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西肝功指標與標准不一樣
『壹』 肝功能檢查的正常參考值為什麼會不一樣呢
不同的檢測手段儀器或是標准值
都會使正常參考值不一樣
『貳』 為什麼我兩次肝功能檢查的結果不一樣
肝功能是可以這樣的,在你休息好,或者接受過治療,以及未喝酒等情況下,肝功能會恢復正常的
『叄』 肝功能檢查,為什麼不同的醫院各項檢查的參考值不一樣到底怎樣的參考值是標準的
ALT(谷丙轉氨酶)參考值:男5-40 U/L,女5-35 U/L。
AST(穀草轉氨酶)參考值:8-40 U/L。
AST/ALT(穀草/谷丙)參考值:1.0-2.0。
GGT(谷氨醯轉移酶)參考值:男 11-50 U/L,女 7-32 U/L。
ALP(鹼性磷酸酶)參考值:成人40-150 U/L。
TBILI(總膽紅素)參考值:3.0-20.0 umol/L。
DBILI(直接膽紅素)參考值:1.7-8.0 umol/L。
PT(凝血酶原時間)參考值:11-14秒。
IBILI(間接膽紅素)參考值:3.4-13.5 umol/L。
PTA(凝血酶原活動度)參考值:80-100%。
TP(總蛋白)參考值:成人坐立位:64-83 g/L;成人卧位:60-78 g/L。
AFP(甲胎蛋白)參考值: 50μg/L。
ALB(白蛋白)參考值:35-52g/L。
由於每個醫院採用試劑有所不同、醫療條件有所不同,檢查結果也會有所差異,一般檢查結果單上都有參考范圍,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做科學精確的檢查,為診斷病情提供科學依據。
『肆』 肝功能正常的標准值會有不同嗎
您好!
1、你的谷丙轉氨酶56.9u/L,稍高,引起轉氨酶稍高的因由諸多,如感冒、發燒、喝酒、胃腸疾患、休息不好等,不能單一轉氨酶稍高就確定為肝炎,暫時不用吃葯,調整好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一個月後復查肝功;
2、飲食上多食用菌類食品,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提高免疫力,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易消化,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增加VC含量,不吸煙、不飲酒,減少肝臟負擔;
3、少食用和不食用油炸、腌制、油膩太大和辛辣帶有刺激性的食品,以清淡飲食為宜,不要有心理負擔,用寬廣的胸懷正視一切。
以上僅供參考,祝你快樂安康!
『伍』 肝功能正常的標準是什麼
一些醫院採用的肝功能參考值標准可能不一樣,這和採用什麼時期的標准有一定的關系。例如轉氨酶,標准值上限有53的,有50的,有40的
『陸』 乙肝肝功能檢查為什麼轉氨酶的參考值都不一樣啊請問標準的是多少謝謝
一般都是0到40的有的是0到42基本上差不多的
『柒』 兩次肝功檢查,相差很多,為什麼
肝功不正常是肯定的。
某個指標差異雖有點大,但是因該不影響結論。
『捌』 為什麼不同醫院轉氨酶的參考值會不一樣呢
參考值范圍的確定與儀器,試劑和檢驗方法相關,而且同一台儀器的不同時期檢測結果也可能不同,就要調整參考值范圍。也就是說,同一個正常人,用不同儀器設備檢測同一個指標,結果也可能是不同的。試劑也是一個道理。所以不能用一個醫院的檢測結果與另一個醫院的參考值進行比較和判斷正常與否。
『玖』 查肝功能時的參考值為什麼每次不一樣
只要差別不是特不多就是正常的,人一天早晚身高體重還不一樣呢,何況這種生化指標了
『拾』 兩次肝功能的檢測不一樣,請問是好轉還是壞轉啊
一、肝臟血清酶學的檢測指標
(一)轉氨酶
轉氨酶又稱氨基轉移酶。臨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轉氨酶(ALT)和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它們的正常值由於各醫院檢測方法不同而有差別。血清轉氨酶活性降低的臨床意義不大,具有臨床意義是酶活性升高。各種肝臟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轉氨酶活性均可升高。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細胞破壞、細胞膜通透性增強;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線粒體損傷。二者是監測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標。常在臨床症狀出現之前血清轉氨酶活性已經增高,故檢測ALT、AST可以發現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隱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診斷肝病應用最普遍的酶學檢查項目。
血清轉氨酶活性的高低與肝細胞受損的程度一致,故有助於病情估計、療效觀察和預後判斷:ALT顯著增高,見於各種肝炎急性期、葯物性肝損害;中度增高,見於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輕度增高,見於脂肪肝、阻塞性黃疸及膽道炎症。AST顯著增高,可見於心肌梗死急性發作、各種嚴重的病毒性肝炎、葯物性肝損害及酒精性肝病;中度升高,見於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輕度升高,可見於輕度慢性肝炎。患有重型肝炎時,若出現膽紅素迅速升高,轉氨酶反而下降,稱為酶膽分離,提示預後不良。
血清轉氨酶活性測定反映肝細胞損害及其程度,對肝病的病因鑒別診斷意義不大。ALT存在於肝細胞胞漿水溶性部分,AST存在於細胞漿水溶性部分及線粒體中。肝細胞損害嚴重者,AST不僅胞漿中的酶釋放出來,而且線粒體中的酶也釋放出來,故測定AST/ALT比值可用於判斷肝細胞損害程度和肝病類型。急性肝炎或輕型慢性肝炎病人,ALT>AST;酒精性肝病、重型肝炎病人通常AST>ALT。
(二)血清腺苷脫氨酶(AD)
主要存在於肝細胞胞漿水溶性部分,是嘌呤核苷酸循環中一種重要的酶,在核酸代謝中有重要意義。
1.正常值。正常人的AD活性為5.3-20.1國際單位/升,平均值為14.6國際單位/升。
2.臨床意義。①判斷急性肝炎恢復情況。急性肝炎病人AD與ALT一樣,常早期升高,但幅度不及ALT。ALT恢復正常而AD持續升高的病人常易復發或易遷延為慢性肝炎。故測定AD較ALT能正確反映急性肝為病人的恢復情況。②協助診斷慢性肝病。AD活性在慢性肝病中普遍升高。③鑒別黃疸。AD在阻塞性黃疸病人很少升高,即使升高也屬輕度;而在肝細胞性黃疸時普遍升高。
(三)血清乳酸脫氫酶(LDH)
一般LDH總活性為100-300單位,平均為185±10.9單位。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細胞損害均可引起血清LDH活性增高。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動期病人,LDH活性常顯著增高。其臨床意義與ALT、AST一致。肝炎恢復期,LDH為最早恢復正常的血清酶。如LDH活性持續升高或反復波動,常提示有某種並發症的存在。肝硬化病人若病程中LDH活性增強,應懷疑並發肝癌。
測定血清LDH總活性對肝病診斷缺乏特異性,而LDH同工酶則有相對的組織特異性,LDH1在心肌細胞分布最多,LDH5在肝細胞含量最多。因此,對肝病病人測定LDH同工酶比測定LDH總活性有更大的臨床意義。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其他肝功能指標正常而僅LDH5升高,提示部分病人LDH5測定比其他肝功能試驗敏感,且隨著病情加重,LDH5也隨之增高。
(四)血清膽鹼酯酶(CHE)
用比色法測定其正常值為30-80單位/毫升。肝病病人血清膽鹼酯酶活力降低,主要是由於肝細胞損害後此酶合成減少,是反映肝臟貯備功能較敏感的指標。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CHE降低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與黃疸嚴重程度不一定平行。若CEH活性持續降低,常提示預後不良。輕型慢性肝炎病人此酶活性變化不大。慢性活動性肝炎病人此酶與急性肝炎病人相似。肝硬化病人若處於代償期,血清CHE多為正常;若處於失代償期,則血清CHE活力明顯下降。重型肝炎病人血清CHE明顯下降,其降低程度與血清白蛋白大致相似,且多呈持續性降低;梗阻性黃疸病人,血清CHE正常,若伴有膽汁性肝硬化則此酶活力降低。
(五)血清鹼性磷酸酶(AKP,ALP)
是一組催化磷酸單酯水解的酶類,廣泛分布於各組織中,膽管上皮細胞含量最多。其正常值依測定方法不同而各異。臨床意義如下:
1.鑒別肝細胞性黃疸和阻塞性黃疸。一般阻塞性黃疸AKP升高較肝細胞性黃疸為高。
2.協助診斷肝內浸潤性或佔位性病變。在原發性肝癌及轉移性肝癌病人,AKP常常升高。而在無黃疸病人,如發現AKP異常升高,需高度警惕肝內佔位性病變;也可能為無黃疸型膽系疾病,如膽囊炎、膽石症及膽道不全梗阻。
3.協助判斷肝病病人預後。在嚴重肝病病人,膽紅素逐漸升高,而AKP不斷下降,提示肝細胞損害嚴重。
(六)γ-谷氨醯轉移酶(γ-GT)
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於肝臟,正常值0-40單位/升(重氮試劑法)、0-50單位/升(對硝基苯胺法)。臨床意義如下:
1.判斷血清中升高的AKP來自於肝臟還是骨骼,骨患有骼疾病時γ-GT正常。
2.急性肝炎病人的γ-GT恢復較ALT為遲;如它持續升高,提示為慢性肝病。
3.若慢性肝炎病人的γ-GT長期升高,提示肝細胞有壞死。
4.有阻塞性黃疸時,γ-GT常明顯增高,尤以惡性梗阻性明顯。γ-GT有4種同工酶,有肝實質病變時γ-GT1升高,患原發性肝癌則γ-GT2增高。
(七)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廣泛分布於人體各組織,以肝、胰、膽、腎、小腸及子宮肌層含量較豐富。正常人LAP活性為15-50國際單位/毫升。臨床意義如下:有阻塞性黃疸以及肝實質細胞受損害者,LAP均升高。與AKP意義相同,主要用於判斷膽管阻塞和肝內佔位性病變,但在患有骨骼疾病時AKP升高而LAP不增高。
(八)血清5』核苷酸酶(5』N)
是一種特殊的磷酸酯水解酶,僅作用於5』磷酸單核苷酸,正常人血清5』N活性為2-15國際單位/升。肝膽疾病病人的血清5』N活性升高,但骨骼疾病病人不升高,故對肝膽疾病的診斷價值比ALP高。正常妊娠者的5』N活性亦升高,對此應加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