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嘉靖為什麼那麼便宜

嘉靖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時間: 2022-12-16 23:52:19

❶ 嘉靖為什麼那麼痛恨楊慎

他不是痛恨,他是記仇。

嘉靖並不痛恨誰,只不過是愛記仇而已。尤其愛記住挑戰過他尊嚴的人,嘉靖可能是個處女座傲嬌小公舉。

楊慎是明代著名才子之一……

嘉靖:哦~你說誰是著名才子?朕給你個機會再說一次!

吃瓜:那個……尊敬的英明的陛下,當我什麼都沒說!下雨了,我媽叫我回家偷菜,拜拜。(火速逃離現場)

其實我懷疑高智商的嘉靖是知道的。

❷ 如何客觀的評價嘉靖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有能力,無道德,有權謀,無責任的昏庸的能君。他可以保證正常情況下王朝不崩潰,卻不能保證百姓吃飽穿暖無凍餒之苦。他不能挽救亂世中王朝的崩潰,卻能保持衰弱的王朝不滅亡。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他是明憲宗朱見深之孫、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本來按照皇位繼承順序,嘉靖帝跟皇帝寶座基本上「八竿子打不著」。可是,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時候,明朝最會玩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意外去世。由於正德帝沒有子嗣,所以朱厚熜這個堂弟意外地撿到了這么一個天大的便宜。

嘉靖皇帝自幼就非常聰明,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極力推舉他成為大明王朝的新君。歷史上有過許多次在政權交接之際,權臣擁立蠢貨當皇帝,以便於讓自己掌控朝政的事情。而作為朝廷實際一把手的楊廷和卻選中了極為睿智的朱厚熜來繼承皇位,可見這位年過六旬的老爺子對大明王朝真的是鞠躬盡瘁。

簡介

嘉靖皇帝極為聰明,以他的聰明才智,完全有能力讓大明王朝重新煥發生機。可是他卻將智謀完全用在了帝王權術方面。雖然他在位期間一直有處理國家事務,但他的出發點不是為了江山社稷,而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無上權威。他迷信方士所說的「二龍不能相見」的鬼話,長期不與自己的兒子相見,父子親情若有若無。

嘉靖帝在位四十多年時間里,大明王朝國力沒有什麼起色,雖然有人將他在位前期稱為「嘉靖中興」,但實際上這個所謂的中興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遠遠比不上在他之前的「弘治中興」和在他之後的「萬曆中興」。嘉靖帝的最大問題在於他明明有能力可以做的很好,但他卻荒廢了這四十多年的時間,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玩帝王權術和煉丹修道上面去了。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評價嘉靖皇帝的話,那就是:他不是個好人,也不是個好皇帝!

嘉靖帝在位後期,明朝的總體實力有所下滑,不過遠沒到瀕臨亡國的程度。雖然他算不上是個好皇帝,但明朝「始亡於嘉靖」這個鍋,嘉靖皇帝表示他是不會背的!

❸ 為什麼宋朝末期那麼有錢.明朝末期卻窮的連軍餉都沒有

明朝其實並不窮,窮的是天啟和崇禎。僅論財政的話,嘉靖開始就很窮了。

明代財政很奇葩,中央分兩個財政,一個是國家的,歸戶部管,一個是皇帝自己的,叫內庫。

嘉靖時期很窮,海瑞那句:嘉靖嘉靖,家家干凈。很真實。但是嘉靖駕崩之後就不一樣了。很多人只記住了嘉靖對裕王(隆慶)很不好,但是都忽略了嘉靖完全是以繼承人的態度來培養裕王的。隆慶繼位後,推動改革,首要的就是開海,其次是和蒙古貿易。兩套組合拳打下來,戶部有錢了,內庫也有錢了。

到萬曆即位後,也很有錢,要不然張居正沒那麼大底氣直接變革。搞什麼一條鞭法。這個變革的整體基礎在於國家貨幣要多,換句話說要有本位貨幣,而且數量要很多。在當時來說,就是白銀。根據記載,當時中國擁有全世界1/3的白銀。可以說一改之前銀荒的情況。耳熟能詳的萬曆三大征就是靠著海外貿易支撐起來的。也就是說全是皇帝掏私人的錢就搞定了三場戰爭。

萬曆皇帝據說很聰明,但是對待繼承人很不好,既不做培養,也不指點。之後就落入了東林黨的口袋。

確實得講,東林黨和東南地主階層脫不開關系,即使不是代理人也是共生的關系。於是關稅沒了,商稅沒了,其他各種稅種都沒了。比如茶稅,天啟五年在魏忠賢的主持下一年收35萬兩白銀,崇禎元年在東林黨的主持下,只收到17兩。一年。

所以明朝不窮,但是大資本家提前玩起了代言人的玩法,導致朝廷收不上稅,那不窮才是不科學的。

❹ 在明朝的皇帝中,為何嘉靖帝顯得那麼另類

這或許跟他藩王入主大寶的出身有關系,雖說他不是明朝第一個以宗親藩王的身份成為明朝帝王,但在他之前,那些宗親即位的皇帝,不是靠著真刀真槍奪了天下,那就是靠著能力護住了明帝國的江山,總之他們的帝位比嘉靖帝要穩當。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讓年少登基的嘉靖帝心中不安且不甘,於是嘉靖帝的一生都在與臣子較勁,與他的皇位較勁,最後就變得非常另類了。

明朝另類皇帝

說起嘉靖帝,那可是明朝出名的皇帝,因為他是明朝第一個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而且一心求道,好像仙風道骨,不問塵俗之事,可實際上皇帝該享受的一切,他都享受了,美人與奢侈的生活,人家向來也不拒絕。並且別看人家幾十年不上朝,朝堂之上,或者之下,沒有什麼事是他嘉靖帝不知道的,皇權牢牢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即便他養出了明朝最大的奸臣嚴嵩,可人家說扳倒嚴黨就扳倒。可見嘉靖帝的權術很是高深,深到奸臣為他所用,也被他所棄,比起其他明朝的皇帝,簡直另類的有些離經叛道。

其實嘉靖帝也是無奈,無奈他不是正統皇子出身,無奈明帝國文臣集團能量太大,還無奈他那隨心所欲的權力之心。總之在嘉靖帝各種心思之下,他對自己的皇位,對臣子們,甚至對大明帝國都充滿了深深的擔憂。因此他的一生都在較勁,於是就顯得格外另類。




❺ 采陰補陽的皇帝,基本離死不遠了

采陰補陽,多不靠譜,但總有人信。方法千奇百怪,結果大都相似,腎虛的是男人,受苦的是女人,有時候動物也難倖免。

有些方法,二到無限大。

據說明時有一個叫袁本盈的道長,就發明了一個神奇的方法,用人參餵羊,用吃了人參的羊喂狗,然後以狗肉拌入驢飼料,驢配時割其勢,然後皇帝吃這玩意兒。

這是補。

還有一種是采。

韃靼人有一個叫弘吉剌的部落,美女如雲,成吉思汗的第一個老婆就是弘吉剌部的。漢時他們就進貢特種美女給大漢皇帝,然後派出老婦女陪姑娘們睡覺,主要看有沒有口臭,打不打呼嚕等,然後分組,六人一組,三日三夜一換班。

但無論是補,還是采。干這種調調的皇帝,基本都離死不遠了。

明朝的皇帝多數荒唐。嘉靖皇帝就差點死在「采陰補陽」上。

公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大明發生了「壬寅宮變」。領導和參與宮變的,清一色的美女娘子軍,楊金英、邢翠蓮為總指揮和副指揮,帶領十多名宮女謀殺嘉靖皇帝。

武器也很落後,比八路軍的裝備還差。因為她們只有幾條黃綾布,而且,差一點就活活把嘉靖皇帝勒死在床上。

當然,她們最後都被凌遲處死了。嘉靖皇帝趁機說,啊哈,宮里太不安全了。從此不回大內,理所當然不上朝了,順其自然在永壽宮里修齋建醮,做起道士,無法不可不戒地持續采陰補陽。

嘉靖皇帝的采陰補陽很過分,很混蛋。

首先,他的理論基礎很扎實。因為幾個道士說,養生是不必節欲的。相反,只要掌握了我們只售998的房中秘術,多次跟童貞處女發生肉體戀愛,便可以采陰補陽、延年益壽。

嘉靖皇帝心花怒放,只要998,這么便宜的欲仙欲死還能兼職養生,爽死了!

全套998的養生套餐,執行起來也很簡單。黎明之時,那些宮女們必須趕在日出時分採集甘露,以供嘉靖皇帝飲用。

這些女孩不陪侍,因為要等待月經初潮,初潮應該會肚子疼吧!嘉靖不管,要求她們跟尿檢采尿一樣採集初潮經血,用來煉丹。

這玩意兒有用?

有用!

因為有附加東西,主要是中草葯和各種礦物質,外加童男童女尿,煉出來的丹是紅色的,叫做「紅鉛丸」,因為其中提取了人尿中的性激素,所以大有那個作用。

嘉靖皇帝感覺自己年輕了,一柱擎天功登峰造極。

宮女們終於受不了了,發動了宮變。

這事很不可思議,按道理,推翻帝制的,經常是那些手握兵權的人,何況,弒君謀反,要滅九族的,要凌遲處死的,就算是公卿將相也不敢輕易動這念頭,何況幾個武器裝備都沒有的弱宮女?

那肯定就是欺人太甚,實在忍無可忍了。

可見,這玩意兒做不好,真的就離死不遠了。因為你不可能想到會激起誰弄死你的念頭。

【END】

❻ 明朝一樁傷母案,轟動朝野上下,為何嘉靖帝放過真凶

嘉靖八年,京城有個叫張福的人去報案,說自己的母親被鄰居張柱給殺死了。當時東廠在京城的耳目眾多,收到消息後,馬上就派人去將張柱抓了起來。在一頓酷刑之下,張柱承認了自己就是殺害張福母親的兇手,於是東廠就將這一結果上報嘉靖帝知曉。

嘉靖帝看後覺得沒問題,就將案件後續交給刑部處理。由於東廠的勢力大,既然他們已經得出結果了,那麼刑部也沒必要多費精力去核實。最後就簡單走了一下流程,便判定張柱就是殺人兇手,判處死刑。

案情反轉

或許有人會說,這案子不是已經結了嗎?可問題是,張柱到了刑部以後,就不承認自己是兇手了,還說是張福自己殺死母親,從而嫁禍給他。當然,僅憑張柱的一面之詞,刑部是不敢公然推翻東廠的審訊結果的,關鍵是張柱還有人證。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次案件雖然性質惡劣,但只不過是其中很簡單的一起。原本查明真凶,依法處置也就是了,為何嘉靖帝要放過真凶呢?他這樣做,不僅會讓真凶逍遙法外,還會令朝中官員,以及京城百姓失望,如此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嘉靖帝為什麼要做?

其實,這都是因為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駕崩的時候,因為膝下無子,所以才讓堂弟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帝撿了便宜,坐上了皇位。可是嘉靖帝上位後,就不願以“皇考”尊明武宗的生父明孝宗,對於武宗時期的舊臣,他也是採取打壓的態度。

那麼這與傷母案又有什麼關系呢?原來,張福的鄰居張柱,是明武宗皇後夏氏家族的家僕。所以很有可能,嘉靖帝是因為忌諱明武宗舊勢力,想要打擊夏氏家族的外戚勢力,才會一心想要處死張柱。

當然,史書上並未記載是出於這個原因,而就算真的是出於這個原因,史書也不會記載。不過嘉靖帝非要參與民間刑事案件,還冒著失去人心的風險駁回二審、三審結果,就可見此事不會那麼簡單。

❼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作為一國之君,為什麼會混到如此差錢的地步

所以在《大明王朝1566》里才會有「改稻為桑」的國策。嘉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目的是為了煉丹差的那100萬兩銀子,為了這點銀子,他可以容忍嚴嵩貪300萬。而嚴嵩利用嘉靖的這個心理,硬是假設出了海外有一個穩定的絲綢貿易市場,然後通過國家資本主義進行「官辦絲綢經濟」,但是最終眼睛盯著的卻是老白姓的土地。

明朝的皇帝只考慮自己用錢,卻沒有一個考慮過朝廷的健康運轉,百姓的疾苦,所以最終才丟了江山。

❽ 海瑞上書大罵嘉靖帝一無是處,為什麼嘉靖不敢處死他

因為嘉靖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如果他殺了海瑞,海瑞將會流芳千古,而嘉靖則會因此留下罵名。嘉靖不殺海瑞,也可能是默認了海瑞是對的,他對自己晚年不務正業感到慚愧。

嘉靖或許默認了自己的罪過

嘉靖晚年的時候沉迷於修道,他追求長生不老,卻懈怠了政事。然而他吃了那麼多丹葯,身體卻每況愈下,此時的他也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對的。剛好海瑞上書,字字珠璣,將嘉靖罵醒了,但是嘉靖不能接受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所以將海瑞關進大牢,但也沒有賜死他。

❾ 嘉靖帝為何總說自己的四季常服不過八件,他是真的節儉嗎

不。嘉靖帝是在向大臣們說明自己花費的不多,國庫空虛不是他的責任。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嘉靖帝的常服不到八件,關於他說的這句話則是來自電視劇《大明皇朝1566》中,嘉靖帝用自己常服的數量少推卸責任。當時官員腐敗,國庫又空虛,而且還查到江南官員沈一石貪污上千萬兩,朝廷震動。嘉靖帝借這件事,更有理由說國家財務緊張都是因為貪官,和皇帝自己沒關系。

總的來說,嘉靖帝作為一個國家的皇帝,不可能僅有常服八件。而且歷史上的嘉靖帝也沒有致力於節儉。反而是記載了他大興土木,建造道觀,造成了許多的浪費。關於嘉靖帝節儉的說法很有可能是電視劇中虛構的。嘉靖帝在歷史上評價很高,除了中期用人出現了偏差,導致朝堂一系列的動盪外,早期和晚期的嘉靖帝政績都是可圈可點的。

熱點內容
oppo手機微信為什麼不通知新消息 發布:2025-07-28 10:08:56 瀏覽:980
微信群里為什麼發布了紅包 發布:2025-07-28 09:38:47 瀏覽:338
為什麼左右眼不一樣大的 發布:2025-07-28 09:38:37 瀏覽:177
為什麼成年人晚上睡不著 發布:2025-07-28 09:24:10 瀏覽:295
微信朋友圈視頻為什麼只能看幾秒 發布:2025-07-28 09:18:28 瀏覽:365
蘋果手機為什麼退出是灰色的 發布:2025-07-28 09:18:27 瀏覽:172
為什麼男人不願意讓看他手機 發布:2025-07-28 09:18:27 瀏覽:880
氮化件為什麼顏色是藍色 發布:2025-07-28 09:18:27 瀏覽:72
魚為什麼晚上吃餌料 發布:2025-07-28 09:18:17 瀏覽:987
為什麼電腦pubg總閃退 發布:2025-07-28 09:17:45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