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矮寬為什麼不一樣
⑴ 野生矮種春蘭的標準是怎麼樣的
1、春蘭性喜涼爽,忌酷熱,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5度到25度之間,夏季溫度超過30度以上時候會進入半休眠狀態,這時候要減少水肥量,避免出現傷根,爛根的情況。冬季時候要將春蘭搬至室內種植,雖然春蘭能夠耐受短暫的零度以下的低溫,但是極易被凍傷。
2、春蘭對光照要求不高,忌陽光直射,明亮的散射光就能滿足它們的生長需要,有種植蘭花的老花友總結出: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為甚,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需陽光較多。冬季時候可以將春蘭放置再南向的陽台上接受短暫直射,其餘三季只要有明亮散射光即可。
3、春蘭和其他品種的蘭花一樣,對盆土有要求,選土不對很容易造成春蘭生長遲滯甚至死亡的情況出現。一般我們建議大家使用腐葉土、腐殖土和粗砂或者是赤玉土等大顆粒的介質混合而成的盆土,以充分保證透氣和排水性,避免因為盆土過於潮濕造成爛根情況出現。
4、春蘭澆水不宜過勤,這是因為蘭花葉片有較厚的角質層和下陷的氣孔,比較耐乾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經常保持蘭土"七分干、三分濕"為好。生長期可以適當多澆水,夏季休眠期和冬季低溫生長緩慢的時候,一定要控制澆水量。
5、春蘭對肥料要求不高,新種植的春蘭當年不要施肥,等到經過一兩年培養之後,根系充分舒展發育了再施肥,施肥不能用速效的化肥,而應該施用稀釋過的液態有機肥,建議大家用稀釋的自製漚肥即可。
(1)春蘭矮寬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野生矮種春蘭生長於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台灣可上升到3000米)的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性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稍耐寒,忌高溫、乾燥、強光直射。
生長適溫15-25℃,冬季6℃左右低溫下能正常生長,短期的0℃也無礙花芽冬季休眠,10月至翌年2月,需10℃以下的低溫處理,才能正常開花。夏季需遮蔭,蔽蔭度70%;冬季要求陽光充足。宜用腐殖質、疏鬆肥沃。透氣保水、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栽培,pH為5.5-6.5為好。
⑵ 如何識別春蘭
1.春蘭的識別
春蘭株型嬌小,葉片細窄,葉子的高度約為6~25厘米之間,略微彎弓下垂;春蘭是一箭一花,偶爾有2花,稱之為「並蒂蘭」;花期為每年的2~3月份,花箭比較直立,略微粗壯而低矮;春蘭的絕大多數是一箭一花,因此,古人雲「一徑一花為蘭」。春蘭的品種最多,也是目前栽培最多的蘭花品種。春蘭著名的品種有:綠雲、大富貴、張荷素、宋梅、春一品、龍字、汪字等等。
2.蕙蘭的鑒別
蕙蘭株型比較高挺,每苗上有5~7片葉子不等,葉片的長度在70~90厘米左右,甚至有的可以達到1米左右的高度;葉子的寬度比較窄,大約在8~12毫米左右;葉片比較硬挺,表面很粗糟,葉片的邊緣長有葉齒,剪斷葉片的橫截面略成「v"型;葉脈向葉片的背面突出,迎著光觀察會發現淺黃色的葉脈條紋;蕙蘭的花期比春蘭稍晚,在每年的3月~5月份開花;花箭高度30~70厘米左右,每個花箭上帶有7~13個花苞。蕙蘭的蘆頭不太明顯,其著名的品種有:程梅、關頂、大一品、溫州素等。
3.建蘭的識別
建蘭原產地為福建及其相鄰地區的山地,一箭可以開數朵花或十幾朵花。建蘭的整體株型偏中矮,葉片寬度在1~2厘米左右,葉面平展有光度,葉尖屬於鈍尖,葉色黃亮有光澤,蠟質感比較好;中脈向背後凸出;蘆頭較小呈橢圓形;根部粗壯有分叉;建蘭秋季開花或四季多次開花,花期在每年的7月份到9月份,每支花箭可以盛開3朵以上的花兒;養護得當每年可以盛開多次。因此,建蘭非常勤花,也被稱作「秋蘭」、「四季蘭」,是新手養蘭的首選蘭花品種。建蘭的著名品種有:龍岩素、仁化白、寶島仙女、金絲馬尾、銀邊大貢等。
4.寒蘭的識別
寒蘭的株型比較高大,顏色翠綠,葉片長度在50~80厘米左右;葉片的形狀多為直立葉,葉尖順尖,葉面比較粗糙,而且葉柄很細,葉腳比較高,迎著光觀察,葉子的背面除了主葉脈之外,葉子的副脈也很明顯向外突出;寒蘭的花期在10~12月份,是典型的冬季開花的蘭花品種。寒蘭的花箭竄出很高,花苞排列疏密有序,花色多樣;由於寒蘭與其他品種的蘭花生長在一起,經過蜂蜜傳粉雜交,會出現寒蘭在夏季開花的品種,所以人們又叫它「夏寒蘭」。
5.墨蘭的鑒別
墨蘭的株型高大,花箭直立高出葉片,有花7~17朵;花瓣較短而寬,向前伸展在花蕊柱上;葉片碩大肥厚而且也比較寬,呈現出「寶劍」型狀,葉片亮綠有光澤。墨蘭的花期在每年的春節前後,所以又叫它「報歲蘭」,一箭開數花至十數花,花色較深。墨蘭的假鱗莖為橢圓形,墨蘭的根較長,而且粗壯。其著名的品種有:企墨、達摩、大屯麒麟等。
⑶ 寒蘭和春蘭有啥區別怎麼辨認
一、花期不同
1、寒蘭:寒蘭的花期為每年的8月~12月,寒蘭耐寒性不強。
2、春蘭:春蘭的花期為每年的1月~3月。
二、生長環境不同
1、寒蘭:生於林下、溪谷旁或稍蔭蔽、濕潤、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
2、春蘭:生長於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台灣可上升到3000米)的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
三、花瓣不同
1、寒蘭:寒蘭的花瓣是狹卵形或是卵狀披針形,長度為2-3厘米,寬度為5-10毫米左右,它的唇瓣近卵形。
2、春蘭:春蘭的花瓣是綠色或是淡褐色,呈倒卵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仔細觀察,它比前者的葉片要常,長度為2.5-4厘米左右,寬為8-12毫米。
⑷ 敘述中國蘭花的形態特徵和主要習性
中國蘭花是指蘭科(Orchidaceae)蘭屬(Cymbidium)的一些種,它們包括墨蘭(C.sinense)、寒蘭(C.kanran)、四季蘭〔夏蘭或建蘭(C.ensifolium)、春蘭(C·goeringii),(現在有人認為應該包括兔耳蘭C.lancifolum等種,品種及其變種和變型)。除兔耳蘭外,它們的葉一般為劍形或狹劍形,葉端尖銳,質地近紙質或薄革質。成株葉長細葉類一般為20~70cm;寬葉類為40~80cm甚至達150cm。由於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與本種形態特徵差異的品種,而矮種奇葉類就是它們典型的表現型。
矮種是指它們的成株形態比它們的原種矮化了許多,但葉片不一定比原種窄,甚至更寬。而奇葉類的形態比原種產生了異化,甚至偏離了原來形狀,也比原種矮化了。因此,往往矮種也兼具奇葉的特徵。
矮種不能用一個固定的尺度來衡量,因小苗或環境不適造成弱小株與正常植株在高度上有相當距離,只能在其表現形態上來識別。其主要表現在葉片短厚,葉幅寬闊,葉柄短壯,葉尖圓鈍,特別是葉褲(葉甲)尖端圓鈍緊縮方為「珍品」。
葉形矮種一般在整片葉的形態上具有三個特定的條件:(1)葉尖突然收縮為順尖形態,平伸或緊縮成小尾尖向葉背倒鉤。多數葉片具有手指頭般圓鈍。(2)葉幅寬闊,其最寬的地方為葉尖下方1/3處,一般寬度與葉長之比為4:1~9:1。因為矮或短是相對而言,而葉長與寬之比就較好地描述矮種葉片形狀。(3)葉的整體形態呈龍船肚形或紡錘形,甚至是「湯匙」形狀。後出的葉具有這種形狀尤為重要。
葉厚度矮種的葉片多為厚革質。觀感上為葉質肥厚,比一般葉片厚1~2倍。有些矮種葉片較「硬」,遇到高溫乾旱天氣不易失水而產生脫水狀態。就是一些具有矮種葉形而葉片較薄的「矮種」在品質上就打了折扣。
甲形「甲」指俗稱的葉褲,是判斷一棵蘭林是否為矮種的一個主要參考性狀。一般認為,矮種的葉甲必須短而尖圓鈍。甲與甲之間距離較小,相互之間緊湊,大小差異不大,且所有葉甲緊抱葉柄,甲尖與葉柄緊密相靠。而有些矮種的葉甲向外叉與葉片分離者,在品質上就差一些了。而葉片具矮種葉片形態,但葉甲尖長而外又者,可能為「炮艇」了,當來新芽時,葉片就會產生了非矮種的正常形狀。葉甲的形態與花藝也具有一定相關性。故而矮種的葉柄的短圓一定要與葉片短鈍相配合,方能控制到整個植株的形態。
葉柄矮種的葉柄短壯且寬,俗稱矮腳。一般其為「指環」(葉片與葉柄接合部)不露出葉甲,這樣才能顯得整個植株矮而壯。
奇葉類往往與矮種聯系在一起的。因矮種有許多品種的葉形的表現上具有「奇形怪狀」,當然也有許多奇葉類具有一些矮種的特徵,而植株相當「高大」。總之,奇葉類的葉片形狀與原種正常形態出現在高度、排列及直曲的差異,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皺紋指葉面不光滑而高低起伏,具有相當粗糙的直觀感覺。皺紋的起伏並不是葉片的底與面的平行起伏,而是由葉片的柵欄組織排列不整齊而有些細胞向上凸起排列而使葉面高低起伏,形成了「丘」形突起,俗稱「蛤膜皮」,如「慈龍」、「龍梅」等。皺紋有多種形式,有的細幼緊密均勻,有的粒粗深厚如龍鱗起伏,很具「質」感。皺紋在葉片前部較為突出。
高瓢葉片的形態猶如日常使用於舀水的「瓜瓢」而稱之。這種葉片葉柄較長,而葉片下半部較窄小,但從「指環」處逐漸向葉尖增大,到近葉前端最膨大後而突然緊縮收尾形成鈍圓。這種奇葉類的葉甲也較長但較為鈍圓。具有頭重腳輕的感覺,而富有藝術感染力。
水晶體 水晶體有否是造成奇葉類品種的主要因素。它在葉片組織中不含葉綠素或其它色素,而呈透明狀形似水晶礦而得名。它不均勻地分生於葉脈、葉的柵欄組織或葉桶內。在葉柄內尤為大量。因它的存在而造成了葉片的生長不均衡,產生皺折,起伏、扭曲、皺紋而造成奇葉形態。這種葉片雖然較尖,葉甲也尖長,但由於水晶體在葉基部生長而限制了其葉片增長,故含有水晶體植株較矮,如「言龍」(新品種)。水晶體有時呈「線藝」形狀分布,造成葉片縱折。如「安龍」(新品種)。但水晶體分布於葉片項部而形成「水晶項」。
「水晶體」在蘭株體內的機理尚不清楚。
虯蜷 這是由於葉片縱向「行龍」造成。葉片的葉肉組織在葉片縱向上生長不均勻,產生「行龍」使葉片嚴重扭轉生長,在葉片的整體排列產生「紊亂」而無序的感覺。這是非均衡的藝術構圖,具有相當的動感和力感。如「文山佳龍」是這一奇葉類的代表作。這些奇葉類品種在葉片、葉甲方面多數具有矮種所應有的特徵。
矮種奇葉類在形態的歸類上細分尚有許多類型。但是,我們從蘭株的整體組合上觀察,要考慮它們之間形狀疊加或涵蓋,當然,所有的特徵集中於一植株上那是「理想」或「完美」,而矮種奇葉類的藝術欣賞的源泉也就源於此了。
⑸ 蘭花越養越小、越矮是怎麼回事
4、蘭花越養越小、越矮主要是您施肥不足甚致完全不施肥所造成。凡是動物當然包括人都需要吃食物,吃不飽、吃不飽就會影響健康,完全不吃食物就會餓死;同理,凡是植物當然包括蘭花都需要肥料,肥料營養不全面,施肥不足就會影響蘭花健康,如果完全不施肥,蘭花同樣會被餓死;您的蘭花就是因為您長期不施肥才會越養越小,越矮,蘭花幼苗生長所需營養首先是依賴母株供給,由於母株所含營養有限,您又不施肥,母株和幼苗毫無營養吸收。所以,新苗生長越來越小,也越來越矮。這就是所謂清養不施肥的惡果。我希望您改變觀念,不要受所謂清養觀念的影響,那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我建議您加強施肥,保證營養的充足供給,選用好肥料,如蜀光蘭花專用肥試試,該肥使用方便、衛生、效果好,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蜀光蘭花專用肥一定會使您的蘭花越養越壯、越來越高。
⑹ 蘭花葉子寬的好,還是葉子窄的品種好
蘭花品質的高下,葉片的寬窄不是必要條件,也沒有固定的標准,例如在細葉品種中,寬葉好一些,而在寬葉的品種中,葉片相對較細一些或許好一些,不能一概而論。
從葉片看蘭花,寬窄長短只是一個小方面,此外還要看它的葉片的葉型、葉姿、葉色、葉藝等等方面,這些方面在品評蘭花的優劣時哪一種都比大小來得更重要。
⑺ 蘭花的矮種是什麼樣的一般生長在什麼樣的地方
蘭花的矮種即正常的一半高以下的稱呼,一般生長在歷史上有過火山爆發的附近或者有幅射的礦物質附近。 追問: 貌似有的蘭友說的又不一樣!也有說在蕙蘭的矮種是長在春蘭和蕙蘭生長交界的地方!春蘭的矮種則是大半長在雜木林裡面!真的嗎? 回答: 你所指是不同蘭種的海拔高度分布,大多數蘭都是是生長在混交林中或小竹林下,山澗邊的。但對於矮種來說將另當別論:首先它是非正常生長的變異蘭,要得到變異必須有前提條件,(環境、土壤、光照的特殊性)。所以它的環境和普通蘭是有所差異的。 追問: 象這樣的草屬於矮種嗎? 回答: 是矮種?不有橫龍呢。
⑻ 葉片較窄,較短很矮是什麼蘭花
在蘭花中,春蘭的葉片與其他蘭花相比要較細較短較矮一些,但各類蘭花都有矮種,葉片較細者有春蘭、建蘭、蕙蘭、寒蘭等。
⑼ 北方養蘭花為什麼會矮化,如何解決
這是因為養護不當造成的,如果長期不施肥,營養不足就會造成蘭花越長越小、越矮,除此之外,根系或者土壤不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蘭花生長。
蘭花的根系如果用人體來比較的話,就相當於腸胃。根系的功能就是汲取養分,土壤中的養分就像糧食中的營養一樣,通過腸胃的消化才能變成對人體有益的養分,如果蘭花的根系不好就不能及時將蘭花所需要的養分轉變成植株所需要的能量,造成僵苗等不良影響。
正確的養護方式:
1、更換植料
必須、一定要用透氣性好的植料,板結而憋氣的植料是很難養好蘭花的,建議腐殖土+爛松樹皮結合,另外還可以再加上一些苔蘚下的碎石粒。
2、光照
多給蘭花一些光照,可以促進其葉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越充分,植株越健壯。
3、增施磷鉀肥以及宴沃根享生根劑,助力蘭花強壯根系,提高植株長勢,另外蘭花要注意磷肥的施入,缺磷會造成蘭花病態性的矮化,而不是健康的矮化。
⑽ 蘭花開得太矮什麼原因
蘭花品種繁多,株型各異,變化萬千,使人眼花繚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識者是寶,不識者是草。沒有一定的鑒別能力和選育知識,可能投入大量資金,一株佳品都選不到,並與好花失之交臂,令人扼腕嘆息。那麼,怎樣才能選到自己較為中意的蘭草,就讓我們以春蘭、蓮瓣為例,來共同探討一下下山蘭的選擇問題。從花上來選擇冬末春初,是大部分蘭花的花期,也是購蘭的黃金季節,愛蘭人士可以憑花看出蘭花的優劣。在具體選擇時,要注意選擇瓣型優、色彩好、帶線藝、造型奇的蘭花。一是以花香醇正清遠的幽香、安息型為優,濃烈香、檀香型為中,無香者為次,四季開花、逢佳節開花者為珍。二是花色以素心、高品位色花為優,花被純色、復色為中,色彩過淡無序、麻雜為下。三是以花香、花奇、花開葉上、花期長者為佳。四是瓣型以梅瓣、荷瓣、水仙瓣和這三者的混合瓣為優,蝶瓣、奇瓣(多瓣、少瓣、並蒂)為上,竹葉瓣、柳葉瓣為次。五是萼片以質厚,兩側萼以「飛肩」、「一字肩」為優。六是蕊柱(鼻頭)以小巧為上,多鼻頭為佳。七是捧瓣以質硬、硬捧、兩瓣不開窗為好。八是唇瓣(舌頭)以端正、短圓、寬厚、起兜、色糯、多舌、舌面分布有規則的朱紅點、色塊或純色為優,如如意舌、劉海舌、大圓舌、龍吞舌、紅舌、素舌等。九是花葶以出架、細圓、挺直,顏色與葉相映襯為好。從葉上來選擇蘭草一年到頭著花期就那麼幾十天、個把月,且受陽少、病害嚴重、苗單的幾年都見不到花,嗅不到芳香的下山蘭佔大多數。不見花的蘭草,蘭友俗稱「賭草」、「啞巴草」。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看葉選草。一是下山蘭葉態較雜亂,葉質較粗糙,葉片多缺損,要側重選擇葉型,蘭草葉片要相對寬、厚實、凝重、富有彈性、有光澤,主脈要顯、中骨透明、溝槽要深,成魚肚型、起皮折皺、迭波起浪。二是急收尖、葉尖圓鈍、圓頭開*、葉尖帽白亮、葉尖起兜成條匙狀、葉尖有異色、葉尖特硬粗糙、有刺感、甚至角質化了。三是鞘殼包腳要緊要高,鞘葉要向外擴張,苞尖質地厚硬極銳,這樣,著花的花瓣結構根部才收得緊,花瓣前端放得開。四是鞘殼有沙暈,筋脈透頂,顏色單一而無雜色或整體顯糯、透亮、筋紋通梢者,常有素花、色花出現。五是矮種草要小巧靈秀,具有短、圓、闊、厚、粗、龍、起7個特點,看其是否代代相傳、相似。六是葉尖、葉甲向葉心部扣卷,掛有粗筋紋,葉片修長、端扭而彎垂,葉尖出現「走絲嘴」,葉片呈現「放角」、「行橋」、「蟬衣」者。七是葉片數特別多,葉姿奇特多態,呈燕尾葉、陰陽葉、雞冠狀、鷹嘴狀、頂端長毛刺的,蘭株為兩種以上不同蘭類串種等。這些蘭株所表現出的特點,出好花的比例會多一些。從葉藝上來選擇葉藝草又叫線藝草。葉藝線紋美麗、新穎奇巧、變化萬端,有圖斑藝、中透藝、縞藝等等,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還有先明性、後明性之分。在選擇時注意選擇穩定型、期待型品種,選擇不同凡響的葉、花雙藝草。真正天然的線藝草具有界清、位符、甲有、尾鮮的特徵。假線藝蘭往往色晦、界散、位移、甲無、尾焦。選擇抽心葉帶藝、鼻龍開闊、中骨明亮、甲尖白紅、銀絲成群、背銀浮現、葉藝對比度鮮明、艷麗、通尖達底的,日後藝向進化比較穩定可*,容易上花,出好藝、高藝的情況也相對多些。從假鱗莖及根上來選擇根深則葉茂,莖壯則花好。下山蘭要看根是否橫生曲折,多有龍根或姜餅根,根向四周平展,並帶有山基土和自然界的腐殖質。選擇根系多、沒腐根的下山蘭,發芽多、易栽培。蘭根狀如鹿角根、人參根、墨魚須根、雞爪根、樹杈狀根、多分節根的蘭草易出好草。假鱗莖作為蘭花生長和繁殖的重要器官要粗大圓實。外形特殊的假鱗莖,形如「橄欖形」、「冬筍形」、「葫蘆形」、「圓錐形」等,往往有奇花、良種出現的可能。從花芽、葉芽上來選擇一是葉芽、花芽純色或色彩異常鮮艷,如茶色、黑色、血紅色、深紫褐色等,有色花和變藝的可能。二是新芽呈現黃白色或綠色上泛黃白斑,甲尖有米粒大的晶亮點者,便是出藝之徵兆,如甲尖晶亮點上又現紅暈,將是出高藝之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