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些的錦鯉不好養
❶ 錦鯉難養嗎
錦鯉好養。錦鯉屬雜食性。錦鯉生性溫和,喜群游,易飼養。
拓展資料:
環境要求
錦鯉和金魚一樣對水溫、水質的要求不嚴,適溫范圍為2℃~30℃,但不能抵抗水溫驟變、溫差驟然超過2℃~3℃錦鯉會出現不適,最適水溫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氣,適於生活在微鹼性、硬度低的水質環境中。
食性要求
錦鯉是雜食性魚類,一般軟體動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棲動物以至細小的藻類或人工合成顆粒餌料均可食之。
魚種選擇
應選擇魚體健康、無傷、無脫鱗和其他疾病,魚體光亮、顏色多樣、界限分明的魚種。
參考資料:
錦鯉-網路
❷ 魚缸養錦鯉養不好怎麼回事
溫度別太高20左右就行,少喂,半飽就好。另外感覺水質控制不好還是魚有點多的關系,按照兩公分水養一公分魚的比例養。
❸ 為什麼我新買的錦鯉魚總是養不活
錦鯉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觀賞魚之一,錦鯉不僅有著吉祥的寓意,更能給家裡增添不少生趣。但是不少魚友表示新買回來的錦鯉入水後存活率不太高,既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又影響心情。提高新入錦鯉存活率其實很簡單!就是過水。
首先,為什麼要過水?
不少新手小白最愛乾的一件事情,錦鯉買回來就放進魚缸或者魚池,然後喂點食彷彿就萬事大吉了!真的是這樣嗎?
人進入新的環境會感到不適,需要一個適應期。同樣,魚也是如此,錦鯉剛進入新的環境會有一個逐漸適應新環境的過程,這就好比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有些錦鯉無法適應,就會產生拒食,趴缸等現象;嚴重的甚至會得病最後導致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錦鯉的疾病是會傳染的,一條錦鯉的死亡可能導致全軍覆沒!因此必須要過水!過水!過水!重要的事情要強調三遍。
那麼,重頭戲來了,新魚過水怎麼操作?
牢記四句話「先泡袋,再消毒,連增氧,早隔離!」
「先泡袋」
買過觀賞魚的魚友們都知道,水族商家會用2-3層的塑料袋包裝錦鯉,並在錦鯉的包裝袋內填充純氧。第一步,先拆一層塑料袋,保留最裡面一層包裝袋。第二步,將包裝袋連同錦鯉放置於隔離水池約40-60分鍾。第三步,注意觀察,若袋中氧氣不足,及時添加氧氣,並且每隔十分鍾轉動一下袋子。第四步,遞進式下鹽。將袋子打開,將約為原包裝袋內水體總量1/3且鹽度為0.3%的池水灌入,增氧或鼓入空氣後,封閉袋口,繼續浸泡袋子約10分鍾。
此處一定要注意:池水也需鹽度為0.3%。錦鯉最高能耐受鹽份為1%的水,但錦鯉適應高鹽度的池水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直接將錦鯉移入高鹽度的池水中,錦鯉會嚴重的脫水。
接下來,鹽度呈現循序漸進地增加。間隔12小時後,將池水鹽度增加至0.5%,再過12小時,增加至0.7%。
此處有一個細節:這里用的鹽,是粗鹽,而非普通家用食鹽。粗鹽是未經處理的鹽,富含豐富微量元素,不僅可以促進錦鯉吸收利用,還有助於補充水中微量元素。。錦鯉對鹽度的緩慢變化,表現出很大的忍耐性。
「再消毒」
錦鯉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病原體,可用濃度為20ppm的高錳酸鉀,對其葯浴消毒可有效殺滅魚表面和腮部的細病菌,防止病原體進入隔離水池。
具體操作方法為:
第一步,待錦鯉的包裝袋內外水溫一致後,撈出錦鯉置於濃度為20ppm的高錳酸鉀中2-3min進行消毒,將魚放入隔離池,然後棄去原包裝袋及水。
第二步,觀察30分鍾,此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