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為什麼不一樣呢
⑴ 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1,在印度,是一種政教合一的體制。印度佛教信仰活佛的存在,是佛教的原始形態。而中國佛教又稱漢傳佛教,又稱禪宗。不信奉活佛的存在,認為修行高的人死後可能成佛,而生前萬萬不能。
藏區離印度只有一山之隔,在歷史上很多印度高僧,跨越喜馬拉雅山到藏區,特別是12世紀到13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入侵印度以後,很多高僧大德跨越喜馬拉雅山以後,把印度所有佛教上的制度完整帶到藏區來了,所以藏傳佛教它的特色是它從小乘開始,小乘的基礎到大乘,就是你們現在講的漢傳佛教的顯宗,今後進入實修的密法,就像小學、中學、大學,一個層次一個層次上來,所以你的課程永遠像大學一樣,你進來之前,就把你的課程全部排完了。
⑵ 中國佛教和印度佛教有什麼區別
最淺顯的區別是佛教中沒有神,而印度教是圍繞神而建立的。佛教中的佛的字面意思是「覺悟了的人」,而印度教的神明多而繁雜。大梵天,濕婆,毗濕奴是三大主神,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小神。
⑶ 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有什麼分別
中國佛教主體是大乘佛教,在雲南等地還有小乘佛教,但是印度現在是印度教成功復興,佛教信徒不多,但是現在印度教中已經摻雜了很多佛教成分
遍看全世界各個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這個神能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他主宰著人類的吉凶禍福,它操縱著萬物的生死榮辱。人類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贊美與謳歌,把一切成就榮耀歸於萬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對他的只有墮入地獄,絕無抗辯申訴的餘地。
而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他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里要請讀者們注意的是:『唯我獨尊』的『我』字,並不是單指的釋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體人類的每一個人。
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命運,而不必聽命於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釋迦牟尼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自己的努力與才智。
釋迦牟尼認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決定在自己的行為善惡與努力與否。沒有一個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獄。贊美與謳歌不能離苦得樂,只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凈化升華,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釋迦牟尼也不能像變法似地點石成金.他主張『人要怎麼收獲,就先要怎麼栽。』他不能使一棵蓮霧樹長出蘋果來,你若想要收獲蘋果,就先要播下蘋果的種子。釋迦牟尼只不過是告訴你如何栽培,以便來日有豐碩的收獲,但栽培的工作還是要你自己動手。
其實,你是想找尋生命的真正意義和歸宿。如果,你不反感,我建議你能看一些佛教的書,也許對你會有所啟發。不要輕易叱之為迷信,你沒有真正的體證過就不能輕易下結論。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在做一場大夢,願你能早日醒悟,這樣才能更好的生活。
您可以在我的空間里《我所推薦的資料》一文中找到您滿意的資料,祝您平安喜樂!
⑷ 為什麼中國的佛教和印度的不一樣
因為宗教和文化的互相融合吧,佛教傳入中國後,吸收了儒家思想和道教一些東西逐漸演變成中國的佛教思想,自然和印度的佛教不一樣了。
⑸ 同樣是佛教,中國和印度的佛教有哪些不同呢
什麼是儒、釋、道?
“儒”是孔子開創的學派,也稱“儒教”,曾長期作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存在,居於主流思想體系地位; “釋”是古印度(今尼泊爾境內)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其實,大多為釋迦牟尼佛,故又稱釋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東周時期黃老道神仙家依據《道德經》的長期演變而創立的宗教。
所以說,中國的本土宗教只有一個,道教。漢傳佛教雖來源於印度佛教,不過,在經歷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融入了本土相關元素,進而自成了一個新的分支。漢傳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中,和統治者的喜好分不開,尤其在南北朝時,諸多皇帝信佛,天下百姓也信佛,發展一度盛況空前。
因為,它已經適應了這片土地,很容易融於普通人的思想中,宗教和文化本就是沒法分割的,漢傳佛教在傳播的過程中,只不過,是調整了表現手法,至於核心內容,依舊是普渡眾生,往生極樂。
⑹ 漢傳佛家與印度佛教有什麼區別
如今佛教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的盛行,雖然都稱之為佛教,但是也都有其區別,當然這樣的區別也都是由於自身環境所產生的差距,漢傳佛教與印度佛教之間就會有著不同程度的區別。漢傳佛教大多數是入主中國之後,由於自身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習俗的原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當然印度佛教與漢傳佛教之間也有著大部分的相似之處。
無論佛教是否有改變,都會由於自身的原因讓大家信仰,當然這也正是因為一直以來大家對於宗教的保護,很多時候大家都非常尊重每一個人所信仰的宗教,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自己的信仰便是自己生活下去的最大動力,佛教的傳承在我國也是非常傳統的。
⑺ 中國佛教和印度佛教的有什麼不同
中國佛教融入了傳統的親情倫理,宣傳傳統的尊老愛幼等價值倫理觀念,算是比較貼近社會現實生活。 雖然教派不同不過基本都是追求度人,度己之類的比較重實踐修行 印度佛教比較講究智慧的方面的事兒,脫離了民眾。 在印度已經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