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美國地形不好農業為什麼發達

美國地形不好農業為什麼發達

發布時間: 2022-12-08 13:16:03

① 美國大平原農業生產發達的自然原因有哪些美國農業生產具有哪些人特色

美國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自然條件:大部分屬溫帶和亞熱帶,降水適中,水熱條件適於栽培多種農作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和大規模經營。
社會經濟條件:商品經濟發達,經濟效益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首要因素;交通運輸發達;先進的科技與發達工業為美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② 美國作為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農業為啥如此發達

美國是當今世界農業最發達的國家,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美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除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還包括「以農立國」的傳統和完備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

起先根據美國無可比擬的地理條件,寬敞且平整的田地,平原區面積佔全國各地面積的絕大多數,農戶能夠耕地的面積十分寬闊,有28億畝,且人煙稀少,農戶的人都有著農用地面積超出1000畝,這促使美國特別適合選用規模性機械設備的農場生產模式。美國大農場面積一般都非常大,單一農作物經營規模特別大,合理的降低了成本費,相對應的肯定生產量也非常大,產生的收入就較為客觀性。

③ 美國地理環境與美國發達農業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美國的農業發達根本是其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地理環境這個說法只能說美國在其合適的地方進行了合適的種植。
西方國家的農業都很發達,全球核心的種子公司和化肥農葯公司都是西方國家的。現代農業一定是資金和技術投入才會強大。

④ 美國農業的特點,為什麼生產效率高

1、農業特點:主要特點為區域化、高效化、專門化,生產期間體現為高度良種化、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2、生產優勢特點:高度一體化、區域化,農業生產率水平和商品率較高,雨熱同期,灌溉水源充足,政府的相關政策給予支持。3、生產弱勢特點:農民老齡化嚴重,農民數量和耕地面積正逐漸減少,生產品種缺乏多樣性,比較依賴國際市場。

一、美國農業的特點

1、農業特點

(1)區域化、高效化、專門化(農業地區專門化、農業生產專門化)。

(2)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主要體現為高度機械化、化學化、電氣化、良種化。

2、生產優勢特點

(1)農業生產高度一體化、區域化。

(2)農業現代化水平、生產率水平、商品率較高。

(3)雨熱同期,氣候溫和適中,具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4)具有完善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政府的相關政策給予支持。

3、生產弱勢特點

(1)農民數量和耕地面積在慢慢減少,農民老齡化嚴重。

(2)農業生產品種缺乏多樣性,出現生物病害的風險較高。

(3)農產品的供求平衡不穩定,製作乙醇需要大量的農作物。

(4)比較依賴國際市場,消耗的能源較多,且能源的利用率較低。

二、美國農業為什麼生產效率高

1、美國的農業科技比較發達,且高度機械化、專業化,因此生產效率較高。

2、美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30-50°,主要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豐富的光熱資源。

3、主要地形為平原(面積超過全國50%的土地),耕地面積較廣闊(耕地面積在全世界的佔比達到10%左右),土地的利用率較高。

4、密西西比平原為全球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壤較肥沃,對農業生產比較有利。

5、東部、南部沿海地區雨水充足(但往中部、西部地區會慢慢下降),且擁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貫穿南北方),農業用水較充足。

⑤ 美國農業稱霸世界的原因

在地里學習中我們就知道美國是個科技水平非常高的農業大國,農業集約化水平非常高,機械化水平高。美國在世界的農業霸主地位其他國家無法撼動,它為啥能稱霸世界呢?那麼下面我帶大家去了解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北鄰加拿大,南接墨西哥,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國土面積為937萬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國土面積的55%;耕地面積28億多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0%以上,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而且,約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積連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內陸低原,且土壤多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鈣土)、栗鈣土和暗棕鈣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高,特別適宜農作物生長;天然草原面積36.3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6.5%,佔世界天然草原面積的7.9%,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積約2.7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33%,即國土面積的1/3為森林。本土為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而佛羅里達南端屬熱帶氣候;阿拉斯加為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夏威夷則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國大部分地區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平均年降雨量為760毫米。

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多樣化的適宜氣候以及富饒的國土資源為美國成為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國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美國一直在世界農業生產領域和出口領域等方面占據了主導地位因素

(1)、農作物生產。以2007年為例,美國共有農場207.6萬個,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5,是世界上第一大農作物產品出口國,如:小麥56(百萬噸),世界第三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9.3%;出口量35.5(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2.1%。玉米332(百萬噸),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42.6%;出口量63(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64.5%。大豆70(百萬噸),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32.0%;出口量29.7(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9.4%。大米(已加工)6.3(百萬噸),世界第十二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1.5%;出口量3.0(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9.7%。棉花21.6(百萬包),世界第三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17.7%;出口量13.0(百萬包),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4.9%。

此外,美國其它一些農作物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同樣也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如:2008年,美國根莖類植物產量為1956萬噸,居世界第八位;花生233.5萬噸,居世界第四位;油菜籽66萬噸,居世界第十三位;甘蔗2760.3萬噸,居世界第十位;甜菜2683.7萬噸,居世界第三位;水果(不包括瓜類)2820.3萬噸,居世界第四位;等等。

(2)、畜牧業生產。美國一直是畜產品生產和出口的超級大國,以2008年為例,主要產品如牛肉1223.6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豬肉1046.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禽肉2014.1萬噸,佔世界產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雞蛋533.9萬噸,佔世界產量的9%,居世界第二位;牛奶8617.9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5%,居世界第一位;乳酪48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3)、漁業生產。以2007年為例,魚類產量為410.9萬噸,居世界第六位,其中海魚379.1萬噸,淡水魚31.8萬噸。

(4)、林產品生產。以2008年為例,主要產品如榛子3.3萬噸,居世界第三位;核桃29萬噸,居世界第二位。

美國的人口只有3億左右,其中農業人口還不足全國人口總數的2%,不過區區六百萬人而已,但卻在嚴格執行休耕限產制度的情況下,生產出了世界上數量最多且品種豐富、品質上乘的糧食、畜產品以及其它農產品。究其原因,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美國農業的成功還應該歸功於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1、美國農業種植帶規模最大。

其農業種植帶的形成和分布是氣候(氣溫、降水、光照、濕度等)、地形、土壤、水源、人口(市場、勞動力、經濟)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這種基於地理環境的大面積種植模式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然條件的優勢以形成規模效應;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和品牌的生成以及提升農產品品質;有利於農業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標准化生產和專業化生產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於大型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直接幫助了美國的農場主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最終達到了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美國的農業種植帶主要分布在五大區域,其中:

(1)、東北部和“新英格蘭”的牧草乳牛帶。指西弗吉尼亞以東的12個州。自然條件是氣候濕冷,土壤貧瘠,無霜期短,不宜耕種,但適宜牧草和青貯玉米的生長,故適合發展畜牧業。此外,該地區也是馬鈴薯、蘋果和葡萄的主要生產區。

(2)、中北部的玉米帶。指五大湖附近的8個州,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層深厚,春夏兩季氣溫高,濕度大,極有利於玉米生長發育,因此,該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區;同時,這里也是美國大豆的最大產區,大豆農場佔全國總數的54%;此外,此地小麥的生產在美國也佔有重要地位。

(3)、大平原小麥帶。位於美國中部和北部地區,跨越9個州。這是個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水源充足,冬季較長而嚴寒,適宜於小麥生長。該地區的小麥播種面積通常佔全國的70%。

(4)、南部的棉花帶。主要指跨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個州,該地區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緯度低,熱量充足,春夏降水多而秋季乾燥,適宜棉花成熟。此地集中了全國大約1/3的棉花農場,播種面積超過160萬公頃,產量佔全國的36%,其中,阿肯色州還是美國最大的水稻產區,總產佔全國的43%。此外,美國的西南部包括以“陽光地帶”著稱的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區生產的棉花也佔全國產量的22%。

(5)、太平洋沿岸的綜合農業區,主要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該農業帶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濕潤,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美國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乾果就出自此地;此外,這里還盛產水稻和小麥等。

2、美國農業科技最發達。

縱觀歷史,農業科技始終領銜和貫穿美國農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其科研、教育、推廣“三位”一體的龐大體系加巨額經費投入的模式做得極為成功,對推動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農業強國起到了關鍵的主導作用。

目前,美國共有四大研究中心(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所屬),130多所農學院,56個州農業試驗站,57個聯邦與州合作建立的地區性推廣站以及農業合作推廣機構3300多個,63所林學院,27所獸醫學院,9600名農業科學家,1.7萬人左右的農技推廣人員。另外,美國還有1200家主要服務於農業領域不同性質的科研機構,其服務項目主要有承接委託開發、轉讓科技成果等。除此之外,美國農業高科技的優勢還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物技術和農業信息化。

(1)、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生產。

美國農場現有的機械化設備種類繁多、配套齊全,如各種型號的拖拉機(500萬台左右,大多在73.5KW以上,最高達276KW);各種聯合收割機(150萬台);各種深松機械(鑿式深松、翼鏟式深松、振動深松和鵝掌式深松等);各種整地機械(圓盤耙、齒耙、滾耙、鎮壓器、輕型鬆土機等);各種播種機械(穀物條播機、玉米穴播機、棉花播種機、牧草撒播機等);各種植保機械(噴霧機、噴粉機、土壤處理機、種子處理機、撒顆粒機等)以及各種聯合作業機械和各種溝灌、噴灌、滴灌設備等應有盡有,基本實現了從耕地、播種、灌水、施肥、噴葯到收割、脫粒、加工、運輸、精選、烘乾、貯存等幾乎所有農作物生產領域的機械化。而在畜禽飼養尤其是養雞、養牛方面,由於大量採用飼料粉碎機、擠奶機、牛奶保鮮加工等等成套機械設備,畜產品的生產也早已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還有其它許多農產品的加工,同樣只需要按按電鈕即可自動完成。

如此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效率,現在美國農場平均每一個農業勞動力可以耕地450英畝,可以照料6-7萬只雞、5000頭牛,可以生產穀物10萬千克以上以及生產肉類1萬千克左右,養活98個美國人和34個外國人。

(2)、領銜世界的農業生物技術。

美國農業高科技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始終高度重視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里的廣泛應用,原因就在於經過生物技術改良的動植物品種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動植物的品質、產量和抗病性,從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國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如雜交育種這種傳統農業生物技術的重大突破就為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中某種高產雜交玉米品種,1994年,其平均單產已達8697公斤/公頃,比1970年提高了92%;某種優選雜種豬,日增重可提高1.5%,降低飼料消耗5-10%;而優質雜種牛往往也能夠多產牛肉10-15%。還有冷凍精液人工授精技術在美國奶牛、肉牛、羊、豬和禽上的廣泛使用也明顯地提高了這些動物繁殖率。

目前,轉基因植物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和應用的一個重點領域,在這方面,美國已經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轉基因植物指的是利用重組DNA技術,把不同植物甚至動物具有的各種新性狀基因轉移到所需要的植物中去,以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產、抗蟲、抗病、抗旱澇等特徵的優良農作物新品種。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把一些高蛋白基因引入穀物作物,從而獲得高蛋白小麥和高蛋白玉米;將細菌的殺蟲基因轉入到棉花中,使棉花能夠抗棉鈴蟲;將冷水魚的抗低溫基因克隆到西紅柿中,得到抗凍西紅柿;把仙人掌基因移植到小麥和大豆植株中,獲得了可在旱地和貧瘠土地上生長的高產穀物新品種等等。

截至2004年,通過基因重組這種生物技術育種方法,美國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玉米、抗蟲馬鈴薯、抗除草劑大豆、油菜、棉花等許多轉基因作物,其中59個品種(包括生物技術玉米品種17個,油菜品種9個,棉花品種8個,番茄品種6個,土豆品種4個,大豆品種3個,甜菜品種3個,南瓜品種2個,水稻、小麥、亞麻、木瓜、羅馬甜瓜、菊苣和葡萄剪股穎品種各1個)經過批准被投入商業化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如2004年美國生物技術大豆面積為2573萬公頃,生物技術玉米面積為1474萬公頃,而生物技術棉花面積則為421萬公頃,均為世界之最,同年,美國農作物多增產66億磅,多增收23億美元,但抗蟲用品卻減少了34%,減少量達1560萬磅,為美國農場主節約了不少成本並大大地減少了環境的污染。

在農業生物技術的其它領域,美國同樣也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如:在生物農葯方面,美國已經能夠提取害蟲天敵中的有用物質,或者在害蟲天敵體內合成致毒等物質來製成生物農葯以防治植物病蟲害;美國還利用生物農葯的思路和轉基因技術,生產出了殺蟲廣、毒性強的微生物菌株,只要把其噴灑在侵害作物的害蟲上便可以“以菌治蟲”,達到既殺蟲又環保的目的。

在轉基因動物方面,美國科學家已經成功地把某些動物基因轉移給牛、豬、羊等家畜家禽的受精卵中,從而獲得了性能優異的畜禽良種;另外,美國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把某些動物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細菌中,然後由細菌繁殖產生大量有用的激素。這些激素在畜禽新陳代謝過程中,能促進其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脂肪的消耗,從而加快生長發育,即在不增加飼料消耗的情況下提高畜禽的產量,改善產品的質量。

在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方面,美國已能分離、克隆免疫基因,向控制和消滅畜禽疾病邁出了一大步;利用生物技術,美國還成功地開發出了一些獸用基因工程疫苗和葯品(包括畜用生長激素)以及准確快速檢測診斷方法。

此外,美國尤其在農業生物技術基礎研究方面,如植物分子生物學、動植物基因圖譜、外源基因導入技術和染色體識別等領域領先世界;而美國的動物細胞工程和克隆技術等其它生物技術在世界上也同樣具有一定優勢。

目前,全球前20大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中,美國就有10家;前5家,美國就有3家。由此可見,美國農業生物技術的先進性。

現在美國已經進入了由傳統農業向生物工程農業過度的時代,隨著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里的廣泛應用,美國已初步地實現了能夠按人類的意志改良動植物的願望,這意味著未來美國在提升農產品品種、品質、產量,解決人類飢荒等能力方面,擁有無限潛力,顯然,農業生物技術對於美國確保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信息化技術造就美國“精確農業”。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信息化社會的國家,其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為美國農業信息化創造了必要條件。目前,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美國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國“精確農業”的興起,大大地降低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⑥ 美國農業發達的最主要原因是 這是以什麼為基礎的

主要原因么:地廣人稀。中部平原面積廣大,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產業利潤高。
基礎:巨大的石油消耗。美國的農業號稱石油農業,它在世界上很多地區尤其是中東有大量的份額油,成品油及石化產品便宜,而農業機械、化肥等都來自於此。

⑦ 美國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①美國本土大部分處在溫帶和亞熱帶,而且三面臨海,受海洋影響,氣候溫暖濕潤,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②美國地形以平原為主,耕地廣大,土壤肥沃,對農業發展有利;③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雨熱同期,又有多樣性的特點.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水分條件較好;

④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高溫期和多雨期一致,是小麥分布區。亞熱帶氣候分布在美國東南的墨西哥灣沿岸平原和佛羅里達半島地帶,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適合亞熱帶作物的生長。美國有廣闊的黑土,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對農業很有利。

⑧ 美國地理特點對農業和工業的影響。要詳細

美國的地理特點:1、地形:中部為中央大平原,西側為落基山脈,東側為阿巴拉契亞山脈。
2、氣候特點: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及弗羅里達半島與中央大平原南部為壓韌帶季風氣候區;整個中部區域包括五大湖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西部位高原高山氣候區;西海岸南部依次向上為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水資源分布狀況:中部有密西西比河,中北部有五大湖流域。
4、礦產資源分布:五大湖地區及阿巴拉契亞半島有豐富的鐵礦、煤礦資源。墨西哥灣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有以上特點分析美國地理特點對農業和工業的影響。
1、對農業的影響:1、中部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是和發展種植業,是美國傳統的小麥及玉米的種植區域;
2、西北高原高山地帶,水資源相對較為匱乏,且受地形限制適宜發展畜牧業;
3、東部距離美國大城市較近,切水資源豐富適宜發展園藝及乳畜業;
4、南部墨西哥灣地區地區亞熱帶,降雨充沛,熱量充足,適宜發展亞熱帶經濟作物種植。
2、對工業的影響:1、五大湖及東北阿巴拉契亞半島地區資源豐富切水源充足是美國傳統的重工業基地;
2、墨西哥灣沿岸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且有著天然優良的出海口交通便利,適宜發展石油化工業;
3、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海運交通便利,且有美國高等學府斯坦福大學,科技相對較為發達,為美國的高新科技產業區。(舊金山矽谷)

⑨ 分析地形對美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平原:適宜種植業,對農業生產影響和限制較小,生產的規模也較大.
丘陵: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根據需要並適當地改造為梯田,但易引起水土流失,適合種植果樹,茶葉,可進行適當的放牧業.
山地:地形起伏,對農業限制較大,一般只能發展畜牧業和林業
高原:塬面開闊,發展畜牧業,也可以適當發展種植業
盆地:水熱條件好的發展水果種植業,若盆地內部地形較平坦,如我國的四川盆地里的成都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

⑩ 美國農業發達的原因

美國農業發達的原因如下:
地理優勢先決條件就是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美國有4多萬平方公里的農業用地,占國土面積的4%,僅美國中部就有15萬平方公里的平原。
高度發達的工業化推動的農業高度現代化得益於高度發達的工業化,使得美國在196年已經完成了農業現代化。
本土高科技農業公司的技術扶持農作物的單產是衡量一個社會經濟指標的重要依據,國內精耕細作的單產,應該會大於集中化粗放式管理的單產。
政府給農民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每個國家對農業都非常重視,美國也不例外,農民除了會參加各種協會,還會經常跟政府提各種要求。

熱點內容
手機相冊為什麼會有雜志截屏 發布:2025-07-18 09:17:30 瀏覽:440
為什麼飯前喝水不好 發布:2025-07-18 09:05:55 瀏覽:755
痘印為什麼在晚上變成褐色 發布:2025-07-18 09:00:08 瀏覽:471
為什麼紅米手機自動響鈴 發布:2025-07-18 08:59:52 瀏覽:494
為什麼游覽器下載不了軟體 發布:2025-07-18 08:50:28 瀏覽:309
為什麼手機信號好還顯示超時 發布:2025-07-18 08:28:22 瀏覽:205
手機登錄頭條號為什麼封面弄不了 發布:2025-07-18 08:13:25 瀏覽:894
為什麼電腦關機了手機微信還顯示 發布:2025-07-18 08:13:24 瀏覽:691
老狗為什麼離孩子遠遠的 發布:2025-07-18 08:11:07 瀏覽:446
為什麼手游不能用電腦玩 發布:2025-07-18 08:04:03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