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為什麼不好剝皮
1. 加拿大海參泡發後掉皮是怎麼回事
泡發不好的全部原因
水溫不夠冷
泡海參的水不夠冷,會導致海參蛻皮掉渣,這是自融的開始。
建議水溫在0-5℃,保持這個溫度,只要放入冰箱保溫層並加冰即可。
即使在冬天也要控制泡發溫度,一定要放到冰箱里。
沒泡透,有硬心
沒有泡透和煮透,會導致海參有硬心,直接影響了海參泡發個頭大小,泡發不起來。
2. 茄參在家裡怎麼去皮
俗稱「海茄子」 主要是因為身上沒有刺或者刺很少 活象個茄子
你好,茄參要先去皮再漲發,具體做法:1.先將海參用0.1-0.3%佳多酶(天然海參脫皮劑)40度溫水溶液浸泡8小時,然後用刷子輕輕刷掉即可脫皮。操作時戴橡膠手套。 2.然後,沸水煮兩遍,每次煮15分鍾,每次煮完撈出放入涼水降溫透徹。3.再用70-80度海立美(糯脆型)0.8%熱水溶液保溫浸泡10-15小時。
兩種方法:
一、熱泡法先用熱水將海參泡24小時(可直接隨冷水裝入鍋內煮開,再加蓋燜泡4-5小時),再從腹下開口取出內臟,然後換上新水,上火煮50分鍾左右,用原湯泡起來,過24小時後即可。
二、冷水發泡法,將海參浸入清水內,約3天即泡發;取出剖腹去腸雜、腹膜,然後再換清水浸泡,待泡軟後即可加工食用。此法在熱天要多換幾次水,並經常注意是否已變軟。
泡發海參時,切莫沾染油脂、鹼、鹽,否則會妨礙海參吸水膨脹,降低出品率,甚至會使海參溶化,腐爛變質。發好的海參不能再冷凍,否則會影響海參的質量,故一次不宜發得太多。
平時一般用熱水泡發,比較快。
自己發泡干海參,應先將干海參在爐火上略微烘烤,再以溫水浸泡一夜,如此有助於讓外皮乾燥的石灰脫落。
翌日再用軟刷輕輕刷凈表皮,並以清水煮半小時,然後熄火浸泡。
每天煮每天泡,反覆五至七天,直到海參柔軟、漲大再取出,雖然手續繁瑣,但過程中未含添加物,不僅安全、衛生,且久煮不爛,比現買的好吃。
海參遇油易爛,所以浸泡海參的器皿一定要干凈,尤應避免油水接觸尚未完全發泡的海參,否則外皮軟爛內層仍硬反而不好。
3. 海參發的出現掉皮,筋軟、碎,為什麼
這往往是海參在初加工時,品質或工藝有問題。也就是發泡前的干海參就有品質問題,不是你發泡導致的。
4. 煮海參時為什麼會脫皮呢
你好,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使用海立美A浸泡,或者前期水煮時間太短。
5. 海茄參或其他海參怎麼去皮
你好,先用佳多酶A溫水溶液浸泡,然後輕輕一刷就掉了,再放入海立美A溶液漲發。
6. 海參怎麼脫得皮
你好朋友!
1.鍋煮的時候火候掌握的不好,溫度過高造成海參化皮脫皮
2.海參在拉缸鹽狀態時,冷凍時間太長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海參都粘凍在一起,這時生掰硬扯造成的脫皮。
誠望給你更多更好的服務與咨詢!
7. 海參發的出現掉皮,筋軟、碎,為什麼
一、海參泡發出現掉皮,筋軟、碎的原因
1,浸泡時水不夠涼,水溫高會促進海參蛻皮,是自溶的開始。
2,泡時海參有硬芯,沒泡透。
3,海參操作沒有完全避油。
4,泡發時沒用純凈水。
5,泡發時換水不勤。
其實通過海參泡發大小來判斷海參好壞是不科學的。
1,工藝不同,泡發率有差別。老工藝,慢慢烘乾,泡發起來漲的較大,新工藝,低溫脫水,泡發率差一些。
2,泡發海參不要太追求泡發率,一般海參都有泡發率,多一些少一些並不能說明海參不好。
3,海參泡發口感有差別,真正好的海參是經得起煮的。因為好的海參經過反復加工,所以細胞都是很完整的,營養物質不留失,好的海參泡發好後很有彈性,有嚼勁,如果想口感好也可以像我說那樣,多煮半個小時。
其實海參的口感要根據個人的口感要求,有的人喜歡軟糯的口感,有的人喜歡筋道的口感。原則是筋道有嚼勁的口感好,筋道口感的海參說明水發得輕,相對應的這種貨的成本也高,想要買到真正筋道爽口的淡干海參的話,市面價格應該在3000-4000元1斤,底播海參的話價格更高。
干海參泡發後肉質軟綿綿的,說明海參已經發得有點大了,把海參發到最極限,自然就影響了海參的口感,自己吃要求不高的,喜歡軟糯的口感就煮的稍微大一點,泡發的時間長一點,喜歡爽口筋道的口感,發泡海參的時間縮短一點。因此建議購買干海參,自己回家發,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要求來發海參。
8. 海參怎麼去皮
新鮮海參的處理:洗凈,摘除腸胃(把海參剖開,把肚子里的東西摘凈)放高壓鍋里蒸30分鍾,拿出後用涼水發1——2天(容器要干凈,絕對不能有油,否則海參會爛掉)就可以吃了。
至於吃法:最簡單的做法是:
1、海參沾醬,原汁原味,方便有營養。
2、蔥燒海參
3、肉末海參
4、炒海雜拌
海參主要是處理好,至於做菜很簡單。參照朋友們說的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