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詩歌本有的歌詞不一樣
1. 為什麼有的歌曲 顯示的歌詞和唱的不一樣
如果是完全不一樣 可能是你設置的歌詞模糊搜索之類的 這樣有些差不多的歌詞就也會被搜索到了。
如果是歌詞快慢不同 可以自己進行手動調整
如果你是在網路聽的 那你就只能換個資源試試 了
2. 為什麼我聽到的消愁歌詞有一句不一樣的
《消愁》
填詞:毛不易
譜曲:毛不易
歌曲原唱:毛不易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背上所有的夢與想
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三巡酒過你在角落,固執的唱著苦澀的歌
聽它在喧囂里被淹沒,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喚醒我的嚮往,溫柔了寒窗
於是可以不回頭地逆風飛翔
不怕心頭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
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
靈魂不再無處安放,躁動不安的座上客
自以為是地表演著
偽裝著,舞蹈著,疲憊著
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喚醒我的嚮往,溫柔了寒窗
於是可以不回頭地逆風飛翔
不怕心頭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
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
靈魂不再無處安放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
支撐我的身體,厚重了肩膀
雖然從不相信所謂山高水長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寬恕我的平凡,驅散了迷惘
好吧天亮之後總是潦草離場
清醒的人最荒唐,清醒的人最荒唐
(2)為什麼詩歌本有的歌詞不一樣擴展閱讀
《消愁》是由毛不易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於2017年7月29日在《明日之子第一季》第7期首唱,現場版本收錄於毛不易2017年9月1日發行的專輯《巨星不易工作室 No.1》中,正式版本收錄於毛不易2018年5月31日發行的專輯《平凡的一天》中。
2017年12月,毛不易憑借該曲獲得2017「騰訊娛樂白皮書」音樂年度之星的獎項。2018年8月29日,《消愁》獲得2018年華人歌曲音樂盛典的年度最佳編曲的獎項。
該曲是毛不易參加網路音樂節目《明日之子》新手戰之後寫的,因為他比較內向,不太能和大家很快融入到一起,寫這首歌的初衷是想鼓勵自己,也想鼓勵聽眾們。毛不易認為現實中好像大部分人過得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每個人心裡都有想要的生活。製作該曲也是希望聽眾在不順利的時候也應該為了理想,繼續前行。
3. 請問:詩歌與歌詞 有啥區別啊
詩歌原先是入樂的,也就是說,最早的詩歌都是歌詞,如詩經中的大小雅,後來,詩逐漸從歌中分離出來,不一定非入樂不可了。但古代的許多詩歌都還是被譜曲的,它們還有歌詞的功能,直到近代以後,詩與歌才完全分離,現代詩歌大多不講究入樂了,但是,能夠入樂的詩歌,本身和歌詞就是一回事,而歌詞實際上也可以視為的詩的一種類型,只是它比一般的詩歌更講究韻律。
4. 詩歌與歌詞的區別
詩·詞·歌·賦
「詩、詞、歌、賦」一般泛指可以吟誦的文學樣式,但細分起來,它們卻各具自己的特點。
詩 古代以不合樂為「詩」,合樂的為「歌」。詩有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新體詩)之分。古體詩指漢魏六朝以前的詩作,它句式較自由,不講求對仗、押韻;近體詩指唐代開始形成的律詩和絕句,也包括排律,它們在字數、句式、格律、押韻上都有嚴格的要求;現代詩指以現代漢語寫成的較自由的詩,它可根據需要,盡情地抒發感情,謳歌生活。
詞 是從詩發展而來的,有「詞乃詩之餘」的說法,是按照某個詞牌所規定的平仄、字數、句數填寫的,所以寫詞又叫「填詞」。它要求嚴格,講究格律,五十八字以內的叫「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個字的叫「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的叫「長調」。
歌 古代把合樂供演唱的詩稱為「歌」,後來又常同詩一起稱「詩歌」。此外,還專指某一類型的詩作,如「兒歌」、「民歌」、「山歌」、「情歌」等。它們既可像詩一樣可供閱讀欣賞,譜上曲調還可演唱。
賦 是兼具詩歌與散文特點的一種文體。它的特點在於鋪陳事物,講求文彩,文詞華麗。「賦」的稱謂,漢代稱「古賦」,篇幅較長,篇中多用問答式表現內容;六朝的稱「排賦」、「駢賦」,講求駢偶;唐宋的稱「律賦」,是科舉應試的一種試體,講究格式,對仗工整。
(周惠斌 《中國中學生報》第1014期)
--------------------------------------------------------------------------------------------------
http://www.21nianhua.cn/bbs/dispbbs.asp?BoardID=34&id=1119
古典詩、詞、曲、賦、風——簡介
其一:詩 古典詩歌的種類:按體裁分,有古體詩(包括樂府歌行)和近體詩。唐人把前代所產生的詩體稱為古體詩,把唐代所產生的新詩體稱為近(今)體詩。如按每句言數(一字為一言)分,則有五言、七言和雜言詩。把言數同體裁結合起來劃分,則又有五言古體,七言古體;五言近體,七言近體。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兩種,即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古體詩:這是相對於近體詩(格律詩)而言的一種詩體。一般來說,唐代以前的詩統稱為古體,又叫做古風,它用韻比較自由,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轉韻,通韻;有平仄的區別,但不很講究,不講聲病;有駢偶而不講求嚴格的對仗,可駢可散,對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數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雜言、三七雜言、三七五雜言等,但以五言為最常用。總之,古體詩不象近體詩有規矩極嚴的格律,只是用韻時一般要求雙句押韻。 近體詩:這種詩體主要興起於南北朝而盛行於唐代。唐初的沈佺期、宋之問創作律詩,開風氣之先,對格律詩的最終形成有推動作用。宋元以後近體詩也一直流行很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格律詩。
其二:詞 我國古代韻文的一種重要體裁。原稱為曲子詞、曲、曲子、曲詞,或稱雜曲、歌曲、琴趣、長短句、詩余、語業、樂章等。到南宋時稱為詞。詞本是一種配樂的詩歌,它是按一定的曲譜填寫出來的歌辭,所以作詞又稱為「填詞」。詞很講究聲律,可以上口演唱,所以又有人稱之為「樂府」。事實上它也是由古代的樂府演變而來的。清人宋翔鳳《樂府余論》說:「宋元之間,詞與曲一也。以文寫之則為詞。以聲度之則為曲。」詞的曲調有很廣泛的來源,有的來自域外樂曲、邊疆民族音樂,有的來自中原內地的民間歌曲,有的則是文士或樂工的製作。詞所用的曲調清新流暢,它出現於唐代,而在晚唐形成一種新的韻文體裁,至宋代大為流行。
其三;曲 流行於元、明時代的一種文學形式。又稱為「詞」、「樂府」等。曲是和樂的詩。也屬於韻文的一種。曲與詞一樣,本都是配樂的詩歌,曲形諸文字之後,就與詞相近似。曲和詞都受格律的限制,但它在某些方面比詞的製作要自由些。曲的篇幅一般來說較詞為小,它往往是「單調」。曲一方面要配樂,按一定的曲調演唱,每一種曲調都屬於一定的宮調。曲的用韻有獨立的體系,對聲調的運用也比較嚴格。作北曲時參用的韻書主要是元人周德清所撰的《中原音韻》,作南曲則依照明初的《洪武正韻》,作曲與填詞一樣,前者有「曲牌」,後者有詞牌。
其四:賦 詩中的一種體裁,是韻文與散文結合的一種創作形式,它介於韻文與散文之間,而比較接近於詩。班固《兩都賦序》說:「賦者,古詩之流也。」漢代盛行賦體,它是在《詩經》和《楚辭》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它的寫作特點是重在鋪陳其事,排比綺麗之詞,更著力於追求詞藻的華美瑋奇。賦與詩不同,它一般不合樂。《漢書.藝文志》說:「不歌而誦謂之賦」戰國時已有賦的作品,如荀子作有《賦篇》(共十篇,今存五篇),宋玉也是作賦的名家。寫有《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作品。到漢以後,賦體盛行。 賦的寫作體式,多是駢散結合、句法參差,並且往往有韻。賦家喜用僻字,後起的賦且多用典。後人按照賦發展的不同情況,區分為古賦、俳賦、文賦、律賦四種。
其五:風 《詩經》中體裁的一種,風也就是土風、民間歌謠,它包括西周或春秋時代十一個屬國的民間樂曲的歌詞,合稱為十五國風。國風比較廣泛地反映了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詩經》中的「大序」說:上以風化下,下以風(諷)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
5. 為什麼有的歌曲曲調一樣 歌詞卻不一樣
因為唱片有國語的和粵語的,一般歌星在港台發行粵語的,然後大陸發行國語的。所以有很多歌變成普通話就該歌詞了,比如十年,莫斯科沒有眼淚(下一站天後)。
6. 為什麼有些歌名一樣,歌詞卻不一樣
不是一個歌手創作的吶 雖然歌名一樣 但所表達的內容不一樣呢
7. 一首歌前面一段歌詞反復不一樣的歌詞那這是什麼結構
一首歌曲的前面和後面的詞反復是為了加深印
8. 歌詞和詩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歌詞是詩歌的一種,入樂的叫歌,不入樂的叫詩。入樂的歌在感情抒發、形象塑造上和詩沒有任何區別,但在結構上、節奏上要受音樂的制約,在韻律上要照顧演唱的方便,在遣詞煉字上要考慮聽覺藝術的特點,因為它要入樂歌唱。歌詞與詩的分別,主要是詩不一定要入樂(合樂),歌詞是要合樂的。歌詞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現的,歌詞是歌曲的本意所在。
http://ke..com/view/114782.htm
9. 歌詞與詩歌的區別
歌詞與詩歌的本質區別在於,歌詞是服務於歌,歌詞是要被唱出的;而詩歌是一種文體,詩歌更多的是去讀,去領悟,當然古代一些詩歌也是用來唱的。歌詞因為歌而變得有韻律,有內容,脫離了歌,歌詞可能就一點韻律也沒有,內容可能也會變得枯燥乏味,詩歌則不同了。詩歌寫得好的人,歌詞絕對寫得好,因為歌詞其實就是詩歌的一種,當然寫歌詞時應該考慮一下歌的旋律,好的詩人也是好的詞人。
10. 詩歌本下載的詩歌為什麼有的能唱有的為什麼不能唱
那原來的詩詞都是可以唱的,但是經過歷史的洗禮,戰爭的洗禮,很多曲譜已經丟失了,一部分只留下詩詞沒有曲譜,所以說大家只能朗誦,沒辦法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