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燉牛肉為什麼不好吃
① 牛肉久燉不爛 什麼原因
牛肉總燉不爛,要麼燉成肉絲絲,不成塊,就這也感覺沒燉爛,肉絲絲咬著竹篾樣硬。這樣的事我都經歷過,知道原因在哪裡。牛肉燉不爛,確切的說並不是沒燉爛,而是燉好的牛肉口感像是不那麼爛,不像燉爛的豬肉羊肉,軟爛適口,肉塊在嘴裡,牙齒輕輕就切斷,幾下就成肉糜,滑溜溜的咽下去。牛肉就不是了,看著燉熟了,嚼著肉絲還硬,一口下去絲絲分離,切斷的就是牙面那幾絲,其餘的該塞牙縫塞牙縫,該不斷不斷。嚼著還費力,嘴裡轉著多大會才團成肉糜團,待到能下咽的時候,食慾已經大減,再來幾次,根本就不想吃了。
總的說來,牛肉不如豬肉羊肉好燉,可是燉好的牛肉又很誘人,那種肉香湯鮮,實在別致於其他的燉肉。我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下,非得把牛肉燉好,燉的和豬肉羊肉一樣,入口綿軟,嚼嚼就化。為了達到這個標准,我試過多種燉法。算起來有清燉、跨燉、隔水燉,鍋具也有砂鍋、燉鍋、高壓鍋。
效果比較好的是跨燉,分享如下:跨燉牛肉的做法和步驟:第一步,牛腩肉1000克,切麻將塊,水泡一夜。第二步,開水焯水,撈出瀝水。第三步,熱鍋花生油爆炒牛肉,不給任何調料,炒到沒有水氣,肉塊邊緣出現焦黃。加開水至剛剛掩住,大火燒開轉最小火30分鍾。第四步,白蘿卜塊放入肉湯里,轉大火燒開再轉最小火30分鍾。第五步,放鹽調好鹹淡,現磨黑胡椒碎,香菜,小磨香油,關火出鍋裝盆上桌。
牛肉燉不亂的幾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清燉造成成熟不一致。牛肉為什麼不能像羊肉一樣清燉?因為肉質不同。牛肉絲粗,羊肉絲細,粗細之間就有了不同。我們把一根肉絲作一個烹飪單位,加熱過程從外到里,因為細,這個過程就很短,幾乎是外面熟了的同時,裡面也受熱熟了,所以一根肉絲里外口感會相似。粗絲正相反,因為粗,就顯出了受熱過程,外面熟了,裡面沒熟。待到裡面熟了,外面就過了火。關鍵還在於燉牛肉時,憑著外觀判斷熟不熟。看著燉熟了,就關火出鍋,結果只是外面熟了,裡面才斷生不久,所以,吃著感覺肉塊硬茬茬的,不怎麼熟。我們再把很多肉絲看作一塊肉,羊肉細絲,從里到外,因為肉絲之間有一定的縫隙,受熱基本一致,所以口感柔嫩。牛肉粗絲,受熱有了過程,口感就粗糙。清燉的效果,是放任肉的這種自然狀態,燉出來必然的肉絲細的肉好口感,肉絲粗的肉乾硬發糙,感覺沒熟。第二個原因,沒有封住肉塊的水分。清燉狀態下,肉塊里外通道暢通無阻,外面的湯水可隨意進入,裡面肌肉細胞的水分隨意淅出。但是,牛肉是高蛋白,遇熱緊縮,只能裡面細胞水分淅出,外面的水根本進不去。這樣缺水狀態下燉熟,完全熟了後肉絲之間才會放開,湯水可以進入。但是,在湯水能夠進入肉塊的時候,肉塊已經熟透了,肉絲會隨之分離,表現為過火,燉過頭了。第三個原因,脂肪缺乏。特別是內地牛肉,脂肪不夠量。燉出的牛肉不那麼香,還吃著發硬,感覺沒煮熟。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燉煮過程中,不能有效的鎖住細胞水分,以致於肌肉纖維在相對脫水狀態下,出現受熱不一致,導致成熟不一致,吃起來就感覺干糙糙的發硬。解決辦法就是跨燉,炒了再燉。跨燉牛肉整個處理過程,都是為了鎖住肉塊的水分,也就是肌肉纖維細胞的水分,不要流失,已使肉絲均勻受熱,成熟一致,吃著口感才會像燉羊肉一樣軟嫩。
三個處理要點:肉塊切了之後,充分浸泡,12小時能基本泡掉肉里殘存的血水。否則燉肉有殘留異味,不是純粹的牛肉香。開水焯水,強行關閉肌肉纖維里外通道。大火炒香,還是進一步鎖住肉塊的水分,關閉水分淅出通道。這樣情況下,肉塊鎖住水分受熱,成熟一致,待到外面水分可以進入,也就是肉塊充分煮熟了,通道打開,里外水分平衡,吃著湯鮮肉嫩,就沒有燉不熟的感覺了。
② 燉牛肉為啥不香
燉牛肉,軟爛可口還特香,這兩料不可少,照著做,大人孩子喜歡。8-9月入秋了,天氣越來越涼快了,於是呢,好胃口就來了,尤其趕上下雨天,滿腦子的燒雞烤鴨和燉肉,吃上一頓,那才叫一個香!但是肉雖好,也不能天天可勁兒吃,隔三差五剛剛好,吃多了,秋燥的這個季節可會上火哦!
③ 燉牛肉總是燉不爛,還不入味,有什麼好辦法
燉牛肉又爛又好吃,訣竅如下:
方法一:牛肉切小塊,放入1勺白糖腌20分鍾左右,讓糖分子滲入到牛肉里,腌好後在牛肉中加一些水攪拌,由於糖分子滲入到牛肉里後遇水會吸水而使肉片略微漲發,從而減少牛肉的韌性和硬度。
方法二:將牛肉切成片狀,用刀背認真敲打牛肉,破壞其纖維組織,然後再切塊、燉煮。
方法三:牛肉如果不急於烹調,可先在牛肉的表面塗一層芥末,再放入冰箱中冷凍,等到第二天洗去芥末後再入鍋燉煮,可以縮短燉煮的時間,也能牛肉保持鮮嫩可口。
方法四:煮牛肉一定要用熱水,不能用冷水,燒煮過程中,鹽要晚放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煮的時候發現水太少,應該加開水。
方法五:燉牛肉時加些料酒或醋(1公斤牛肉放2~3湯匙料酒),都可以讓柴柴的牛肉變得酥爛。
方法六:燉牛肉也可以加茶葉包同牛肉一起煮,不僅熟的快,還能保留住牛肉的風味,如果沒有茶葉,還可以用山楂替代,兩種配料一同燜煮都可以讓牛肉變得酥爛,並且能夠起到去腥的作用。
(3)回民燉牛肉為什麼不好吃擴展閱讀:
牛肉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肉類,燉牛肉是很多家庭選擇烹飪牛肉的方法,一次製作,可放在冰箱里冷藏,多次食用。而且,小孩子常吃牛肉可以增強骨骼發育。
1、燉牛肉前應該把牛肉處理干凈,多沖洗幾遍後,放在盛有開水的鍋中過一下血水,還可倒入適量的料酒,去除腥味,又能殺除牛肉上的部分細菌。准備好所需要的調料品,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進行選擇。
2、腌制牛肉的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把處理干凈的牛肉切成塊狀,放入切好的薑片和蔥段,再加入茴香,八角,陳皮等一些大料,還有鹽、味精等調料,均勻抹在牛肉塊上,還可以用手多揉牛肉幾下,給牛肉「按摩」。
3、燉牛肉時,一定要記住,用熱水燉牛肉。因為涼水會讓牛肉自身所具有的營養成分有所流失,還會影響燉牛肉的口感和味道。若是再煮的過程中,發現鍋中的水少了,添加的水也應是熱水,最好一次把水量加足。
4、燉制過程中,第一次水沸騰後,應該由大火換成小火,最好再倒入適量白酒,可讓牛肉質感變得鮮嫩可口。快結束時再加入鹽等調料。適當加入蘿卜塊能夠讓燉出來的牛肉湯更加美味。
④ 回民燉牛肉為啥那麼爛
煮肉時是先把肉放在涼水鍋里,讓肉和水一起慢慢加熱直至開鍋,然後一邊拿勺子把浮起的血沫子打掉,一邊加開水,千萬不能加涼水,要不然就是煮一天也不會煮爛的。直到沒有血沫時,再把薑片,花椒下到鍋里,煮牛肉最主要的是這兩味料,別的放了反倒不好吃,開中火煮1.5-2小時,再放鹽,鹽放得早了,肉不會爛得,再就是小火慢慢燉1小時。
⑤ 燉牛肉發柴是何原因
燉牛肉發柴具體的原因:
1、燉煮的火候過度導致牛肉發柴。它的解決方法是要麼縮短時間要麼調小火力,如果想要入味又特別軟嫩的話,那就改為最小火燉3個小時左右,這是保持最微弱的火力「烘」著鍋,類似於米其林廚師喜歡用的「低溫慢熟」技術,入味又柔嫩。
2、牛肉品質太差導致牛肉發柴。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選肉上入手,醬牛肉要選擇新鮮、有彈性的優質牛腱肉比較好。盡量避免牛肉冷凍太久,因為你如果冷凍太久,它的肌肉細胞就會大量的破裂,其中的肉汁水分隨著升華就全都流失了,這種時間和溫度造成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