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我貼的耳穴效果不好

為什麼我貼的耳穴效果不好

發布時間: 2022-12-10 01:16:02

① 為什麼第一次貼耳穴痛

健康咨詢描述:這個耳穴為什麼貼上去會痛,還是地方貼的不對,因為是自己貼,對照醫生左邊的耳朵貼的,貼的位置是,耳尖下邊里側的溝那,第二張是耳朵外側孤凸起骨頭里側一點那個地方,第三張是里耳耳口旁邊點,第四張是里耳耳口斜上方,第五張是耳肉中間.
是增強低抗力的.對皮膚病的.

② 耳穴貼針治失眠第一天有效果,第二天沒效果

耳穴貼針治療失眠第一天有效,但第二天沒有效果,你看一看是不是耳針松動了,建議去醫院重新貼一下,或者讓大夫給你重新改一下穴位。如果失眠比較厲害建議吃些中葯治療。

③ 耳貼真的有效嗎

我也試過,覺得有點用
回答者:57357992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2-26 00:34

--------------------------------------------------------------------------------

有效的,耳朵上有好多個穴位直接跟身體有密切的關系的。跟足底按摩同樣道理。
回答者:qiandon - 經理 四級 12-26 00:46

--------------------------------------------------------------------------------

耳貼是有效的,也叫耳壓.用的是反射區的原理.局部反映整體,也能影響到整體,這樣說好動么?
回答者:weiaiwu - 助理 二級 12-27 09:48

--------------------------------------------------------------------------------

中國古老的針灸技術很早就傳到了日本、越南、朝鮮等一些東方國家。古希臘、埃及等國早已有人注意到外耳同機體整體之間相互聯系的奇妙關系。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曾用割斷耳後血管的方法治療陽痿和男性不育症:他還發現外耳與"情緒低落"有關。

古埃及:有針刺耳廓以達到婦女節育的記載…… 以上說明在古代,雖遠隔重洋的東西方兩個古老的文化中心,都注意到了耳與整體的關系,都有通過耳廓診療疾病的記載。 耳穴診治法在國外頗受重視,有幾十個國家、地區應用和研究耳穴診治法,其各國應用研究有如下特點:

法國:中國的針灸術是17世紀傳入法國的。本世紀初,法國駐中國的領事粟理莫蘭特等寫的《真正的中國針術》(1943年出版)對歐洲針灸療法推動很大,所以法國是國外應用耳針最早的國家。該國醫學博士、外科醫師諾吉爾早年學習過針灸,現在在里昂開業。據報道,1950年他親自拜訪過一位民間醫生用燒灼同側耳廓後使一位患頑固性坐骨神經痛的病婦症狀完全消失,這位民間醫生的治療方法是向旅居馬賽的中國人學來的。以後諾吉爾自己又用鐵制有洞的"耳型"定位,以火筷燒灼對耳輪下腳--稱為坐骨神經特效點的部位,治療了幾例同樣的患者。但他認為燒灼耳廓太殘忍,而採取針刺耳廓可獲得同樣的效果,經過6年的研究,並用耳針緩解各種疼痛和治療高血壓、癲癇、月經不調、書寫痙攣等病症,擴大了治療范圍,在《德國針術雜志》1957年3-8月號上發表第一篇論文。根據壓痛法提出耳穴分布大致如一個倒置胎兒的"耳針治療點圖"。從此耳針傳入德國及其他國家,引起世界學術界的關注。

1957年以後,諾吉爾和他的學生在歷次國際針灸會議及法文、德文針灸雜志上又發表了許多文章。法國有專門研究耳針的雜志,他們研究介紹的內容主要包括:(一)耳穴的定位問題;(二)金針和銀針問題;(三)心耳反應及其在診斷上的應用等。 1961年繼胚胎倒影的耳穴圖發表後,1962年又補充了飢點、垂體、大腦憂郁點、頂葉、視丘下、強迫觀念點等。

1975年,諾吉爾和R.Bourdiol又得出了全身各部位的神經、肌肉、骨骼、血管、內臟、內分泌系統分別與耳廓各部相應關系的新耳穴圖,並認為耳廓前面反應感覺障礙,背面則反應運動障礙。 1975年,諾吉爾在維也納歐洲針刺學術會上首次報告耳脈反射,又稱耳心反射,簡稱A.C.R。1976年5月R.Bourdiol提出將此反射改稱為諾吉爾反射。

A.C.R是指在進行耳廓物理刺激時,在脈搏上反射性出現寬度、強度和節律的變傾化,這種變化的明顯程度,取決於受刺激的耳穴的特性,而與刺激的強度無關。激發A.C.R所用的刺激包括:

1. 接觸--用橡皮頭或探棒或軟木塞接觸耳穴。

2. 溫度--用高於室溫或低於室溫的冷熱刺激來刺激耳穴。

3. 磁場--用一強磁鐵在耳穴前面不斷翻動,改換南北極,而不接觸皮膚。

4. 光波--選用七種不同顏色的濾色玻片造成不同的色光照射耳穴,或用能發出7種不同脈沖頻率閃光裝置的光探頭照射耳穴。一般認為光波刺激效果最好。刺激一般持續2-3脈搏的時間即可

A.C.R的感知方法是:當相應耳穴受刺激後,醫生切脈感知淺表的搏動。若感到脈搏變:

洪(寬)、弦(硬)、浮(淺)、數(快)-- 耳脈反射增強。

窄(細)、濡(軟)、沉(深)、遲(慢)--耳脈反射減弱。

受刺激後可在第2、3個脈搏--15個脈搏以內,出現增強或減弱,經幾秒鍾至幾分鍾內自然恢復,然後再做第二次檢查。他們認為這一反射可相當准確地用於進行疾病定位診斷,探知某部病症,屬功能性或器質性,判斷病人屬交感或副交感偏亢以及該用正電流或負電流,該用金針或銀針等。 在作用原理研究上,注意到耳廓與經絡的關系。

1961年,法國醫生諾吉爾設想耳廓上有兩條既非血管、又非神經的能量通道,一條自耳屏下方開始向下,經耳垂轉個彎至對耳屏,再沿對耳屏上升到耳廓上方與耳輪交界處。另一條從耳輪尾向上,沿耳輪緣成一大環狀,止於耳輪腳。他認為這兩條管道及其更細的分枝把耳廓各敏感點聯系成一個整體,能量在這兩條管道中不斷循環,可發生加速和減速。按摩這兩條能量管道,能影響全身,治療許多疾病。

1972年,法國R.Bourdiol在敘述耳屏尖時指出:左右耳屏游離的作用是不同的,即右利者,左耳相當於督脈,屏尖相當於長強,屏底代表齦交,對骨、韌帶和肌肉有強壯作用,對督脈病如腰背、軀干、頭部和四肢疾病均有效。右耳屏相當於任脈,屏尖相當於會陰,屏底代表承漿,對植物神經有調節作用,能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病症,左利者相反。

德國:從1952年就開始發行《德國針術雜志》,德國的耳針療法是從法國傳去的。在60年代初,德國就有在減少用葯的情況下,用耳針治療偏頭痛的報告。近年來,德國臨床醫生學習針灸、耳針者顯著增加。以福蘭克、巴爾為主的"德國針灸系統"不斷組織有執照的醫生學習和驗證耳針療法,並不定期出版耳針專刊。他們多次來華參觀、學習針灸和耳灸。

在刺激耳穴的方法上,德國和法國強調金針和銀針的應用,臨床上遇到針刺無效的病例,改用針具可獲得顯著療效,也有的經針刺治療見好的病例,一旦改換針具後病情反加重。並注意到金針和銀針作用不同。 細胞功能低下者,如坐骨神經痛運動後加劇者,或膽囊病飯後加重者,宜用金針--補法: 細胞功能亢進者,如運動後症狀減輕、休息時反增劇者,宜用銀針--瀉法。

德國最先開始應用激光耳針,用低功率氦氖激光器的光束來代替耳針,作用於耳穴,由於這種方法無刺激性,無任何不適感,易於患者接受。另外也有用磁棒刺激耳穴,使磁棒的南北極交替接近某些耳穴,發揮磁效應治療疾病的。 1975年5月,在德國巴特霍姆堡由國際針灸協會和德國針灸協會聯合舉辦的針灸會上,還舉辦了耳針療法學習班。 1976後5月在里昂召開了德國、拉美各國針灸和耳針會議。

奧地利:除編譯和綜述我國的耳針資料,將我國的耳穴進行編號加以驗證外,有的還用彩色照片拍攝耳廓外形和顏色的改變,進行耳廓視診的研究。柯尼希、汪古拉合編的《耳針療法》中詳細介紹了中國開展耳針的情況,主張一般情況下均採用不銹鋼針,只有在需要強刺激時才採用金針和銀針。

日本:日本最初應用耳針見於1965年5月號《醫道與日本》雜志所介紹的和田秀的《針刺耳垂治療淚囊炎》一文。 1960年,長友次男介紹法國和我國耳針的情況,在臨床上驗證並成立耳針研究會。 1970年台灣青年醫生張謙赴日,介紹中國耳針療法和針麻資料。1972年在大阪參加小林研究會,與小林良英一起研究耳針。 1975年10月在東京港區北里研究所召開日本第一次耳針會議。 日本在耳針的應用和研究方面有幾個特點:

①應用耳針治療病種較廣,並用於減肥和戒煙,刺激方法也較多,如毫針、電針、皮內針、耳捏法、點刺法、耳穴離子透入法。在針具上推行M·P針和昭和針。 M·P針,又稱陰陽針。根據耳針深度約5毫米為適應點,為了增強金針、銀針的補瀉作用而設計的長7毫米,並且用鋅和銅的合金針M針代替銀針,用銅和鋼的合金針P針代替金針。由於 M·P針比銀針、金針間的電位差大, M·P針的補瀉作用也較強,急性痛症留針5-10分鍾,慢性虛症留針30~60分鍾。 昭和針是將 M·P針淺刺,起針後再在拔針痕上用膠布貼敷金屬粒( M粒和P粒),此法對腰痛、肩凝症效果好。

②用中醫理論來指導耳針的應用,在選穴上,按臟象學說取穴,針對疾病的虛實分別採用 M針或P針,並注意耳針的手法,針感及耳與十二經絡的關系等。

③提出新的耳穴

耳肝點:因按壓神門稍後的對耳輪隆起處能使胸部肝經期門部位的壓痛消失而將此點為耳肝點。

疲勞恢復點:太田氏因發現外出步行較多,處於勞累狀態下的同時,耳廓相當於我國耳穴口區處壓痛明顯,針刺後疲勞很快恢復,而定其為疲勞恢復點,又稱太田氏第一點。

腰痛區:三角窩內,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向後一片定為腰痛區。 腮腺點:在耳垂相當我國眼區附近定為腮腺點,原稱阿多福。 速聽點及速聽經:1971年日本三谷穎根據按壓耳舟中部"速聽點"引起的感傳及把耳廓上能引起聽力增加的點連接起來,繪出了一條線,從耳輪背部上行,繞耳輪向前達耳屏,從耳屏下緣,經耳屏內側反回耳門,並稱其為"速聽經"。

④對作用原理進行了研究
日本長友次男,認為應從胚胎發育過程來認識耳穴。日本並注意耳和經絡的關系。1972年,石川縣岸勤曾報道他和藤田六郎一起進行家兔經絡主線的實驗,認為耳上也存在十二經絡,但未見具體實驗方法。後來又發現刺激人體各經絡原穴一分鍾後,針感經聽營入耳,從聽宮開始用觸診法能檢查出陰經反應在耳廓前面,陽經反應在耳廓背面。

1974年,小林良英等從耳針的針感來分析經絡與耳針的關系,看到針刺耳穴有時能在體內相應的經絡上出現針感,如針刺肺穴,有人引起上肢內側酸重感,針刺坐骨穴,有人有一股暖氣從耳廓向下傳向患肢,其疼痛立即消失;針刺胃穴胃經的沖陽穴電阻變低……此外,間中喜雄在1954年曾在赤羽氏現象的實驗中觀察過39例一側耳廓少量放血前後膽經足竅陰穴的赤羽氏指數變化。結果赤羽氏指數顯著增加者25例,顯著減者8例,影響少或不變者僅6例。說明加於耳廓的刺激能使遠隔部位的膽經經穴知覺感度出現規律的影響。本實驗提示耳與膽經的聯系。

日本大阪醫大的北出利勝也進行了電針不同耳穴,對人體、頭頸、胸腹、上下肢代表點上耐痛閾變化的觀察,證明耳穴電針能提高痛閾,並在實驗中看到耳針鎮痛有一定的後作用。

美國:近年來,耳針療法在美國比較盛行,治療病種上以減肥、戒煙、解除葯癮等為主,耳針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結腸炎等方面也有報導。 在中國針灸學會《國際耳穴診治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中,美國紐約Cabrini醫學中心葛玉蘭報道,用耳穴治療酒精中毒成癮者707例,治療達7次以上者50例,有30例停止飲酒達2個月以上。

宋悅湘報道:用針刺、耳穴埋針胃、脾、胰、口、神門、飢點及內分泌穴減肥222人,有效率92.5%,每次治療減肥平均數為1.60磅,同時他還用針刺和耳穴埋針:神門、胃、肝、肺、口戒煙200例,完成戒斷者94例,減少者74例,有效率84%。 美國在治療方法上有以下幾種:

1. 超聲耳針:
是以超聲波發生器,配以耳穴專用的輸出探頭對准耳穴,將輸出功率調至1/4-1/2瓦,每穴刺激0.5-1分鍾,用此法治療哮喘、鼻炎、胃腸病、皮膚病等15000人次以上。

2. 耳穴埋藏U形針:
將一枚U形針的兩只腳同時埋入穴位,用膠布固定,囑病人定時按壓。

3. 耳穴振盪法:
利用電按摩機原理製成振盪器小型探頭放在耳穴上,包括已行埋針、壓丸的耳穴上,振動刺激的方法,每穴10秒到1分鍾。 在作用原理上:提出"德爾他反射學說"這是美籍朝鮮人趙敏行(M.H.Cho)提出的,他是內科醫生,任過大學生理助教,他多次訪問法國、日本,並到法國、日本學習耳針療法,喜歡用耳針與體針相結合的"電針體耳療法"。 "德爾他反射"是用膠布將電子測溫計探頭固定在耳廓的手、足、膝、腹等區點上,每次固定一個探頭,等測溫計指針穩定後,雙手或足、膝等部位,用冷、熱或扎針進行刺激,則見10-15秒內,耳廓上與受刺激部位的相應相應的區域皮溫上升1-5.5℃,維持時間不等,最長可達2小時以上,並有個體差異,而不相應的區域未見溫度升高,同樣刺激耳廓某區點亦可在相應的軀體上出現皮溫升高。

從德爾他反射通路看出,這種軀體內臟 中樞 耳廓(或其他臟腑、軀體)間的通路是雙向反射徑路。這種反應徑路不僅是耳針療法的基本反射通路,也是其他穴刺激療法的生理學基礎。由於這一反射圖呈三角形,頗似尼羅河下游的德爾他三角洲,故稱德爾他反射。 從實驗中提出,軀體某部與其相應的耳穴間有猶如鑰匙和鎖孔一樣的關系。

1946年,美國病理學家E.L.Potter曾觀察到一些先天性兩腎未發育的嬰兒具有耳廓低,外形較小,軟胃相應少及耳尖呈水平角度等特徵,認為耳廓的外形與內臟發育有一定的關系,這與我國《黃帝內經》中"腎開竅於耳"說法不謀而合。

1957年Sternlieb及1976年Edgar、Lichstein的報告均指出:耳垂部的斜行皺紋與冠心病有一定的關系。 在耳穴作用原理的研究上:美國國立麻醉研究所,首次報道了用電耳針能使人鼠實驗戒斷症(皮下埋藏嗎啡後注射Naloxone使產生實驗性戒斷症狀)顯著緩解。

蘇聯:1959年卡爾辛斯基在其專著中認為:"耳針治療是超節段的反射過程",刺激耳廓或鼻粘膜可獲得一定療效。 近年來臨床應用耳針還進行實驗研究:高爾切關於針刺耳廓反射點治療7例各種眼痛報告及V.L.Krichisvili在蘇聯針灸會議上發表的《人和動物不同部位在耳廓上的投影》一文指出耳與軀體的聯系,與交感精神經有關等。 在1987年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第一屆針灸學術大會上P.Ja.Gaponiuk,T.Ju.Sher-kovina報道了針刺耳穴,對114例一 、二期高血壓及不同類型的血液循環患者的中心血液動力學的參數的影響。

針刺耳穴:皮質下、腦干、腎、高血壓點、耳尖和降壓溝,可降低過度運動型血液循環張力亢進的血壓。 針刺耳穴:降壓溝、枕小神經、耳尖、心、腎,可調節心臟節律與收縮力引起運動減退型或正常血液循環的血壓。 其中94%患者症狀改善,6%患者無顯著改變。

近代耳穴療法,在世界各國應用較為普遍,特別是1971年,我國對外公布針麻成果以後,許多國家都來我國訪問,研究針麻,研究應用耳針。如羅馬尼亞Biance Donose和Awrelia Banica報告了耳針治療100例由於頰頜顏面和耳鼻咽喉疾病引起的頭痛,80%頭痛獲得緩解,20%有改善,朝鮮Kim Won Chol等報道了針刺對腦震盪患者的穴位反應性和腦電圖的作用的臨床研究。朝鮮Pak Yong Sun等報道了耳穴的生理特性的研究。他們研究了耳針穴位、電生物活性及其針刺刺激的鎮痛作用,實驗結果表明,耳針可使疼痛閥值升高,降低由於疼痛引起的血壓升高,葯物對中樞神經的抑製作用越弱,耳針的效果就越好。印度J.K.Chandnani報道了耳針和體針治療肥胖病100多例, 10次治療後體重下降2-3公斤,30次治療後80%患者體重下降6-10公斤,20%患者體重不降。印度Snbhaon Daeal,Nirmalchandra Sh Tty報道了耳針在小兒外科術後止痛方面的應用,129例在耳神門、皮質下、肺和相應穴位區域埋針,結果獲得止痛、鎮靜和睡眠良好,沒有副作用,與應用和止痛葯物相比,耳針作用強;經止痛葯治療無效的病人改用耳針後疼痛可立即緩解。加拿大中醫針灸學會Ledrich.T.Cheung報道了電刺激雙側耳針穴位:交感、肺、神門、皮質下,防治吸煙嗜好。

耳穴診治法已在幾十個國家應用,並從耳穴的特異性、耳穴和經絡、臟腑的關系、耳穴作用機理去研究,而且在研究上也注意多學科協作,在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上也日趨增多,有其特色,可供我們借鑒,然而耳針源於中國。我們既要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更要努力發揮中國寶貴醫學遺產,為發展耳針事業,做更大努力!

自己不懂 但給樓主找了點參考資料

④ 耳穴療法的耳穴療法簡介

耳廓的神經、血管最為豐富,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處,有調整機體內分泌系統以及內臟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刺激迷走神經可影響胰島素值,進而掏食慾,達到減肥的目的。
耳穴療法為什麼有效?
中醫美容減肥方法中有一種刺激耳廓的耳穴療法,而且頗有效果。然而,想必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耳穴療法為什麼這么有效,其實,這主要是因為耳廓與經脈、臟腑、神經關系密切.
(一)耳廓與經脈的關系
從歷史文獻中可以看到,耳與經脈是有著密切關系的,早在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就提到了與上肢、眼、頰、咽喉相聯系的「耳脈」。到了《內經》時期,不僅將「耳脈」發展成了手少陽三焦經,而且對耳與經脈、經別、經筋的關系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在十二經脈循行中,有的經脈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圍。如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等經脈、經筋分別入耳中,或循耳之前、後;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則分別上耳前,至耳上角;手陽明大腸經之別絡入耳合於宗脈。六條陰經雖不直接入耳或分布於耳廓周圍,但均通過經別與陽經相合。因此,十二經脈均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所以《靈樞·口問》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亦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共別氣走於耳而為聽。」
臨床實踐中發現,接受耳針或耳穴貼壓治療的病人,有輕微的觸電或氣體流動或一股發熱暖流感由耳廓沿著一定路線向身體的某一部位放射,其經過路線大部分與經脈循行的路線相似。如對針刺經穴循經感傳顯著的受試者、刺激耳穴時出現循經感傳進行了觀察。在104次的測試中,90次所誘發的感傳的循行路線與耳穴刺激互有特異的對應關系,約佔86.5%,其餘14例感傳系沿著同名經、表裡經或其他無關經脈的路線循行。由此可見,耳與十二經脈的關系十分密切。故而刺激耳廓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耳廓與臟腑的聯系
耳與五臟六腑的關系十分密切,是機體體表與內臟聯系的重要部位。在經典著作中,有關耳與臟腑的關系論述很多。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靈樞·脈度》亦說:「腎氣溫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難經·四十難》也說:「肺主聲,故令耳聞聲。」後世醫著在論述耳與臟腑的關系時更為詳細,如《千金方》中說「……神者,心之臟……心氣通於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見於耳,榮華於耳。」《證治准繩》也說:「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釐正按摩要術》中進一步將耳背分為心、肝、脾、肺、腎五部,其雲:「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以上這些論述,體現了耳與臟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關的。臨床用電針耳穴胃區,觀察對人體胃電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針刺耳穴胃區對胃電的波幅和頻率,其效應呈良性雙向性調整作用,即針前胃電波幅和頻率偏低者,針後可提高;針前偏高的針後則能降低。提示針刺耳穴胃區對病理狀態下的胃、十二指腸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復其機能正常的作用,說明針刺耳穴胃區對胃功能調整有相對的特異性,更加證實了耳穴和內臟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因此針刺或貼壓耳穴可調節臟腑和器官功能活動,從而治療疾病。
(三)耳廓與神經關系
耳廓的神經很豐富,有來自脊神經頸叢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有來自腦神經的耳顳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的分支以及隨著頸外動脈而來的交感神經。
分布在耳廓上的四對腦神經及兩對脊神經相中樞神經系統的均有聯系,如分布在耳廓的耳額神經屬三叉神經下頜支的分支,除司咀嚼運動和頭面感覺外,還與脊髓發生聯系;面神經除司面部表情肌運動外,還管理一部分腺體。延髓發出的迷走神經和舌咽神經對呼吸中樞、心臟調節中樞、血管運動中樞、唾液分泌中樞(嘔吐、咳嗽中樞)等都有明顯的調節作用。來自脊神經的耳大神經、枕小神經除管理軀干、四肢、骨關節肌肉運動以外,還支配五臟六腑的運動。由腦、脊髓部發出的副交感神經和脊髓胸、腰部發出的交感神經(分布在耳廓上的迷走神經屬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在耳廓上伴動脈分布)所組成的內臟神經,對全身的臟器幾乎有雙重支配作用,兩者互相抵抗,而又互相協調,共同維持全身臟腑和軀干四肢的正常運動。
從耳廓神經分布看出,耳廓與全身有密切聯系。從耳廓神經分布的顯微觀察,更可以看出耳廓和神經系統有密切聯系。神經進入耳廓後,從表皮至軟骨膜中會有各種神經感受器:游離叢狀感覺神經末梢、毛囊神經感覺末梢及環層小體;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有單純型和復雜型叢狀感覺神經末梢、高爾基型腱器官、露菲尼樣末梢及肌梭。由於耳廓含有淺層和深層感受器,在耳穴治療中如手法行針、耳穴按壓、電脈沖、激光、磁力線等不同刺激方法出現的「得氣」,可能是興奮了多種感覺器尤其是痛覺感覺器,接受和傳遞各種感覺沖動匯集到三叉神經脊束核。然後,由該核傳遞沖動至腦乾的網狀結構,從而對各種內臟活動和各種感覺機能的調節起到重要的影響。
耳穴療法減肥的優點
一是療效顯著。耳針最大的特點是見效甚快,耳針減肥亦是如此。施術後即由飢轉飽,隨後日漸消瘦,適度而止。
二是方便經濟。耳針減肥時,一般不用扎針、埋針,而是使用壓丸法。系將黃豆般大小的粘有小丸之膠布貼於耳,數分鍾便可完成。
三是絕對安全。除使用埋針方有耳廓易致感染之虞外,採用耳穴壓丸絕無副作用。
四是作用廣泛。耳穴都有「一穴多用」的作用,進行耳穴減肥時,往往可以兼治其它疾患,可謂一石多鳥。
耳穴減肥簡單,安全,方便,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對於上班族的朋友來說是非常適合的。耳穴減肥的同時也可以配合上針灸、刺絡拔罐、中葯等,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每次治療時間是15-20分鍾左右,每次治療間隔時間4-5天左右,這也根據每個的情況而定。
耳穴療法取穴原則:
取穴原則就是指在用耳穴治病時選取耳穴的依據。當疾病確診後,用哪些耳穴進行治療?根據什麼原則選擇穴位?這是採用耳穴治療疾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取穴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疾病的療效。
取穴原則一般根據下列5個方面考慮。
一、按相應部位取穴:即根據人體的患病部位,在耳郭的相應部位(耳穴)取穴的方法。如胃病取耳穴「胃」,肩關節周圍炎取「肩」穴,膽囊炎取「胰膽」穴等。這種取穴方法,是應用耳穴治療疾病時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許多疼痛性疾病、急性病,患病部位的相應耳穴,絕大多數可以找到敏感點,刺激這些敏感點,往往可以獲得立刻緩解甚至消除病痛的效果。
二、按藏象辨證取穴:即根據祖國醫學中藏象學說的理論,按照各臟腑的生理功能進行辨證取穴的方法。例如,藏象學說認為「心主神明」,故「心」穴可以用於治療失眠、神經官能症、癔病等;又如治療脫發,藏象學說認為「腎其華在發」,故可取「腎』』穴來治療脫發,又如治療皮膚病,藏象學說認為「肺主皮毛」,故取「肺」穴治療各種皮膚病,再如治療心血管疾病時,藏象學說認為「心與小腸機表裡」,除取「心「穴外,再取「小腸」穴往往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三、按經絡學說取穴:即根據經絡學說取穴的方法。分為循經取穴和經絡病候取穴。
1.循經取穴是根據經絡的循行部位取穴,如坐骨神經痛(後支),其部位屬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部位,即取耳穴的「膀胱」穴治療,又如臂之外側痛,其部位屬於少陽三焦經的循行部位,取耳穴「三焦」穴治療,面三焦穴的發現和命名也是這樣來的,再如偏頭痛,其部位屬足少陽膽經的循行部位,故取「胰膽」穴來治療。
2.按經絡病候取穴是根據經絡之「是動病」和「所生病」的病候來取穴。「是動病」——經脈病候的一類,出《靈樞經脈》篇,包括:①經脈循行徑路的病症,如手陽明大腸經。是動則病齒痛頸腫」。②經脈經氣變動引致所連絡臟腑的病症,如手太陰肺經「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又如足少陰腎經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是動則病 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其病主要由經脈傳來,非本臟腑所生,故名「是動」。「所生病」——經脈病候的另一類,也出自《靈樞·經脈》篇,包括:①經脈所絡屬臟腑本身的病症,如手太陰肺經。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②臟腑病延及所屬經脈,反映在經脈據行路徑的病症,如手太陰肺經所生病還有「牖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其病一般由本臟腑所生,並非經脈傳來,故名「所生』。 。是動病」和「所生病』都是經脈及其所絡屬臟腑癥候群,如手陽明大腸經的是動病為。大腸手陽明之脈 …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治牙齒痛和頸腫時可取耳穴「大腸」穴,又如手少陰心經的所生病為。心手步陰之脈……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故耳穴「心」可治療目黃、脅痛、上肢的內側面尺側和掌中熱痛等。
四、按現代醫學理論取穴:耳穴中有許多穴位是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命名的,如交感、皮質下、腎上腺、內分泌等,這些穴位的功能是與現代醫學的理論是一致的。如交感穴,是現代研究發現此穴有近似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命名的,又如腎上腺穴,是現代研究發現此穴有近似腎上腺的功能而命名的。因此,必須用現代醫學的理論來理解和運用這些耳穴。如胃腸疾患與植物神經系統有關,可取「交感」穴;又如腎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過敏、抗炎、抗風濕等作用,可取」腎上腺」穴來抗過敏、抗炎、抗風濕等。
五、按臨床經驗取穴:按臨床經驗取穴是指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某個(或某些)穴位對治療某病有效,取而用之。如腰腿痛,取「外生殖器。穴,胃痛,取「腕」穴,甲狀腺疾患,取「肘」穴,肝昏迷,取「耳尖」、「結節」放血,老花眼。取「枕」穴等。
所以,每個病症取穴的多寡,應根據病情和上述5點取穴原則,進行全面考慮後選用。
影響耳穴療法效果的因素:
如果你以為僅僅在耳朵上貼幾下、按摩幾下就能減肥美容,那就錯了, 事實上耳穴療法的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主要取決於4個基本因素:診斷明、配方好、穴位準、手法對。
1、診斷明
診斷明是指要清楚地知道或懂得接受耳穴治療的患者是患什麼病,即對疾病要有明確的診斷.明代醫家汪石山說:「既不認脈,又不察形.但問何病,便針何穴,以致誤針成痼疾者有矣。問或獲效,亦偶中耳!」,還指出:「病變無窮,灸刺之法也無窮」。我們古人就告誡要重視明確診斷,治法隨證而變。 要想提高療效,首先必須明確診斷,不僅要知道是患什麼病,還應辯明虛實寒熱。只有在辨證的基礎上才能決定配方和手法,否則就是無的放矢,根本談不上什麼療效高低。 明確診斷,正確辨證(包括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八綱辨證等),是提高耳穴療效的基礎和前提,即它是提高耳穴療效的第一個環節。
2、取穴好
取穴好是提高耳穴效果的第二個環節,它要求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上,熟練地、靈活地運取穴原則。只有取穴對證,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
3、穴位準
穴位準是提高耳穴療效的另一個基本因素。穴位準不是指機械地按耳穴的解剖部位扎准就算穴位準了,而是指在耳穴的這個區域內扎准敏感點。因為耳穴雖不大,但有它一定的區域,往往是這個區域中的一點,穴位準指的是扎准這個敏感點。這就需要在扎針前仔細地用壓痛法尋找其壓痛點,或用肉眼觀察法尋找其陽性反應,或用良導法探測其敏感點,然後再准確地扎在敏感點上。在臨床治療疾病時,不論是耳針或是耳壓,要想提高療效,就必須取准反應點,這已為大量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所證實。
4、手法對
手法對是指耳針手法、耳壓手法等,重點從針刺方向、針感和刺激量3個方面加以論述。
1.針刺方向要根據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病種選擇針刺的方向,如針刺胃穴時,若是為了止吐(如防止暈車、暈船,或耳針麻醉作胃腸手術時的惡心嘔吐),針尖應刺向賁門穴方向;若是為了治療消化性潰瘍,針尖應刺向十二指腸方向。臨床經驗證明,按這樣的方向刺,療效就較好。
2.針感耳針與體針一樣,要求獲得一定的針感,療效才好,一般的針感是痛、脹、熱、酸、麻等。有些病症則要求針感直達病所,療效才佳。如治療坐骨神經痛、牙痛、腰背痛等病,最好針感能到達病所。如用耳針治療坐骨神經痛,針刺坐骨神經穴時,一般要求針感應使患肢有熱感,或冷,或酸麻,或脹,或疼痛突然消失(或大大減輕)等感覺。若無上述針感則應調整針尖方向,或拔出針另尋敏感點針刺或捻轉針(順一個方向捻轉或左右捻轉),以獲得預期針感。臨床經驗告訴我們,若針感好,常可獲得。針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3.刺激量因為刺激量=刺激強度×刺激時間,故對各耳穴的刺激量就是指對各耳穴給予多大的刺激強度,以及刺激時間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我們對某一疾病進行臨床辨證後,必須正確決定對各個耳穴的刺激量,這是耳針手法的重要組或部分。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診斷明、配方好、穴位準、手法對,是提高耳穴治病療效的4個基本因素。只有認真抓住這個「四要素」,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現介紹幾種對肥胖症行之有效的耳穴療法。

⑤ 哈爾濱樂仙堂的耳穴貼治療扁桃體腺樣體紅腫肥大的!一個療程2000我買了又不敢用,有沒有誰用過急

東北的那幾家私人醫院配的那些天價葯都試過了,是沒用的騙人的,建議去正規三甲醫院治療

⑥ 貼耳穴感覺有什麼變化

你好,一般都是用王不留行貼耳朵的穴位,然後在按壓穴位,主要是刺激穴位,讓穴位產生經氣。使病變的地方恢復的更好。一般穴位貼的比較准或者有問題的地方,按壓的時候都是比較疼痛的。一般是每個穴位每天最少刺激300次。

⑦ 「耳穴貼」在耳朵上貼多長時間

「耳穴貼」受眾廣泛,通常它在耳朵上貼多長時間?

耳穴貼的效果確實非常好,很多人都會使用這種東西。因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耳朵的,不是這種爾學期可能對大家的一些不適的反應,有一些比較好的效果。但是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產生疑問了,這種耳穴貼到底要貼在耳朵上多長時間了?

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夠使得情況逐漸得到緩解,並且讓自己的病情逐漸好過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的關注。

⑧ 耳穴療法真的有用么

耳療還是有用的,任何一種療法,只要能夠准確的找到位置和使用正確的方法,對人體都是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毫無用處,相信這項療法也不會存留至今兒,耳療法是一個很古老的治療手法好像從遠古時代就一直傳承著這門手藝,耳朵是我們聽到外界聲音的唯一介質。在我們身體中起到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它聯絡著我們的經脈。做療法能夠疏通經絡,讓我們的耳朵更加的靈活,而且現在生活壓力很大,外界的噪音很多,有時候做耳療還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啊你要發肯定是有用的,我建議大家可以經常去做一些耳療,因為我自己要體驗過,真的很舒服,對身體好而且又能夠放鬆減壓感覺是一個很不錯的養生之道。

⑨ 耳穴貼在心的穴位,按那裡會痛,是不健康嗎准不準的有哪位大神知道的,請告訴我吧!感激不盡!

耳穴治病,每個人的身體都有敏感區,有的人是右邊敏感,有的人是左邊敏感,不能說明健不健康。通過耳穴刺激達到治病目的,比如神經衰弱、勞損、失眠、都可以貼耳穴治療。你所說的情況不能說明你就不健康,別自己嚇自己。不明白的可以問幫你貼耳穴的醫生。

⑩ 耳朵貼穴位有效嗎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目的周圍五臟皆有,所以,五臟虛弱,稟賦不足可能造成近視等情況,那麼耳穴貼壓也遵循這個原則取穴。
指導意見:
取穴主要以眼,目1,目2,肝,腎,為主,可以加用脾,肺,心,神門,內分泌。
但這中貼壓最好是在醫院請專業的醫生給你貼壓,因為耳朵比較小,每個穴位的位置都比較緊湊,如果取穴不準,必然會影響療效。
貼壓後每天用手按捏貼壓部位,直到有酸脹疼痛或發熱感為好。
注意用眼衛生,看電視或寫作業保持良好的距離和環境亮度,堅持做眼保健操。
祝你健康快樂。

熱點內容
為什麼眼睛裡面有一個小孔 發布:2025-07-19 16:25:32 瀏覽:208
微信的蝦為什麼首字母是h 發布:2025-07-19 16:23:41 瀏覽:428
電腦鍵盤為什麼不識別 發布:2025-07-19 16:23:39 瀏覽:641
冬天的蝦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7-19 16:20:30 瀏覽:441
為什麼淘寶上有的賣得很便宜 發布:2025-07-19 16:18:01 瀏覽:161
小紅車為什麼顯示不在運營時間段 發布:2025-07-19 16:18:01 瀏覽:639
為什麼青椒長時間變紅 發布:2025-07-19 16:12:21 瀏覽:679
香水同款香水為什麼包裝不一樣 發布:2025-07-19 15:45:36 瀏覽:87
女人為什麼該例假時特別想要呢 發布:2025-07-19 15:44:11 瀏覽:26
iphone軟體為什麼無法更新 發布:2025-07-19 15:43:10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