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咒的讀音不一樣
1. 請問藏傳大悲咒為什麼很多地方發音與我們不同
因為它就不是一個咒,藏傳大悲咒又叫《十一面觀音根本咒》,漢傳的大悲咒《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兩個咒語在 定義 ,內容 ,經典, 功德 , 菩薩的形象上都是有不同。
下面引用教言;
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著稱,廣義來說,將其系統中之任一咒語稱為〈大悲咒〉並不為過。
如此則所謂六觀音、乃至三十三觀音如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十一面觀音、不空羂索觀音甚至准提佛母等等,為了度化不同眾生而分化自聖觀音的諸位觀音菩薩的咒語,皆可稱為〈大悲咒〉。
雖然萬法皆通,所有觀音咒語皆稱為〈大悲咒〉也無不可,但為了不同眾生而示現或分化成的諸位不同觀音菩薩,每位都有自己獨立專屬的名稱,也有述說其咒語來源成效等的個別經典。
而每種法門也各有適合修行它的人,因此法門間有不同的名稱以資區隔,也是發展過程中必要的方便。因此才會有、也應會有這是〈千手觀音大悲咒〉、而那是〈十一面觀音咒〉的咒語與法門之區別。
2. 詠經文如揭諦有讀jie di,有讀gei da,不同版本注音不同,是無所謂,法向內心求。還是必須先確定正確讀音
這個問題我也困擾過,尤其有些咒語每個人大德都有自己讀音很少有一樣的,一般咒語的讀法都是有傳承的,跟隨哪個老師就讀那個老師的音,沒有老師的可以選一個最喜歡的大德的讀音這樣比較有信心,我學准提咒就是從網上找的南懷瑾先生的師示範,因為我喜歡他對他的開示我非常信任。如果然能夠放下,做到無所謂當然最好,如果仍有疑惑去網上搜一下寺廟心經讀誦以安己心。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開始您沒有補充現在有補充追問我也就補充一下拋磚引玉;語言都經過變遷,咒語翻譯是按照古梵文發音用翻譯者所處時代的口語發音標注出來的。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翻譯此咒語時的梵文發音與現在梵文發音有無區別,二,翻譯此咒語時的音譯的漢字發音是否與現在普通話相同。心經乃唐朝玄奘法師所譯,唐朝時的官方語言可不一定是普通話。舉個例子如果唐朝時大家都說香港話那麼梵語發音ya平聲,翻譯成漢字就是一,香港話音ya平聲,而現代普通話一讀yi平聲。語言經過千年變遷不論哪個老師教的讀音可能都與古梵音相差甚遠,而且老師們各地都有方言也很嚴重,所以不必計較過多,有師承的就讀師承,沒有師承的就按翻譯成的漢字讀普通話,功德與結果一樣。發音不重要貴在專一至誠,南懷瑾老師講過嗡嘛尼叭咪牛,不是吽的故事可以搜來看。佛菩薩壽命無量神通無邊自會知道經咒翻譯語言變遷帶來的變化不會計較,主要看你是否誠心佛。否則我們玩電腦坐飛機,乘飛船遨遊太空佛菩薩就理解不了,非得返回幾千年前的社會狀況佛菩薩才懂我們說的話嗎
3. 注音版地藏經為什麼有好多字讀音不準確
正常,經文是古時候翻譯的,經過這么長時間,有的字讀音都變了,字還是那個字,但並不是當時的讀音了。其實你也不必執著於讀音,只要有一顆恭敬心,念經的效果都一樣
4. 為什麼楞嚴咒字發音不一樣
楞嚴咒 其實是很多咒 組合起來的 發音不一樣是教授地方不同的原因 但是大部分絕對是一樣的 若不是這樣就值得懷疑 同時可依照佛經中發音直念
5. 佛教經咒有沒有聲調,是按聲調讀,還是都讀第一聲調
1、一般是以世間字典發音讀。是有聲調的。有一些字則不同,比喻說:南無讀:那麼。
2、有時讀錯字音,只要專心虔誠誦讀,功德一樣。不用執發什麼音。
3、比喻說:啰:1、luo,2、la.都可以。隨自己聽來學到的去讀誦就可以。不分別對錯。
經書文字則願解義,也不要執讀音。
這就是我們此時的因緣。再往後,經書也會出現多種版本,再後就消失沒了。等下一佛出世再顯出來。如果自修則常顯。
日常發願,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 為什麼書上的咒與碟子上的讀音不同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咒
因為我們所看到的書上的咒都是由印度佛教經典梵文音譯而來的,用相似音的漢字來代替。而漢字的發音對梵文的音譯是不準確的,會有少許的偏差。這就是書上咒與碟子上不同的原因。
7. 佛教里的咒語讀法不同怎麼辦
佛教里的經文、咒語,翻譯自梵文。版本不同,發音或有不同。按注音誦念即可,不影響願意。
以六字大明咒為例:唵嘛呢叭咪吽,漢文近似發音為:
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òng)。
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咒,源於梵文中。由於漢語方言眾多,每個方言都有不同的發音。但是所有漢語普通話及方言的發音,都按照《廣韻》的音韻學反切,所以在漢傳佛教,只能以普通話發音來」代表「六字大明咒的漢語普通話的」標准發音「,但是佛教中並不強調,念佛持咒一定要按照「標准發音」誦讀。
而不少其它注音,以藏傳佛教的藏語式梵語發音來標注,但是在藏語的藏化梵語以及原本的梵語,並無音調的區分,所以,IAST梵文轉寫注音為 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而實際藏語發音為Om Ma Ni Bê Mê Hum(藏語拼音),bê音源自藏文中ad發ê音。此外,漢文近似注音為ong ma ni bei mei hong ,也有weng ma ni bei mei hong,如:唵嘛呢唄美吽或嗡嘛呢唄美吽。
8. 我有四本《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但每本經的咒的讀音不同,那樣才是咒的正確讀音謝
幾乎所有佛咒的發音都有不同的版本,佛祖涅磐2500多年了,他老人家的咒傳到中國後,被持方言的翻譯們翻成某個方言,這個方言又被無數持方言者傳誦了1000-2000年,其間方言又經歷了很大的演化,因此,嚴格地說我們無法確定哪個版本的發音正確,古梵文的版本已經失蹤,就是有,也找不到能正確發梵音的人,古梵文早已經在印度消失,沒有人會講了。我個人的方法是選擇比較流行的發音,因為在一些大的場合,例如大家一起誦念某個咒,或者你跟隨視頻念誦,如果你一味追求發音正確(其實又無法確認!),內心常常受到干擾,總是想他們的發音不對,我要堅持某種發音等等,這樣就無法保持清凈心,我們學佛的目的是要達到清凈心而最終覺悟成佛,佛陀說連佛法最後也得放棄,因為佛法是舟船載我們到達彼岸(成佛),到岸了就不用再扛著船了。更不用說幾個發音了。阿彌陀佛!
9. 佛教經文和咒語為什麼不用普通話發音
佛經中的一般詞句依照現代語音標准去念誦沒問題,但有些詞彙是古代依照梵文讀音音譯而來或有古音記載的漢字,讀誦時當依照佛經特別標注的讀音去讀為妙,因古時翻譯佛經中所遵循的官方語言各朝代都不一樣,新中國新制定的普通話讀音又有變化,古時梵文音譯的詞彙若依現代普通話讀音去讀誦的話,讀音就會有差錯。尤其佛門咒語的讀音都是依照梵文音譯而來,若依現在的漢字讀音讀誦就與原音相差甚遠,再加上信心不足的話,其感應效果將大打折扣,故當以梵音為准或法脈傳承不斷的上師傳承讀音為准。
10. 我持誦的大悲咒發音與別人是不一樣的,這樣是不是違背了咒語一定要發音準確的原則呢
有一天,一位修行的和尚路過此山區,遠遠就看見一座小茅屋,四周放射著金色的光明。和尚心中大為震驚,心想:「我走過這么多名寺古剎,從來沒有看過這么盛大的光明,這里一定住了一位修持很好的高僧大德。」
和尚想去參學請益,找到了小茅屋,到里邊一看,原來住著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婆,和尚不禁感慨的說:「您一個人住在這么荒僻的山裡,不覺得孤獨嗎?」
老婆婆說:「不會啊!我在這里修行,過得很好呢。」
和尚問:「您修些什麼呢?」
老婆婆說:「我只會一句『唵嘛呢叭咪牛』。」
和尚一聽,不禁嘆息:「老婆婆,您念錯了一個字,應該是『唵嘛呢叭咪吽』而不是『唵嘛呢叭咪牛』啊!」
老婆婆聽了很傷心,認為自己三十幾年的功夫都白費了,和尚也告辭了老婆婆,逕自上路去了。
老婆婆坐在桌前,照和尚教的「唵嘛呢叭咪吽」重新念起,碗里的黃豆也不再跳躍了。和尚走遠了,回頭一看,小屋裡一片黑暗,已不見先前的赫赫光明了。他十分震驚,心想:「糟了,是我害了她!」於是趕緊走回小屋,對老婆婆說:「我剛才教你『唵嘛呢叭咪吽』是玩笑話,您還是照原來的念才對。」
老婆婆高興的跪下來說:「謝天謝地,我三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做的了!」
和尚走了之後,老婆婆一念「唵嘛呢叭咪牛」,黃豆又跳了起來,和尚走到山頂上去,只見那茅屋比以前更光亮了。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可見音聲不能見本來面目,咒音雖然重要,可是信心與念力卻比咒音更重要。人生不也如此嗎?學識固然重要,可是信念與毅力才能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