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玉米為什麼便宜
❶ 為什麼大豆美國進口,還可以賣的那麼便宜
磚家教授們,有的說糧食漲價對農民不利,糧食漲價對社會穩定不利,請問城裡人不種糧食,是最大消費者,然而他們卻一套房幾百萬,上千萬,又有社會最低保障,不進口美國的玉米、大豆等糧食,國內市場的糧價可能會有些上漲的。首先國內糧食總需求量是基本固定並還會逐年上升的,國內糧食總產量也是每年差不多相對穩定的。如果不從美國進過著有啤酒有麵包的一直以來很多種植戶存在一個誤區,認為玉米、大豆進口量明顯減少後,國產玉米、大豆的價格就會出現明顯的上漲,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欠考慮的,哪怕我國把這兩項都排除在外。
對於這個問題於2017年的數據為例,看一下主要糧食的進現實情況中,我們確實是每年都在進口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主要原因是國外的糧食價格比較便宜。同時由於糧食進口,對糧食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停止進口的話,糧食的價格會口的來源以及數據就可以知道我國不進口美國的玉米大豆等糧食,國內的糧食價格是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或者是沖擊?這是不能的,就目前的情況即使不進口美國的大豆,玉米,咱國內的糧食價格不是也沒有出現大幅度上漲。糧食價格上漲不上漲和美國沒有多大的關系。到底是為什麼呢?
❷ 上帝天選之國,美國的食物為什麼那麼便宜
如果有熟悉美劇《老友記》的朋友會知道,即使作為幾個人中最窮的Joey對於食物也基本沒有對食物擔憂過,幾個人更是經常互相分享食物,薯條、炸雞和牛奶等更是絲毫沒有在意過。而其中令人深刻的一幕是,Joey抱著一大桶炸雞走進卧室,對著朋友們說誰要炸雞來著,反正我只吃皮,誰要肉就拿去不然我就丟掉了。
買桶炸雞只吃皮就丟掉,這放在中國幾乎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而此外在中國別說幾個室友分享食物了,就算拉上幾個好友到家裡放開了吃也得顧及一下錢包的厚度,可為什麼美國中下層收入者都能這么不顧及食物的價格呢?這就得從美國的大農業歷史說起了。
美國的農業發展史
在大多數國人眼中,農業都是一個較為低端的產業,而農民一年辛苦勞累到頭還賺不了幾個錢。可美國的農業從業者不一樣,因為美國有著上帝天選的大平原,基本上美國的農業都是靠著大農場模式,一般中小型農場多為家庭式作業。
對,美國的農業從業者已經算不上農民了,應該成為農場主更為合適。截至14年,美國的農業從業者只佔據全美國人口的2%,而全國的農場大約有220萬個,平均下來每個農村的面積為418英畝,折算過來就是2400畝地。
並且最令人意外的是美國農場大多數都是自家人都能搞定,不需要另外聘請工人,而平均下來每個農場也僅需要1.6個勞動力就能搞定一切,包括播種、灌溉以及收割等一切步驟。簡而言之,1個美國農民的產出能頂上236個中國農民,這就是美國的農業。
為什麼美國的農業那麼牛?
地理因素不必多說,上帝的親兒子不是白來的稱號,大平原地形讓美國可以利用各種機械輔助農業,而中國依舊停留在牛耕、人力的階段。中國除了因為農民收入普遍較低買不起大型機械外,還有各種復雜地形不適合機械耕種的原因。
而除了地形外,美國的農業這么厲害還和它的發展史有關。都知道美國是個由殖民地發展起來的國家,當歐洲移民來到美國後,除了一些想要冒險淘金的探險家,還有一些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普通民眾。
這些民眾來到美國後並不會去淘金、探險,而是選擇謀求一份安穩的工作,又或者圈起一塊地以耕作換取金錢來購買更多的商品。
不管怎麼樣,在殖民地時代時美國的土地基本上算是“白給”,只要你敢圈地不怕印第安人的騷擾,就沒人管你種了多少地。而除此外,美國南方還存在著長期的種植園經濟的歷史,種植園依靠著廉價的黑人勞動力種植大量的土地,並且基本沒有勞動成本,這種種植園經濟雖然早已破滅,但其遺留下來的大農村思維在美國南方依舊盛行,許多美國南方的紅脖子們依舊十分重視土地,這一點和中國農民有點相似。
而在工業革命到來後,各種拖拉機等大型輔助機械更是解放了美國農民的生產力,讓美國的大農場經濟錦上添花。
美國食品低廉的原因
依靠著批量生產的農業以及其副產品的價格在美國自然低廉,所以你在美國可以看到牛肉、玉米以及烤雞等的價格都十分低廉,一些如薯片、漢堡等垃圾食品的價格也不算貴,這是大農業所帶來的價格優勢。
當然了,如果要到外面用餐,那就要涉及人工之處,那價格肯定又不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國大多數食物的價格真的稱得上廉價!
❸ 美國玉米為什麼這么便宜
一是自然條件適合玉米生長;二是土地肥沃;三是轉基因玉米;四是機械化操,節省大量人工,成本低廉。
❹ 現在種玉米的人那麼多,為什麼中國還需要大量進口玉米呢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水稻生產國,第二大玉米生產國,仍在從國外進口規模不小的穀物。進口量大增的原因,是用於生產飼料的大豆、玉米之所以大量進口,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養殖業的發展,尤其是養豬業。隨著我國生豬存欄水平的不斷恢復,飼料需求也愈發旺盛,中國買家正加速自外進口大量玉米
作為三大穀物之一的玉米,由於產需缺口較大,近年來進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2020年累計進口量達到1129萬噸,同比翻了一番多,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2021年。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稱,國內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同時年初的高豬價預期刺激養殖戶大比例壓欄,導致飼料產量同比大幅增加。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飼料累計產量同比增加71.4%。
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臨儲玉米持續去庫存,導致玉米庫存耗磬,再加上2020年9月玉米東北產區接連遭遇台風襲擊,影響玉米收成,基層種植戶惜售、屯糧加重了市場流通緊張,玉米價格持續攀升。於是,加工企業受加工成本約束,對國產高價玉米有所抵觸,進口玉米價格優勢顯現,促使中國加快玉米及替代穀物的進口。
這其中也有中美貿易協定的因素。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大幅增加美國玉米、大豆的采購量,這些采購的糧食2021年陸續到港。
❺ 透視美國農業中,美國生產的玉米有什麼比較優勢
美國玉米生產資金和技術密集決定了美國玉米生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與美國相比,中國在玉米生產的土地生產率、技術效率等方面偏低。在相對比較優勢方面,中國玉米生產比大豆生產稍具優勢,與其他糧食作物相比均不具備比較優勢。提高中國玉米生產效益、降低玉米生產成本,需要規范農資市場,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加強玉米生產技術集成創新與推廣,改造中低產田,實施"沃土工程"。
應答時間:2021-1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❻ 為什麼美國玉米價位比較低,低在哪裡
國人總是好奇說進口的美國玉米價位低,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來說也確實如此,不要懷疑這個問題。以最近玉米行情走勢來看,美國玉米漂越太平洋到達我國港口價位在每噸1500元上下,而隨著我國近來玉米價位的不斷回升,價位逼近每噸2000元。

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將我國的耕地分成了小塊塊,在老家幾乎找不到一塊超過10畝連片的耕地。試問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推行集約化?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種植技術及機械設備我國不是生產不出來,而是生產出來缺少用武之地。隨著社會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富士康當下都在謀求機器人來替換人力來降低用工成本。而我國農業方面在具備可行機械化的條件下卻不得不放棄機械化,不得不說,這個值得玩味啊。
當前土地問題日益突出,國家也開始逐步推行土地確權的問題,加速土地流轉,這也是在為土地走向集約化鋪路,可以說走向集約化經營的路子是降低我國農業種植成本的一條有效途徑。
美國轉基因玉米推行
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土地問題,美國轉基因作物的大規模推行也是其低成本的原因之一。不要覺得奇怪,這也是事實。美國的抗蟲、抗除草劑玉米已經大面積推廣種植。抗蟲玉米從農葯使用方面就降低了不少成本,因為使用的農葯更少。而抗除草劑玉米更加利於規模機械化的除草,效率遠遠高於我國的機械除草和小面積專用玉米除草劑除草。
美國玉米單產高
還有一條,我們都知道玉米起源於美洲,拋開美國玉米技術的先進性不談,美國那邊的氣候土地環境也比較適宜於玉米的種植,產量相對我國來說也要高出不少。以我國玉米單產來說,每畝平均大概在1000斤上下。而美國可以普遍達到1200-1400斤每畝。這一點既有我國農業落後的因素,自然也有美國方面氣候的因素。
從上面幾條情況來看,我國的玉米種植成本方面在同美國方面相比是占不到什麼優勢的,我國當前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土地問題,像我國在農業技術、氣候等這些方面來說這些只能說是次要的,何時從政策方面解決了上面提到的一系列問題,我國的農業發展可能才能夠真正實現騰飛。
這里是科學興農,歡迎大家一同探討。
❼ 今天才知道,為什麼美國玉米大豆這么便宜
1、大面積的機械化種植,節省人工費,且機械費、電費、化肥農葯便宜,土地多是農場主的沒租金。
2、國家對多數糧食種植實行補貼。
❽ 為什麼美國玉米種植成本和中國差不多,玉米卻便宜
美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畝產也高 所以實際成本比國內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