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音質的比特率為什麼不一樣
① 無損音質和普通音質有多大區別
無損音質和普通音質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大小不同
常見的普通MP3、WMA等格式單手歌曲佔用空間大小約1M-5M左右,而ape、wav和flac等無損格式音樂,單首歌5分鍾左右的話至少也要有30M以上;
2、格式不同
普通音樂格式為MP3、WMA、OGG等格式,而無損音樂格式常見為APE、FLAC、WAV。
3、比特率不同
普通音質,如WMA一般是128kbps,MP3則多為128kbps、192kbps或320kbps,而無損音質比特率一般達到800-900kbps,傳統CD甚至達到了1411Kbps,採用無損壓縮,音質是最完美的。
② 320k的音樂和無損有什麼區別
1、大小不同
常見的普通MP3,320k、WMA等格式單手歌曲佔用空間大小約1M-5M左右,而ape和flac等無損格式音樂,單首歌曲佔用空間大小一般可以達到幾十兆,甚至百M以上;
2、格式不同
普通音樂格式為MP3,320k、WMA、OGG等格式,而無損音樂格式常見為APE、FLAC、TTA、TAK、WAV。
3、比特率不同
普通音樂,如WMA一般是128kbps音樂,MP3則多為128或192或320kbps/,而無損音樂比特率一般達到800-900kbps,傳統CD甚至達到了1411Kbps,採用無損壓縮,音質是最完美的。
(2)無損音質的比特率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目前音樂文件播放格式分為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兩種。使用不同的格式的音樂文件,在音質的表現上有很大的差異。
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采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校
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頻文件還原後,能夠實現與源文件相同的大孝相同的碼率。
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WAV、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TTA、Tak、TAC、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見的、主流的無損壓縮格式目前有APE、FLAC、TTA、TAK、WAV,一般CD都是無損音樂。
③ 無損音樂和標准音樂到底有什麼不同。
1、佔用空間不同:
無損音樂由於對原音樂未進行壓縮,所以佔用內存較大,一般3、4分的音樂就達20多兆。
標准音樂是經過有損壓縮後的,所以佔用空間比較小。
2、音質表現不同:
無損音質其實就是對採集的原音樂沒有進行壓縮,收集了音樂裡面所有頻率的聲源,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留音樂的細節,讓音樂的表現力和真實性更強。
標准音質就是壓縮容量,剪去人們聽不到的聲音。我們都知道人耳能聽到的頻率在20Hz到20kHz之間,然而音樂在實際的演奏和錄制的過程當中,難免會超出這個范圍。
雖然說這個范圍的音樂人們聽不出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音樂專業人士能聽到這個范圍的音樂。所以說,標准音質其實是對音樂的閹割。
3、格式不同:
目前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TTA、Tak、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見的、主流的無損壓縮格式目前有APE、FLAC、TTA、TAK。我們常見的無損音樂的格式有APE、FLAC等,
mp3、divX、Xvid、jpeg、rm、rmvb、wma、wmv等都是有損壓縮。我們常見的MP3,wma都是標准格式的音頻。
(3)無損音質的比特率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聲音文件的數字格式:
聲音文件的數字格式。現實中的聲音通過一定的采樣頻率(一秒內對聲音大小記錄的次數)和采樣位數(以一定位數的二進制來表示聲音的大小)記錄在電腦上就形成了聲音文件。
這里形成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概念:碼率或比特率。碼率是聲音文件在一秒內傳輸的數據量,就是寫入(錄制時)或讀取(播放時)的數據量,單位是KBps(千位元組每秒)。
這里錄制的聲音文件是最原始的,最接近現實的聲音,當然文件是最大的,也沒有經過任何壓縮。常見的原始聲音文件格式有WAV和AIFF,WAV文件一般是用來做CD用的,而AIFF是蘋果系統專有的。這兩種文件也可以在相應的平台上直接播放。
未壓縮的聲音文件碼率一般都在1000KBps以上,也就是每播放一秒鍾,就要佔據1MB以上的空間,顯然這種文件不適合存儲和傳送。所以要對這種文件進行壓縮,就是編碼。壓縮分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壓縮後的文件播放時需要還原,就是解碼。
有損壓縮是壓縮後的文件播放音質跟原始音質有差別,但是它壓縮率比較大,而對音質的影響相對小一些。常用的有損編解碼器有:MP3、WMA、AAC、Ogg等。
現在下載的有損音樂格式基本上都是MP3的,比如一首大約是50MB的未壓縮音樂文件,轉成256KBps的MP3,文件大小縮減為大約5MB,並且在普通耳機或音箱上基本聽不出區別。這就是有損編解碼器的優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損音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音質
④ 無損音質和普通音質有多大區別
無損音質和普通音質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大小不同
常見的普通MP3、WMA等格式單手歌曲佔用空間大小約1M-5M左右,而ape、wav和flac等無損格式音樂,單首歌5分鍾左右的話至少也要有30M以上;
2、格式不同
普通音樂格式為MP3、WMA、OGG等格式,而無損音樂格式常見為APE、FLAC、WAV。
3、比特率不同
普通音質,如WMA一般是128kbps,MP3則多為128kbps、192kbps或320kbps,而無損音質比特率一般達到800-900kbps,傳統CD甚至達到了1411Kbps,採用無損壓縮,音質是最完美的。
⑤ 無損音質的歌曲和高音質和普通音質有什麼不同我用耳機聽怎麼聽不出來
無損音質的歌曲和高音質和普通音質的區別:
1、文件的大小不一樣。無損音質最大,下來是高音質,最後是普通音質。
2、流程不一樣。剛開始錄制的都是無損音質,然後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壓縮,無損音質-高音質-普通音質。
3、格式不一樣。無損音質的歌曲一般都是WAV格式,高音質一般為APE、FLAC、TTA、TAK格式,普通音質一般都是MP3。
聽不出它們之間區別很正常,因為大家都是用普通PC或NB電腦板載音效卡解碼,加上普通的多媒體耳機或多媒體音箱,這些方案本身就是為了娛樂的。
如果想聽出區別:
1、請用CD機+專業功放前後級+HIFI音箱,這一套最入門的下來也快過萬。
2、用PCHIFI,需要用優質的獨立音效卡+專業耳放+高中端耳機,或PC+USB/光纖解碼器+專業功放+HIFI音箱。
(5)無損音質的比特率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無損音質的歌曲一般都是WAV格式。WAV作為數字音樂文件格式的標准,其容量過大,因而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一般情況下我們把它壓縮為MP3或 WMA 格式。壓縮方法有無損壓縮與有損壓縮。就是一般說的高音質和普通音質。
高音質放出的歌就是聽的很清晰! 而低音質放的時候它會出現雜音。網路上常見有:192K 128K 64K 320K音質的音樂,對於音質320K被廣泛認定為高品質音樂。
我們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采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小。
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頻文件還原後,能夠實現與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碼率。無損壓縮格式有Shorten、APE、La、FLAC、WAV、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TTA、Tak、TAC(騰訊獨家)、OptimFROG等。
常見的、主流的無損壓縮格式目前有WAV、APE、FLAC、TTA、TAK。這幾種中音質最好的是WAV,它的音頻碼高達上千K,音域寬廣,音質更純。其次是APE,碼率一般600至1000左右,一般在40多兆一首曲子。
⑥ 無損音質和高品質音質區別 無損音質和高品質音質有什麼不同
1、二者概念與所分類不同。
無損音樂是音樂文件播放格式的一種類型,音樂文件播放格式分為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兩種。無損音樂字面上解釋就是沒有損傷的音樂。
高品質音樂不在這個劃分的類型中,就是比普通品質更高一層,聲音聽起來更好。高品質音樂是相對低品質音樂來說的。
2、二者比特率不同。
比特率可能是這兩者最大的區別了。無損音樂就是無損壓縮音樂,格式有APE和FLAC等,一般來說都是1000K+的比特率。而高品質音樂的比特率僅320K。
3、立體效果與細節部分不同。
這可以是說由比特率決定的。無損音樂1000K+相比高品質音樂的320K立體效果和細節部分都更加接近正版CD光碟。
⑦ 無損音質和高品質音質區別
無損音質和高品質音質區別有概念區別、比特率區別、細節區別。1、概念區別:無損音樂字面上解釋就是沒有損傷的音樂。高品質音樂比普通品質更高一層,聲音聽起來更好。2、比特率區別:無損音樂是1000K+的比特率。而高品質音樂的比特率僅320K。
無損音質和高品質音質區別有概念區別、比特率區別、細節區別。
1、概念區別:無損音樂字面上解釋就是沒有損傷的音樂。高品質音樂比普通品質更高一層,聲音聽起來更好。
2、比特率區別:無損音樂是1000K+的比特率。而高品質音樂的比特率僅320K。
3、細節區別:無損音樂相比高品質音樂立體效果和細節部分都更加接近正版CD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