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日本人為什麼只買便宜的車
A. 日本人收入很高,卻為何愛買便宜車
日本自上世紀中後期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之後,一躍進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列,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算不上是一個工業大國,但日本的崛起卻離不開汽車工業,也可說是日本的支柱產業,知名的國際車企有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等,這些企業每年為世界提供者巨大的汽車產能,產品覆蓋高中低消費群體,同時日本的人均收入很高,大約為國內的三到四倍,但日本人卻特別喜歡買便宜車,其中真實的原因讓國內車主們都感到羞愧和佩服。
同時在日本購買這種便宜的小車還可以享受道很多福利,相當於政府的鼓勵政策,就好比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一樣,但不得不說日本車主對於節約資源的意識是超前的,並不像我們身邊那種攀比類的,你買寶馬,我買奧迪,他們更加在乎的是實用和節能環保,所以很多到日本去過的車主也不禁感慨,這樣的節約意識讓人感到有些羞愧,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B. 為什麼日本人有錢,卻很少買豪車
因為他們都比較支持國產,日本國產還沒什麼豪車
C. 為什麼日本人富卻很少買豪車 年輕人別再買車了
人家買車是為了上下班和出行方便,我們買車是為了和別人攀比裝面子(裝逼,買便宜的怕別人看不起),人家年輕人是靠自己的能力去量力而行,我們是靠父母或者為了不掉面子攀比貸款或分期買車,總之一句話,國人攀比心裡太嚴重,家裡再窮在外也不能掉面子。
D. 日本人那麼有錢,為什麼卻總愛開便宜的車
只有中國人愛炫耀,炫富。以為有倆個鳥錢就了不得,連自己祖宗是誰都不知道了。
放眼世界,窮地方也好,富地方也罷,哪裡像中國這個地方,把豪車,蘋果手機當成身份的象徵?
改革開放的惡果:教育沒跟上,世風日下。官員想的是貪,小青年想的是玩。愛國和科技進步成了一小部分人的事。也不知這個現狀還需多久才能從根本上改變。
E. 為什麼日本人從來不買貴車
眾所周知,日本屬於典型的資源匱乏國家,所以日本人對於資源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這點從他們獨步全球的家用型經濟汽車就可以看出,因為他們對於經濟性有著很高的追求與執著。
交通方便
比如在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非常完善。做日本的電車,可以輕松到達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到電車到不了的街道,你還有公交車選擇。
用地緊張
日本地形多山,使得日本可居住地面積比例較其他地狹人稠的國家相比要小很多。日本的可居住地面積僅有121,343.23平方公里,只佔國土總面積的32.1%。為了緩解用地緊張的情況,填海在日本十分常見。在日本買車之前都要出示政府出具的相關停車證明,換句話說你想買車就得先拿你有地放停車的證明來。
不露富
在日本,如果同時出現3輛賓士車的話,誰都會認為「黑社會老大來了」。因為在日本,開豪華賓士車的人大多數是兩種人,一是日本的黑社會,二是日本的暴發戶。
愛國情懷
那一天下午,剛好到日本國會去看望一位議員朋友。經過議員先生們的停車場,我刻意地留意了一下:國會議員們都坐的是什麼樣的車?結果發現,100多輛轎車,全部是黑色的日本國產車,80%是豐田,20%是日產,竟然沒有一輛外國車,自然是看不到寶馬、賓士。
環保認識
日本人也吃過損壞環境之後的虧,所以在通過幾十年的開展之後,他們有著很強的環保認識。出行能坐電車就不開車,能騎自行車就不開車。總歸除了有需求日本人很少開著車處處跑。從前問過一位教授「為什麼你不開車上班來?」他的答復適當直接:「省錢,訓練,保護環境
然而在中國,我們國人薪酬比日本低,車稅還那麼高,還有房貸壓在身上。
為什麼我們國家豪車滿地走?
關於這個問題小夥伴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F. 為什麼日本人感覺很有錢,開的車卻「很土
日本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資源匱乏,但是日本的經濟實力以及科技實力在世界范圍內都處於領先的地位。據統計,2017年人均GDP日本是中國的4倍,然而在這個汽車工業強國,大街上豪車特別少,甚至很多年輕人都不買車,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日本人感覺很有錢,開的車卻「很土」?聽完原因後讓人羞愧。

汽車在日本人眼裡,只是一個普通的交通工具,跟電冰箱洗衣機一樣,屬於「家電」產品,而非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沒有人會在買車問題上相互攀比。自然,在大都市裡生活,沒有車不會被人瞧不起,有車的反而會「嚇死寶寶」。我想,再過多少年,中國也會迎來這一個沉穩而理性的時代。為什麼日本人感覺很有錢,開的車卻「很土」?聽完原因後讓人羞愧。
G. 為什麼日本有錢人開的都是很一般的車 徐靜波 意林
「好馬配好鞍,寶劍配英雄」一個人開什麼車,當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他的社會地位。但小編覺得,凡事無絕對,也不乏低調的人,不顯山不露水。
汽車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在我們的生活中,汽車是一種交通工具,也是一種高級玩具,許多時候,它還是一種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但是,我們發現,日本人對於汽車的認識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買車的人是越來越少,買豪車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大國,日本社會到底在發生什麼?這是我們很值得關注的問題。
日本有一個很大的經濟團體,叫「經濟團體聯合會」,這個會的成員,都是主板上市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是世界行業的巨頭,因此也被稱為日本的「經濟內閣」。
經濟團體聯合會在每年的1月上旬,都要舉行一次新年會,這一次新年會,也是我們媒體人直接可以與日本經濟界領袖們對話的機會。
在不久前舉行的新年會上,我遇見了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先生。我對他說,2015年,豐田擊敗德國大眾,再度成為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而且純利潤也超過2萬3000億日元,真是很了不起。
豐田社長卻說,前景不容樂觀,在日本國內,我們的銷售量在年年減少,年輕人對於自行車的興趣要遠遠超過對於汽車的興趣,說不定在哪一天,汽車會賣不出去。
豐田社長的話,並非是謙虛的客套,而是日本社會的現實。2015年,日本全國汽車的銷售量是504萬輛,比2014年減少了9%。而2015年,中國的汽車銷售量是多少呢?2500萬輛,是日本的5倍,而且保持了7%的增長的勢頭。
日本汽車銷售量出現大幅下滑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年輕人遠離汽車。一年一度的東京汽車展,人頭濟濟的,都是中老年男人,很少看到年輕人的影子。
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買車?並不是他們沒錢買車。日本的汽車比中國要便宜30%左右。像一輛豐田最高配置的卡羅拉,在日本只賣到230萬日元,相當於13萬人民幣。13萬人民幣在日本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一位百貨公司年輕售貨員一年不到的工資。
既然汽車這么便宜,年輕人為何不買?
我跟我們通訊社的員工聊,他們說:買汽車是給自己的生活添麻煩。像東京、大阪、京都這樣的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十分發達,坐上地鐵輕軌,可以到達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買了汽車,不僅家裡需要一個停車場,到單位里上班,還得自己付停車費,汽車就是一個添亂的傢伙。
日本經濟新聞社做過一項市場調查,發現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在參加工作之後,第一想買的東西不是汽車,而是一部智能手機,其次是筆記本電腦,第三是自行車,第四是小型音箱,第五才是汽車,而房子被排在了第八位。
在40多年前的上世紀70年代,汽車是排在第一位。那時,年輕人買一輛汽車帶著女朋友到處兜風旅遊,跟現在的中國是差不多。但是,日本社會現在沉澱了。所以,找老婆一定要找日本女人,因為日本的丈母娘對於女婿,第一不會要求有房子,第二不會要求有汽車,結婚成本很低。跟大家開玩笑了。
話說過來,既然日本的年輕人大多不買汽車,那麼,一年500萬輛汽車都賣給誰了呢?
其實,大部分都賣給了農村。也就是說,日本社會是城裡人不買車,鄉下人買車。
日本的農村由於公共交通不發達,加上土地私有制,不能實現中國式的新農村城鎮建設,因此,無論去超市,還是上班上學,私家車是萬萬離不開的。所以,即使在很偏僻的山區,日本人每一戶家庭,幾乎也都是人人有車,有的家庭有四五輛,外加一輛全家出遊走親戚的麵包車。
▲騎自行車外出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我家附近有一家賓士二手車店,我路過時,偶爾也會去轉悠一下。賓士200,只開了2萬5000公里,看上去跟新車沒啥兩樣,大家知道賣多少錢嗎?只要150萬日元,這是啥概念?就是說,你只要掏出8萬5000元人民幣,就可以把這輛賓士車開回家。所以,下次有朋友開著賓士車到東京成田機場去接你的時候,你千萬別激動,別以為遇到了土豪大款。
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5倍,富裕程度自然要超過中國,這是否就意味著日本滿大街跑的都是豪華車呢?
前不久,我去日本的九州地區出差,特別留意高速公路的休息區,那裡停放的汽車都是什麼車?結果在熊本縣和福岡縣看到,停車場里的車,50%以上是黃牌照的車。
在日本,黃牌照的車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是排氣量在660cc以下,屬於QQ型車,日本稱為「輕型車」。
日本汽車銷售協會和全國輕型汽車協會聯合會公布的2015年全國汽車銷售報告顯示,排名銷售量前10位的車型中,輕型車佔了7位。其中賣的最好的是豐田汽車公司的混合動力小型車,省油率為全球領先,每一升汽油能跑37公里。由於是混合動力,時速在50公里以下的話,使用的是車載電力,不耗汽油。
汽車協會公布的數據稱,2015年上半年,普通轎車的銷售量為140萬輛,而輕型汽車的銷售量也達到84萬輛。調查還顯示,日本全國100戶家庭中平均擁有輕型汽車54輛。而佐賀縣、鳥取縣、長野縣的100戶家庭的輕型汽車擁有量,都達到了90%。
為什麼日本人現在買車,都傾向於買小型輕型車呢?
因為這種輕型車售價低、省油、使用靈巧、養路費便宜,一年才只有1萬日元(約600元人民幣),很適合上班族、老年人、家庭主婦使用。
另外,日本的輕型汽車,除了車身短一些之外,各種配置和車內裝修,幾乎和普通的轎車沒有多大的區別,換言之——並不寒磣。
日本社會還有一個怪現象——凡是開賓士車的,往往會是兩種人:一種是黑社會成員,另一種是暴發戶。
我常去日本國會采訪,每次都特別留意國會的停車場,看看那些國會議員們都開什麼車,發現都是清一色的黑色皇冠或雷克薩斯,看不到一輛外國名牌車。這背後除了議員們向社會表達愛國情懷之外,還有一種隱晦的東西,那就是順應社會潮流,怕露富遭人白眼。
這並不是說,外國車在日本沒有一點的市場,我們偶然的也會在街頭看到外國車,但是除了賓士之外,最多的是奧迪和大眾,都是進口車,基本上都是德國製造。美國的通用和福特,在日本是無法成為上賓。法拉利偶然可以看到,但是悍馬就很少見到了。
日本的大富豪,還是有錢有勢的政治家,他們都開什麼車呢?
我接觸到的日本首富、優衣庫公司社長柳井正,他的坐車是豐田的雷克薩斯,售價800萬日元(約40萬元人民幣)。鳩山由紀夫前首相的座車,是豐田的皇冠,售價480萬日元(約24萬元人民幣)。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則只有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估價只有250元人民幣。
所以,汽車在日本人眼裡,只是一個普通的交通工具,跟電冰箱洗衣機一樣,屬於「家電」產品,而非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沒有人會在買車問題上相互攀比。自然,在大都市裡生活,沒有車不會被人瞧不起,有車的反而會「嚇死寶寶」。
H.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廉價麵包車
相比起中國市場的SUV、美國市場的皮卡,日本一般家庭對「盒子車」情有獨鍾,這種車介於小型車和MPV之間,外形很像我們國內的「麵包車」,價格便宜,所以很多人好奇日本人收入不低,為什麼愛開「麵包車」。作為在日本市場上保有量如此之高的一款汽車,它的確吸引著日本普通家庭的芳心。為什麼在日本如此發達的國家當中,此款盒子車的佔有率會如此之高,這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和日本這個國家的地勢地貌特徵有著很大的關聯性。

要知道我國這兩年非常理性的SUV,他們的價格不僅比盒子車要貴很多,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後期的油耗以及保養方面,都需要重點的進行觀察。畢竟大家使用盒子車都是用來代步的,作為一款簡單的出行,有了盒子車的幫助,很多困難問題都可以走到迎刃而解。
I. 為什麼日本人有錢,卻非要買便宜的麵包車
首先kcar不便宜,其次日本人家裡一般兩台車,一台大的一台kcar。因為停車位有限。同時兩台大的普通百姓是沒有地方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