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杯可樂為什麼便宜
⑴ 為什麼超市裡面的大瓶可樂那麼便宜呀
其實我之前也一直很好奇,一開始就單純的以為是因為薄利多銷或者臨期促銷活動。後來我自己做了商貿之後才明白,大型商超里邊的快銷品價格便宜真的不單單是薄利多銷而已。
除了最簡單的走量以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拿貨的渠道不一樣。我們普通的小型超市或者便利店或者飯館,通常都是從本地的代理商批發拿貨,這個代理商有時候甚至都已經是二三級代理商了,拿貨的成本價都遠高於出廠價了。而這些巨頭商超(如永輝、大潤發等)本身因為市場影響力大,佔有率高,銷售體量大,更受到生產廠家的重視,甚至是仰視,所以他們在拿貨的時候更多的就是直接越過了所謂的地區代理商(有的自己就是代理商),不僅能以出廠價拿到貨甚至廠家還會進一步讓利於巨頭商超,以保持長期長久的合作關系。
所以,不僅是大瓶可樂、甚至各種包裝的快消品,大型商超都會比普通店鋪便宜。
⑵ 超市的可樂為什麼便宜
超市便宜是因為廠家需要在大型超市裡促銷做宣傳,打廣告,所以廠家給超市買單(超市賠的部分)可樂的進價2.5L的6元多點(一般2.5的只放大店,小店不給)2L的進價也要5.70元左右那,所以大型超市有時候確實有便宜的東西要不也不會擠死人了,不都是為了便宜嗎
⑶ 超市的可樂為什麼便宜
家樂福由於採用全球采購模式,所以與供應商在洽談時,會有一個任務返點的問題,比如全年完成銷售XX萬的數額,在年終時,供應商會按銷售的百分比反給家樂福一定的費用,所以有些商品,家樂福是不賺取利潤的,即使按進價銷售甚至於低於進價銷售,還可以靠年終返利賺錢。
⑷ 為什麼可口可樂888ml便宜
可口可樂880ml是加大裝,一般是給運動之後的運動員喝的,所以比較便宜。
可口可樂是由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生產出品的飲料,是1886年由葯師約翰·彭伯頓調制出的。
可口可樂是將糖漿與汽水混合後,可以在冷飲櫃出售的軟飲料,弗蘭克·羅賓遜將該飲料命名為「CocaCola(可口可樂)」,並為之設計了沿用至今的帶商標的獨特字體。
⑸ 為什麼大瓶裝的2.5升可樂只要6元左右,而600毫升的小瓶可樂卻要3.5元
超市裡面有很多可樂雪碧,有那些特別小的瓶子包裝,也有大桶的包裝,那種小瓶子看著小巧玲瓏的特別好看,只有兩塊錢一瓶,我們經常喝的那種和紅茶綠茶差不多大小的,可樂雪碧要三塊錢一桶,還有一種特別大桶的包裝,能裝2.5升的那種,雪碧,可樂卻只要6塊錢一桶,那麼很多人就有疑問了。
算一筆賬就知道了,小桶的裡面只有幾百毫升,大桶的裡面就有2.5升,一個大桶可以裝好多個小桶,很多人去買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選擇大桶,可以多喝一些。不過我認為這種大桶和小桶裝的根本就不一樣,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買這種雪碧可樂喝的時候喝不出來什麼,可是在做食物的時候就能區分出來,比如說做可樂雞翅。
⑹ 可樂為什麼越大瓶越便宜
這是前幾天一個朋友問我的問題——為什麼同樣是330ml,粗罐的可樂賣2.5元,細罐的就要賣3元呢?
這個問題不難,但背後很有意思,今天借題發揮,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些與之相關的營銷知識。
01
飲料為什麼要出細罐?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不管是可口,百事,七喜還是美年達等,都從以前的粗罐變成了還有細罐?(最早應該是可口可樂,於2016年推出了細罐,也就是摩登罐)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一個行業問題——這些帶糖的飲料,逐漸被人們當成不健康的東西,認為它易導致「肥胖」,所以可口可樂就出了一個看上去更「瘦」的包裝,以期減少人們對「胖」的負面聯想…
別笑!我是認真的,包括可口可樂自己也是這樣說: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中國官網
營銷其實就是這樣——你想讓消費者覺得產品大,那你各方面就要做的大,大圖,大字,大包裝;你想讓消費者覺得產品小,那你各方面就要做的小,小圖,小字,小包裝…這樣才能不斷地暗示相應的主題。
甲殼蟲「想想小的」廣告
還是拿可樂來說,為什麼經典可口是紅色,經典百事是藍色,而0度的可口和百事卻都選擇了黑色呢?
這首先有個戰略問題:如果品類繁榮昌盛,那同行之間的確應該各佔山頭,各自為戰。但如果整個品類都出現了危機(被認為導致發胖),那可能還是要回到同一戰線上了——都選擇黑色,因為黑色是最沒有「能量感」的顏色(沒有光的顏色就是黑色),而且還顯瘦…
當然,奧利奧的「超薄系列」跟可樂的「又黑又瘦」肯定是有相似思路的…
與之類似的,其實還有在價格表現方面——如果你想讓消費者認為產品很便宜,那最好就把價格的數字寫得短小一點,別寫的又大又長:
相反,如果你想讓消費者認為打折力度很大,那折扣的數字就應該寫大一點。
說到大小,其實很多商家在標注價格的時候都會犯一個錯誤——把「原價」寫的很小,「現價」寫的很大,就像這樣:
這樣的好處當然很明顯,能讓消費者快速看到實際售價,好有個心理預期…但這樣就不能很好體現「降價」這一信息了。
如果你想體現「降價/實惠」,最好還是把「原價」稍寫大一點,「現價」稍寫小一點。(暗示的意思是:以前很貴,現在很便宜)
說到這,其實還有一個大家都經常犯的錯誤(其實不叫錯誤,只是用的人太多了,以至於消費者對其幾乎無感了),那就是大家標價都喜歡以「9」結尾,暗示它沒那麼貴。比如10塊錢就標9.99,100塊就標99.99等等…
當然,99.99依然是比100.00更好的數字,但它並不是最好的,尤其是當消費者已經看過這么多「9」的情況下…
更好的選擇是把「尾數變小」,尤其是對於高價商品。比如9999.99變成9991.11,這樣消費者就真的會覺得它便宜了很多。
做個小實驗,你看下面兩個數,第一感覺誰更大?
其中的奧秘,你自己再慢慢體會一下吧。
02
為什麼細罐更貴?
知道為什麼可樂要出細罐包裝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細罐更貴。
有人說細罐的成本更高——因為相同的容量,細罐的表面積更大,需要更多金屬。
這當然是因素之一,但我們知道:飲料總體包裝的成本其實只有不到3毛錢,所以這一丟丟的成本增長,根本不可能成為漲價5毛錢的主因。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
1.不同的價格能暗示它是不同的「新產品」,以此更容易擺脫人們對可樂「易發胖」的舊有印象。
2.商品的價格其實是有(且應該有)歧視的。如果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購買你的商品,那你為什麼不高價賣給他呢?
很明顯——在意身材和健康的人,明顯是對價格不那麼敏感的人。(他們更可能是成人而不是兒童,他們更可能是白領而不是民工)
當然,這種歧視也不能太明顯,你不能明目張膽的拿出老產品說這個要賣你高價,消費者又不是真傻子。你應該換一個新包裝,讓別人覺得這是個「新東西」——新東西有新價格,很合理。
說到價格歧視,其實在機票和酒店方面是最為明顯的。
比如白天的機票比晚上更貴,這明顯就是讓時間更值錢/需求更緊急的人多交點錢嘛;再比如提前很早就定的機票和酒店,就是比當天才定的便宜,這明顯也是讓需求更緊急的人多交錢啊。
也許你覺得這樣有點缺德,其實也要看商家怎麼處理。
比如麥當勞就處理得很好,到處發限時優惠券,其實也是運用了價格歧視——讓價格敏感的人能得到「優惠」,而其他人就老老實實按原價來,商家也有了更大的銷量,所有人都皆大歡喜。
⑺ 為什麼可樂比礦泉水還便宜
這要看是哪種可樂比哪種礦泉水的價格了,你要說就可口可樂跟康師傅怡寶和農夫山泉比,那肯定是可樂比礦泉水貴,但是如果你是跟恆大冰泉昆侖山,以及嶗山百年經典礦泉水這些筆,那就沒有可比性了。
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比較高級的礦泉水價格是怎麼樣,一瓶510毫升的昆侖山礦泉水售價4.8元,一瓶500毫升的恆大冰泉礦泉水售價5元一瓶9000年冰霜礦泉水500毫升就售價7元,而我之前所說的嶗山百年經典礦泉水,僅僅只有500毫升就賣出7塊8的價格,剩下的還有什麼珠峰冰川,嶗山太清宮玉井水這些水都是在10塊錢以上的價格。
所以說買東西時往往不能看價格,而主要要看製作成本,雖然價格貴的確實在製作上會有一定優勢,但是也不排除有那些價格便宜但同樣做工精細的東西,並且礦泉水怎麼說也比可樂好,可樂畢竟是碳酸飲料喝多了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⑻ 可樂為什麼比礦泉水還便宜是不是喝多了有害拜託了各位 謝謝
現在市場上買的可樂普遍比礦泉水貴。瓶裝可樂2元左右,礦泉水售價在1元上下。 喝多了確實對身體有害: 1、糖分過多,容易引起肥胖和糖尿病患病幾率; 2、碳酸造成體內鈣質流失,容易引起缺鈣; 3、食慾欠佳,影響正常的營養吸收。
⑼ 肯德基的中杯可樂和店裡3元一瓶的可口可樂哪個劃算
店裡的劃算,因為店裡的可樂沒有加冰,肯德基里的有加冰,而且肯德基里的可樂是可樂糖漿加水加二氧化碳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