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期刊中英文版檔次不一樣
⑴ 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和cscd的區別
1、中文核心期刊:又稱中文核心,北大核心。是在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每4年評選1次,影響因子達到標准,即可成為中文核心,由北大出版社每4年公布一次,現在用的是2014年版(2015年發布)。
(1)為什麼期刊中英文版檔次不一樣擴展閱讀
核心期刊定量評價,採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響因子、被國內外重要檢索工具收錄、基金論文比、Web下載量等9個評價指標,選作評價指標統計源的資料庫及文摘刊物達60餘種,統計文獻量達221177餘萬篇次(2006至2008年),涉及期刊14400餘種。本版還加大了專家評審力度,8200多位學科專家參加了核心期刊評審工作。
經過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審,從我國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評選出1980餘種核心期刊,分屬七大編73個學科類目。該書由各學科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簡介、專業期刊一覽表等幾部分組成,不僅可以查詢學科核心期刊,還可以檢索正在出版的學科專業期刊,是圖書情報等部門和期刊讀者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書。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收入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近千種,其中核心庫來源期刊670種,擴展庫期刊為 378 種,論文記錄近 100 萬條,引文記錄近 400 萬條。內容豐富、結構科學、數據准確。
系統除具備一般的檢索功能外,還提供新型的索引關系——引文索引,使用該功能,用戶可迅速從數百萬條引文中查詢到某篇科技文獻被引用的詳細情況,還可以從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獻或著者姓名入手,檢索到一批發表的相關文獻,對交叉學科和新學科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除提供文獻檢索功能外,其派生出來的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資料庫等產品,也成為我國科學文獻計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強大工具。
⑵ 普通的英文雜志好還是中文核心期刊好
中文核心
⑶ SCI為什麼分A區B區,有什麼區別嗎我看到B區也有影響因子很高的雜志
SCI分A區B區是為了兼顧學科公平,不同學科引用率間差異不能客觀反映學科真實價值。
分區是根據學科內部雜志的真實水平對雜志分檔次,可以避免學科橫向比較時受影響因子的不客觀影響,分區可以參照JCR。
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路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道。
A區B區的區別在於影響因子不同,A區的影響因子高於B區的影響因子,並且A區雜志的排名在B區排名前,相比較而言A區更難發表。
(3)為什麼期刊中英文版檔次不一樣擴展閱讀:
SCI特刊
特刊往往是一期具備特定主題的正刊,比如瘧疾疾病在某國家的流行情況及治療研究進展。
但是由於擁有特定的主題,特刊往往在被SCI資料庫收錄的時候加上special issue字樣。
國內目前有些高校並不認可特刊,認為其跟國內的特刊一樣,質量非常的低,甚至將特刊同增刊混為一談,這是大錯特錯的。
正常情況下,特刊和增刊擁有以下4個區別:
1、在英文當中,特刊的意思是special issue,而增刊的意思是supplementary issue。
2、特刊是針對某一主題而集中發布的具有相同主題文章的專輯,增刊是在正常版面之外刊登的論文。
3、特刊有正規版面期卷號是正刊中的一期,增刊沒有正式的期卷號以及頁碼,不是正刊中的一期。
4、特刊會被SCI資料庫全文檢索,且檢索類型為論著。而增刊通常很少會被檢索,且檢索類型通常為會議。
⑷ 什麼叫CSCD期刊還有個CSCD擴展版,都是什麼意思呀,跟核心期刊有區別嗎
CSCD期刊的定義:
cscd指的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主要負責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的核心期刊,國內有七大核心期刊體系,其中cscd就是其中的一種。
CSCD擴展版定義:
CSCD中C庫代表核心,E庫為擴展版。
CSCD跟核心期刊的具體區別:
1、期刊含蓋范圍不同。國內核心期刊,有七大資料庫,核心期刊包括各類核心,比如cssci、中文核心、統計源核心、CSCD、EI等等,CSCD是其中的一個資料庫,屬於核心期刊。
2、分別是不同資料庫。核心期刊也單指某一個資料庫,即北大核心期刊,又名中文核心,因為這個核心在國內雖然不是最權威的,卻是最普及的,所以核心期刊可以是中文核心的代名詞。此時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是兩個不同的資料庫。
(4)為什麼期刊中英文版檔次不一樣擴展閱讀:
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
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TPCD,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CSCD)」。
5、《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製。2000年推出首版,建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SCD)。
6、《中國核心期刊目錄》(RCCSE),由武漢大學邱均平教授主持研製。
7、《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清華大學圖書館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志社研製,每年發布。建有《中國引文資料庫》(CCD)。
如果該期刊同時被兩種核心期刊遴選體系認定為核心,那麼該期刊就是雙核心期刊了。
⑸ 期刊中國科學化學的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區別和聯系
國際英文期刊和國際中文期刊的異同:
相同之處:
1、國際英文期刊與國際中文期刊都屬於國際期刊,在國內外的認可程度是一樣的,且都可以接收來自各個國家的論文,都能參與國內職稱評定、業績考核。
2、國際英文期刊與國際中文期刊在發表論文過程上也都是一樣的。
3、在國際英文期刊和國際中文期刊都具備ISSN刊號。
4、引用次數多,提升科研價值;便於國際學術交流,提升知名度。
不同之處:
1、所使用的語言不一樣。國際英文期刊以英文論文為主;國際中文期刊則是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
2、國際英文期刊所刊登的論文傳播效率會快一些,畢竟主要是英文論文,英文是國際通用語言,使用范圍比較廣;而國際中文期刊刊登的大多數是中文期刊,雖然中文使用的人數多,但是不及英文所使用的范圍廣,所以在傳播速度上要遜色國際英文期刊。
3、國際中文期刊相對國際英文期刊發表周期快,一般2個月左右。
4、國際英文期刊的數量多於國際中文期刊的數量。
⑹ 如何評價一個英文學術期刊的好壞
一個英文學術期刊的專業性影響著論文的含金量和真實性,只有在知名的雜志或者是期刊上發表英文論文才更讓人信服。所以這是評價一個英文學術期刊的關鍵。
當然,除了看期刊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之外,期刊上的論文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標准。論文的質量和期刊的質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質量好的論文才可以為期刊添彩,而好的論文也需要好的期刊作為舞台。所以一個好的英文學術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必定是極具學術價值和專業性的。就拿Science Publishing Group來說,這個電子期刊上面的英文論文都是國內外的學者發表的論文,平台自身對論文的要求很高,所以在學者們投稿的時候都會有專業的網站編輯幫助投稿者再次整理和修改論文,以保證論文的質量。
英文學術期刊的內部設計也是一個評價它好壞的標准,像Science Publishing Group這樣的知名英文學術期刊,它本身的容納性很強,但是正因文包羅萬象,才導致了學術期刊的內部設計出現問題。打開Science Publishing Group這個網站就可以看到,網站對論文的分類已經很仔細了,可由於涉及的內容包含了眾多方面,所以想要快速的找到一篇自己需要的論文還是不那麼容易。
除此之外,英文學術期刊的收費標准、開放性等等都是評價一個期刊好壞的標准,這些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需要大家在真正的看到一個學術期刊的時候去細作分析。
⑺ 核心期刊與CSCD有什麽區別
在本質定義上:
1、核心期刊是某學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專業情報信息量大,質量高,能夠代表專業學科發展水平並受到本學科讀者重視的專業期刊。
2、CSCD一般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
在范圍上:
核心期刊中會有部分被收錄到CSCD中,並且CSCD中,並不全是核心期刊,因此,二者只是有交集。
(7)為什麼期刊中英文版檔次不一樣擴展閱讀: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核心庫的來源期刊經過嚴格的評選,是各學科領域中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擴展庫的來源期刊也經過大范圍的遴選,是我國各學科領域較優秀的期刊。
CSCD除提供文獻檢索功能外,其派生出來的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資料庫等產品,也成為我國科學文獻計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強大工具。
⑻ 學術期刊的A,B,C類是怎麼劃分的
國外核心期刊
1、《科學引文索引》SCI,典型的理科目錄。SCI是一部國際性的檢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學、生物、醫學、農業、技術和行為科學等,主要側重基礎科學。所選用的刊物來源於94個類、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
2、《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典型的文科目錄。SCI姊妹篇,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索引。
3、《工程索引》EI,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來源,所收錄的文獻涵蓋了所有的工程領域,其中大約22%為會議文獻,90%的文獻語種是英文。
EI對稿件內容和學術水平的要求:1、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的工程論文;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科技攻關項目、「八六三」高技術項目等;3、論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果有創新;4、EI不收錄純基礎理論方面的論文。
國內期刊分類(按影響力)
01第一梯隊
報紙類理論版:《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文摘類雜志:1、《新華文摘》,是大型理論性、綜合性、資料性文摘類權威期刊。2、《中國社會科學院文摘》,是擇優推介人文社會科學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類期刊,其學術背景深厚,涵蓋范圍廣泛。它強調學術品位,突出問題意識,倡導理論創新,兼及新知趣味。3、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簡稱「人大復印庫」,人大復印庫包含六大庫,分別為全文資料庫、數字期刊庫、專題研究資料庫、中文報刊資料摘要資料庫、中文報刊資料索引資料庫、目錄索引資料庫。
02第二梯隊
1、南大核心,CSS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引索》。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組織評定的,兩年一評。南大核心來源期刊,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國內最權威的一種,入選難度高於北大核心。
2、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由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發布中文核心期刊目錄。
註:北核既收文科又收理科,南核只收文科。
03第三梯隊
1、《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以期刊在學科中的影響力為主線,從期刊被利用的情況來評價和選擇期刊。在研製過程中始終圍繞著以使用率分析為基礎的統計原則,注重學科特點,處理好定量統計與定性分析之間的關系。
2、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學科範疇主要為自然科學領域,是國內比較公認的科技統計源期刊目錄。受科技部委託,權威性名列國內首位。
3、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譽為中國的「SCI」。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餘種。
4、武漢大學核心,在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與武漢大學圖書館和信息管理學院聯合研發完成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2009—2010)中,311種期刊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04第四梯隊
1、雙刊號普通期刊,指同時擁有CN刊號和ISSN刊號的期刊,CN是國內統一刊號,ISSN是國際標准刊號。2、大學學報。它本來應該屬於普刊,發表難度高於第三層次的期刊,甚至跟北大核心相當。3、學校自創期刊。認定不一,需要看學校具體的規定。
原創
⑼ 中文期刊的英文刊屬於中文期刊嗎
屬於。
中文期刊的英文刊都是從中文刊翻譯過來的,所以當然也是屬於中文刊的,sci期刊是英文期刊,而核心期刊是中文期刊,但也有一種情況,期刊即是sci同時也是國內核心期刊,這樣的刊物通常也有英文版。
⑽ 想問一下 是不是國外的一般的英文期刊都比國內的核心要好
不完全是的,咱們國家也有很牛的期刊,也有國外的資料庫來收錄的。
打個比方,中國和俄羅斯,中國的輕工業,就比俄羅斯的輕工業要先進發達許多,而俄羅斯的重工業確實世界領先水平。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長處。期刊也的如此。
龔喜君編輯祝你好運,忘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