一樣
① 為什麼說肌電圖檢查結果如果正常則這個檢查的意義就不大
肌肉運動時可以產生生物電活動,將此生物電用針狀電極和表面電極作為引導,通過一定儀器的放大、顯示、監聽、攝影等步驟,從而顯示出一定的波形,稱之為肌電圖。頸椎病好發部位的症狀表現 做肌電圖檢查痛痛苦嗎?臨床檢查的意義是什麼? 當神經、肌肉發生病變時,肌肉的生物電位活動、神經傳導過程、神經和肌肉對電刺激的反應都可以發生變化。結合臨床分析,肌電圖不但能夠精確地區分神經肌肉疾病的病損部位和損傷程度,同時對肌肉的無力、癱瘓、萎縮、異常收縮及感覺障礙、疼痛等症狀,也可以提供客觀的資料,以判明病變的程度,估計預後,判斷恢復的情況。其主要缺點是不能提供病因的診斷,如果出現檢查結果異常則意義較大,而檢查結果正常則意義較小。 長春骨科醫院專家介紹說,在進行肌電圖檢查時,需要將針狀電極插入病人體內的肌肉中,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在臨床上,肌電圖是鑒別運動神經元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縮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等)與頸椎病的檢查方法之一,有時甚至是運動神經元疾病與頸椎病相鑒別惟一的輔助檢查手段。推薦閱讀: 頸椎病鮮為人知的症狀
② 肌電圖有不有可能有錯誤
肌電圖檢查是一種神經電生理檢查,如果有自發電位一般都是有問題,如果沒有任何症狀你為什麼做肌電圖,這是一種有創的檢查,醫生不會隨便讓你做的,如果不是檢查醫生本身技術有問題,是不會出錯的。
③ 我做兩次肌電圖的波幅一樣而實測值的結果不一樣這正常嗎
顯示的結果超出參考范圍屬於正常 只要你自己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就沒事的 沒有那麼絕對的准確 醫學的檢測只是一個參考資料。沒事的 該干什麼干什麼
④ 肌電圖結果為什麼會不一樣
做肌電圖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特別是室內溫度,溫度過低波形也難以採集。同時,肌電圖醫生的技術專業更為關鍵,也肯定存在技術差異和理解不同,還有兩次做肌電圖的時間不同,可能其檢查結果也會有所不同,這點應該很正常,也很好理解。從你反映的現象來看,一是難以判斷;二是再進一步檢查確診。
⑤ 肌電圖分析 結果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明神經未受太多的損傷,做功能訓練後可恢復的機率很大。
⑥ 肌電圖檢查是檢查什麼疾病檢查結果如何看
因為不知道具體臨床體征,如果單純從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來看,以你可以理解的語言描述:
1、運動神經傳導:電刺激左右手正中神經,拇短展肌記錄,潛伏期延長,意味正中神經受損(神經纖維受累、脫髓鞘)。波幅降低,這個國內遵循的波幅標准偏高且教條,按國際上的標准1-13mv都在正常區間,主要是看你自身對比是否差別有50%以上,所以得知道你具體波幅的數值才好做判斷;
2、感覺神經傳導:左右正中感覺神經指腕減慢,也證明了以上的結論,感覺波幅降低,也得看實測是多少,正常值不同年齡段差別比較大,區間也很大;
3、左右尺神經運動、感覺傳導正常,說明尺神經沒有損傷;
4、左右拇短展肌見大量自發電位(纖顫、正銳波),說明有神經源性或肌源性疾病,結合上述神經傳導檢查,可以排除肌源性疾病;
綜合起來看,就是你左右手的正中神經,在經過腕部的時候受到嵌壓損傷。
因為不清楚你臨床實際的體征,也不清楚你具體的工作,只能這樣跟你解釋。完整的臨床診斷,要結合體征做判斷的。
⑦ 為什麼一般不建議做肌電圖
做肌電圖對人體傷害有多大,為何一般不建議做?
一般來說做肌電圖是無痛苦的,但是對身體也是有一些損傷的,而且對身體沒有傷害。不過肌電圖是一種創傷性檢查,一般在檢查時會引起不適感,有可能會有出血的傾向,所以有在用心臟起搏器和心律轉復設備的人是不適合做肌電圖檢查的。最好還是聽從醫生的醫囑,如果是必須要做那就一定要做。
c
神經肌肉接頭疾病及肌肉疾病,以及相關疾病,在恢復過程的評價,大量運用骨科、手術科各種外傷,慢性卡壓引發的神經神經根損傷,神經內科各種外周神經脊髓病變,糖尿病外周神經慢性損傷,簡單來說所有肢體的麻木、活動障礙、肌肉萎縮,都可以通過肌電圖來分解。
⑧ 關於肌電圖檢查結果的問題~!
你大概是因為「全身肌肉跳」去看醫生的吧,醫生給開肌電圖檢查的目的主要是排除一下運動神經元病,肌電圖結果提示周圍神經源性損害,那就基本排除運動神經元病,那可能有點神經炎,既然醫生已給開葯,那就安心服用。沒必要緊張和害怕。另說明一點,正常人在休息不好、極度疲勞、情緒焦慮、間隙性失眠等亦可出現身體不定部位的偶發肌肉跳動,這是一種生理現象,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