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母為什麼身體不好
❶ 揭秘《紅樓夢》賈母死因之謎:賈母是怎麼死的
賈母是在一百一十回去世的。按書上的介紹,賈母之死沒有大迷,屬於高齡正常死亡。但往前推看十幾回,寶玉丟失通靈,賈元春薨逝,寶玉瘋癲,大觀園鬧鬼,寧國府被查抄,賈政被彈劾,黛玉歸天,王熙鳳抱病等等。一系列跡象表明寧榮二府已是日暮西山、江河直下------。賈母已處耄耋之年,就是沒人迫害,她也經受不了如此頻繁的嗷噪事情,所以病逝是自然的。
❷ 《紅樓夢》中的賈母在賈敬暴亡後,為何會那麼痛苦
活到了八十歲的賈母,一生中經歷了多次親人去世,以她豁達的性格,應該早已看淡生死。但是,賈敬暴亡,賈母卻在靈前失聲痛哭,「賈赦、賈璉在旁苦勸,方略略止住」。
賈府與甄府是世交,來往密切,甄府被抄,按照正常的心理,賈府應該夾緊尾巴自省自查,想想如何避免步其後塵。但賈母的想法卻是及時行樂,趁著現在還有條件,能享受一時是一時。
也正是出於及時行樂的心理,當寶玉和黛玉鬧矛盾時,她的想法是:「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她不過問寶黛為何鬧矛盾,也不想著如何調和他們的矛盾,她要的只是別煩她。這也正是賈母把孩子們都攏到自己身邊的原因,她希望這些漂亮而又活潑的孩子能陪著她一起享受,讓她的晚年生活熱鬧起來。至於這些孩子的未來,與她無關,她不予考慮。
還是因為這種心理,她變著法子享樂。明知賈府已到了拿她的私藏典當度日的地步,她絲毫不肯降低享樂的規格。
但是,從賈母的身體狀況來看,她還且活著呢。這便讓她產生了矛盾心理:眼見賈府的衰敗越來越明顯,她的福祿只怕會在有生之年結束了。
賈敬之死,深深地觸動了她。她不怕死,怕只怕後輩子孫一個個死在她前面,最後剩下孤苦伶仃而又窮困潦倒的她,富貴一世,卻要受晚來窮。
這就是賈母在賈敬靈前痛哭的原因,物傷其類,兔死狐悲,她哭的不是賈敬,而是她自己的晚年命運。
歸根結底,賈母是一個自私的人。也正是因為她的自私,她毀了寶玉,也毀了黛玉,更毀了一眾優秀的女孩兒。
❸ 《紅樓夢》中賈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黛玉失望的
賈母和林黛玉都是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其中,賈母是賈府的老祖宗,權力很大,而林黛玉則是賈母的外孫女,也就是她的女兒的女兒,二者的關系應該是很好的。在《紅樓夢》的開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他在警幻仙姑的太虛幻境中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中林黛玉的判詞:“堪憐詠絮才”和“玉帶林中掛”。可以說,賈母和林黛玉從親緣關繫上來說是十分親近的,而後面賈母卻對林黛玉開始失望了。那麼,《紅樓夢》中的賈母是什麼時候開始對林黛玉失望的呢?
因此,《紅樓夢》中賈母是從發現林黛玉的病和對賈寶玉未來有影響之後,開始對林黛玉失望的,所以最後她沒有選擇黛玉。
❹ 在經典名著《紅樓夢》中,隱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紅樓夢是曹雪芹所寫的關於賈府從興盛走向衰敗過程的小說,而且紅樓夢中有很多細節和暗喻,至今依然成為很多讀者研究的對象,而且越研究越發現其中不為人知的一些秘密。首先就是賈寶玉的大名叫什麼,因為人們介紹時都是寶玉是他的小名。還有林黛玉除了父母親跟賈府,沒有父親那邊的親人嗎,難道真像賈母所說的林家人都死絕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稱謂方面,賈璉被稱為二爺是因為家中排行老二,而寶玉也是二爺?
總的來說,紅樓夢中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例如秦可卿到底得的什麼病以及是怎麼死的等,這些秘密都需要讀者不斷去研究探索。而這也是紅樓夢經久不衰的原因。
❺ 紅樓夢:賈府中的最高權力的擁有者賈母,最終因何而死
賈府中最高權力的擁有者賈母是因為看到了當時賈府日益衰敗卻無力挽救最終抑鬱而終的。可以說賈母是見證了賈府由繁華到衰落整個過程的人,她當時對於自己無力改變這種狀況深感無奈。
可以說造成賈母死亡主要是有兩點原因。第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賈府的衰敗。當時賈府被抄家對於賈母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這種打擊無疑是令家母接受不了的。賈母對於賈府在自己手中管理得如此失敗而感覺到了深深愧疚。第二點原因就是賈府子孫們的命運。當時賈府子孫的下場也是非常的悲慘的,賈母非常同情這些子孫但也無能為力。就是在這兩點原因的綜合作用之下才讓賈母因為傷心事過多鬱郁而終。
❻ 《紅樓夢》林黛玉死前賈母為何很冷淡
林黛玉之死的細節描寫也很讓人動容,我們看原著
林黛玉今見賈府中上中下等人都不過來,連一個問的人都沒有,睜開眼只有紫鵑一人,自料萬無生理」「紫鵑看著不祥,連忙叫賈母,發現賈母的上房靜悄悄沒人,到賈寶玉的房裡,發現也沒有人,屋中僅留下值班的丫頭,也說不知道人們都去了哪裡」
無奈中紫鵑只好去找李紈,可憐一個小小的丫頭,還沒有經歷過生死,就要獨自面對主人離開這個場面。
林黛玉睜開眼一看,眼前只有紫鵑和奶媽以及幾個小丫頭在那裡,說,妹妹我這里沒有親人,我的身子是干凈的,好歹讓他們送我回去」
紫鵑又叫人請李紈,可巧探春來了,林黛玉只說了聲「寶玉,你好……」就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此時正是寶玉娶寶釵的時辰。
我們都知道,賈母對林黛玉特別疼愛,把她接到賈府就是彌補她在林家沒有母親撫養的缺憾,為什麼續書中安排得如此凄慘絕情,在林黛玉去世當晚,賈母卻看都不看她一眼。
當然這是續書作者在根據前邊的蛛絲馬跡和脈絡來構思的。
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賈母對林黛玉的愛超過了賈府三春,連賈寶玉都要靠邊站。這體現在很多細節,剛入賈府就讓賈寶玉搬出來,將林黛玉安置在碧紗櫥里。賈母看見林黛玉瀟湘館的窗紗舊了,就命人趕緊換成名貴的軟煙羅,宮中的老太妃去世,賈母等人要出去一個月的時間,賈母千叮嚀萬囑咐將林黛玉託付給薛姨媽,讓薛姨媽搬到瀟湘館去陪伴林黛玉。
但是這些好,只是對一個小孩兒的好,可以說是事無巨細,衣食住行都盡量地滿足她。但是小孩兒會慢慢長大,林黛玉的心路歷程也是立體的,會變化的。她慢慢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她和賈寶玉之間由最初孩童期的兩小無猜,慢慢有了少女的情思。
前期的林黛玉表現的行事原則是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到後期四十多回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開始慢慢收斂自我,合乎群體禮儀,朝著規范化發展了。
林黛玉鍾情於寶玉,希望日後能有正果,就連賈府上下都相信她和賈寶玉是一對好姻緣,紫鵑也曾經好意去試探賈寶玉,借機勸林黛玉「趁老太太身體硬朗,作定了大事要緊」。甚至還親自對薛姨媽說讓她和王夫人給林黛玉說親。但是賈母能滿足林黛玉所有的要求,偏偏林黛玉最為在意的這方面,賈母沒有任何錶達,也看不出賈母有將林黛玉許給賈寶玉的意思。
五十七回中紫鵑試探寶玉,寶玉徹底痴狂發作,任是再愚鈍的人也能知道寶玉的病根在林黛玉身上,但是賈母也僅僅是很輕描淡寫的「我當什麼要緊的大事,原來是這句頑笑話」。也許賈母太過喜愛兩個玉兒,總覺得他們還是孩子,沒往其他方面想。
但是在四十九回中,薛寶琴進賈府後,賈母對薛寶琴異常喜歡,還問薛寶琴的生辰年庚,書中這么寫的
薛姨媽度其意思,大約是要給他求配。薛姨媽心中也遂意,只是已許過梅家了」。
薛姨媽分析這是賈母要為賈寶玉求親。盡管書中沒有寫出賈母的原意,很多人對此也有一番解讀,比如「以此來拒絕薛寶釵」,也就是說寶玉的婚配問題應該在賈母心中盤算過,但是她絲毫沒有表露半點意思。
這說明什麼,說明最起碼在四十九回的時候,賈母沒有把林黛玉作為孫子媳婦來考慮,否則她平時隨意流露出一點就能表達很清楚,用得著借薛寶琴來拒絕嗎?
我們看四十九回中,林黛玉的病情已經嚴重了,連眼淚都少了些,這說明在賈寶玉婚姻對象的選擇上,賈母有了猶豫,畢竟在賈府眾多的男兒當中,只有賈寶玉像他爺爺,當日寧榮二公囑托警幻仙姑,認為只有賈寶玉能夠「略可望成」,日後「步入正途」,來挽救這個家族。賈寶玉身上擔負著家族的興旺,頂門立戶,傳宗接代,身體日益病弱的林黛玉顯然不是賈母心中最合適的人選。
盡管很多人對於寶黛之情很清楚,但是賈母就是裝糊塗。所以有了續書中的這些話
孩子們從小在一處兒玩,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得人事,就該要分別些,才是女孩兒的本分,我才心裡疼她,要是心裡有別的想頭,成了什麼人了呢」
其實就在前八十回,賈母也表達過她的觀點,五十四回的掰謊記中她這樣說
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
我們暫且不討論這指的是誰,但是這段話足以表明她的婚戀觀點。
❼ 紅樓夢中的賈母和劉姥姥為何這么長壽
賈母能長壽具備這樣幾個關鍵點,概括說來就是多運動、節飲食、和好心態。首先說到運動,這是養生的第一要務。有句成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句格言「生命在於運動」,有句俗語「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都是強調運動的重要性。
賈母也是運動養生的實踐者。盡管她是顯赫家族裡的老祖宗,什麼活都不用她干,但她卻並非養尊處優,仨飽一倒,也是好運動之人。她極好熱鬧,哪有熱鬧就到哪去。如到清虛觀打醮,本來是鳳姐張羅的,並沒讓賈母去。賈母得知後主動要去,還動員寶釵和薛姨媽過去,說「長天老日的,在家裡也是睡覺。」結果促成了榮寧二府的一次集體活動,賈母成了領隊。在第三十八回,史湘雲邀請賈母賞桂花,賈母欣然前往。領著王夫人、薛姨媽鳳姐等人來到藕香榭,而且她大步流星在前面帶路,上了個竹橋,才由鳳姐攙扶著。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後,賈母一見如故,領著劉姥姥把園子各處轉了個遍,如果平時不愛運動,恐怕很難堅持下來。而即使到了冬天,這個老太太也閑不住。賈寶玉和一幫姐妹在蘆雪庵賞、雪作詩,賈母也趕了過來,和孫輩們熱鬧了一番,可見老太太愛湊熱鬧,喜歡運動,是個閑不住的人。
在飲食上,賈母也頗為講究,她喜歡「甜爛之食」,但對甜食也並非攝取無度。在第五十四回,賈府里慶元宵晚上看完戲後,賈母說有點餓了,鳳姐兒忙回說:「有預備的鴨子肉粥。」賈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罷。」鳳姐兒忙道:「也有棗兒熬的粳米粥,預備太太們吃齋的。」賈母笑道:「不是油膩膩的就是甜的。」鳳姐兒又忙道:「還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賈母道:「倒是這個還罷了。」可見賈母飲食較清淡,且不酗甜食,講究營養。此外她在飲食方面注意節制,賈府里每天都是山珍海味,而她也只是「嚼得動的多吃兩口」。在第七十五回的中秋晚宴上,只吃了半碗紅稻米粥,略嘗了兩點雞髓筍,其餘的飯菜分別送給鳳姐、黛玉、寶玉、賈蘭等人。
在民間有句俗語「少吃香,多吃傷。」說的就是暴飲暴食的危害。有人走訪過一些百歲老人,他們中的很多人終身吃飯只吃八分飽。因為過度飽食不僅傷脾胃,而且熱量和糖分攝入過多,也會造成肥胖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另外吃八分飽減少了腸胃的負擔,同時對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免疫系統有改善其功能的作用,這會使體內環境更加平衡,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更加協調,從而保證了細胞的正常生長,促進人的健康長壽。
而賈母享有高壽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她總能保持一個好心態。她性格開朗,喜歡說笑。賈氏家族裡英年早逝的那幾位除了鳳姐之外,性格都不太好,尤其是林黛玉,動不動就多愁善感,以淚洗面,自然不能長壽。鳳姐算是性格開朗的一個,但心機過重,心胸狹窄。而且作惡多端,使得她的心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終落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可悲下場。而賈母一生寬以待人,從不做傷天害理之事,這也使得她沒有心理負擔,便有了頤養天年的基礎。
我們給朋友發送祝福的時候都免不了要寫些諸如「天天開心」,「百事可樂」這樣的祝詞。誰都知道開心也是過一天,不開心也是過一天,但能做到天天都保持快樂的心態其實並不容易。而賈母卻做到了。她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是她不戀權位,把權力都下放給了晚輩,自己安享晚年。這使得她遠離了喧囂是非,也省去很多精力。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的偉人諸葛亮,他堪稱是智慧的化身,但卻僅僅活了54歲。因為與其說他是病死的,還不如說他是累死的。每事畢躬親,一個人干十幾個人的活,每天從早起忙到半夜,用他的對手司馬懿的話說就是「食少而事多,恐不久矣。」後來的事實果然讓司馬懿說中了。
除了遠離俗事羈絆以外,賈母還善於給自己找樂。用現在的話說,既能「老有所養」,又能「老有所樂」。她好熱鬧,愛打牌,愛看戲,愛說笑。戲看得多了,她也成了戲曲達人,能看出門道來,為此還上了一次回目。第五十四回便以《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命名,說的是她批評戲曲故事情節庸俗無聊的事。即使是在賈家敗落之後,面對合族上下籠罩著的陰郁氣氛,她散下所有積蓄,又張羅給寶釵過生日,在苦中作樂。帶領大家度過難關,沒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這個老太太堪稱是這個家族的鎮宅之寶。
❽ 賈母死因
賈母在續本中以八十三歲高齡去。
第一零九回 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
自此賈母兩日不進飲食,胸口仍是結悶,覺得頭暈目眩, 咳嗽.邢王二夫人鳳姐等請安,見賈母精神尚好,不過叫人告訴賈政,立刻來請了安. 賈政出來,即請大夫看脈.不多一時,大夫來診了脈,說是有年紀的人停了些飲食,感冒些風寒,略消導發散些就好了. ………
揭秘《紅樓夢》中賈母之死
在高鶚後四十回續本里,賈母是很長壽的,她不僅親自操辦了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婚事,而且目睹了林黛玉之死,以及賈府的衰敗,一直撐到賈寶玉和賈蘭中了舉人,賈府重新開始新一輪的「中興」徵兆才「臉變笑容」安詳死去的,而且「享年八十三歲」。
然而,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曹雪芹的原意。因為如果賈母健在,那麼,就不會有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姻悲劇,也不會有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悲劇。因此,賈母肯定是在之前就逝世的。那麼,賈母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我曾在拙文《賈母為何難定寶玉和黛玉的婚事?》里說到,賈母得知賈妃懷孕的好消息之後,決定錦上添花喜上加喜,讓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賈妃誕下皇子或者公主之後再成親。可是,得來的卻是賈妃因難產而母子雙亡的消息。而正是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直接導致了賈母之死。
我當然知道,得出這個結論容易,但要論證卻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在曹雪芹原著的前八十回,關於賈母的「暗示性描述」很少,而且,判詞里並沒有關於賈母的。但是,「少」並不等於「沒有」,關於賈母之死的判斷,還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
首先,賈母已經是年逾七旬之人。
小說第三十九回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有一段賈母和劉姥姥的對話:
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賈母向眾人道:「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么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
也就是說此時賈母的年紀應該在七十歲左右,而此時林黛玉十五歲,賈寶玉十六歲。之所以要提到賈、林二人的年紀,是要通過他們的年紀推出賈母的年紀。那麼,按照賈璉的小廝興兒與尤二姐提到的話,「再過三二年」,就要辦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婚事,那麼可以推測出,到那個時候賈寶玉十八九歲,林黛玉十七八歲,而賈母應該是七十二三歲。
而這期間,賈寶玉和林黛玉是不能結婚的,因為前後老太妃之死,後有賈敬之死,所謂國孝家孝在身。因此,在後四十回,應該過了三年,賈寶玉和林黛玉還未能成婚,而賈母也尚健在。
而也就在這時,傳來了賈妃有喜的消息,這對於賈府無疑是極端重要的,也因此,高興的賈母決定把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期定在賈妃喜誕皇子或公主之後,那麼這至少又要將近一年,也就是說,在賈寶玉接近二十歲、林黛玉接近十九歲、賈母接近七十五歲的時候,傳來了賈妃難產而死的消息。而賈母死時的年紀大概也就是七十四歲左右。對於古人而言,這已經是高壽了。
次,賈母和劉姥姥的對話在我看來是「有意味」的。
我們不妨細細體味曹雪芹設計的賈母所講的話,按照曹雪芹一貫的風格,我以為是有「意味」的。比如在得知劉姥姥七十五歲時不僅說「比我大好幾歲呢」,還說「我要到這么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
很明顯,後一句話是「假設」。所謂我如果到了七十五歲還不知道動得動不得呢,這似乎已經在暗示賈母就是在七十五歲左右發生變故的。
第三,賈母最疼愛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而最看重的卻是賈元春。
以賈母的睿智,她不可能不知道賈府的真正靠山是身為皇妃的賈元春。大家一定還記得小說第十六回關於賈元春晉升貴妃的描寫吧,其實已經把賈母乃至賈府上下對於賈元春的「倚重」描寫得淋漓盡致:
一日正是賈政的生辰,寧榮二處人丁都齊集慶賀,鬧熱非常。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唬的賈赦賈政等一幹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早見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乘馬而至,前後左右又有許多內監跟從。那夏守忠也並不曾負詔捧敕,至檐前下馬,滿面笑容,走至廳上,南面而立,口內說:「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說畢,也不及吃茶,便乘馬去了。賈赦等不知是何兆頭。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賈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報信。有兩個時辰工夫,忽見賴大等三四個管家喘吁吁跑進儀門報喜,又說「奉老爺命,速請老太太帶領太太等進朝謝恩」等語。那時賈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佇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紈,鳳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媽等皆在一處,聽如此信至,賈母便喚進賴大來細問端的。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里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賈母等聽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氣盈腮。於是都按品大妝起來。賈母帶領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轎入朝。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帶領賈蓉,賈薔奉侍賈母大轎前往。於是寧榮兩處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
顯然,賈元春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是關乎賈府興衰的徵兆,因此,別看賈母最疼愛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但賈母其實最看重的卻是自己的大孫女賈元春,因為,這才是決定賈府榮辱興衰的「核心」。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想見賈元春懷孕之喜以及賈元春難產之死這兩個反差極大的事件對於賈母的打擊,以賈母的遠見卓識,她不可能不知道賈妃之死對賈府意味著什麼。而這樣的打擊,對於賈母這樣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來說,幾乎可以說是致命的。
第四,賈母脾氣極大。
通過小說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賈母是一個氣性非常大的老太太,賈寶玉被賈政暴打時的賈母的一連串表現:「顫巍巍的聲氣」、「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厲聲」、「滾下淚來」、「冷笑」、「立刻回南京」、「抱著哭個不了」等等,都表明了賈母的氣性極大。即使連賈寶玉和林黛玉慪氣這樣的小事,有時候也會把老太太氣得大哭,小說小說第二十九回,賈寶玉和林黛玉又因為瑣事吵了起來,還吵得很厲害,「林黛玉大哭大吐,寶玉又砸玉」,直到賈母來才勸歇。「過了一日……那賈母見他兩個都生了氣,只說趁今兒那邊看戲,他兩個見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么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嚈這口氣。』自己抱怨著也哭了。」還有林黛玉的母親賈敏之死,縱使過了很長時間,賈母見到林黛玉還抱著她大哭自己的女兒。
俗話說氣大傷身,以賈母的高齡,這么大的脾氣,是很可能導致對其身體的嚴重傷害的,尤其是賈母又喜歡熱鬧,大喜大悲之下,更何況是賈元春的死訊,這樣的打擊極有可能導致賈母的一時急火攻心而出現意外。
第五,賈母喜歡熬夜。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賈母特別喜歡熬夜。小說第七十五、七十六回寫中秋之夜,賈母竟然把林黛玉等眾位年輕的小孩子都熬跑了,而她老人家還不盡興,直到大家勸了才歇息。這說明賈母的生活習慣是有問題。而且她特別喜歡大家湊在一起吃宴席,這對於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都是不好的,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狀況。
第六,賈母體胖。
賈母是一個很富態的老太太,而且不喜動,而且生活優裕,這很可能導致她患有一些「富貴病」,比如現在社會流行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以及心臟、支氣管等方面的疾病隱患。當打擊來臨,這些平時隱藏的疾病就會總爆發。
第七,在《紅樓夢》里所謂的「生氣」似乎對人的打擊是很致命的。
這是小說通過很多事例刻意要證明的一點,比如秦鍾的父親秦業是一氣之下一病不起而死的,而且,請大家注意,秦業的年紀也是七旬,小說寫道:「誰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進城,找至秦鍾家下看視秦鍾,不意被秦業知覺,將智能逐出,將秦鍾打了一頓,自己氣的老病發作,三五日光景嗚呼死了。秦鍾本自怯弱,又帶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見老父氣死,此時悔痛無及,更又添了許多癥候。」我以為對一個小說中很次要的人物採取這樣的描寫,是具有暗示意味的。曹雪芹似乎是在告訴我們「生氣」對年老之人的打擊是致命的。
而且,生氣殘害的不僅僅是年老之人,還有很多年輕人。秦鍾年紀輕輕也是氣病交加而死的,晴雯的死也是氣病交加的結果,還有尤二姐,是在氣病交加預感來日無多的情況下決定吞金自殺的,一直想進大觀園的柳五兒是氣得一病不起而早夭的,還有「生氣」對於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等人身體的摧殘,都表明在曹雪芹看來,「極端的生氣」是可以致人於死地的。這些比賈母年輕許多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呢?
第八,賈母肩上承擔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是很大的。
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賈母是有大智慧的人。而這樣一個人對於賈府的命運是比別人看的要清楚的。因為看到了賈府的命運懸於賈元春的沉浮,所以她一天到晚總擔心著皇宮里大孫女的安危,也擔心賈府的一干兒孫媳婦做出失德不檢點的事情來;也正因為此,她力主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合,可惜,遭到了短見的王夫人的堅決抵制,她為此也操碎了心。諾大一個家族,只有她和賈政、探春以及早死的秦可卿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危險。而正是在這樣長期的巨大的壓力之下,賈妃之死的沉重打擊直接導致了賈母的離世。
總之,在我看來,無論從賈母對賈元春的「倚重」還是賈元春對賈府的「重要性」而言,以及她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來看,賈母因賈妃懷孕生育一直處於巨大的喜悅之中而突然面臨賈妃之死的極大反差式的打擊,急火攻心,憂慮過甚,在她來不及安排好一切的情況下,驟然撒手人寰,離開了人世。
賈母是在賈府被抄家後半年死的,寶玉的婚禮在賈母死之前進行。預告片這個情節是正確的。
根據曹雪芹的意思,賈母應該是在寶玉和寶釵還沒成親前就死了,但是高鶚的續書中卻寫的是他們成親的時候賈母還沒死。而新紅樓夢後40回是根據高鶚的續書來拍的,就成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