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道士的長相不好看
A. 為何和尚多白胖高大,道士卻枯瘦如松
眾所周知,道教是中華民族的本土宗教,道士也就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在《太霄琅書經》中是這樣定義道士的:「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而和尚最早的意思是指有一定修為的僧人,但是從很早開始,在中國以及日本很多地方都將男性僧人統一稱之為和尚。
中國漢族人民的主要宗教信仰就是佛教與道教,這兩者的代表分別就是和尚與道士,而和尚與道士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形象截然不同,同是吃齋修行,和尚一般更為肥胖高大,而道士通常清瘦乾枯。那麼,為什麼這種形象會如此根深蒂固呢?
▲道士修行照片
除了宗教形象、生活水準、修行方式,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佛教在中國比道教更為鼎盛。現在許多佛教寺院都很正規,受國家撥款、信眾供養。很多人還開玩笑地說,和尚的生活質量遠比公務員的高得多,所以出現許多胖和尚也不足為奇。
結語
和尚與道士的形象之所以會一胖一瘦,與宗教本身有很大關系,從始祖的形象開始便可以看出,佛陀的形象大多高大健壯,而許多著名的道士大都清瘦。不過這種說法也不能一概而論,總的來說人的胖瘦與基因和生活習慣都有很大關系,現在也並不少見瘦和尚與胖道士。
B. 同樣是吃素,為何道士仙風道骨,和尚卻「肥頭大耳」
因為和尚更加崇尚如同如來佛祖一樣的身形,他們認為那是富貴和高級的象徵,但是道士不那麼認為。
C. 為什麼和尚的面容較紅潤道士的面容較青白
普通的和尚只流於表象,即成天打坐念經,其思想境界是否真的有所修為,恐怕面色是無法判定
而道士大多注重於身體素質的鍛煉,可能部分過於盲目,導致心血不足吧
D. 為什麼在中國古代,大多數和尚都是胖子,而大多數道士都是瘦骨嶙峋的樣子
「和尚胖,道士瘦」的形象是從唐代開始的,而唐代以胖為美,武則天統治的時候,她為了遏制道教的發展,才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佛教,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和尚就普遍都是胖的形象,而道士都是瘦子。但是我覺得還是人們的潛意識里形成了這種印象,胖子比較和藹,而佛教是普度眾生的,形象上非常符合人們的認知。
二、食物不同
一旦進了寺廟成為了和尚,那麼他們就要遵守許多規定,其中最基本的一項規定就是戒葷腥,也就是說,他們不能吃大魚大肉。他們只能吃齋飯,也就是蔬菜之類的,蔬菜和米飯這些主食中的澱粉和糖類含量太多了,這就導致他們每頓都會攝入不少的糖類,加上平時又不運動,和尚自然就會變胖。但是道士不同,他們不用戒葷腥,飲食搭配合理,加上經常運動,道士就能保持一個正常的身材了,但是這身材跟和尚比起來就太瘦了。
E. 為什麼道士被罵作「牛鼻子」
1、最初大家認為:道士因為頭上發髻的形狀如牛鼻故被貶稱為牛鼻子老道。那個發型叫「牛鼻子抓髻」! 同理:和尚光頭被貶稱為「禿驢」。
2 還有比較權威的說法:老子被神化後,道者一氣化三青.而他的坐騎是一青牛。 道家的頂頭老大名曰"老子",他騎著青牛過函谷關而去.在他成神以後,青牛也伴其左右成仙牛, 被後來的人戲稱為被『老子』牽著鼻子走,而老子被道家稱神後其坐騎便是出關時的「青牛」,故道士便有了「牛鼻子」的綽號,俗人通常以"牛鼻子"來貶稱道士。因為說這個話的人認為:牛也是雖是已成為仙牛,但它還是畜牲。就像和尚被人罵「禿驢」一樣,這有點不敬的意思在裡面。
3、
鎮元子:
性別:男
年齡:大於10,000歲
民族:漢
職業:老道
職稱:地仙之祖
政治面目:道教黨員
地址:萬壽山五庄觀
愛好:種人參果
星座:金牛座——(牛鼻子老道)
朋友: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道君
徒弟:明月,清風
——————————————————(這個說法實在是很搞笑,但是星座之說是沒什麼根據的!莫名其妙!)
4、道士帽,又叫沖天管 前邊有沿,上翹象牛鼻子
另附,一些其他方面的猜測:
5、牛很倔強 所以經常說誰誰很『牛』什麼的
牛的鼻孔很大 也就是說 喘氣很粗——『氣粗』而道士
在中國過去的歷史中 被傳說得很厲害。什麼昆侖派 武當
派 峨眉派 都是道士道姑的 抓鬼怪呀 抓妖,還有武功
也很高強 所以他們很『牛』氣也很『粗』所以才叫道士是"牛鼻子"!"(個人認為:無稽之談)
6、還有一個傳說是 :道士的宗師是張三豐 而張三豐的長相極為醜陋 鼻孔朝天 就像牛的鼻子一樣 所以將道士稱為是"牛鼻子"(個人認為: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