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陽紫外線強度不一樣
A. 春夏秋冬太陽的紫外線一樣嗎
北半球地球表面的紫外線強度最強的時候是夏季,是因為夏季太陽光線的直射。 實際上如果地球沒有大氣層里的臭氧層,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因為太陽光裡面紫外線,X射線和離子會危害生命,破壞有機分子。 正是因為有了大氣層里的臭氧層,地球上才能有生命的存在。
B. 太陽光和紫外線問題
陽光紫外線都有殺菌效果,紫外線包括四個范圍,UVA,UVB,UVC,UVV,10-420nm。只要有陽光就算是下雨天都有紫外線。唯一的區別在於紫外線UV的強度,沒有雲層遮擋紫外線強度高一些。其實,陽光紫外線UVC沒有到達地面,被臭氧層吸收大氣反射折射殆盡。紫外線肉眼看不到的,而且並非直射是S型的衍生。
您的問題是陽光的散射,比如室內,沒有跟陽光直接接觸,散射依然有紫外線,只是說散射過後紫外線光強非常底。藉助專門儀器才可以檢測得到,一般是微瓦/每平方裡面(uw/cm2)。其實晚上也有紫外線,節能燈在打開的瞬間也會有紫外線產生,當然微乎其微。
C. 為什麼陰天的紫外線比晴天強
陰天的紫外線和晴天紫外線強度是一樣的。因為雲層阻擋不了紫外線的穿透,百分之九十的紫外線都會穿過雲層。雲層反射的主要是可見光,紫外線又不在反射之中,所以晴天或者陰天紫外線都基本一樣。
為什麼陰天的紫外線比晴天強
紫外線是由原子的外層電子受到激發後產生的,紫外線根據波可分為近紫外線,遠紫外線,超短紫外線和極紫外線。
紫外線能有效的殺死細菌,因為細菌吸收紫外線後,會引起DNA鏈斷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聯破裂,殺滅核酸的生物活性,導致細菌死亡。
人過多的照射紫外線可能會危害健康,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被大氣層過濾掉的比率最小,所以紫外線的強度是一天當中最強的。所以出門前建議盡量的做好防護措施。
D. 為什麼季節不一樣,陽光的強度也不一樣
太陽光,廣義的定義是來自太陽所有頻譜的電磁輻射。在地球,陽光顯而易見是當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經過地球大氣層過濾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則稱為日光。
當太陽輻射沒有被雲遮蔽,直接照射時通常被稱為陽光,是明亮的光線和輻射熱的組合。世界氣象組織定義「日照時間」是指一個地區直接接收到的陽光輻照度在每平方米120瓦特以上。
陽光照射的時間可以使用陽光錄影機、全天空輻射計或日射強度計來記錄。陽光需要8.3分鍾才能從太陽抵達地球。
直接照射的陽光亮度效能約有每瓦特93流明的輻射通量,其中包括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明亮的陽光對地球表面上提供的照度大約是每平方米100,000流明或 100,000勒克司。陽光是光合作用的關鍵因素,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
表面照度的頻譜范圍取決於太陽高度所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在日出和日落前後的暮曙光分別取決於藍色光譜被大氣散射所支配的成分,紅光則主宰著日出和日落的顏色。這些影響很明顯地呈現在自然光的攝影上,此處的照明原則上是透過大氣層媒介的陽光。
E. 冬天的太陽紫外線比夏天的強烈嗎
雖然冬天氣候寒冷,但紫外線依然很強烈,冬天的紫外線強度只比夏天弱20%。冬季的太陽雖然不像夏季那樣毒辣,但因這時空氣乾燥且稀薄,光線穿透力更強,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比盛夏更具威脅性。
F. 為什麼季節不同,陽光的強度也不同
簡單地說,紫外線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那麼為什麼肉眼看不見紫外線呢?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波長在380-780納米之間的光。例如,紅光的波長為625-740納米,而紫光的波長為380-440納米。紫外線的波長范圍從10納米到400納米。看到這里,一些朋友會問,人們可以看到最低波長的380納米,紫外線波長最長的大約400納米,為什麼人眼不能探測到呢?
然而,即便如此,夏季的紫外線損害仍高於冬季。你為什麼這么說?有三個原因。曬傷是由於紫外線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而造成的,所以我們的衣服可以阻擋紫外線。在夏季,天氣炎熱,人們涼爽,穿的衣服較少,更多地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這也增加了紫外線曬傷的可能性。但是在冬天,當天氣寒冷,人們全副武裝的時候,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更少,也更不容易被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