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古風歌不好聽
A. 聽古風歌曲很庸俗嗎為什麼我身邊的人都不喜歡,我一直都很喜歡聽,老被說聽的什麼歌那麼難聽
我建議多點去了解別人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自我中心的思想比較重不是因為冷門而喜歡的話,就是沒問題,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或者跟著他們喜歡的東西走。
如果只是喜歡「冷門」的東西,覺得自己本來喜歡的東西變得大眾時。
如果是這樣的話,喜歡一種東西沒必要因為身邊的人不喜歡而自己也不喜歡,不過是因為自己喜歡而喜歡。
興趣愛好各不相同,覺得「大家」都很俗套而覺得自身有優越或自我良好的心態,認為自己是獨特的,而開始厭惡自己本來喜歡的東西,那麼就是自己性格的問題了,嘗試著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被任何人或事物影響到
B. 現在的古風歌怎麼都那麼難聽
《歲晚》《杏花弦外雨》《寒夜詞》《煙籠長安》《杯酒釋兵權》《瀘沽尋夢》《腐草為螢》《畫堂春》《不老夢》《一夢逍遙》《一紙流年》《家國天下》《煙雨曼蘿》《煙影如畫》《夢蝶》《魅影醉》《姑蘇》《故夢》《燃盡》《陌上花開》《瑤琴》《錦鯉抄》《千年一夢》《金陵秦淮夜》《戲樓》《桂棹蘭槳》《玲瓏》《人間朝暮》《三千流光》《刀馬旦》《流觴曲水》《承歡殿》《同歸》《家國天下》《浮生辭》《閑歲》《紅梅白雪知》《離書》《不關風月關風流》《白石溪》《裳梨別》《霧醉念》《牽絲戲》《敘世》《雨霖鈴》《東風志》《湖光水色調》《湘橋月》《遠行歌》《忍別離》《恰逢初年客》《謝友人》《蘭君》《泊燕》
C. 古風歌曲很好聽啊,為什麼那麼多人說難聽
因為現在的社會太浮躁了,不能體會那種美感
D. 怎麼評價網路上的古風歌曲
我個人覺得古風歌曲非常的值得宣傳,因為代表中國風,比如《半壺紗》和《風箏誤》由劉珂矣所唱,歌聲中帶古箏和笛聲,非常的動人好聽,如痴如醉,優秀的作曲,感情唱的非常的到位,這就是網路的古風歌曲!
E. 為什麼我喜歡上古風歌曲了聽其他的歌曲都感覺很低俗
因為古風的歌詞情感什麼的都比較精煉高雅文學藝術高,其他的歌曲並不一定低俗哦,有的很潮流時尚呢,關鍵看你怎麼欣賞,個人品味,其他歌曲更貼近生活,歌詞也沒有古風那種經典。
F. 有人說《盜將行》拉低了古風歌的標准,為何這么說呢
怎麼說呢,有人喜歡有人覺得不行,我覺得呢旋律方面絕對可以的,沒得說,但是歌詞方面還是差點意思。
旋律方面這首歌的吊詭之處在於,音樂的邏輯平緩起伏如江流,歌詞是支離破碎似是而非的剪影,然而這兩者居然在不帶偏見的第一印象里融合的好好的,完全沒有違和感。這給我一種閃爍,破碎,但隱隱連貫的感覺——上一次體驗到相似的感覺是在空港曲,但是顯然不一樣,人家是隱喻,是有隱晦的邏輯貫連的。而盜將行的歌詞,似乎根本不在意邏輯。曲是抄襲的就當成參考系吧,以詞就曲,我想了很久驚覺,要描述第一印象的話,這首詞根本就像一段囈語,像是誰在春曉不覺曉時,在不甚清洗的唱腔和樂音里,脫口的一段含糊的夢話。
這首歌可以說是喜憂參半,但是說它拉低了水準就有點過頭了!
G. 如何評價中國的網路古風歌曲
唔,查資料剛好看見了說幾句。
網路古風歌曲大多為已有曲目然後自己填詞,或者是翻唱一些電子歌姬的歌,還有就是一些古風小說的衍生,還會有一些是自己作詞譜曲。所以很多聽古風歌曲的人雖然會注意曲調,但更多的是歌手本身的音色唱功和詞句。
就詞句而言,雖然上一名回答覺得這個很是不雅,但是我覺得能大火的古風歌曲的詞其實大多都寫的不錯。雖然有不少類似於宋朝花間詞派一般堆砌辭藻風雅不切實際的東西,但是也有 很多的確說明白了事物的,更重要的是,這的確是很多現代人所能接受的「古風」類事物。他們類似於做一個改編及融合。古詩詞現代人真的很少會有人主動去看,大火的歌的填詞都不是無知者隨意糊弄出來的。個人覺得這個還是有益處的。畢竟總會有人因為歌很好聽然後去看一些標準的古詩詞,或者看了古詩詞覺得枯燥來聽聽歌....。
歌手的話,現在大多人還是網路歌手,當然也有那種知名歌手唱,例如涼涼....。只能說這個圈子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因為本來就是融合現代古代可能還有西方的產物,但是只要它放出來,同好者就會知道這個肯定是古風啦啦啦~
總而言之,個人覺得這個圈子還是挺有潛力的...當然私心也會希望填詞能夠將心思少放在情情愛愛和田園風光,多放一些在當時的那種風度氣節上....畢竟雖然前者更為流行,但是古風更多的還是後者,更吸引人的也終究是後者。
H. 為什麼古風音樂在中國不火
跟社會風氣有關系吧,中國引進其他國家的精髓,但是沒有保留自己的古風倒是一種遺憾,拿另外一個例子來說,日本也是開放性接納外國的文化,但是他們能做到在接納其他文化的精華的同時能和自己的文化巧妙的結合起來,或者這是跟國情有關系,國策越是保守,人們就越有逆反心理。古風也可能是這樣,純屬個人想法。
I. 為什麼現在的古風歌詞越來越沒有意義,沒有內涵
第一:現在就是個流量稱霸的社會,也由此引來一種畸形的現象,好像無論做什麼,只要有流量就行了,管他什麼美醜好壞。只要有流量,騙人,做小丑,怎樣都行。只要有流量,管他通不通順,有沒有具體含義,前後上下句連接如何,意境是否相同。就像此前曾經大熱的古風口水歌,明明是古風歌詞,你卻總能體味出現代意味,說它現代,又以古風之詞開頭,但是前後上下語句你又說不好究竟有啥具體含義,就是韻腳找好了,能壓上韻了,要是墨水不夠了,那就各種語氣助詞來湊,至於內涵嘛哪那麼重要,讓人產生共鳴,能火就行了。至於說的是哪首歌,大家自行腦補。
第二對於歌詞的門檻越來越低了。以前都是專業作詞人。現在是一個藝人肯定精通十八般武藝,會演戲的肯定會唱歌,會唱歌的肯定能作詞。動不動的就一個人寫詞作曲,演唱全都包攬了。至於歌詞有沒有靈氣,有沒有深意都不重要,聲音空靈好聽,曲調和人心意就行了。
第三可能是一個藝人火的時間周期越來越短,層出不窮的人往這個行業里鑽。於是每個人都得在火的時候多貢獻出一點作品,說不定哪個作品就千人傳頌,萬人敬仰了。而古風歌詞最難寫,也最好寫。難寫是因為你要考慮的很多,意境是否統一,渲染出的氣氛是否合適,韻腳,以及整首歌的具體深意等等。好寫是因為有些時候即使不考慮那麼多,單單寫出個大體樣子也有可能火的一塌糊塗。畢竟有很多的古風愛好者,而這其中的利潤又相當可觀,自然有很多人趨之若鶩了。
第四時代在進步,文明在發展。我們的認知水平也在整體的提高。曾經覺得天籟之音的回頭去看也不過如此。有些時候我們已經走的很遠了,而有些人依然停留在最初的地方,延續著曾經的路線,已經達不到我們現在的欣賞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