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葯包為什麼不一樣
① 火炮發射炮彈時,都要墊一個葯包。請問葯包的作用是什麼還有什麼火炮需要葯包
因為炮彈太重所以要彈頭和葯包分開,一般大口徑火炮都用。坦克上是彈頭和葯包在一起的跟子彈一樣,葯包每個出廠時都是固定裝葯,如果要加射程就在裝入火炮前往裡面加火葯,反之減就行了。
② 為什麼二戰時期有的大炮不需要用葯包呢
③ 為什麼二戰時期有的大炮不需要用葯包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來解讀,1.火炮使用的炮彈是定裝葯還是分裝葯的問題?2.火炮使用的是炮彈是發射後沒有彈殼產生的葯包,還是有彈殼產生的葯包。
④ 為什麼二戰時期有的大炮不需要用葯包
二戰時期的炮彈可以分為定裝彈和分裝彈兩種,定裝彈顧名思義就是炮彈在出廠的時候,發射葯和彈丸便已經連接到一起,不需要在發射的時候再進行分開填放,只需要擰上引信就能夠裝彈發射。分裝彈指的是炮彈在出廠的時候,發射葯和彈丸分成兩個部分,在發射的時候先把彈丸放到彈膛裡面,然後再將發射葯放到發射葯室,通過關閉炮栓把彈丸和發射葯連接到一起,然後才能夠進行發射。
⑤ 炮兵裝葯一共有多少號
不同的火炮裝葯分號是不一樣的。所謂裝葯分號是指發射時使用幾個發射葯包,例如,1號裝葯是使用1個發射葯包,以此類推。
以國產82毫米迫擊炮為例,共分為0、1、2、3四個裝葯號,其中0號裝葯是使用基本葯管,其它3個裝葯號是在基本葯管的基礎上分別加裝1-3個附加發射葯包。
⑥ 什麼炮彈的彈頭和彈殼是分開的,為什麼
並不是所有的炮彈都是彈丸和彈殼(葯筒)分開的。
中小口徑的炮彈基本都是彈丸和葯筒組裝在一起的,這種炮彈叫定裝式炮彈。
而大口經的彈葯,特別是大口徑的榴彈炮和以前的海軍大口徑艦炮基本都是彈丸和葯筒分開的,叫分裝式炮彈。
定裝式炮彈的好處是發射時可直接使用,可採用彈鏈和自動化裝填,提高射速。且發射葯被密閉在葯筒內,利於長期儲存,發射可靠。
而分裝式炮彈應為其口徑大,整個彈丸的和葯包的質量都很大,像定裝式一樣整個一起裝填不但質量重而且整個彈的長度也比較長,裝填起來比較困難,射速比較慢。而且榴彈炮可以調整葯包的多少來改變彈道的特性,如射程和落角。
需要更詳細嗎?
⑦ 大炮很多都採用發射葯包與彈頭分離的方式,而我國為何採用彈筒彈頭一體
首先我國的火炮並非都採取彈頭與發射葯筒有體的形式。炮彈的彈頭與發射葯筒一體的被稱為定裝彈葯,而與彈頭分離的屬於分裝彈葯。採取哪種形式取決於火炮的口徑,火炮彈葯的裝填需要人工搬運,這就必須要考慮到人的能力,如果火炮口徑過大,採用整體裝葯的炮彈重量就很重,人員裝填就會困難,所以,分裝彈葯就發明出來。分裝彈葯的好處,一是可以減輕重量,方便搬運裝填。二是可以方便調整發射葯的裝葯量,適應不同的射程要求,增大射擊距離的覆蓋跨度。
⑧ 炮彈的裝葯問題
炮彈的裝葯包括兩方面的概念:
一是炮彈彈丸的裝葯。由於炮彈的殺傷作用不同,決定了炮彈的裝葯類型不同。如破甲彈,其彈丸裝葯為錐形空心聚能裝葯;殺傷爆破彈,其彈丸裝葯為實心裝葯;而照明彈、化學彈等特種彈,因其作用不同,而裝葯也不同。此外,由於穿甲彈屬於動能彈,共彈丸就是一根長桿尾翼穩定硬質彈芯,靠其高速度和高硬度實現穿甲,其彈丸無裝葯。但彈丸的發射葯不分裝葯號。
二是炮彈的發射葯裝葯。對於壓制火炮的炮彈而言,多數炮彈都採取彈丸和發射葯筒分裝式,其不同的發射葯裝葯號表示的是根據一定的標准裝填不同數量的葯包,同一門火炮發射葯號數越大,裝填的葯包越多,在同等射角時,裝葯號越大,炮彈的初速越大,發射的距離就越遠,舉個簡單的例子,以我國軍隊裝備的82毫米迫擊炮為例,其裝葯號分別為0、1、2、3四個裝葯號,其中0號裝葯為使用基本葯管,不附加發射葯包,而1、2、3號裝葯,分別為在使用基本葯管的基礎上,分別對應地附加1-3個發射葯包,因此可知,在同等射擊條件下,0號裝葯射程最近,3號裝葯射擊最遠。
⑨ 你知道為何美軍火炮是分裝彈頭和發射葯,而中國卻炮彈一體的嗎
首先,美軍的火炮也不都是使用分裝彈葯,解放軍也不都是使用定裝彈葯,這個是要看火炮的具體情況,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
照片里邊的鐵罐子就是模塊化發射葯。
大口徑火炮是用葯包主要是方便通過增加或者減少葯包的數量來控制炮彈的射程,不過傳統的葯包太不結實,現在發展著用模塊化發射葯來代替傳統的葯包。
中小口徑炮採用定裝葯較多,方便速射和自動裝填。到155炮這級別就太笨重,而且可能需要切換彈種,採用分裝葯甚至可燃葯筒能減輕裝填強度,方便調整膛壓和射程,雖然液體發射葯的研究被放棄了,但可能因為技術還不成熟,部分研究成果儲備可以為日後回歸帶來便利。到16寸炮時的發射葯包就非常理想,連退殼都省了。當然坦克炮確為了提高穿甲彈芯長徑比仍堅持定裝葯。
⑩ 誰知道火炮射擊煙和火,可以看出兩過技術差距嗎
我來給你說說這個事吧,火炮射擊時炮口處的煙和火,術語稱「炮口焰」,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炮口焰是有害的.它易暴露目標,對戰地偽裝很不利,隨著紅外探測技術的發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利用火光,確定火炮的准確炮位,給火炮陣地帶來危險.而且,射擊時產生的沖擊波超壓對附近的人員和設備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損傷。
因此,降低炮口焰的強度肯定是火炮發展過程中所必須考慮的。美軍在考慮,咱們也在考慮,我軍要不考慮這個東西,我們所看到的152加榴炮發射時的閃光肯定還要大得多。
美軍的牽引火炮發射時閃光確實要比咱們的小,這絕對是事實,能觀察到這個現象,說明發貼者是個有心人,但他的錯誤在於他片面強調閃光小就是技術的先進,反之就是落後,這就不對了,原貼受到磚雨的攻擊也就不奇怪了。但感情用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最後還是誰也沒能說服人家嘛。
這就有問題了,長條的葯能否用葯包裝呢?甭問,肯定不行,葯包必須裝顆粒狀的發射葯,多孔粒狀火葯的特點用書面語來說就是:裝填密度大,而且具備明顯的增面燃燒特性,燃氣生成速率比較穩定。它加工生產非常簡單,用一種牌號的粒狀火葯就能廣泛適應多種火炮的需求。缺點是:粒狀火葯在葯筒(葯包)內成無規則排列,彈底發射葯點燃以後容易造成傳火不暢現象的發生,進而影響發射葯燃燒的穩定性。
而管狀發射葯雖然有著加工成本較高,容易產生侵蝕燃燒和燃燒殘留現象等缺點,但是特別有利於傳火,而且在低溫環境下引燃穩定,因此我國在使用葯筒裝葯的76mm以下中小口徑航炮、高射炮、艦炮全部採用粒狀裝葯;而100mm高射炮,100--152mm的坦克炮和加榴炮等葯室長度大,裝葯量多的大口徑火炮一般都採用管狀裝葯。
這就應該明白了吧,所謂的中美火炮炮口煙火大小的不同其實就是兩類裝葯自身特性的不同,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我們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很注重火炮的低溫效能,因此用管狀葯,再一個用葯筒,適合用條狀葯,它的缺點就是閃光太強烈,盡管在發射葯里加了消焰劑,依然很大。
美軍的粒狀葯本來殘留燃燒就小,但它們依然在超過四個葯包時的最後一個葯包用消焰劑,所以我們所看到的美軍火炮總是煙大火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