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海漲潮的時候時間不一樣
A. 海水漲潮退潮的時候,時間一樣嗎
在一個月的前半和後半漲退潮時間不一,計算方法如下:
1、每月的初一至十五,用(陰歷日期-1)×0.8+5(點鍾);每月的十六至月底,用 ( 陰歷日期-16 ) ×0.8+5 ( 點鍾 ) 。
2、這兩個公式可算出當天幾時幾分為最高潮,往後推 6.2 小時即為最低潮時間,而再隔 6.2 小時又是高潮時間了。
3、舉例:
假設:今天為農歷15:
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
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
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 4 點—8 點以及下午 4 點到 8 點。
(1)為什麼大海漲潮的時候時間不一樣擴展閱讀:
1、漲潮退潮的不規則現象:
凡是一天之中兩個潮的潮差不等,漲潮時和落潮時也不等,這種不規則現象稱為潮汐的日不等現象。
(1)高潮中比較高的一個叫高高潮,比較低的叫低高潮;
(2)低潮中比較低的叫低低潮,比較高的叫高低潮。
2、各地潮汐具體的漲落時間不同。主要取決於陰歷日期、當地潮汐類型和所在的經度。如果你仔細觀察本地的潮汐規律,參照以上公式的擬定方法,就可以定出本地計算潮汐時間的公式了。
B. 海水漲潮退潮的時間每天都是固定的么
由於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地理現象,因此漲潮退潮是有規律可循,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具體測算方法是:按照農歷算,如天數少於15,則天數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如天數大於15.則天數先要減去15後得出的數字再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
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規則半日潮漲退時間為每12個小時潮水漲退一個周期.
簡易的潮水時間計算方式為:最高潮時間=農歷×0.8,最低潮時間=最高潮時間+/-6.
掌握了規律,記住計算公式應該不是難事,下面就拿幾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此公式:
假設:今天為農歷15,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4點—8點以及下午4點到8點
另外例如:
1)2000/12/31:農歷日期是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
2)2001/10/28:農歷日期是十二,因此漲潮時間是12*0.8=9.6,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9點36分,
3) 2002/1/1,農歷是十八,漲潮時間是(18-15)*0.8=2.4,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2點24分,
還有另外一種演算法,就是農歷十五和農歷三十都是12:00的水時,其他時候就都是40分鍾的倍數(以初八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鍾,就是12:00加上320分鍾,也就是5小時20分鍾,就是5:20和17:20)演算法比較煩瑣,不過還是挺準的!夏天水時都會推後一些
漲潮 落潮 漲潮 落潮
(初一、十六) 0:48 7:00 13:12 9:24
(初二、十七) 1:36 7:48 14:00 20:12
(初三、十八 2:24 8:36 14:48 21:00
(初四、十九) 3:12 9:24 15:36 21:48
(初五、二十) 4:00 10:12 16:24 22:36
C. 潮汐時間變化有什麼規律
由於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地理現象,因此漲潮退潮是有規律可循,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具體測算方法是:按照農歷算,如天數少於15,則天數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如天數大於15。則天數先要減去15後得出的數字再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規則半日潮漲退時間為每12個小時潮水漲退一個周期。
簡易的潮水時間計算方式為:最高潮時間=農歷×0.8,最低潮時間=最高潮時間+/-6。
掌握了規律,記住計算公式應該不是難事,下面就拿幾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此公式:
假設:今天為農歷15,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4點—8點以及下午4點到8點
另外例如:
1)2000/12/31:農歷日期是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
2)2001/10/28:農歷日期是十二,因此漲潮時間是12*0.8=9.6,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9點36分,
3) 2002/1/1,農歷是十八,漲潮時間是(18-15)*0.8=2.4,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2點24分,
還有另外一種演算法,就是農歷十五和農歷三十都是12:00的水時,其他時候就都是40分鍾的倍數(以初八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鍾,就是12:00加上320分鍾,也就是5小時20分鍾,就是5:20和17:20)演算法比較煩瑣,不過還是挺準的!夏天水時都會推後一些
漲潮 落潮 漲潮 落潮
(初一、十六) 0:48 7:00 13:12 9:24
(初二、十七) 1:36 7:48 14:00 20:12
(初三、十八 2:24 8:36 14:48 21:00
(初四、十九) 3:12 9:24 15:36 21:48
(初五、二十) 4:00 10:12 16:24 22:36
(初六、二十一) 4:48 11:00 17:12 23:24
(初七、二十二) 5:36 11:48 18:00 0:12
(初八、二十三) 6:24 12:36 18:48 1:00
(初九、二十四) 7:12 13:24 19:36 1:48
(初十、二十五) 8:00 14:12 20:24 2:36
(十一、二十六) 8:48 15:00 21:12 3:24
(十二、二十七) 9:36 15:48 22:00 4:12
(十三、二十八) 10:24 16:36 22:48 5;00
( 十四、二十九)11:12 17:24 23:36 5:48
( 十五、三十) 12:00 18:12 0:24 6:36
每個農歷月的十五、三十的早上六點和下午18:00潮位漲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後每天漲潮落潮時間往後拖延48分鍾
D. 為什麼每天漲潮的時間都不一樣
月球是繞著地球轉的.地球也在自轉 月球到每個地區的直線距離是不一樣的.引潮力就相當於引力.這時候不能把地球和月球看成質點.引潮力不同地方的不同時間是不一樣的.
E. 中國沿海各地的漲潮落潮時間同步嗎為什麼
不同步,潮汐主要是海水受到月球引力引起的,同一時刻各地受月球引力不同,所以潮汐不會同步。
潮汐現象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習慣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動稱為潮流。古代稱白天的河海涌水為「潮」,晚上的稱為「汐」,合稱為「潮汐」。
F. 為什麼大海是白天漲潮,晚上退潮
海水的漲落,白天和黑夜都有。白天也有退潮,晚上也有漲潮。
海水漲落發生在白天和晚上,所以又稱潮汐。在中國古代的書籍中,有這樣一句話:「海之水,黎明潮,黃昏潮」。漲潮與落潮之間有一段時間水位不波動,稱為平潮。
太陽對地球的引力遠大於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但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小於月球引力的1/2。引起海水漲落的潮汐力(或潮汐力)不是太陽和月球的絕對引力,而是吸引物體的引力和吸引地球中心的引力之間的差別,盡管它是由太陽和月亮的引力。
潮汐力與潮汐體的質量成正比,與天體到地球距離的立方成反比。由於太陽的質量是月球的27023369倍,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是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的389倍,月球的潮汐力是太陽的2.17倍,這從機械上證明了潮汐是月球的27023369倍。主要用於月球。
(6)為什麼大海漲潮的時候時間不一樣擴展閱讀
漲潮類型
1、半日潮型,一個太陰日有兩個高潮和兩個低潮。第一次漲潮與第二次漲潮與第二次漲潮的時間差幾乎相同,漲潮與落潮的時間幾乎相同(6小時12.5分鍾)。我國渤海、東海、黃海大部分海域為半日潮,如大沽、青島、廈門等。
2、日潮型,一個太陽日只有一個高潮和一個低潮。如南海的汕頭和渤海的秦皇島。南海北部灣是世界上典型的全天潮區。
3、混合潮型,一個月內,有些日子有兩次漲潮和兩次低潮,但兩次漲潮和兩次低潮的差別較大,漲潮和落潮的時間也不同;其他日子有一次漲潮和一次低潮。南海大部分海域屬於混合潮型。例如,在玉林港,15天內出現全日潮位,其餘時間出現不規則半日潮位,潮差較大。
G. 為何各地的潮汐不相同同一地方不同時間潮汐為何也不一樣
很多人在學上小學的時候也會學到過一篇課文叫做《錢塘江大潮》,而且大家在學這篇課文的時候,也會對於像這樣的潮汐會有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而且大家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也會對於這樣的錢塘江大潮特別的好奇,到底這樣的漲潮是一個什麼樣的壯觀的景象呢?
因為這個引潮力其實是由月球的引力所引起的,而月球的公轉和地球的自轉也是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而且這兩個地方他也是相對於月球最近的一個時間,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地區能夠有這樣的潮汐景觀。
H. 海水為什麼每天都會漲潮和退潮/
海水漲潮退潮是由太陽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月球引力和離心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漲落的主要原因。
(8)為什麼大海漲潮的時候時間不一樣擴展閱讀: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而產生的長周期波動現象,表現為垂直方向的潮位升降(漲落)和水平方向的潮流進退。通常發生在白天的稱潮,夜間的稱汐。由於月球和太陽對於地球的運動都有周期性,故潮汐現象最顯著的特點是有明顯的規律性,其變化周期大約為半天或一天。
由於月球和太陽的運動的復雜性,大潮可能有時推遲一天或幾天,一太陰日間的高潮也往往落後於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時刻一小時或幾小時,有的地方一太陰日就發生一次潮汐。故每天的漲潮退潮時間都不一樣,間隔也不同.
I. 大海漲潮退潮時間規律是什麼
大海漲潮退潮時間規律: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
一日之內,地球上除南北兩極及個別地區外,各處的潮汐均有兩次漲落,每次周期12小時25分,一日兩次,共24小時50分,所以潮汐漲落的時間每天都要推後50分鍾。
不規則現象
凡是一天之中兩個潮的潮差不等,漲潮時和落潮時也不等,這種不規則現象稱為潮汐的日不等現象。高潮中比較高的一個叫高高潮,比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較低的叫低低潮,比較高的叫高低潮。
計算方法
具體測算方法是:按照農歷算,如天數少於15,則天數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如天數大於15。則天數先要減去15後得出的數字再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J. 大海為什麼會有潮起潮落為什麼有時間的規律
月亮引力引起的.
到過海邊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漲潮和落潮現象。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景色十分壯觀;退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海水的漲落發生在白天叫潮,發生在夜間叫汐,所以也叫潮汐。我國古書上說「大海之水,朝生為潮,夕生為汐」。在漲潮和落潮之間有一段時間水位處於不漲不落的狀態,叫做平潮。
事出有因,是什麼原因使大量的海水產生如此頻繁的運動呢?
許多學者都探討過這一問題,提出過一些假想。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地球和人一樣,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他猜想這是由於地下岩穴中的振動造成的,就像人的心臟跳動一樣。我國晉朝有人則認為,海水的定期漲落是因為有一條無比巨大的海生動物定期出入海宮而造成的。
隨著人們對潮汐現象的不斷觀察,對潮汐現象的真正原因逐漸有了認識。我國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圖序》一書中說:「潮之漲落,海非增減,蓋月之所臨,則之往從之」。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寫道:「濤之起也,隨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關系。到了17世紀80年代,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之後,提出了潮汐是由於月亮和太陽對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設,科學地解釋了產生潮汐的原因。
原來,海水隨著地球自轉也在旋轉,而旋轉的物體都受到一種力的作用,使它們有離開旋轉中心的傾向,這就好像旋轉張開的雨傘,雨傘上水珠將要被甩出去一樣。同時海水還要受到月球、太陽及其他天體的吸引力,因為月球離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較大。這樣海水在這兩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於地球、月球在不斷運動,地球、月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在發生周期性變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變化,這就使潮汐現象周期性地發生。一日之內,地球上除南北兩極及個別地區外,各處的潮汐均有兩次漲落,每次周期12小時25分,一日兩次,共24小時50分,所以潮汐漲落的時間每天都要推後50分鍾。生活在海邊有經驗的人,大都能推算出潮汐發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