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豎心旁為什麼寫不好

豎心旁為什麼寫不好

發布時間: 2022-11-20 07:05:24

Ⅰ 為什麼豎心旁的筆順不符合漢字筆順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中間後兩邊的筆畫規律

1997年8月第1版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對「忄」筆順的說明是:左點、右點、豎。《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是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基礎上形成的,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標准化工作委員會編寫的、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的,它具有權威性,應該在漢字教學中被認真執行。

「忄」的筆順,在很長時間以來都存在著不同的說法: 「豎、左點、右點」「左點、右點、豎」等。《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對它們的規范,符合筆順書寫應該照顧便捷性、系統性等方面的原則(參見高更生著《現代漢字規范問題》,商務印書館2002 年12 月第1 版358~359頁),「忄」的筆順規范為「左點、右點、豎」,能夠體現左點與右點的筆意聯系,書寫起來由上而下方便快捷,同時從整體上照顧到「垂露豎」作為主筆書寫時收筆的特點。歷代書法家中許多帶有「忄」字的草書、行書,有很多都是採用了「左點、右點、豎」的筆順。

有人認為「左點、右點、豎」,不符合「從左到右」的筆順規則,這個看法是值得商量的。漢字筆順的一般規律中有「從左到右」這一條,但是漢字筆順也有特殊規律,比如「從左到右」的例外, 「兆(撇、點、提、豎彎鉤、撇、點)、非(左豎、橫、橫、橫、右豎、橫、橫、橫)」等字,再如「從上到下」的例外,「及(撇、橫折折撇、捺)」等字,這樣看來,所謂的「從左到右」的規律並不都適用所有的漢字,因此,也就不好說所謂的「不符合『從左到右』」的規則了。有些字之所以「不符合」那些一般規則,是因為它需要照顧到便捷性、系統性等另外的一些筆順原則。

還有人認為「忄」的筆順是「長豎、短豎、點」、「短豎、長豎、點」或者「短豎、點、長豎」,這些也都是不符合新的規范的看法。它們的問題在於, 「忄」這個偏旁中,無論是楷體還是宋體,都不存在「短豎」這個筆形, 「長豎」左邊的那一筆應是「點」,屬於「點」中的「左點」。有的教師在解釋「忄」的筆順時指出,「漢字的筆畫名稱是根據楷體字的筆畫形體確定的」,言外之意是宋體的「忄」「長豎」左邊的那一筆是「短豎」,這個說法也有不嚴謹之處:第一,現代漢字的筆畫名稱不只和楷體字有關,它與今文字中的隸書、草書、行書(後兩者為非基本字體)也都有關系。這里要談的主要問題似乎不應該這樣說,確切一點兒的話,應該是「某種字體中某個字的筆畫、筆順由該種字體確定」。第二,宋體與楷體的關繫到底該如何界定?從狹義來看,宋體與楷體固然不同,但從廣義來看,宋體是印刷體楷書的一種,它也是楷體,所以僅從稱說上來看,某些字的某一筆畫,其宋體與楷體的稱說是一樣的,比如「木」字第一筆雖然宋體與楷體筆形有細微差別,但都叫「橫」。所以在筆畫名稱確定這個問題上,不應將楷體與宋體完全對立,也無法完全對立。

此外,也有教師從書法技巧和審美的角度談「忄」筆順的問題,比如, 「兩個『點』位置鄰近,寫起來相互呼應,很自然地連著寫,寫完右邊的『點』再順勢向上寫『豎』」,這個說法中涉及的書法技巧和審美規律也不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通則,譬如「小」,楷體字的筆順是「豎鉤、左點、右點」,兩個「點」也鄰近,也相互呼應,但是筆順卻不和「忄」旁一樣,而是先寫中間的「豎鉤」。這中間既涉及書法技巧、審美規律,也和書寫的便捷、系統性等具體原則有關。具體漢字還須具體分析

Ⅱ 為什麼豎心旁的筆順不符合漢字筆順先左後右,先上後下

據說是按照草書的寫法改成現在這樣子的,包括火也是,草書裡面豎心旁就是把兩點一起寫完再寫後面的一豎,火也是一樣

Ⅲ 豎心旁的筆順

豎心旁的筆順是先寫左點,後寫右點,最後寫垂露豎。左點略低,右點略高。

「忄」的左右點不同:左為「 左點」,下部稍向左斜;右為側點 。

讀音:xīn

五筆86:nyhy

鄭碼:UAAA,U:5FC4,GBK:E2E0

筆畫數:3,部首:忄,筆順編號:424

1997年8月第1版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對「忄」筆順的說明是:左點、右點、豎。

簡體部首:忄,部外筆畫:0,總筆畫:3。

繁體部首:心,部外筆畫:0,總筆畫:3。

(3)豎心旁為什麼寫不好擴展閱讀

說文解字

【原文】

人心,土藏①,在身之中。象形②。博士③說以為火藏。凡心之屬皆從心。息林切(xīn)

【譯文】

心,人的心臟。屬土的臟器,在身軀的中部。象形字。依博士的學說,把心當作屬火的臟器。大凡心的部屬都從心。

【注釋】

1、土藏:徐灝《說文段注箋》引《五經異義》:「古(文)《尚書》說: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腎,水也。」饒炯《部首訂》:「古《尚書》說為土藏者,五行土位於中,舉五藏之部位言也。」

2、象形:王筠《說文解字釋例》:「其字蓋本作,中象心形,猶恐不足顯著之也。故外兼象心包絡。今篆曳長一筆,趁姿媚耳。」

3、博士:王筠《說文解字句讀》:「晉中興書:博士之職,博習舊聞,訓教學徒。」張舜徽《約注》引宋育仁說:「漢惟今文《尚書》立學官,置博士。」

徐灝《說文段注箋》引《五經異義》:「今《尚書》歐陽說: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腎,水也。」饒炯《部首訂》:「今文家說火藏者,五行火空則明,舉五藏之運用言也。」

Ⅳ 為什麼豎心旁的筆順不符合漢字筆順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中間後兩邊的筆畫規律

好像以前有過從左往右的寫法,近幾年改了,可能是方便以後寫行書吧,筆順這東西別太強求,只要大體正確就可以了。

Ⅳ 豎心旁的正確寫法

點點豎,先寫兩邊的點再寫中間

Ⅵ 在書法中,為什麼豎心旁的左右兩點分高低

一、先寫兩點,後寫一豎
先寫左右兩點,後寫一豎畫於兩點之間,這也是常規接近楷書的寫法。這種寫法要寫出靈活多姿,關鍵在於兩點的處理。
一般來說兩點不要寫得太正、太平,宜左低右高,左遠右近,左離右靠,姿態各不相同,既可收斂,也可放縱。如「情」字、「性」字。
中間一豎通常為垂鋒,也可以向右邊連帶挑出,與右邊相呼應,則顯得更加多姿多彩。如「悟」字。「豎心旁」的大小、寬窄可以根據字形靈活安排。
二、先寫左點,後連橫一豎
豎心旁的第二種寫法是先寫左點,然後順勢向右連寫成一橫畫,再寫中間一豎畫,如「惟」字。這一寫法將原本分散的點連成一體,更加流暢,可以適當誇張,以寫出優美形態。
三、化點為橫,右邊翻轉寫一豎
這種寫法較為特別。以一短橫代替左右兩點,點畫末尾向上翻轉,接著寫中間的豎畫,如「恆」字,也可以向右帶出優美連筆,與右邊相呼應。如「怖」字。
總之,豎心旁這三種寫法是三大類,裡面又可以進行變化,其中點的姿態變化、豎畫的方向、角度、連帶,都可以變化出很多造型來,關鍵書寫時要有變化的審美心理,才可以寫得靈活多變。

Ⅶ 豎心旁的筆順

筆順,小學一、二年級早已學過,還有必要在學毛筆字的時候再來啃蘇嗎?是的,筆順的正確與否對寫好毛筆字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個字的筆畫順序的先後,關繫到點畫與點畫之間的關照、呼應,關繫到這個字的筆畫間筆意的聯系以及字形的美觀。正確的筆順是寫好毛筆字的關鍵之一。

筆順怎麼來的?筆順是古人在書寫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而成,是由篆書到隸書、到楷書不斷發展的結果。筆順的口訣有七點: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後左右,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後內,先進後關。但其中最基本的規律是從左到右,自上而下。這一規律與我們右手執筆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先寫右邊再寫左邊,右手會將所寫部分的視線擋住。

(一)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是從一個字的上部寫起,順勢往下寫到底。譬如寫「蓋」字,先寫兩點後寫「王」,最後寫「皿」。

(二)從左到右

「從左到右」是從一個字的左邊往右寫。例如寫「御」字,先寫「彳」 再寫「缶」,最後寫「卩」 。但口訣是死的,不能生搬硬套。譬如「火」字的筆順是先兩點,後寫「人」,如果從左到右寫成圖116那樣就錯了。還有豎心旁的筆順應該是先寫兩點再寫長豎,而不能從左到右:先左點再長豎最後寫右點,其結果,點到豎畫的起筆處,再從豎的收筆處到右點,來回走了冤枉路(見圖116),不如先兩點後長豎(或先長豎後兩點)好。「方」字是寫完點橫再寫鉤,繼而寫撇,鉤與撇之間有筆意的呼應,反之如圖116就不美觀。寫「道」字須先寫「首」再寫走之,不能硬套「從左到右」而先寫走之再寫「首」(見圖116)。

(三)先中間後左右

「先中間後左右」,指遇到以中間部分為中軸而左右對稱的字,要先寫中間,後寫兩邊。如寫「小」字,先寫中間的豎鉤,再寫左右兩點。這是因為先將中間位置固定了再寫兩邊,字不至寫歪。但是寫「滅」,不能先中間寫成圖116那樣。

(四)先橫後堅

「先橫後豎」 是指先寫橫畫再寫豎畫。如「土」字的筆順是橫。豎、橫。但「步」字是從上而下,先寫中間的豎,再寫右短橫再左短豎,繼而寫長橫及下面的「少」。不能寫成圖116那樣。「長」字是先撇後橫再豎鉤,最後寫捺,不能先橫後豎再撇捺(見圖116)。「可」字筆順是先橫後「口」,最後寫豎鉤,不能先橫後豎鉤最後寫「口」(見圖116)。「女」字是最後寫橫。若先寫橫,寫「好」字就糟了(見圖116)。可見,「先橫後豎」只是一般規律,不能硬套。

(五)先撤後捺

「先撇後捺」,指有些字撇捺並存,應先寫撇後寫捺。如寫「會」字,應先撇後捺,再寫「雲」;「義」字可先撇後捺,也可先點後撇捺,兩種方法均可以。寫「九」字也應先寫撇後寫橫折彎鉤,不能反之。不然寫「旭」字就要多走許多彎路(見圖116)。

(六)先外後內

「先外後內」,指有外框的字,先寫外後寫內。如「同」字,要先寫外框,再寫「一口」。

(七)先進後關

「先進後關」,指全包圍結構的字最後寫底橫。如「國」字,先寫左豎,再橫折豎鉤,將三面外框寫好後寫「玉」,最後寫橫封口。

以上七點亦只是一般規律,有些字的筆順是對的,但快寫時卻不美。如「臣」字,先橫後豎快寫就不美(見圖116)。再如「成』字,先橫後撇也不佳(見圖116)。這就需要仔細琢磨。有些字有多種筆順,並一直延用至今,是約定俗成,需借鑒古代書家的各種不同的

寫法。我們只有掌握漢字書寫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才能將毛筆漢字寫得更精到、更合理、更美觀。

Ⅷ 豎心旁的筆順是否已改為「點 點 豎」和我們小時候的筆順似乎不太一樣

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於1997年4月7日聯合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忄確實應為點點豎

熱點內容
電腦重裝系統為什麼不能裝到c盤 發布:2025-07-08 23:21:31 瀏覽:688
為什麼閑魚上的皮膚便宜 發布:2025-07-08 22:53:45 瀏覽:832
為什麼兩個手機能連上wifi有網頁 發布:2025-07-08 22:43:32 瀏覽:800
黃小米有的為什麼那麼難煲 發布:2025-07-08 22:35:50 瀏覽:186
粗糧大部分為什麼不好吃 發布:2025-07-08 22:35:45 瀏覽:729
女生抓住男生的脖子是為什麼 發布:2025-07-08 22:23:05 瀏覽:250
女生為什麼看不上善良的男生 發布:2025-07-08 22:11:47 瀏覽:410
淘寶上雨刷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7-08 22:02:48 瀏覽:958
為什麼淘寶網站登錄出錯了 發布:2025-07-08 21:55:22 瀏覽:208
淘寶上的店鋪為什麼突然被關閉了 發布:2025-07-08 21:54:19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