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論文總是寫不好

為什麼論文總是寫不好

發布時間: 2022-12-07 17:42:48

㈠ 畢業論文老是寫不好,怎麼解決

首先多找些相關的文獻資料看一下,了解你要研究的這個課題的基本情況;然後再看看做社會科學類論文的流程和步驟。第一步確定你的研究對象,記住一定不能定太大的題目,因為越往下寫越難把握,初步定的細一些,後面擴充都行;第二就是根據你的研究對象,把看過的文獻結合你的研究目的寫出文獻研究那一章;然後是研究方法,多看一些研究方法的書,什麼問卷調查、個案研究等等,設計出適合你的研究方法;第三就是將你的研究過程寫下來公布數據和結果;然後就是結論和討論了。這些都寫完之後在總結你的關鍵字和摘要會更為准確。
祝你成功!

㈡ 為什麼議論文總寫不好,有什麼技巧

議論文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論據基本要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學生經常採用的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要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後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

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錯誤觀點。新聞報刊中的評論、雜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屬於議論文的范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以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一、議論文寫作三要素
議論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論點必須正確。論據是為說明論點服務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實勝於雄辯,是最好的論據。論據也可以是人們公認的真理,經過實踐考驗的哲理。論證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方法有:
1. 歸納法
從分析典型,即分析個別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點,然後得出結論。
2. 推理法
從一般原理出發,對個別事物進行說明、分析,而後得出結論。
3. 對照法
對所有事實、方面進行對照,然後加以分析,得出結論。
4.駁論法
先列出錯誤的觀點,然後加以逐條批駁,最後闡明自己的觀點。

㈢ 高中議論文寫的不好的原因

可能是你懂得太少,再就是有可能是你自己沒有弄好這樣一種文體。才會寫的不是很好。

㈣ 為什麼畢業論文這么難寫

畢業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㈤ 論文寫不下去,該怎麼辦

當論文解決的問題明確,方向受到鼓勵,方案清晰的時候,寫不下去的基本就是結構性的了。這里也分幾種情況:
1、對當前的研究現狀了解的不是很透徹,不知道寫到什麼程度適合其這個領域的人讀,即不覺得太初級,又不覺得沒有介紹到。寫論文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很簡單,沒什麼好說的,同時不甚清楚別人的方法,或者對別人方法缺乏系統的總結和歸納,不敢把別人的工作寫出來做對比。簡單說,就是不能做到旁徵博引,知識體系不完備。
2、對自己要寫的東西沒有想清楚,這個時候要停下來好好想一想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整理一下筆記,畫個簡圖調整一下思路,這個時候要是把精力都費在了遣詞造句上可能怎麼都寫不出來了。其實對於很熟悉或者深入很久有很多想法的領域,想不說出點東西都很難,如果有的地方實在說不出東西,可能真的是沒有東西,或者研究的不夠深入,這都需要繼續深入進行研究,而不是深入進行寫作。或者先不要繼續寫下去了,去做一做實驗,從寫作中暫時解放出來,把精力轉移到論文實際處理的事情上去,這里更加有助於理解問題,理解解決方法。
3、想清楚了問題,但是覺得不好表達,這時可以考慮畫個圖,制個表,列個1234,把思路好好理清楚,其實這種情況還是很容易解決的。其實舉個例子,哪怕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既可以讓文章更加豐滿,又可以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

對,就是這醬紫4、覺得文章條理不清楚,就好像平時說話的時候說著說著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一樣。需要從整個文章中跳出來,思考一下。因為這時可能人的思維已經陷入了細節,忽略了整體。
5、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截稿要十頁,一不小心寫了十幾頁,必須要刪回去,這種苦逼的情況其實可以將這篇論文分裂成兩篇,另一篇就可以投別的會議或者期刊了。
文章的整體結構是需要設計的,摘要引言很重要這個不需要說了。背景介紹,方法介紹,貢獻介紹,結論介紹一個都不能少,某一個方面寫不下去了可以先跳到另外一個方面去寫,看看有什麼還沒有說清楚的,看看有什麼還可以寫的更豐滿的。

㈥ 為什麼總是寫不好論文呢有什麼好的辦法

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我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一、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二、寫好論文的關鍵
(一)論文寫作——材料、觀點和文字

材料是寫好論文的基礎,觀點是論文的靈魂,文字是論文的外在表現。材料和觀點是論文的內容,文字是論文的形式。形式是表現內容的,內容要通過形式來表現。三者的完美結合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材料來源於實驗。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材料獲得的效率與質量。整篇論文是由若干工作單元組成的,每一工作單元又是由每次實驗材料積累起來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實驗。每天工作時都要考慮到這一數據在將來論文中的可能位置,對每一張影像記錄都要認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實可靠,數據要充足。有了異常,要及時分析處理,要保證所得結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論文總要有新現象、新處理、新效果、新觀點。

觀點應明確,客觀辯證。不要、也不能迴避不同觀點。從論文定題到結論,處處有觀點,所以觀點是論文的靈魂,是貫穿始終的。討論觀點時不要強詞奪理,不要自圓其說,力戒片面性、主觀性、隨意性。要和國內外文獻上的觀點相比較,也要和自己實驗室過去的觀點相比較。在比較中分析異同,提高認識。也不要怕觀點錯誤,不要怕改正錯誤。要百家爭鳴,通過爭鳴,認識真理。

論文的文字要自然流暢,「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但也不要華麗雕琢,目的是「文以載道」。論文敘述要合乎邏輯,層次分明,樸素真實,分寸恰當。

(二)論文寫作——准備和動筆

論文寫得好壞,關鍵在於准備。會寫論文的人,一般總是三步過程。論文寫前深思熟慮,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論文腹稿,提起筆來,一氣呵成;寫出論文初稿後,放一段時間,反復吟讀,千錘百煉。

不會寫論文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腦子里亂烘烘,筆頭上千斤重。他們拿起筆來就寫,寫幾下就停。寫寫停停,停停寫寫。忽兒找材料,忽兒查數據,忽兒補實驗。忽兒撕掉一頁,忽兒抄上幾句。忽兒哀聲嘆氣,搔頭摸耳,咬筆桿,踱方步。這兩種人的差別在於准備狀況的不同,這是很多初寫論文的人意識不到的。寫論文的良好准備應該有三個階段。

1.論文寫作——近期(寫時)准備

是指實驗結束後到著手寫作論文前一段時間的准備。應該收齊材料,處理好數據,制備好圖表,完成統計處理。然後打好論文腹稿,列出 論文提綱,明確基本觀點和主要結論。與指導者和合作者討論,取得共識。深思熟慮後,一氣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寫論文的關鍵階段。這時應將所有工作和數據通盤考慮,全局在胸。這就像戰鬥打響前的運籌帷帽一樣,是作者腦力勞動最緊張的時刻。

2.論文寫作——中期(做時)准備

會寫論文的人不是做完實驗後才開始考慮寫論文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過程中都考慮著寫論文。論文「題目」和「引言」是論證時各種思考的凝煉。「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時形成的,寫論文時只要如實敘述就可以了。「實驗結果」是在實驗設計、實驗操作、階段歸納、資料整理等過程中不斷積累、整理而來的。「討論」是綜合平時的思考,同周圍人員經常討論商量,查閱和分析文獻等過程後最後歸納而成的,是將平時思考過的眾多問題集中幾個主要觀點以討論的形式表達出來。「結論」則只須將最終結果歸納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會寫論文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地自然形成著最後的論文。這整個過程就是論文的中期准備。可見,中期准備以論文題目之始為始,以題目之終為終。題目結束之日,也就是論文中期准備完成之時。

3.論文寫作——遠期(學時)准備

如果只是著力於做好論文近期准備和中期准備,往往還不能寫出上乘的論文,這就要看論文作者的遠期准備,也就是學習階段的基礎准備了。這種准備是指對研究動態的掌握,專業基礎的積累和邏輯思維、文字表達、分析綜合等各方面能力的總體水平。這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終生積累訓練而就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爾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了。這些平時積累的功夫,決定著作者 論文的寫作水平,而論文寫作水平又影響著論文的傳播。這種能力不是臨用時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從年輕時就下苦功的。

(三)論文寫作——審稿與修改

一氣呵成寫好論文稿件後,是要反復修改、千錘百煉的。不僅自己應該反復錘煉,還應請有關人員提意見,最後還要通過編輯部請相關專家審閱。 論文修改時凡是屬於寫作規格和篇幅方面的問題應按刊物規定的要求修改。作為論文作者,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實驗數據當然十分珍惜,總希望在論文中盡量表達。但 論文審稿者旁觀者清,往往提出一些合並或刪除的意見。這時作者應該冷靜考慮,該列入論文的列入,不必列入的不要列入。寫論文只有「刪繁就簡三秋樹」,才能「領導標新」地開出「二月花」。

論文審稿者也常會對所論觀點提出意見。這是需要認真推敲決定是否採納修改的。論文作者畢竟對自己的工作己有過長期實踐和思考,逐漸形成了觀點。應該說這些觀點是有相當根據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據,可以對審稿人的意見進行解釋,保留自己的觀點。但有時 論文作者自己局處一隅,想法越來越鑽牛角尖。論文審稿人從更高的角度宏觀審視,一針見血地指出論文立論和觀點中的問題,這種情況也是有的。這時論文作者就應該認真思考意見的實質,調整思路,反復推敲,決定取捨。既不固執己見,也不曲意迎合。抱著探討真理的態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論文通過審稿,有些意見不大,稍事修改即可發表。有些要有較大的改動才能發表。有的論文甚至認為基本事實不可靠或基本觀點有誤而無法發表。論文作者應冷靜分析這些意見,妥善處理。一切都應堅持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如果自己確認結果和觀點無誤,那麼可以在 論文退稿後改投他刊。同一時候是不能一稿二投的。(

㈦ 為什麼論文那麼不好寫

為什麼要在畢業之前要求學生一定要寫一篇畢業論文呢?主要是要讓學生總結一下在校四年來的學習成果。學校方面通過考察學生的畢業論文,檢查學生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麼樣。一個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一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兩個要點。所以一定不要小看畢業論文,選個題,寫一寫就行了。真正動手開始寫了以後,就會感覺到自己通過這篇論文的寫作梳理了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只要是認真去撰寫論文的同學,他最後的體會就是如果我沒有寫這篇論文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知識掌握了多少,能力在什麼水平上。因為各門課的考試,有的時候是通過背誦參加閉卷考試的。但是這篇論文是開放的,它不用你去背誦。主要看你的選題能力怎麼樣,是不是能夠結合社會實踐,能夠選一個社會需要的論題。這就看你的社會敏銳性怎麼樣了。這也是一種考察,從選題上來講,這就是一種能力的考察,這篇論文寫出來有沒有價值,有什麼樣的價值,價值的深刻性、新穎性怎麼樣等等。 當你選出了一個題目,要真正形成一篇論文是不那麼簡單的。有的學生說畢業論文我突擊一下就可以完成了,一般情況來說畢業論文需要將近一學期的時間來寫。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在四年級的上學期,我們已經把學生分給各個導師,由導師與所輔導的學生進行溝通。學生選擇了論題就由導師研究,看合適不合適,合適了就讓學生動筆寫提綱。提綱被導師認可了,就再動筆撰寫。從時間上講有將近一學期的時間。當然也有一些學校,可能就是突擊一下,讓學生在最後一兩個月完成。那麼這樣的論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水平我們可以做一下比較。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時間長了就一定好,時間短了就一定不好。但是話說回來,我們說寫論文需要搜集大量的資料去思考。有沒有充分的時間對論文的質量還是有影響的。這是我要講的畢業論文,主要是學校能夠通過畢業論文來考察一下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也會受到科學研究規范的訓練,否則就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科學研究。考試的時候回答一個大題,那還不能叫科學研究。那是你面對著一門課看你學得怎麼樣。有經驗的老師必定會出一道論述題,那就是面對著所教授的那門課通過這一道論述題來考察一下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怎麼樣。因此,畢業論文對學生來講是非同小可的。 畢業論文要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和培養的要求,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選定一個論題。有的學生說我不知道怎麼去選擇題目。那麼我說今天我講完課了,你就應該知道怎麼去選題。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題目來做論文題目。那麼當你自己沒有把握的時候要跟導師溝通。為什麼要有導師呢?有導師的目的就是要在這個大題目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畢業論文的完成也就是得到了導師的認可。導師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為你這篇論文完成了,也就是定稿了。定稿了以後,導師要邀請若干個老師組成論文答辯小組,然後讓學生圍繞著自己的這篇論文進行答辯,也就是說答辯小組的各個老師看了你的論文以後,從論文中提出相關問題,你面對著各位評委提出的問題應該作出實事求是的回答。一個是書面的撰寫論文,一個是論文完成以後的論文答辯,這兩個過程結合起來,最後答辯小組對學生的論文給予一個成績。那麼這個過程結束以後,我們就說這個畢業論文完成了。畢業論文現在分為三個等級,一個是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一個是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一個是博士生的畢業論文。

㈧ 論文為什麼寫不好

作文和論文的區別,表面上看兩種文體的不同,內里折射著兩種學習方式的差異,深層則對應著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結構性斷裂。

北京大學張靜教授說,我們中學語文教育,主要是一種文學欣賞和評析的模式,但是缺乏證明性寫作的訓練……大學的專業性寫作重點不在個性、情節和人物特徵的表達,而是以實證或闡釋的方式,去認識人類活動顯現的關系、行為、思想、制度、過程和問題。這種認識必須基於證據:使用專業語言、概念、邏輯和方法,對一個知識進行證明。這樣才能成為有價值的、可運用的知識。

當中學生升入大學之後,他們幾乎是毫無准備地迎接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新生來到大學,相當於「十二年有期徒刑「結束的囚犯來到了一個「無法無天」的世界:有大把的時間、也有大把的空白;有大把的選擇,也有大把的迷茫。所以,面臨如此斷裂的標准和教育模式,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充滿焦慮、壓抑、疏離、挫折、自我懷疑的思念,甚至十年(本碩博)。

所以這也是很多大學生論文寫不好的原因。尤其是在批改學生的論文時,在最後學生的結論中往往都是類似於感想之類的寫法,泛泛地講學到了什麼,感謝老師的指導之類,這些話其實都不該在結論中出現。論文的結論應該是研究了什麼,得到了什麼結果,可以有什麼樣的應用前景之類。而學生們寫的都是課程學習心得和體會之類的,而且大部分學生的話應該都不是發自內心的。

㈨ 王子奇蘇曉彤在忙著寫論文,論文難寫的原因有哪些

畢業論文好不好寫取決於你有沒有好好的去做設計。

一般畢業設計都是老師給一個課題,說明大概的方向,然後就交給你自己去做。

很多本科生拿到畢業設計的課題後都不知道要從哪裡下手,然後胡亂做一通,設計不好好做,論文肯定寫不出來了。

總之,只要認真去做了,有結果有干貨,論文是很好寫的。什麼資料也不查,什麼也不做,那肯定寫不出來了。

熱點內容
為什麼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眼花 發布:2025-07-17 00:24:38 瀏覽:581
ps軟體為什麼程序沒有啟動 發布:2025-07-17 00:13:56 瀏覽:872
為什麼一吃鹹的東西就頭疼偏頭痛 發布:2025-07-16 23:09:49 瀏覽:569
淘寶旗艦店為什麼假貨這么多 發布:2025-07-16 23:00:36 瀏覽:831
發酵粉發的面為什麼蒸不好 發布:2025-07-16 22:59:24 瀏覽:451
手機為什麼不裝x射線 發布:2025-07-16 22:53:39 瀏覽:172
為什麼印度女人耳環那麼大 發布:2025-07-16 22:53:34 瀏覽:957
為什麼撞牆眼睛會冒白光 發布:2025-07-16 22:52:34 瀏覽:595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沖擊高端 發布:2025-07-16 22:36:35 瀏覽:886
小米為什麼沒有淘寶有貨 發布:2025-07-16 22:31:01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