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養育不好孩子

為什麼養育不好孩子

發布時間: 2022-09-10 13:38:04

『壹』 為何做生意的家庭,一般都照顧不好孩子

因為像我的父母,他就是平常都在做生意。所以很早的時候就把我送入了私立學校,在私立學校由於沒有父母的管教所以導致我在小學的時候成績非常的不好,而且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壞孩子,所以我認為我從小身上的一些缺點,都是因為由於過早的就缺失了父母的陪伴的原因。這也是我為什麼家裡要是經商的家庭的話,一般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比較的輕,因為很多家長由於每天都忙於做生意,每天都想著怎麼做生意,怎麼結交朋友,這樣的話就會很少的照顧到孩子的一些方方面面,很容易導致忽視了孩子。所以我認為這樣的話其實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綜上,這就是我為什麼認為從商的家庭的話,一般都會忽視孩子的成長,因為他們更多的時間用於他們自己的生意,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成長,所以這樣的話其實是很容易導致孩子的一些缺點的。

『貳』 為什麼有些家長教育不好孩子

為什麼有些家長教育不好孩子

為什麼有些家長教育不好孩子,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十分關心自己寶寶的生長情況,不過有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很多父母都想知道為什麼有些家長教育不好孩子?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答案吧!

為什麼有些家長教育不好孩子1

18歲的一根金項鏈

記得我十八歲生日的那一天,住校的我特地從學校回家,滿十八歲了,這一個生日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可是那一天,家中沒有人記得我的生日,我為了一個很細微的事情生氣,發火,最後對著我媽邊哭邊大吼著說:「連你都不記得我今天十八歲生日了!」

那一天的我,躲在棉被裡哭,不知道過了多久,妹妹拿了個盒子給我,說是媽媽跟她去挑的,我打開那個寫著珠寶店名字的盒子,看到一條粗粗的金項鏈搭配著一顆簡簡單單的珍珠,我看著那個項鏈,哭得更嚴重了。

其實,我要的是媽媽記得我的生日,我要的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祝福,從不想要什麼禮物,母親卻給了我一條沉重的金項鏈,重到一輩子我都記得她的愛。

母親的疑惑

有一次,我去一個活動,遇到一個媽媽。

她拉著我說:「我常看你的文章,可是我從來沒有你那種耐心,我上班忙,孩子都被老人寵壞了。有一次我帶他去百貨公司,經過玩具專櫃,他竟然躺在地上哭著要玩具,我氣死了,心想絕對不能寵壞他,所以死拉著他回家了,還打了他一頓。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孩子會怎樣?」

我看著那個母親,心中懷疑著:我怎麼可能是個有耐心的人?但我還是輕輕地問她:「你想聽我的意見嗎?」那位母親垮下了肩膀,點點頭。

我看到了她武裝背後的無助,便問她:「孩子晚上等不到媽媽回家,或上學的時候需要家長出席的場合媽媽沒法去,老人怎麼跟孩子說的?」

那個母親想了想說:「媽媽去上班賺錢。」

我接著問:「那後面有沒有接一句,媽媽去上班賺錢,才可以幫你買玩具?」那個母親很斷然地點了頭說:「連我也會常常跟他說,媽媽沒賺錢怎麼可以幫你買玩具。」

我若有所思地問:「那有沒有可能孩子去學校看到別人有玩具,或是,看到別的孩子都有媽媽接送時候,孩子也會跟朋友說,我媽媽去賺錢,這樣我才可以上學、買玩具?

孩子用大人給他的說辭熬過了對母親的思念,可是媽媽下班都沒有買玩具回來給他,當他經過玩具店的時候,堅持著想要買一個玩具,有沒有可能對孩子來說重要的是不是玩具本身,重要的是要藉由玩具來證明媽媽真的愛他,來證明大人對他說的話,並不是欺騙?」

那位母親陷入了沉思,我也沒有說話,直到我要離開的時候,我才輕聲的告訴她——

「如果你懂孩子當初的心態可能是這樣,那你應該是打不下去的。你不一定要買玩具給他,卻 可以給他一個很深的擁抱,告訴孩子,媽媽的薪水不夠買這么貴的玩具,可不可以換種方式?或換個玩具?

或者只是抱著他告訴他,媽媽沒有預算買這個玩具,不過我真的很愛你,甚至告訴孩子,我尊重你求不得的難過心情,不過,我覺得這種方式逼我買東西真的讓我不舒服,可以換個方法嗎? 你的孩子沒有被寵壞,他只是用錯方法去表達他的心情,甚至他看不懂自己到底氣的是媽媽不買玩具、或是大人騙他,還是玩具真的對他很重要。」

從那一天一直到現在,我都很後悔我給她的回答,我一直忘不了離開時她整個人武裝都垮掉的神情,我覺得我太殘忍。

一個母親最難熬的莫過是,看懂自己曾經在孩子雙手張開祈求母親擁抱時,卻揮給孩子一巴掌。

很多母親在打孩子的時候,其實自己心是很痛的,那堅持著「我不寵壞孩子」而落下的鞭子撐著母親所有的力量,當事後發現孩子不是被寵壞,而是用卑微的方式在跟母親討愛時,做母親的心一定更痛。

我們太老了,老到已忘記了自己當孩子的心情,忘了有時候孩子就像一個沒有安全感的情人一樣,總是逼著對方買禮物給自己,用禮物來證明自己是被愛的、被肯定,用禮物來證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有被看見,也逼著情人落實當初給自己的承諾,來證明自己被重視,而不是一直被騙。

女兒與抱抱

前陣子,家裡有了新生兒,女兒常常在弟弟被抱的時候,也要討抱。

我想了想,會不會是女兒誤解了,或者看不懂, 即使是媽媽爸爸沒抱著她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做著愛她的'事?看起來和她不想管的行為背後,其實也有愛?

有一天夜晚我問女兒:「寶貝,是不是我抱弟弟的時候,你覺得媽媽愛弟弟,所以你也會想要抱抱?』快六歲的女兒點點頭說:『對!」

我繼續說:「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點,弟弟還小,所以不管媽媽要做什麼事情都要抱著他。 但我在煮飯的時候是在煮你喜歡吃的東西,打掃是為了讓你在地上玩也不怕臟,甚至我運動,也只想讓自己更健康,能多點時間陪你長大。媽媽愛你的方法不只有抱抱的。」女兒聽了想了想沒有說話。

隔天早上,我在廚房煮著女兒喜歡的早餐,隱隱聽到兒子醒了,女兒自告奮勇地說:「我去陪弟弟!」,等我做好早餐,我進房間看到女兒正在逗著弟弟玩,女兒張開雙手要抱我,我也給她一個擁抱。女兒說:「媽媽謝謝你幫我做早餐,我知道你做早餐也是愛我。」

我知道孩子懂了。

親子關系最重要的事……

我想起了那條金項煉,我想起來在我用暴躁跟母親討愛的時候,我的母親,沒有堅持著不『寵壞』我——

哪有發脾氣還可以得到生日禮物的?怎麼吵鬧的孩子還給糖吃?

母親買回來的不是蛋糕,不是讓我臭著臉看著自己討回來的「生日」唱生日快樂,在全家人面前又氣又難堪,母親看出了我在討愛,而她也用沉重的金項鏈來證明她看懂了我的心情。

當一個母親看懂自己的孩子躺在地上要玩具,想著他也許不是被寵壞,而是用錯了方法想要得到大人的重視時,她或許就不再需要用耐心去忍受孩子了,她會想該如何回應這種稚嫩的

為什麼有些家長教育不好孩子2

好父母,都在做知易行難的事

每次我們推送文章都會看到這樣的留言:

「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啊!」「我就問問有多少人能做到?」「等你有了孩子,看還能不能說得這么輕松。」······

許多家長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不去做,只有一味的抱怨。

學了很多教育方法,可因為覺得麻煩,或者沒有耐心,沒有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方法,又怎麼會有效果呢?

就像我們都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還是管不住熬夜的自己;健身的視頻帖子轉發了從來不練;想看的書買了就塵封在角落。

知易行難,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可是那些優秀孩子背後的父母,正是在做這些知易行難的事情。

學習到陪孩子親子閱讀的重要性,有些家長可能一時興起陪上一次,之後繼續以「沒耐心」「沒時間」等理由將其擱置。

然而那些優秀的父母,肯為孩子去努力的父母,就一直堅持著這項日程,不論多忙多累,克服困難也將它完成得很好。

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

家長學了教育方法,還要多加思考,落實到行動上來。

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有些教育方法,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

有些父母不夠靈活,對於一些育兒經照本宣科,不加思考就應用到孩子身上。 然而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個性和特質,因此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不可復制的。 比如你不能把「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運用到一個總是充滿自信甚至有些驕傲的孩子身上。因材施教,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我們的一代聖賢、聞名中外的教育家孔子,教育學生也正是秉持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給他們不同的建議與引導。

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么?」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

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么?」

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

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這就告誡我們家長,對於所學的教育方法,不要急著盲目照搬,最關鍵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平時生活中注重觀察,多和孩子溝通,重視孩子的感受,了解他的喜好、個性、特長等,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家長應該是從聽到看到的教育觀點中得到啟發,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靈活應用,懂得變通,慢慢摸索並調整才會有好的成果。

反復無常、陰晴不定

求學期間復習知識點時,老師總強調要注意總結歸納,知識成系統才能運用得好。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是一樣,教育方法也需要成系統,才能實踐得好,而不應該隨心情而定、隨意更改。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時就缺少原則。

今天心情好,想起孩子犯錯了不應該責備訓斥,於是溫柔地告訴孩子「沒關系,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改天心情不好了,孩子哪怕沒犯錯都喜歡朝他大吼大叫。

孩子面對這樣反復無常,陰晴不定的父母,他們的內心必然是迷惑的,沒有安全感;他們的情緒,也是緊張、害怕的。 一個惶恐不安,沒有足夠安全感的孩子,根本沒辦法做好自己。

這樣看來,父母「道理」懂很多,依然帶不好孩子,就很正常了。 因此,家長學習教育方法後,還需加強自己的情緒管理和內心修養,不要讓情緒和外在因素干擾了自己對孩子的態度。

只知言傳,忽視了身教

思想家盧梭說過,最無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喜歡苦口婆心講道理,其實這是效果最差的一個做法,講多了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好父母,話不多。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在教育孩子時,就是直接以自身做榜樣。

他熱愛讀書,每晚7點後就是他的學習時間,這段時間誰都不許打擾,不論天氣炎熱還是寒冷,從不更改。

正是以自身的行為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他的這種「讀書無止境」的觀念,悄悄植入了孩子心中。用語言教化不如身體力行。

想給孩子好的教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少講道理,多用自身積極的行為去感染孩子,往往事半功倍

『叄』 為什麼父母教育不好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平庸一生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好的成長起點,為什麼卻往往事與願違?

一位浙江的母親用心良苦培養女兒考上名牌大學,女兒卻因為太過專心學習導致溝通障礙、畢業兩年找不到工作,將挫敗感發泄在母親身上;常德桃源一位高三學生因家長過於嚴厲,在不堪承受學業壓力之下殺害老師;滴滴事件中的劉某對社會形成巨大沖擊,其父痛心疾首的自責教育過失……父母傾心付出在孩子身上,孩子行為卻變得不可思異的叛逆,「播下龍種、收獲跳蚤」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讓父母難以釋懷。

不禁要問:是誰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中國的父母為何特別愛孩子?

1、傳統文化留下的深刻烙印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人情社會,人與人以情感為紐帶構建家庭關系、族群關系和社交關系;男權社會里「父傳子、家天下」的王朝承續和家庭關系中「母憑子貴」的地位維系,都導致父母對子女的愛顯得天經地義、勿庸置疑。

2、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傳承

自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即構建了孩子與父母的血緣關系與倫理關系,父母從戀愛狀態、婚姻狀態進入家庭,愛的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的愛特別慷慨,有多少愛就能給孩子多少愛。

家庭教育的8大挑戰:每一個都考驗父母的智慧

第1大挑戰:父母是孩子這部「偉大作品」的創造者,而非擁有者。

孩子從咿呀學語、學習走路到上學,父母全程陪伴、參與、見證,是孩子最親近和信賴的人,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老師。

父母愛子女心切,在成長過程中吃過的苦不想讓孩子吃,走過的彎路不想讓孩子再走,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有過的遺憾希望在一下代避免……孩子成了父母心願代言人。

父母與孩子的情感與生俱來,導致父母很難超越個人情感局限,與孩子建立起理性相處的邊界。曾與國內天使投資10強之一合夥人張總交流:父母作為生命創造者和資源提供者,天然具有至高無上的教育權和監護權,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了權力的合理性和適應性,很多孩子的成長是在不斷反抗父母權力過程中形成的,她深表認同。

還記得《封神榜》里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故事嗎?體現了對父母權威的強烈反叛。

第2大挑戰:讀懂你的孩子, 充分建立親密感

每個父母教育孩子的初心都接近完美,在情感和責任感雙重驅動下,父母容易忽略了孩子身上獨一無二的差異:

孩子是高級智能動物,每個孩子的降臨都經歷了千萬年的時空進化、穿越了春秋戰國、唐宋元明、千挑萬選來到父母面前;

孩子對於來自父母的心情、態度、行為比一般人敏感10倍以上,父母對於孩子擁有無可替代的影響力;

孩子擁有非常鮮明的個性差異,天賦各不相同,父母憑主觀意識給予的愛,很可能不是孩子想要的那一種親切;

每個孩子都想成為唯一,渴望用平等對話的方式交流;當父母發現孩子身上的唯一性特質並不斷肯定、提供支持時,父母成了孩子的伯樂、親密夥伴兼盟友。

第3大挑戰:基於孩子的天性展開教育,而非物質需求和穩定感

有的孩子喜歡思考,有的孩子性格樂天,有的孩子熱愛運動,有的孩子喜歡美術……孩子的天性就像大自然的森林,每一種生物都有合理的存在。

孩子擁有極強的自我主導意志和自我價值實現,當他們從童年走向青少年時期,「生命的主體性」進一步顯現出來;讓孩子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盡情釋放天性;即使孩子的想法不成熟、不夠完美,也應該讓孩子在體驗中收獲成長。

給孩子更多更好的物質生活,會讓孩子不知道珍惜,視父母的寵愛為理所應得;而父母基於一份「安穩保障」的生活展開教育,則容易扼殺孩子還沒來得及形成的鬥志和創造性。

第4大挑戰: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品格教育,學校無法替代完成

家庭是孕育品格的搖籃,家庭教育為孩子培育品格打下基礎,從很多成年人的生活習慣案例發現,孩子的品格和習慣大部分來自家庭,來自父母耳濡目染,並且伴隨終生。

當父母把教育希望寄託給學校,學校卻為什麼無法達成家長的心願?

從功能來看,學校主要是傳授知識的地方;由於學生眾多,老師精力有限,時間不容許因材施教。因此大多數學校只能讓相對優秀的學生變得更優秀,卻不能讓在家庭教育中受傷的孩子變得很優秀。

從人性來看,越對自己重要的人影響越深,越是不重要的人難以形成影響;很顯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及家長百分之一,老師無從替代家長的角色。

第5大挑戰:跳出自我經驗與格局,不讓孩子成為父母的復製品

由於父母難以超越情感局限,對待孩子成長教育的問題,情感多於理性、愛護多於發現、指導多於培養,出現了千差萬別的教育思維:

呵護型——從衣食住行到上學放學,呵護得無微不至;

優點:孩子心裡沒有陰影

缺點:孩子潛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發揮

包辦型——從孩子的生活用品到升學、擇校、就業、甚至婚姻,能包辦都包辦

優點:讓孩子省了不少心

缺點:剝奪孩子自主權

強加型——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心願、技能強加給孩子,希望孩子少走彎路。

優點:就是沒有優點

缺點:讓心智受到壓抑,將演變出「叛逆」等不可控行為。

放任型——知道自己管不好也管不了,由著孩子的性子來

優點:孩子可以根據天性自由發展

缺點:孩子心性如脫韁野馬,一旦誤入岐途後果不堪設想

暴力型——一旦孩子表現不如父母意願,即通過暴力逼孩子強行改變

優點:真心沒有優點

缺點:傷害尊嚴,留下長久心靈陰影

當父母把成長權充分交給孩子,就是對孩子生命主體最大的尊重與愛。

第6大挑戰:長期誤解帶來不信任心理積壓產生代溝,導致父母無法與孩子有效對話

父母為什麼從原本」最親密的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代溝產生的過程:

1、不信任

孩子從一降生就擁有了生命意志和生命的主體性,並依據自我的成長需求展開安全需求、物質需求、娛樂需求、好奇需求、個性需求,追逐自我世界的精彩。

當父母不了解、不支持、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負面情緒和心理落差隨之而來,親密感出現第一道裂痕;孩子不願意主動跟父母分享心事,不信任心理產生。

2、距離感

當父母否定孩子一些看似不合理行為時,比如亂花錢、說謊、迷戀游戲等,孩子與父母產生對立情緒,開始迴避父母的權威感;而父母由於平時太忙碌,說了就過了,很難覺察孩子細微的變化;而孩子產生的負面情緒卻長時間積壓在心裡無力化解,久而久之產生距離感。

3、長期忽略

在家庭關系中,孩子一直扮演「被照顧」的形象,而父母扮演了「堅強慷慨」的照顧者形象,孩子看不到父母脆弱的一面,導致孩子對父母理解局限,不太懂得主動為父母而改變。

隨著孩子成長環境、成長需求、成長心理不斷變化,當距離感不斷拉大,造成父母不懂孩子、孩子不願意懂父母的局面,(作為一種對立情緒的自然延伸,孩子不願意站在父母角度體諒苦心)代溝在無形中產生,卻不知道何時何地因何具體事情而產生。

第7大挑戰:相信你的孩子比你更優秀,參與一個奇跡的誕生並充分放手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最需要什麼?

主體性:孩子不僅僅屬於父母,更屬於他自己和他的時代——正如每一條河流從源頭出發,不只是屬於源頭,更屬於流經的每一座城市與山川。

信任:孩子可塑造空間非常大,他們的舞台沒有邊界、他們的潛能不可設限,相信通過好的方法會青出於藍勝於藍(事實上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家立業後還有操不完的心。)

自主性:我的地盤我作主,孩子擁有強烈的自我主導意志、獨立性和私密空間,

放手讓孩子做決策,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未來:孩子屬於未來公民,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父母的生活經驗無法指導孩子做更好的決策。

陪練:最好的愛莫過於給予空間和機會

孩子需要在歷練中收獲感知、體驗、對比、試飛,完成自我迭代;給予空間就是給予充分信任,給予機會就是給予嘗試和打磨的可能性。

在老師、家長、教練三種關系中,哪一種讓成長更受益?

家長:傳遞關愛

老師:傳授知識

教練:提供專業化訓練、減少試錯頻率、開啟精確化成長。

陪練型家長會帶來哪些改變?

家長層面:

A、發現者: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個性偏差,選擇合理的培育方式;

B、共情者: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變化和產生過程,與孩子共情,最大限度消除誤解;

C、親密度:通過陪練與孩子建立親密無間的感情

孩子層面:

A、更信任家長,在父母面前更放鬆;

B、內心變得更豐富而有韌性;

C、與父母關系親密升級、形成依戀,在每個重要時刻都會以父母為力量之源。

記得十幾年前鳳凰衛視舉行周年感恩活動,劉德華說過一段話特別深刻:當我記得有一個人,在我整個事業最低沉的時候,他是在我訓練班的一個老師,他叫泰倫斯,給我做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報告,我看了之後覺得自己真的應該去闖一下這個世界,感謝一路上有您,因為是您令到我那麼精彩。

成龍在《還沒長大就老去》里深情地說:陳港生的父親是房道龍,成龍的爸爸是於占元(成龍授業恩師)。可見「陪練型成長」產生的價值對人的一生產生巨大深遠影響。

第8大挑戰:任何時候成為孩子的粉絲與後盾,為孩子構建心理安全屏障

最親近的人才會傷害最深,在《倚天屠龍記》里,金毛獅王謝遜因為授業恩師成昆的奸計發狂而失去理智,成為武林公敵。

在人類所有行為里,放棄是最大的傷害;當孩子感覺到父母因為不如意而產生嫌棄心理,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難以估量。

放棄的陽光面是支持,不論孩子在一場辯論賽上的出色表現,還是考試成績名落孫山,父母都需要扮演孩子最堅定的支持者,給予孩子可以永久信賴的心理安全感。

當孩子出現「錯誤」時,為什麼不能逼孩子認錯?

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誤時容易產生激動、憤怒情緒,以教育的名義急切強迫孩子認錯,這種做法後果有多嚴重?

A、倍感委屈: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優秀,孩子大多數犯錯出於無心,而非故意;

B、壓抑天性:人對於擅長的事物很敏感,對於不擅長的事物不敏感,孩子犯錯也許根本認識不到錯誤;

C、激發叛逆:此時逼孩子認錯會形成強烈逆反心理,激起反彈甚至對立局面,父母高大形象瞬間崩塌。

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更有價值?

發現孩子個性光芒,幫助孩子不斷優秀;當孩子變得更優秀、更成熟時,具備自動修復能力,過去的不良習慣自然不會再犯,就像皮膚本身具備自動癒合力。

朋友們對家庭教育有哪些經歷和想說的呢?歡迎留言交流。

『肆』 俗話說育兒不好害一生,這是為什麼

父母是這個世界唯一對自己的子女付出不求回報的人,自古以來有很多有吟誦親情的詩篇,也有很多讓人潸然淚下的孝子,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二十四孝,雖然這二十四個人的行為可能會有些無法讓現代人接受,但是他們的孝心是值得被肯定的。父母養育子女二十載,含辛茹苦,是非常不容易的,每一位父母也都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傾注了很多的心血。“育兒不好害一生”,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相當於是害了他們的一生,是對父母的一種警醒之言。

正確的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選擇正確的方式,有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對於父母的一些言語總是聽不進去,這個時候比較暴躁的父母就會選擇用語言暴力或者是行為暴力的方式來企圖讓孩子記住教訓,但是這樣不正確的育兒方式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甚至會導致孩子在性格方面的一些缺陷,有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所以“育兒不好害一生”這句話就是在警醒父母,要選擇正確的育兒方式。

『伍』 為啥看過很多育兒書,仍然教育不好孩子呢

「為什麼我聽了這么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在育兒方面,很多家長也有類似的困惑。

  • 其實所有的育兒書都有一個假設前提,就是讀者與自己的孩子關系是好的。如果讀者和孩子的親子關系有問題,那這些方法幾乎都不會有用。

很多時候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育兒書中看到的內容是作者針對自己設想的場景給出的建議,未必適合你。育兒書中的方法不是不對,而是與你的真實情況不匹配。



將孩子作為一個整體發展的做法,優於孤立發展孩子某一方面的做法。比如,在學齡前讓孩子有足夠自由玩耍時間的做法就優於讓孩子過早進行正規學習的做法。

將孩子行為、問題的原因看作多種因素的做法,優於將之歸為一個原因的做法。比如,一看到孩子打人就完全歸咎為父母管教的做法,就不如再多分析一下孩子的生理、語言、情感等方面發展來尋找原因的做法。

相信以上的三點建議可以幫助大家找到符合要求的書。

最後總結一下,父母選擇育兒書前最好選擇有專業背景的作者寫的書,書的成書年代也要很近,而且選擇觀點是客觀的、相對的書會更好一點。

『陸』 家長為什麼養不好第一個孩子尤其是男孩

其實第一個是男孩子,不一定帶不好。帶得不好的原因在於:
1.家長一般沒有什麼經驗,也缺乏事前的培養,只是聽別人說,而缺乏自己的經歷。
2.對男孩子比較寵溺,尤其是父母一輩,由於自小寵愛而錯過了培養良好習慣的時機。
如果能夠注意以上兩點,第一個是男孩子也是很優秀的。

『柒』 為什麼有些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卻教育不好小孩

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很多都會重視教育,但是也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或其他原因,教育出來的孩子不但沒有超過父母,相反還不如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出來的孩子。

所以教育孩子和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不成正比,更多的是取決於父母對教育的重視和教育觀念。


教學相長,做個有心人。歡迎關注佩佩說說。

『捌』 越成功的父母,為什麼越教育不好孩子

因為越成功的父母,把越多的心力和精神用在外界的事物,相對少用在家庭和孩子身上。
所以,付出少了,陪伴少了,孩子的教育就沒那麼多了。

熱點內容
為什麼ov這么便宜 發布:2025-07-21 19:37:51 瀏覽:996
孕晚期為什麼眼睛這么模糊 發布:2025-07-21 19:37:16 瀏覽:795
為什麼手機只能打聯通電話了 發布:2025-07-21 19:17:03 瀏覽:9
為什麼吃甜的東西脹痛 發布:2025-07-21 19:10:38 瀏覽:175
為什麼叔輩弟兄們都盼你過得不好 發布:2025-07-21 19:10:31 瀏覽:516
網上的大屏液晶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7-21 19:00:01 瀏覽:329
為什麼麵粉發酵的時間長 發布:2025-07-21 18:57:37 瀏覽:300
為什麼晚上雙手又酸又麻 發布:2025-07-21 18:41:21 瀏覽:922
為什麼找不到輝哥團隊直播間 發布:2025-07-21 18:07:00 瀏覽:200
為什麼手機錄像播放成快進 發布:2025-07-21 17:48:51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