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樓為什麼房產證面積不一樣
① 房產證換不動產證為什麼房屋面積不一樣
01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樣是正常的,因為房屋的建築面積比使用面積大。另一方面,贈送面積是不屬於建築面積裡面的,因此不會寫上去。
② 同一棟樓,同一戶型不同層次,為什麼建築面積不一樣
同一棟樓,是共同公攤的,不可能出現如一樓所說的一棟樓內套內相同,公攤不同的情況。。。
一棟樓內,面積不同,只可能是套內面積不一樣。也就是說,還是有細小的差異的,當然,雖然建築面積有1.84平米的差距,但套內的差異可能只有1.5平左右,比如樓下忘了做假凸窗就有可能有這么大的差距(我做的項目就遇到過。。。)或者立面變化,導致陽台不一樣什麼的也很正常。
③ 漲知識:為啥房產證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
房產證上,房子的建築面積是61.34平方米,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卻是15.3平方米。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為什麼為不一致呢?這是為啥?
房產證上,房子的建築面積是61.34平方米,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卻是15.3平方米。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為什麼為不一致呢?這是為啥?
一、房產證上的面積
房產證上記載的面積是 房屋 本身的建築面積,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銷售面積,由以下面積構成。如圖:
建築面積關繫到我們 買房 要繳納多少錢,因為房屋的總價=每平米的單價*建築面積;其還關繫到 物業費 的多少,因為每月物業費=每平方米的物業費*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使用面積這些面積又該如何區別?下圖中綠色部分為套內使用面積,藍色部分為套內牆體面積。
二、土地證上的面積
土地證上的 土地面積 是建房所佔用的土地面積,其餘房產證上記載的建築面積的概率不同。
土地證上的面積是按照你家房屋的建築面積在總建築面積中所佔的比例乘以總建築面積所佔用的土地面積進行分攤的。即(你家房屋的建築面積÷總的建築面積)× 佔地面積 =你家房屋的土地面積。
舉個例子:一棟房子佔地200平方米,只有一個單元,一梯兩戶,共5層樓,總共10戶,每戶建築面積均為100平方米,這200平方米的佔地面積,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每一戶人家的。那麼,每一戶分攤的 土地使用權 面積即為20平方米。
④ 住房實際面積和產權證面積不一致怎麼辦
解決辦法有以下幾點:
1.誤差在3%以內,屬於正常,雙方據實結算,多退少補。
2.誤差超過3%,面積缺失多於3%,購房者可以選擇解除合同,開發商要返還購房款和利息;也可以選擇繼續履行,開發商要返還誤差在3%以內的房款,對超過3%部分的房款要雙倍返還。面積增加多於3%,購房者可以選擇解除合同,返還購房款和利息;也可以選擇繼續履行合同,由購房者補交誤差在3%以內的購房款,對超過3%以上的面積不必付錢,直接歸購房者。總結為:面積增加誤差在3%以內多退少補,超出3%的地方購房者可以無償獲得。如果是面積缺失,那麼3%內的部分由開發商退還房款給購房者,超出3%的部分開發商則要雙倍賠償。
3.如果雙方在購房合同中約定了明確的處理方法,則按雙方的約定處理。
⑤ 同一棟樓,同一戶型不同層次,為什麼建築面積不一樣
按常理來說,同一棟樓、同一單元、同一位置、不同樓層,建築面積是一樣的。如果是不同單元,那建築面積有可能不同,因為空間分割會有區別。還有,同一單元同一位置不同樓層,雖建築面積相同,但實用面積會有差別,因為戶型內的找平摸泥處理厚薄可能出現不同。如果說的是建築面積,如果在同一單元同一位置,比如都是東側或西側,那不同樓層建築面積應該是一樣的。但是不同單元或者不同一側,那完全有可能建築面積不同,因為在建築承重分割的時候,會有偏差,空間會有差別,並不是一棟樓30米長,3個單元就能保證每個平分10米,畢竟是機械操作,不是手工裁縫。(5)一棟樓為什麼房產證面積不一樣擴展閱讀: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1)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2)使用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3)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4)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參考資料來源:
⑥ 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樣,是什麼原因
房產證上的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樣這很正常啊,因為房產證上一般都是建築面積,也就是包括牆體,公共部位分攤面積等,所以肯定是比實際面積小的。
⑦ 同樓棟同戶型的住宅房屋,建築面積為什麼不一致
對於產權來源相同的住宅房屋,上下樓同戶型的房屋牆體厚度不同,面積也會不同。
其次,根據房屋產權來源不同,房改房和其他類型住宅房屋如商品房、拆遷房、安居房等建築面積的計算標准不同。
① 房改房建築面積的計算標準是《青島市房改公有住房出售建築面積計算規則》;
② 其他房屋建築面積的計算標準是《房產測量規范》和《青島市房屋建築面積計算及共有建築面積分攤細則》。
因計算標准不同,導致房屋建築面積計算結果有所差異。
⑧ 同一棟樓,同一戶型不同層次,為什麼建築面積不一樣
摘要 按常理來說,同一棟樓、同一單元、同一位置、不同樓層,建築面積是一樣的。如果是不同單元,那建築面積有可能不同,因為空間分割會有區別。還有,同一單元同一位置不同樓層,雖建築面積相同,但實用面積會有差別,因為戶型內的找平摸泥處理厚薄可能出現不同。
⑨ 同一個小區為什麼產權不一樣,這樣正常嗎會有什麼影響嗎
這一現象很正常。比如你在同一棟樓買的是個人商品房。產權歸你個人。某單位以單位名義買的房,產權當然歸單位。還有一種情況,回遷的有一部分歸自已,一部分歸房產部門。所以說同一棟樓有不一樣的產權是正常的。
總結:不同的房產其產權的性質也未必相同,有住宅、商業、公寓、科技用地、物流用地、農村留用地等等五花八門。而住宅用地是產權70年到期後唯一確定可以繼續無條件以後的產權,其他的基本上必須繳納大量費用或直接收回的命運。沒有產權的所有房產中,只有農村集體擁有的房產才是相對風險較小,其他的都會被綁在了一家企業的身上,一定出現問題一起跟著遭殃!
⑩ 同樓棟同戶型的住宅房屋,建築面積為什麼不一致
樓主,你好
第一:可能是兩邊的公攤面積不一樣
第二:可能是兩個房子的位置不一樣,較大面積的可能是靠樓邊,這樣開發商有意識將外牆保溫占的面積算進去了。
第三:和牆體的中線和測量計算方式有關,誤差0點幾都是很正常的。
第四:如果在同一單元同一位置,比如都是東側或西側,那不同樓層建築面積應該是一樣的。但是不同單元或者不同一側,那完全有可能建築面積不同,因為在建築承重分割的時候,會有偏差,空間會有差別,並不是一棟樓30米長,3個單元就能保證每個平分10米,畢竟是機械操作,不是手工裁縫。
更多房產知識,點擊左下角「樓盤網」.樓盤網,為愛找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