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處理器970便宜

為什麼處理器970便宜

發布時間: 2023-01-20 19:57:51

Ⅰ i7處理器Gtx970單價,便宜點的要多少

I7處理器有很多代,你問的是哪代,最新的i7 7700K散片都要2300左右。GTX970就不要用了,替代顯卡已經出了GTX1060 6G版,性能比GTX970強多了,價格2000。

Ⅱ 麒麟970屬於什麼檔次

麒麟970屬於中低端。

麒麟970屬於在發布時間2017年是屬於華為比較高端的晶元,但是在如今肯定是比較過時的晶元屬於比較中低端的晶元了。該晶元主要應用在華為mate10系列的手機之中,但是如今的華為麒麟系列最高端的晶元是麒麟9000,是屬於5g晶元,而麒麟970是屬於4g晶元,無法使用5g信號。

麒麟970特點

麒麟970的CPU核心架構是四顆A73大核心+四顆A53小核心的架構,架構是比較老的,相比於目前中端晶元來看已經差了兩代(A73,A75,A76)。

在能效比上肯定要比目前幾款中端處理器差很多而且幾款中端處理器的頻率和麒麟970基本差不多,因為ARM核心架構的提升其實就是同頻能效比提升,那麼由此就大體可以看出,麒麟970的CPU性能肯定會是短板了,預計也就只能和天璣720U打個有來有回了。

Ⅲ 麒麟 960 和 970相差很大嗎 價錢差800塊錢,買哪個

其實差距也不是很大,價格方面也差不多,關鍵是現在麒麟980都出來了,所以麒麟970和麒麟960都相應大幅度降價,特別是麒麟970,比如麒麟970的華為榮耀v10高配的也就1800左右,960的華為nova2s也就1500左右。

Ⅳ 華為麒麟970晶元相當於高通驍龍哪一款處理器雙方各有什麼優劣點

從實際來說,麒麟970處理器可能介於高通驍龍835和845之間吧。

大家喜歡將麒麟970和驍龍835處理器作為比較,甚至一度認為在GPU性能上只能堪比驍龍710這款中高端處理器。所以,我們拋開這些,我們看看麒麟970真實的性能情況。

麒麟970和驍龍835之間的比較。兩者其實在跑分上差距真的不大,在安兔兔跑分中,麒麟970跑分和驍龍835的跑分幾乎是接近的,大約在20-21萬分左右。

小米6:

榮耀10:

可以見得,在處理器跑分中,驍龍835還是佔有優勢的,其實驍龍835佔有優勢很正常,因為兩者在架構上幾乎雷同。因為,麒麟970使用的是4 A73 4 A53結構;驍龍835使用了8核Kryo 280,所以從這個角度,兩者的差距並不大。而GPU上驍龍835一直是強項,這方面Adreno 540又比之前的機型提升了25%左右,我們也從跑分看,會存在一些差距。

不過,麒麟970支持AI,也就是我們所知道NPU,這個整體性能的差異,會讓麒麟970的AI效果更好。而,驍龍835卻沒有這方面的提升。

雖然,麒麟970和驍龍835的總體比較會有一些差異,實際比較均衡類似,但是比驍龍710卻要強的多。

比如,小米8se,在CPU上,因為驍龍710的處理器架構比較先進,所以在跑分上接近麒麟970。但是,麒麟970的GPU使用的是MAli G72,為12核心,所以能力比驍龍710要強。所以,說麒麟970和驍龍710一個檔次,確實有點小瞧了麒麟970。

麒麟980和驍龍845的戰爭都准備開始了,現在還再說麒麟970嗎,高通驍龍的835和麒麟970是對立關系,其實麒麟970的CPU已經和驍龍835平起平坐,但是GPU是麒麟970的一個弱點,干不過驍龍835。算了,我也不想用什麼大數據來對比,我就說說我對兩款處理器的實際感受吧。

沒有嚇人的技術GPU Turbo之前,麒麟970日常使用是沒問題的,但是玩 游戲 就真的是掉幀,和驍龍835是沒得比,我寧願想用iPhone 6sP來玩都要舒服很多,然後玩了朋友驍龍835的三星S8,體驗比當時的我用的榮耀V10要強的多。

但是榮耀Play出來之後,隨之帶來的GT技術,真的是讓我對麒麟970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目前主流的 游戲 基本上都能滿幀運行, 游戲 體驗真的是不輸驍龍845的小米8。

不吹不黑,970和821差不多,和835還是有差距,980又比845差一點,整體差半代,實話實說,勿噴

有人說:麒麟970相當於驍龍845,對於這個說法,我認為是無稽之談。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同一時期的麒麟晶元,其性能是弱於高通驍龍晶元的。

按照這個標准,麒麟970的綜合性能接近驍龍835,差驍龍845一個級別。

按照麒麟晶元和驍龍晶元的發布時間,我們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麒麟970對應驍龍845。

麒麟980對應驍龍855

麒麟990對應驍龍865

麒麟9000對應驍龍888

因為麒麟9000的綜合性能和驍龍888相當,所以麒麟970也和驍龍845相當。

乍一看來,這個結論十分合理。畢竟榮耀10和小米8是在同一時期發布,而這兩款手機分別搭載了麒麟970和驍龍845。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拿麒麟970對標驍龍845,認為這兩款處理器性能相當。

在我看來,這個結論是不準確的,因為麒麟970的綜合性能只接近驍龍835,離驍龍845還有一段距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看看麒麟970這款晶元的參數。

一,CPU性能

麒麟970的CPU採用了4個A73架構+4個A75架構,最高主頻為2.4HZ。相較於麒麟960,麒麟970的架構並沒有明顯的提升,因此麒麟970的CPU性能並不強。

二,GPU性能

麒麟970的GPU採用了G72MP12,這是一款12核的圖形處理單元,其主頻數不超過1HZ。相較於麒麟960的G71MP8,麒麟970的GPU有明顯提升。

三,NPU性能

麒麟970最大的特點是它的NPU功能,NPU簡稱神經網路單元,可以高效的處理AI任務。

我至今還記得麒麟970發布的時候,官方拿麒麟970和蘋果A系列晶元、高通晶元進行圖片識別,麒麟970的識別速度遠超高通晶元和蘋果晶元。

四,工藝製程

麒麟970採用了台積電10nm製程工藝,其內部集成了 55億個晶體管,功耗比起來960降低了20%。

五,跑分數據

搭載了麒麟970的榮耀10在跑分測試中獲得了20萬分的好成績。在2016—2017年階段,20萬跑分已經達到旗艦手機的水準。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麒麟970的綜合性能比起960有非常大的提升,進步之快讓人驚嘆。

為什麼說麒麟970不如驍龍845處理器呢?

我們看看驍龍845處理器的性能參數。

一,CPU方面: 驍龍845也是採用四個大核+四個小核的架構。不過驍龍845最高主頻為2.8HZ,遠高於麒麟970的2.4HZ。由此可見。CPU方面,驍龍845要高麒麟 970一個級別。

二,GPU方面: 驍龍845採用的GPU型號是Adreno630,其大核頻數非常客觀,要強於麒麟970,因此它的性能要更強。

三,跑分方面: 搭載了驍龍845的小米8跑分能夠達到26.9萬分,整整比榮耀10高出6.9萬分,而這就是驍龍845性能更強的體現。

四,工藝製程: 驍龍845也採用了10nm製程工藝,因此在代工水準方面,二者並沒有本質區別。

不管是GPU、CPU、跑分,驍龍845都要領先麒麟970一個級別。准確地說驍龍845和麒麟980是同一水準的晶元。

如果說麒麟970相當於哪款高通晶元,我認為是驍龍835這款晶元。

驍龍835也是一代神U,這款晶元被廣泛使用於各大旗艦手機,熱度最高的驍龍835機型當數小米6了。

小米6這款手機的口碑有目共睹,時至今日,仍然有超過百萬的消費者在使用小米6。

由此可見,驍龍835絕對是一款合格的旗艦晶元,比驍龍821更加成功。

那麼驍龍835這款晶元的參數如何呢?

一,CPU方面: 驍龍835也是採用了四個大核+四個小核的架構,其最高主頻為2.45HZ。

就CPU主頻數而言,驍龍835要強於麒麟970一點,二者在伯仲之間。

二,GPU方面: 驍龍835GPU型號是Adreno540,雖然Adreno540和Adreno630在性能上有一定差距,但Adreno540在日常體驗方面並不弱於G72MP12,因此GPU性能,麒麟970和驍龍835相當。

三,跑分方面: 麒麟970和驍龍845的跑分非常接近,搭載了麒麟970的榮耀10跑分為20萬分,搭載了驍龍835的小米6跑分為21萬分。

從跑分上看,驍龍835的性能要略強於麒麟970。當然了,相差1萬的跑分,實際體驗區別不大。

四,工藝製程: 麒麟970和驍龍835都採用了10nm製程工藝,但麒麟970是台積電代工生產的,驍龍835是三星代工生產的。

由於台積電的生產工藝更成熟,都是10nm製程工藝,台積電代工的晶元質量更好。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麒麟970和驍龍835性能相當,那麼這兩款處理器的優劣點是什麼呢?

一,麒麟970的優劣點

很明顯,麒麟970的CPU架構要弱於驍龍835。由於CPU是晶元性能強弱的體現所在,因此麒麟970的性能要弱於驍龍835。

使用驍龍835處理器玩 游戲 ,流暢度要強於麒麟970。

由於麒麟970有NPU架構,因此麒麟970的圖片識別能力更強。在一些AI操作方面,麒麟970無疑更強,這也是麒麟970的優勢所在。

當然了,隨著AI技術得推廣,麒麟970的AI優勢不在,已經被麒麟980、驍龍855等晶元超越。

二,驍龍835的優劣點

驍龍835並沒有NPU架構,因此它的圖片識別能力較弱,遠不如麒麟970。在AI應用方面,驍龍835要弱於麒麟970的。

不過在2017年階段,AI應用場景較少,所以驍龍835的這個劣勢也算不上缺陷。

由於驍龍835的跑分和CPU性能更高,因此驍龍835在日常使用方面更流暢,體驗更舒適。

雖然麒麟970的綜合性能落後於同階段驍龍845,也略差於驍龍835,但這並不意味麒麟970就不是一款合格的晶元。

畢竟我國在晶元設計領域起步較晚,和世界上的優秀公司比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但華為奮發圖強,推出了麒麟980、麒麟990、麒麟9000等優秀產品。

如果要對移動端處理器進行對比,同代之間才有對比的價值,否則失去了意義。

蘋果處理器同期領先太多,這里先來看看麒麟970能否與高通驍龍845一戰吧。

兩款處理器的參數對比

兩款處理器均使用10nm的工藝製程,並且均使用8核心的架構。

兩款處理器跑分對比

通過安兔兔跑分,結果令人十分遺憾,麒麟970對比高通驍龍845差距明顯。

麒麟970與高通驍龍835

同代的無法對比,只有同高通驍龍上代的旗艦處理器進行對比。

只能說麒麟970和高通驍龍835旗鼓相當。

關於華為處理器僅和高通上代處理器戰平的事情,您怎麼看?

對於手機處理器水平的認定我們要從跑分的陰影中離開,不要被跑分所迷糊,一直以來,高通一出新處理器總要在小米家安兔兔跑分平台上溜一溜,殊不知這是商家的套路,這種套路讓大家永遠看不到真實水平,而麒麟處理器在國外權威評測一直很強,卻在小米家安兔兔上常常栽跟頭,究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安兔兔的跑分完全被人為操縱,所以對跑分我們不必當回事,因為真正強大的處理器是靠體驗出來的,就拿麒麟970來講,它的整體水平在驍龍845之上,尤其在Al、lSO、lPS及CPU上表現尤為突出,從搭載麒麟970的榮耀V10壓倒性地擊敗搭載驍龍845的小米8上就能得出答案。

不要說麒麟970和什麼處理器同水平。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貓,你應該去比較搭載同一處理器的手機哪個品牌的銷售量最好。因為消費者的口碑比什麼跑分軟體和自媒體的宣傳靠譜多了。

不說參數說體驗,用過一加5,榮耀10和小米6X;日常使用970與835處於同一水平, 游戲 體驗就尿崩了,榮耀10實際 游戲 體驗還不如小米6X,就算弄個GT也沒用,實際 游戲 體驗不佳;但是在圖片處理能力上應該優於835的;作為旗艦級處理器一個年初就出來了,一個年尾才出來,兩個各有千秋,差距就是10個月時間

再次補充說明,以上只是自己個人體驗和觀點,我就是個沒事兒買個手機來玩兒的人,沒有哪家手機廠因此便宜過我五毛錢,請收了五毛錢的 別在我面前護主,不管你是哪家的

CPU等同835,但GPU只比660好一點點,別幻想GT能補足,畢竟硬體性能就這樣!

Ⅳ 麒麟970處理器很強,為什麼國產手機不用

你好!廠商處理器選擇也是要考慮性價比的,別人的產品更便宜,為什麼不用呢?之所以不用麒麟處理器,可能是定價稍高,也可能是華為產能跟不上,自己的產品也僅能滿足而已。

Ⅵ 為什麼英特爾CPU I7 920 那麼便宜

平台制約還是比較大的。相對處理器的性價比,那主機板的性價比已經低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是二手的。也就是說,你花1000多買這U和板子,完全可以最新產品線的I5系列產品了。你看看板子吧。你就心疼了。本身1366的產品線多依附在伺服器領域的處理器身上。桌面領域還是較少的,也就是說,你購買的處理器和板子也都是一次性使用。升無可升了。

Ⅶ 如何評價華為海思麒麟970處理器

在2017柏林電子消費展上,中國企業出盡了風頭。盡管華為Mate10沒有按照以往的節奏如期而至,但這並不能阻擋麒麟970晶元在這個世界級的舞台上搶先亮相。筆者得到這個消息完全是依靠社交媒體上的各類「牛B」、「沸騰」、「高通怕了」之類關鍵字的文章。本著求知好學的精神,筆者耐著激動地心情將這些文章也都仔細看完了,隨後得到一個結論:在各種各樣領先等辭藻的背後,幾乎所有的全球第一都是在自嗨。

麒麟970的解讀文章不少,本文以這篇《沸騰國人,13億人大利好,恭喜華為,一代神機誕生》為例
在對比各個指標之前,筆者先強調一下本文的內容和民族自豪感無關,所以海軍在發起攻擊的時候請專業一點。
華為Mate和P系列手機在工業設計、品質和創新等方面均是業內領先,這毋庸置疑。但處理器方面的提升與其他方面無法相比並論。提速雖慢,但值得肯定的是麒麟處理器任是國產半導體行業的領軍產品。筆者閱讀的這些文章大多重點介紹了製程工藝、AI、NPU、准5G、Cat18、雙ISP、HDR10、DDR4X和UFS2.1,接下來我們就簡單還原一些真相。當然了,這些文章也都提到了驍龍膽怯、三星暗淡、聯發科淘汰之類的觀點,這個我們放到最後聊。
製程工藝:理論對比太輕率
這些文章都一致性的提到了一個數據,驍龍835的晶體管數量是31億,蘋果A10是33億,而麒麟970是55億,所以麒麟970更牛更領先。10nm工藝下只有100平方毫米大,差不多是一個指甲蓋的大小。

三星已經開始了第二代10nm LPP工藝的推進
首先,華為、高通、蘋果都並不具備直接製造10nm晶元的能力,目前主流的晶元代工廠中三星、台積電都已經有成熟的10nm產線,而GF、intel則直接瞄準了7nm工藝進行研發。驍龍835更是全球首款採用10nm工藝的移動晶元,隨後是蘋果A10X和聯發科X30。所以10nm的應用對於麒麟970來說並不是一件值得去高呼的事情,當然了我們可以寄希望於麒麟首發7nm晶元。
然後,根據摩爾定律來看,確實晶元上的晶體管越多性能就越強大。但這有一個關鍵的前提就是,在架構相同的情況下這種比較才有意義。驍龍835和麒麟970雖採用ARM的big.LITTLE四大四小多核架構,不同的是驍龍835是高通買下相關架構內容後再次開發出了Kyro 280微架構,而麒麟970是純公版。從目前已知的性能數據來看,高通Kyro 280在性能和功耗上都要比ARM公版的A72+A53要強不少,所以理論上驍龍835的實際性能要比麒麟970要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完整的SOC上不僅有CPU,還有GPU、ISP等各類周邊硬體,既然是公版CPU,那提升的晶體管數自然是來自其他周邊硬體了。
把晶元做成一張CD光碟那麼大很容易,但做成比指甲蓋還小就很難,難就難在保證性能、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晶體管數量,從而縮小晶元的大小。
AI、NPU:真的是世界首個AI晶元么?
麒麟970處理器內置了一個叫做NPU的周邊硬體,筆者閱讀的這些文章中均表示「麒麟970是全球首款內置神經元網路單元(NPU)的人工智慧處理器。在人工智慧的支持下,麒麟970可在特定任務下,比規模類似的CPU快25倍,同時功耗效率降低50倍。 」甚至還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估計全世界都沒想到,是中國公司華為,第一個拿出了人工智慧處理器的手機晶元。」
看到這里筆者也是激動到無法自拔,尤其是看到最後一句。自我欺騙後,回來分析一下麒麟NPU是啥,說實話在沒有更詳細的資料前,這個NPU到底是啥筆者也說不好。但從已知的功能上來看,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低功耗高效率、拍照比CPU處理的快,這些在16年5月推出的驍龍820處理器上就已經實現,而在後續的821、835甚至600系列處理器上不斷進化。

NPU概念早在驍龍820時就已實現
高通驍龍820發布的時候,推出了一個叫做高通驍龍神經處理引擎(Qualcomm SnapDragon Neural Processing Engine)的東西。它運行在驍龍Zeroth平台上,主要功能就是面向移動機器學習,當年配套的兩個應用場景是Snapdragon Scene Detect及Snapdragon Smart Protect。當然了這個周邊硬體的名字也叫NPU。
我們的手機系統來自Google的Android,實際上目前大部分的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功能都是源自Goolge TensorFlow(那個會下圍棋的AlphaGo就是它的產物)。在驍龍平台,TensorFlow可以直接運行在Hexagon DSP上(驍龍835上配備Hexagon 682 DSP),Hexagon 682 DSP是一個功耗很低的低功率島,巧合的是17年初高通曾表示,Hexagon 682 DSP在機器學習方面的效能與CPU相比要快25倍(麒麟970也是25倍)。
那究竟是驍龍835更強還是麒麟970更強呢?考慮到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應用環境還需要引入GPU部分來計算,而Adreno 540與Mali-G72目前還沒有對比的數據,所以現在說啥都是瞎猜。
准5G、Cat18、UFS2.1:開心就好你隨意
「麒麟970具備世上首款准5G網路基帶,最高支持到LTE Cat.18,移動網路的傳輸速度至少是高通晶元的兩倍。」原文中的這句話讓筆者差點摔下了輪椅,甚至沒拄拐就站起來了。准5G是什麼鬼?支持5G就是支持,不支持就是不支持。按照這個邏輯,筆者可以是熱巴的准丈夫、川普的准拜把子兄弟么?
盡管華為CEO余承東經常表示,Cat支持的再高運營商不支持沒有用,消費者白花錢。但海思還是非常給力的跟進LTE Cat18數據機,這里筆者要給海思的工程師們先點個贊,你們辛苦了。不過是這篇文章作者的數學應該是自學成才,而且還是不會用計算器的那種。驍龍835的基帶支持到LTE X16,是全球首款支持下行1.0Gbps速率的方案。而海思970的最高下行達到了1.2Gbps,這個至少是兩倍怎麼算出來的筆者實在想不明白。或許得是微信紅包多發了兩倍,一激動算錯了。筆者用計算器算了一下,1.0Gbps到1.2Gbps提升了20%。

高通第二代調試解調器X20在17年2月22日發布
再回來說說這個Cat18到底是不是真領先。早在2017年2月22日,高通宣布推出驍龍X20數據機,峰值下載速度1.2Gbps,簡單說就是下載達到Cat18,上傳達到Cat13。但它特別之處在於只需要3~5個20MHz的載波聚合和4X4 MIMO天線就可以實現12路串流達到1.2Gbps的峰值下載速度。不僅如此,驍龍X20還支持256-QAM調制,使得單數據流的上傳峰值能夠達到100Mbps。據筆者猜測驍龍945處理器將搭載X20調試解調器,按照歷史節奏驍龍945應該在接下來的2個月推出。
另外,在2017年8月1日,三星宣布推出一款支持6載波聚合的調試解調器,並將在Exynos 10處理器中配備,這款基帶最高可支持LTE Cat.18,峰值下載速率能夠達到1.2Gbps。
客觀的說,麒麟970並非是全球首款支持Cat18處理器。相比驍龍X20,大家都沒有部署在零售產品上,而對比發布時間X20提前了7個月。由此這個全球首款如何站得住腳?
而相比准5G來說,今年2月高通發布了驍龍X50調試解調器,並宣布在2018年韓國冬奧會上進行商用。這款真5G調試解調器有多快呢?它可以提供5Gbps的下載速度,相比Cat18的1.2Gbps提升了4.167倍。
至於UFS2.1,筆者想說的是,麒麟970雖然支持,但今天你抽獎了么?
寫在最後:麒麟970的成長世人共睹但切莫自感起飛
隨著華為手機在全球出貨量的不斷提升,麒麟處理器的市佔率也有了迅猛的增長。相比展訊、聯芯、松果等國產處理器來說,海思的提升世人共睹。但這種提升真的像筆者看到的這篇文章中所說,讓驍龍膽怯、三星暗淡了么?
且不說以晶元起家的高通,就以華為相似同樣是終端品牌的三星為參照。獵戶座處理器的CPU、GPU同海思一樣均來自ARM的公版設計,而基帶上的技術與專利二者也不分伯仲。那剩下的差距在哪,難道是NPU處理器么?但換一個角度來說,中國有一家叫海思的半導體公司的產品可以和三星、高通比肩,雖然目前略遜一籌,但按照960與970兩代之間的提升,相信或許在海思980上我們中國的處理器也可以與業內最好的國際產品分庭抗禮。
而這一天的到來,絕非天天喊著國際巨頭怕了就會成真。非要喊幾句口號,筆者要喊「希望國產手機都用麒麟處理器,讓超過5億台手機都用中國芯。」

Ⅷ 為什麼國外對麒麟970的評價普遍比國內高呢

1國產晶元畢竟是後起之秀

手機晶元大家熟知的是高通,是聯發科,其中高通基本上是高端晶元的代名詞。消費者的認知已經有了先入優勢,品牌也有了美譽度,而國產晶元作為後起之秀,追趕者,還需要時間構建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4 消費者所處的時代和層次不同

發達國家的消費者相對理智,消費能力也更強,所以不會出現以用某品牌為榮的情況,反觀國內還是有一些人希望通過擁有一些硬體設施來提升自己的品味,但隨著國產品牌的強勢崛起,皇帝的新裝被揭穿,心理上很難接受,只有通過不斷貶損國產來維護某果帶來的所謂心理優勢了。

Ⅸ 麒麟970晶元怎麼樣

麒麟系列是華為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處理器系列,不論是性能還是功耗都在手機處理器第一梯隊之中,有不錯的市場銷量和評價,麒麟970是於2017年發布的一款旗艦處理器,也就是說麒麟970是華為手機2017年的主力產品。

最後還是總結一下,麒麟970在算力方面由於有NPU的加持,計算能力小勝驍龍835,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不GPU上則是麒麟一整個系列的短板,圖像處理能力有限,在游戲的優化方面也不盡人意,所以喜歡玩游戲特別是喜歡在手機上玩大型游戲的用戶在選擇手機上,對於搭載麒麟處理器的手機還是需要慎重。由於NPU的加入使處理器對AI計算更加迅速,而目前AI最大的應用則是在拍照方面,這就意味著,麒麟970在拍照方面優於目前所有同類產品。通過上述的分析,筆者覺得麒麟970在綜合性能方面是很不錯的一款產品。

作者:芯智訊—青鋒

熱點內容
華為什麼手機可以遙控 發布:2025-08-24 21:40:12 瀏覽:15
淘寶退貨為什麼選擇不了退貨方式 發布:2025-08-24 21:17:05 瀏覽:461
金魚顏色變紅是為什麼 發布:2025-08-24 21:01:13 瀏覽:983
為什麼晚上睡覺被人踢醒 發布:2025-08-24 20:47:28 瀏覽:415
喝中葯後為什麼有黑色東西 發布:2025-08-24 20:31:23 瀏覽:816
為什麼淘寶變成了灰白色 發布:2025-08-24 20:26:33 瀏覽:447
為什麼不同時間段照鏡子臉不同 發布:2025-08-24 20:13:03 瀏覽:710
清朝為什麼分東西兩個陵墓 發布:2025-08-24 20:11:48 瀏覽:858
微信文件為什麼顯示釘釘 發布:2025-08-24 20:11:40 瀏覽:131
女生內膜為什麼快播 發布:2025-08-24 20:05:34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