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連乒乓球發球都發不好
『壹』 乒乓球發球的6大常見問題
發球是一場比賽,一分球的開始,也是比賽中唯一不受對方控制的技術,因而在比賽節奏掌控上和戰術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是乒乓球發球的6大常見問題,一起來學習下吧:
1、發球單調。
原因:平時練習其他發球較少(懶)、緊張造成的;
2、發球旋轉弱、速度慢。
原因:
(1)沒有接觸到球板受力位置.
(2) 掌握好擊球最佳時間,(發短球擊球時間高於球網15CM左右,發長球擊球時間與球網大概平行),
(3)沒有在擊球瞬間抖動手腕和前臂力量,
(4)第一跳位置掌握不對(發短球第一跳靠自己球台中間,發長球第一跳靠近自己球台低端),
(5)過於擔心下一板球的處理。
3、發球沒有假動作。
原因:技術不夠熟練,缺乏假動作練習的意識;
4、發球沒有必勝的`氣勢。
原因:對自己發球和銜接技術沒有信心,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的戰術實施沒有充分的把握;
5、發球缺乏目的性。
原因:不了解對手基本情況和特點;沒有戰術組合;
6、發球不配套。
原因:發球後銜接不上自己的優勢技術或打不到對手的痛處。
『貳』 乒乓球我怎麼老打不好啊
乒乓球有各種各樣不同打法,還有多種戰術。不管是甚麼打法,戰術如何變化多端,乒乓球技術離不開四個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
力量作用於球,是通過球的前進速度和旋轉強度表現出來的。
如果你在進攻當中猛力扣殺,使對方接不好,那麼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如果你是在加強旋轉的強度,無論是製造上旋或下旋,那麼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為了盡量減少對方的准備時間,你必須抓緊時間,爭取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把球回擊到對方的檯面上,使對方措手不及,這就速度。
為了增加對方還擊的難度,還可以製造各種旋轉球,迫使對方回球失誤後」出機會」球,這就是旋轉。
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過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須要調動對方前後、左右的移動或奔跑。因此,需要講究落點。
所以說,力量、速度、旋轉、落點是乒乓球技術的基本因素。
乒乓球發球技術的八個注意⒈ 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⑴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台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⑵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⒉ 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 ⑴是直拍還是橫拍;⑵是左手還是右手;⑶ 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⑷是生膠還是半長膠;⑸是反膠還是正膠;⑹是近台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⒊ 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螺旋發球,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槌、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一分制」 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為發球搶攻做准備: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准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具體說來,應注意下面幾點:
⑴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⑵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於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⒌ 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如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如何練好接發球在乒乓球比賽中,相對其它的環節,如發球搶攻或相持,接發球的難度最大。因為它完全受發球者的控制,而接發球對發球者在技術上沒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發球的不可預測性。所以,不斷提高接發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術運用到接發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賽實踐能力的關鍵。
在現代乒乓球比賽中,積極主動,搶先上手是總體戰術的技術風格。以此為前提,接發球則是體現比賽中由防轉攻,攻防轉換的最常用之處。在相對被動的狀態中,通過控制,達到相持,再力爭轉入進攻,爭取主動應是接發球中的基本指導思想。具體技術上的操作如下:
一、判斷
正確判斷是接好發球的首要環節。判斷上不出現較大的偏差,才能談得上更好地運用接發球技術,避免有渾身解數,但由於判斷不準而發揮不出來情況的經常發生。
1、對旋轉的判斷
乒乓球發球中常出現的旋轉主要有左、右側上下旋,轉與不轉。通過發球者利用各種發球方式,將這些旋轉性質表現出來。如正反手,下蹲等。在判斷旋轉性質時,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板形:一般情況下,發上旋球時,板形都比較豎,下旋球比較平、斜,這種特點與發球時要接觸球的部位直接發生關系,因為發旋轉球和不旋轉球時,接觸點比較靠近球的後中部;而發上旋和下旋時,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較轉;
(2)動作軌跡:發下旋和不轉球時,球與球拍接觸的一瞬間,手腕擺動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並時常與假動作相配合;在發上旋和下旋時,手腕擺動相對大一點,這樣容易「吃」住球,動作也比較固定,擊球後常有一個停頓,即使加上假動作,也不會像發側上旋和不轉球那樣連貫;
(3)弧線:上旋球和不轉球的運行一般比較快,常有往前「竄拱」的感覺,發短球時容易出台,弧線低平;下旋球運行比較平穩,弧線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4)出手:發上旋球和不轉球一般出手比較快,並且突然,動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對要慢一些,因為要給球以足夠的摩擦時間,才能使球產生強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發球時,不斷琢磨發球者發出球的旋轉性質的隨機分布和習慣也是重要,特別是在判斷不清時,如在一輪發球中,發球者一般有幾個轉的,幾個不轉的,幾個側上,幾個側下,通常都出現在一輪中,以及開局愛發什麼樣的球,關鍵球如何發等等。毫無疑問,面對當今世界乒壇花樣翻新,變化莫測的發球技術,接發球者的猜測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個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實際了。
2、對速度和落點對落點的判斷
(1)對長球的判斷:一般情況下,發球者如果想把球發得很長,第一落點多在自己本方檯面的端線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運動速度,側上旋和不轉球明顯要快於側下旋和下旋,如果是發側上,下旋斜線長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線有側拐特點;如果是直線長球,要特別注意平推過來,或者是略帶外拐的球,因為這種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發出線路比較直的球,客觀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給接發球者造成較大的難度;
(2)對短球的判斷,由於發球者想要把球發短,手上就不能發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點,所以,短球較難發揮速度的優勢,比較多是考慮的落點和旋轉。在發短球時,第一落點一般距球網較近,可根據這一特點判斷來球的長短。在接短球時,要特別注意手不要過早的伸入台內,以免側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線往前「拱」,頂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對球的控制,以及來球可能是「傘三角」位置,球是從靠近球網的邊線出台,手來不及拿下來,對不準球。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適當放開。打小球時,由於球速較快,一般不提倡較大的拉手,認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開即可。而今天,只做到這樣是不夠的,要把肩關節適當打開,以增加拉球的動作幅度。同時,手盡可能抬高,為向前發力創造條件,使球產生較大的向前沖力。
2、摩擦球不宜過薄。旋轉能夠提高拉球的准確性,但會影響球向前的平動速度。在同一板擊球中,旋轉和速度是一個矛盾統一體。為防止摩擦過薄,擊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為主,板形豎直,前傾不要過大,同時避免接觸球的側面太多。這樣會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緊。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動作傳遞的樞紐。合理的腰部動作會使動作協調,發力集中。在拉球的全過程中,腰部要綳住,在垂直軸上的轉動不宜過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為更好發揮腰部的功能,在拉球過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側半圓形運動。抬肘和夾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錯誤。拉球時,肘部隨同手臂一起做外側的小弧形運動,有利於擊球中的發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穩運動的前提下盡可能抬起來,千萬不要蹲下去,造成坐著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動力。
直拍反手發展趨勢直拍反手位歷來是被認為是直拍選手的死穴。隨著乒乓球速度,旋轉的飛速發展,直拍反手由於受生理原因的制約,無法隨意前傾拍形和發力難一直是直拍選手技術上的最大漏洞。
許多年來多少天才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為彌補直拍反手的先天缺陷付出了大量的精力,進行了無數次的實踐,也有了相當的成果。例如:早期的常規推擋加入了加力推,減力推,推擠,紮下旋等等。然後是強行側身,搶先上手,全台正手攻,再後來就是「直拍橫打」的「粉墨登場」,還有即將推出的直,橫拍交替等。經歷了一次次的大賽的歷練,實踐證明,直拍選手的反手技術既要全,又要精。
所謂全,就是要做到人有我有,人無我有。所謂精,就是要做到人有我強。全:就是近台能推,能反面拱,能敲擊,中台能反手攻,遠台能橫拉相持或反手兜,迫不得已時還要能削一板。
我個人認為,今後直拍正膠選手可以採取「劉國梁-田崎俊雄-馬林」的模式。近台的推擋結合反面拱,敲擊;中台角度不大的球,反手要能像田崎俊雄那樣反手能攻兩條線,尤其是反手滑板攻直線到對方正手位,過去的球弧度大,拐彎,而且球勢大力沉,著台後往下扎,防守方不易借上力。對付對方過度一板的小弧圈很有效,45屆世乒賽男團中日之戰,他就用這招差點把劉國梁打悶。中遠台或撲正手回反手可用橫拉或快撕,力爭主動,變被動防守為主動防守。橫拉要像馬林一樣能與橫拍進行中遠台相持。但是正膠的反手技術應以反手攻,敲擊為主,輔以橫拉,力爭以速度壓制對方。
直拍反膠選手可以採用「蔣澎龍-金澤洙-馬林」的模式。首先注重自身的力量素質訓練,以便能使出蔣澎龍般推土機式的「魔鬼推擋」,動作中適當加入彈擊動作,以加強推擋的力量。近台要以暴風驟雨式的推擋逼住對方,使他沒有充足的拉手時間,中近台角度不大的情況下,要像金澤洙那樣的反手攻突擊,中遠台要能用橫拉進行相持,甚至強相持。尤其是反膠選手還要有一項技術一定要掌握-反手兜,被動防守時,只要能兜住,挺住,因為兜上的球帶有上旋,上台後向前沖,不易發力打,一旦對方回球的質量不高,哈哈!由守轉攻的機會就來了。總而言之,直拍反膠應以橫拉上手為主,輔以反手攻,敲擊,充分利用反膠的穩健,能製造旋轉的特點,豐富反手技術。
現在橫拍打直拍主要還時在直拍的反手上做文章,無論調右壓左還是調左壓右都是看準了直拍反手發不了力,相持不了,威脅性不大的弱點,所以直拍選手能做到反手位的技術全面,特點突出,那麼直拍反手位的漏洞就會最大程度的被補上,再繼承和發揚直拍原有的靈活,快速,多變的特點,方能底氣十足地和橫拍選手叫板,傲立乒壇。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適當放開。打小球時,由於球速較快,一般不提倡較大的拉手,認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開即可。而今天,只做到這樣是不夠的,要把肩關節適當打開,以增加拉球的動作幅度。同時,手盡可能抬高,為向前發力創造條件,使球產生較大的向前沖力。
2、摩擦球不宜過薄。旋轉能夠提高拉球的准確性,但會影響球向前的平動速度。在同一板擊球中,旋轉和速度是一個矛盾統一體。為防止摩擦過薄,擊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為主,板形豎直,前傾不要過大,同時避免接觸球的側面太多。這樣會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緊。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動作傳遞的樞紐。合理的腰部動作會使動作協調,發力集中。在拉球的全過程中,腰部要綳住,在垂直軸上的轉動不宜過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為更好發揮腰部的功能,在拉球過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側半圓形運動。抬肘和夾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錯誤。拉球時,肘部隨同手臂一起做外側的小弧形運動,有利於擊球中的發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穩運動的前提下盡可能抬起來,千萬不要蹲下去,造成坐著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動力。
『叄』 剛學習乒乓球不怎麼會發球怎麼辦
打乒乓球學習五種發球,得分輕輕鬆鬆,讓你制霸業余乒乓界。
——中路上旋最可怕——
發球要點:
1、拋球不易太高
2、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用身體去控制弧線
3、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不要離網太近
4、發球時拍型要立一些,多摩擦球的側下面,拍頭要高於拍面。
目的:
勾手發球作為新式發球,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無論是專業隊還是業余選手,都把勾手發球作為自己得分的手段或者創造得分機會得手段,勾手發球的旋轉強,球落台以後弧線飄,導致選手一時無法招架,從而直接得分或者創造出得分機會。
特點:
擊球動作小,弧線低,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往前或上供,使對方不易處理,容易為進攻製造機會。
——反手長球最嚇人——
發球要點:
1、拋球不宜太高
2、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
3、第一落點盡量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
4、擊球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目的:
反手位長球度數較快,不利於對手的直接上手,或者說不利於對手可以拉出很高質量的弧圈球,在配合正手位短球,可以使得對手需要照顧的檯面面積加大,從而使得自己的可以直接得分或者創造得分機會。
特點:
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手反手底線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正手短球最逗人——
發球要點:
1、拋球不易太高
2、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
3、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不要離網太近
4、發球動作盡量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目的:
正手位短球不出台,使得對方不好直接上手位自己創造得分機會,然後用反手底線長球可以更好的牽制對手的上步速度,在對方接發球時既要考慮到正手位短球又要考慮到反手位底線長球,從而到達一種牽製作用。
特點:
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拉。
——正手奔球最無奈——
發球要點:
1、拋球不宜太高
2、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
3、第一落點盡量要靠近本方檯面端線
4、擊球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目的:
發奔球球的飛行弧線低並向對方站位的右方偏斜,具有較強的右側上旋。有時根據戰術需要,有目的要與對方形成中、遠台相持球時,採用此種發球是很有效的。對付擅長搓攻打法的運動員,使用奔球也會很有效。
特點:
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角度大且突然性強。發至對手正手位底線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反手三角最騙人——
發球要點:
1、拋球不宜太高
2、擊球時,拍面側一點,帶一點側旋
3、發球要盡量地控制不出台
4、最好發到靠近對方球台的白色中線
目的:
由於業余選手的反手上手能力通常比較差,發到反手位小三角的下旋球,使得對方不好直接上手為自己創造得分機會,然後用正底線發球可以更好的牽制對手的上步速度,在對方接發球時既考慮到反手位短球又要考慮到正手位底線長球,從而到達一種牽製作用。
特點:
通過做各種輕微轉變,增加發球的迷惑性,是對方不易發現。
『肆』 剛學習乒乓球不怎麼會發球怎麼辦
摘要 您好:第一剛學乒乓球不會發球您可以請教會的同學,就站在旁邊看,看他們如何發球,跟他他們的姿勢多加練習就可以的!第二:手機打開,搜索乒乓球教學視頻,在家裡看,照著視頻不斷練習就會了!只要多練,很容易就學會的!如果確實不會,第三:報名參加乒乓球培訓班,就有專門的教練在教,這樣很容易也就可以學會的!
『伍』 如何提高乒乓球的發球質量
如何提高乒乓球的發球質量
一、生膠發球
生膠發球的兩個優點:
1、發轉與不轉球差異大,使對手判斷不清旋轉,製造對方失誤或本方的機會。
2、落點和弧線怪,落在對方球台時弧線長且發“飄”,對手判斷失誤。比賽時如果配合生膠發球一定能夠起收到意外效果。563發轉球時摩擦越薄,球旋轉越強。生膠發長球時,速度要快,落點離球台底線近。對手不易後退,判斷容易失誤。
二、生膠接發球
生膠接發球用一個“難”字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1、拍形
對於不太轉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強烈的下旋發球時,只能仰起拍子搓擺落點。對於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對於不轉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2、發力方向
對於下旋球,發力以向前為主,少許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對於上旋球,應向前下方發力。對於不轉球,最好加一點向前的摩擦。
3、發力大小
對於下旋球,發力小一點保證不失誤。對於上旋球,越發力越好控制,但不要發死力,保證力量通過底板傳遞到球即可。對於不轉球,控制為主,發6分力就行。 4、回球落點
生膠接發球後,回長球落點要盡量長,角度大,破壞對手的發球搶攻戰術,為自己進攻創造條件。
三、相持球 相持技術是生膠打法又一個障礙。
生膠以擊打為主,要利用生膠回球速度快特點,把對手調動起來,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在相持時一般不要退台,保持與球抬0、6米左右,否則生膠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點
落點打長,讓對手在移動中擊球。
2、變換節奏、積極相持
相持時要主動變線,低質量的來球一定要彈打,轉換快,減少相持回合。
3、盡量用正手要解決戰斗。
四、關於防守
由於膠皮的問題,防守是生膠難點之三,但可以通過提高技術來彌補不足。
1、防禦弧圈球。生膠對付弧圈球是有一定優勢的。
A、防禦加轉弧圈
遇強烈旋轉的弧圈球時,壓拍形,借力向前快帶,也可用前臂和手腕“吸”一板;遇旋轉弱的弧圈球時,可用生膠的看家絕活——彈擊,擊球點在上升後期,用前臂向前下方發力彈擊,回球特別沉,弧線又低又直,體現力量克服旋轉的原理。
B、防禦前沖弧圈
拍形不要壓得太大,保持80度左右,身體不能離台太近。因為前沖力大,速度快,回球應控制落點,以借力或減力回球為主,破壞對方連續拉沖。
C、防禦側拐弧圈球
要點:提前做到落點的預判,拍形微微後仰,抵消來球的下沉力量,借力還擊。
防禦弧圈球,要拿出“視死如歸”的精神,出手果斷。在一局球中,你彈、打他幾個弧圈,對手就要“慌”了。
2、對攻球、突擊球的防守
攻球和突擊球速度快,旋轉弱,落點長。防守時,要即使調整站位,注意退台,不要出現球撞拍的現象。回擊時,調整拍形不象防弧圈時前傾大,能加中等力量合力彈擊,回球下沉,造成對手失誤。
總之,生膠防守時要保持積極的態勢,回防時的落點要盡量調動對手,破壞對手站位,讓對手在運動中擊球,降低對方連續進攻的質量或者失誤,同時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
五、關於進攻
打大球讓對方的回球的旋轉和速度有所下降,為生膠的打法擴大了生存空間。
1、彈打技術——生膠的絕技
越發力彈打,回球的弧線越平直,且沉,象下旋球似的。彈打要注意兩點: A、控制擊球點 除了象國家隊教練說的在一個半網高時擊球外。也可以在來球的上升後期擊球,此時借力比在高點期借力更大,回球更有威脅。 B、發力彈打
手一定要握緊球拍,小臂向前發力,手腕固定。
2、生膠拉球
對業余選手來說,生膠拉球比較難。
對一般的下旋或不轉的球可以拉一板,改變回球節奏來得分或爭取主動。控制拍形不要象反膠壓得狠,要立起球拍,向前上發力拉。
拉過去的球有幾個特點,旋轉弱,落台弧線比反膠拉出的上旋球高一些,對手判斷容易失誤或連續進攻。
掌握原理
首先應該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例如影響球速的動量定理,影響球旋轉的力矩的概念等。
影響球速的主要因素在於指向球心的分力,影響改分力的大小一是合力的大小二是合力與指向球心的夾角大小,所以提高發球時的球速主要取決與運動員給予該球的合力以及多撞擊乒乓球以減小此夾角的大小。
影響旋轉的主要因素在於力矩,乒乓球的角加速度與力矩成正比,而力矩又分別取決於作用力與力臂的乘積。所以在擊球時,在擊球力量不變且在保證球拍與球具有必要的摩擦角度的前提下盡可能使力的作用線遠離球心(即增加力臂)。
通過原理有抽象變具體
如果上面的的理論講的太難於理解,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易了解的動作來提高發球的質量。
1、在擊球過程中注意調節好撞擊球的角度,在擊球力量不變的前提下,撞擊球角度越小速度越大,撞擊球角度越大旋轉越強。
2、增加力臂,在擊球力量及角度相同的情況下,增加力臂有利於增加球的旋轉性和球的速度。為了增加力臂往往在發球時使用拍頭部位發球,相反如果想發一些旋轉較小的球則盡量使用靠近拍柄的拍面發球。
3、增加擊球力量,由上面的原理可知,力量是速度與旋轉的源泉,所以平時可多練習下臂力。
練球方法
1、練多球苦練。練球時分別練速度為主發球和旋轉為主發球。練速度為主的球時應以准確性為主,可以在對方檯子上放一個乒乓球,在練習過程中試試發球時能否撞到該球,練旋轉應主攻下旋球,練下旋球時乒乓球盡量能夠自旋轉不出台。
2、同一動作多種效果。發球時除了速度、旋轉和落點之外,更重要的是隱蔽性,能夠做到用不轉的動作發出強旋轉,用強旋轉的動作發出不轉或是速度較快的奔球,這需要提高手腕的爆發力以及身體的整體協調性。
3、發球提高小口訣。先長後短,先快後准,轉與不轉,虛實結合。
乒乓球發球時的注意事項
若想提高發球的質量首先要了解決定發球質量的三個因素:速度、旋轉、落點。我們通過對三個因素的分析從而詳細了解在發球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一、旋轉
乒乓球的魅力所在其主要原因在於旋轉的變化,通過球拍與球的摩擦部位與擊球方向的不同可以產生多變的旋轉,很多球友吃發球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對旋轉的判斷不準。採用同一個動作去接落點相似的不轉球和下旋球,如果接下旋球剛好過網,接不轉球時必定冒高。
旋轉的不同主要取決於觸球的部位以及發力方向。摩擦球的底部且發力方向向前此時發出的球具有下旋性質。若要發出球具有側旋,則需要摩擦球的中部且發力方向向前。在發球時為了更好的發出所需要旋轉的球需要調整持拍方式,若要發下旋球,則盡量將球拍放平,若發側旋或上旋時盡量將球拍立起。
旋轉的強弱主要取決於球拍與球的摩擦和瞬間發力的力度。加強摩擦是製造旋轉的.關鍵,摩擦又分為薄摩擦與厚摩擦,薄摩擦球拍與球的接觸面積較小,而厚摩擦接觸面積較大,使用相同力度,薄摩擦發出來的球其旋轉更強烈一些。有些球友使用薄摩擦發下旋球時要麼發出的球旋轉不夠要麼出現下網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在於瞬間發力力度不夠,在擊球的瞬間要注意快速擊球。
發球時旋轉並非越轉的越好,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對方判斷不好旋轉。例如在對戰中,剛開始採用台內下旋發球,對方使用搓球將球回到台內,不高不低,若此時採用同一動作發不轉球,若對方還採用剛才的動作,球很容易出界或冒高,此時便達到了占據主動的目的。在發球時一味的追求旋轉的強弱倒不如注重旋轉的變化,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指望著發球直接得分。
二、速度
在發球時速度與旋轉始終是一種魚與熊掌的關系,二者有時往往不可兼得。其主要原因在於加大發球速度需要球拍與球撞擊成分大些,而旋轉則需要減少球拍與球的撞擊成分而增大摩擦成分。
球速的快慢主要取決於揮拍的速度、球拍撞擊球的瞬間爆發力以及撞擊摩擦比例。在與基本功較好的弧圈球選手對戰時,只要出台的球一般都能被拉回來,所以急長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發球。但在與基本功不好或是打顆粒的球友時對戰時,可以增加球的速度。
三、落點
在發球時落點通常要掌握長短結合、左右結合的特點。若是一味的發長球,對方在接發球時便會離台遠一些直接起板。此時若增加一個短球,對方上步接球很可能夠不到球或是接球出界。
落點的選擇主要是觀察對方在接發球時的站位。若站位偏正手,可以採用發其正手上旋球;若站位離台較近,可採用發長球;若站位離台較遠,則採用發短球。總之,發球時一定要注意對方的站位選擇合適的發球落點。
發球是一門技術要求極高的技術動作,有些球友不太注重發球的技術從而在比賽的開始便失去了主動性,通過分析影響發球的三個因素希望給廣大發球不好的球友們提供一定得幫助。
橫拍反手快帶弧圈球技術
橫拍選手在接發球中,如果遇到對方發到反手位的上旋長球我們可以使用撥球的方式快速的將球回擊過去,但如果來球為反手側下旋長球或是下旋長球使用撥球難度較大,此時需要使用快帶球方式,在此向球友們介紹接反手位下旋長球的技術。
橫板快帶弧圈球的技術動作與拉球動作類似,與拉球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動作幅度、擊球時間和擊球力度的不同。由於快帶弧圈主要處理來球較為突然的長下旋球,使得這項技術具有動作較小、速度較快的特點,它要求在拉球過程中瞬間,抓住來球的上升期運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去擊球。
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反手快帶弧圈球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項:
1、站位
反手快帶弧圈球是一項防禦的被動技術,此項技術的使用一般是由於發球方發現己方站位較近選擇發長下旋發球時使用的一種接發球技術,站位選擇的目的主要是選擇何種回球線路,若察覺對方要側身強攻,站位時應正對球台,這樣可以快帶出直線球,否則站位時可以偏側身位選擇斜線快帶。
2、引拍
由於來球較快,引拍時不可幅度過大也不可過小,過大容易造成球被頂住的感覺,引拍過小會造成摩擦球不充分下網現象,在擊球時將球拍引拍至左腹部即可,手腕微曲,拍面前傾。由於要克服下旋的旋轉需要增大球拍與球的摩擦力,在引拍過程中需要將重心放低,其主要動作是身體前傾臀部後撅。
『陸』 乒乓球發下旋球,我發的球不是很轉這是什麼原因
建議大家可以學習下面許昕的這種摩擦動作,觸球的時候盡可能的讓球在球拍上多停留一會,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吃住球。這種感覺說起來很神奇,有個小訣竅就是你的前臂和手腕跟著球拍多往前送一送,手腕放鬆。一般來說,你越想發轉,你越用力,手腕也就越緊,其實越要轉,手腕越得放鬆。,重心降低。重心降低,有利於蹬地轉腰,有利於利用身體發球,不是只有攻球和拉球才需要轉腰的,發球一樣需要。
在發球的體系裡,上旋和下旋是一組訓練項目。學員在練習發球的時候,先是上旋後是下旋,隨著發球技術的提高,教練員會要求學員用同一動作分別發出上旋球與下旋球。提問者的問題就在這個階段。說明你的手感還不是很好 也就是打球的時間不會太長 磨擦的不充分 所以不是很轉。
『柒』 乒乓球發球總是失誤 ,怎麼回事
看究竟是什麼原因的失誤,如果是下網多的話,那麼球第一次接觸球台的位置,不要距離球網太近在;如果是出界的話,那麼不要距離球網太遠。自己再試一試,把手上的力道控制一下就好了。
『捌』 乒乓球發球機出球無力怎麼調
乒乓球發球機作為陪練的好夥伴,對於提高乒乓球技術有種重要作用。對於使用乒乓球發球機的朋友,要懂得一些簡單的故障維護。
乒乓球發球機常見故障:
1、發球機卡球
2、落點不穩
3、操作盒紅燈閃爍、停止運行
4、出球、偶爾一下出兩個
5、發球機、調好出廠參數之後、球還是出台
6、電源燈亮,控制盒不亮
乒乓球發球機
問題解析:
1、一般常見的卡球問題,基本上問題大致相同,通常由兩種問題導致:①發球機機身管道有雜物、及灰塵較多(解決方法:定時清潔保養)②有可能是使用的乒乓球較軟、及壞球導致卡球(解決方法:使用專用的發球機用球,推薦「金冠多球」)
2、落點不穩,一般原因是:①摩擦輪老化的問題(解決方法:一般新機都會附送兩個摩擦輪,方便更換,更換即可,建議請專業人士更換)②撥叉桿沒調穩(解決方法:微調撥叉桿,建議請專業人士操作)
3、操作盒一般閃爍紅燈、且停止運行的原因是:發球機遇到不可運轉的情況,就會自動停止運行(保護電機)。(解決方法:檢查發球機管道看是否有壞球等)
4、出球、偶爾一下出兩個的原因是:乒乓球發球機的機頭彈簧失去作用。(解決方法:更換彈簧即可,建議專業人士操作)
5、發球機、調好出廠參數之後、球還是出台的常見原因是:發球機位置擺放過於靠近球台。(解決方法:微調發球機與球台的間距)
6、保險管燒了。(更換該型號保險管即可)
『玖』 我為什麼打乒乓球打不好啊
乓球有各種各樣不同打法,還有多種戰術。不管是甚麼打法,戰術如何變化多端,乒乓球技術離不開四個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 力量作用於球,是通過球的前進速度和旋轉強度表現出來的。 如果你在進攻當中猛力扣殺,使對方接不好,那麼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如果你是在加強旋轉的強度,無論是製造上旋或下旋,那麼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為了盡量減少對方的准備時間,你必須抓緊時間,爭取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把球回擊到對方的檯面上,使對方措手不及,這就速度。 為了增加對方還擊的難度,還可以製造各種旋轉球,迫使對方回球失誤後」出機會」球,這就是旋轉。 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過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須要調動對方前後、左右的移動或奔跑。因此,需要講究落點。 所以說,力量、速度、旋轉、落點是乒乓球技術的基本因素。 乒乓球發球技術的八個注意⒈ 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⑴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台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⑵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⒉ 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 ⑴是直拍還是橫拍;⑵是左手還是右手;⑶ 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⑷是生膠還是半長膠;⑸是反膠還是正膠;⑹是近台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⒊ 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螺旋發球,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槌、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一分制」 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為發球搶攻做准備: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准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具體說來,應注意下面幾點: ⑴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⑵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於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⒌ 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如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如何練好接發球在乒乓球比賽中,相對其它的環節,如發球搶攻或相持,接發球的難度最大。因為它完全受發球者的控制,而接發球對發球者在技術上沒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發球的不可預測性。所以,不斷提高接發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術運用到接發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賽實踐能力的關鍵。 在現代乒乓球比賽中,積極主動,搶先上手是總體戰術的技術風格。以此為前提,接發球則是體現比賽中由防轉攻,攻防轉換的最常用之處。在相對被動的狀態中,通過控制,達到相持,再力爭轉入進攻,爭取主動應是接發球中的基本指導思想。具體技術上的操作如下: 一、判斷 正確判斷是接好發球的首要環節。判斷上不出現較大的偏差,才能談得上更好地運用接發球技術,避免有渾身解數,但由於判斷不準而發揮不出來情況的經常發生。
『拾』 乒乓球比賽為什麼經常發不轉球
摘要 你好呀親親,很高興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