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課為什麼和室友不一樣
⑴ 大學選課選不到和室友一樣的,感覺真難受,主要是我下手慢了,她們都選好了,然後我就只能自己選別的了
既然沒有選到一樣的
應該學會正確面對
因為很多事情
都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如意
所以說
以平衡的心態面對
下次長經驗
對自己的以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⑵ 我換寢室是因為我轉了專業,轉了專業後,課程就和室友們的課不一樣,作息時間也不一樣,每天起床就會吵到
摘要 個人建議過段時間再換一個同專業比較愛學習的寢室。您嫌棄室友影響作息,那原來的室友會不會不滿意您起床吵到他們呢。其實大學生活就是這樣,不可能盡善盡美,想要自己完全舒服,最好的方法是在校外租房自己住。既然選擇了宿舍,就需要忍耐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在大學時,前兩年我比較喜歡玩游戲,於是室友買了耳塞,我也帶耳機操作。後來我不玩了,另一個室友愛上了游戲,我也買了耳塞。宿舍一直很和睦,就在於大家都會互相體諒。
⑶ 每個大學課程表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 是為什麼 怎麼個不一樣法 分文理 藝術 還是 怎麼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這要看教務處;分學院單獨上課,學院內又分班級,你和你室友的課程表都不見得一樣,取決於你自己選了什麼課
⑷ 大學和室友習慣不同該怎麼辦
改變不了他們又不想鬧翻就買眼罩個耳塞睡覺的時候用,上課就按自己的習慣出門啊,保持不要遲到。座位也按照自己的想法坐啊,他們想坐在哪裡就坐在哪裡唄,又不是小孩子了,干什麼都要粘在一起,有的時候就是需要個人空間啊,總是遷就他們將就著自己會很難過的,別被他們改變了自己的習慣。
⑸ 大學同一個班的學生上課都是一起的嗎,為什麼我和寢室里同一個班的同學課程表不一樣
大學同一個班肯定都是一起上課啊,怎麼可能有課表不一樣,就算是研究生也不會課表不一樣,可能是你同學拿錯了或者你拿錯了,要麼那個人和你不是一個班的。
⑹ 我是一名大學生,我到外省去讀書,感覺大學生活很不適應,感覺和室友相處不好,感覺大學上課跟不上,我每
缺乏自信,擔心太多,其實沒有必要,大家都差不多,都是高中畢業來的新生,大膽的跟人交流就是了,怕什麼,都年紀相仿,有共同話題,何況生活在一起
⑺ 和室友不是一個專業怎麼辦
大學新生室友不是同專業該怎麼辦?學長:湊活過唄,還能離咋地~
很多大學生入學後發現由自己學校分配的大學宿舍,有的室友並不和自己是一個專業,更有甚者,會發現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的幾個室友處於一個專業,這樣就很尷尬了,就拿學長班的一個男生來說吧,因為學長班一共有13個男生,而學長的大學宿舍是六人間,於是就導致了學長班的一個男生被單獨分到了別的專業的集體宿舍,也就是說一個宿舍就他一個人和別人的專業不一樣!
那麼各位新入學的大學生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麼辦呢?下面學長就和大家說一下如何解決自己的室友並不是自己專業的學生這件事情!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一.申請轉宿舍
很多大學對於大學生的宿舍分配都是分配好的,一般來說學生本人申請轉宿舍這件事情學校並不會通過,這就好比,學校給你發1000元獎學金,你非要申請學校給你改成2000元獎學金。這就顯得有些勉強了。但是,既然有申請轉宿舍這項說法,那麼就一定有學生成功過,只不過條件可能會有些苛刻。
學長所在大學大學生申請調整宿舍會有以下的條件:首先,學生要列舉出自己必須要進行條換宿舍的原因。其次,在沒有多餘床位的情況下,申請調整宿舍的學生要找到同意和其對調的學生並且達成協議。最後,要填寫相應申請表並且得到學院及學校同意才能進行申請調整宿舍!並不是很多人想的和導員說一聲就可以調來調去。
二.和所分室友打成一片
如果上面一種方法行不通的話,想要調整宿舍的學生就只能和所分室友一起生活了。雖然很多人說大學室友還是在一個班的比較好,但是在大學室友是不是一個班的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可能的影響會是,學生課程因為和室友不一樣導致起床時間不一樣,在宿舍時,學生專業課只能自己研究,畢竟自己的室友和自己學的專業不一樣!
其實和不同專業的學生生活在一起還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通過自己的室友認識其他專業的學生,交到更多的朋友。閑來無事可以向室友請教他們專業的專業知識,以此來增強自己的知識面。至於不能一起上課嗎~室友之間還是需要一定的距離感的,不是嗎?
三.搬出宿舍
如果學生本人實在不願意和別的專業的學生生活在一起以及自己申請調宿舍學校又不給通過。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是可以搬出宿舍在學校旁邊自己租的房子住的。搬離大學宿舍的好處不僅可以遠離很多室友之間相處帶來的煩惱,還能讓自己提前體驗大學畢業獨自一人外出工作的生活。
四.湊活過唄,還能離咋地?
如果以上三種情況均不能實現,並且自己和室友並不能很好地相處,那就只能湊活住了。畢竟上個大學總不能露宿街頭吧?如果討厭自己的室友就直接無視掉,然後做好各種避免打擾的准備。比如准備好眼罩,耳塞,床簾等設備。因為他們的上課時間和自己的很可能不一樣,所以這些東西是必備的!
以上就是新入學大學生如果遇到自己的室友和自己並不是一個專業的學生時能做的一些准備,有些學校可能在大二或者大三會重新分配寢室,這個時候學生申請調換寢室會更加容易一些。
大學新生室友不是同專業該怎麼辦?學長:湊活過唄,還能離咋地~
很多大學生入學後發現由自己學校分配的大學宿舍,有的室友並不和自己是一個專業,更有甚者,會發現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的幾個室友處於一個專業,這樣就很尷尬了,就拿學長班的一個男生來說吧,因為學長班一共有13個男生,而學長的大學宿舍是六人間,於是就導致了學長班的一個男生被單獨分到了別的專業的集體宿舍,也就是說一個宿舍就他一個人和別人的專業不一樣!
⑻ 大學里的「奇怪規律」,大一結伴而行,大三獨來獨往,這是為什麼
好不容易告別了辛苦的高中,來到了期望已久的大學,孩子們都對大學生活,抱有嚮往。
對於自己的室友,不少同學也抱有美好的期待,畢竟要同在一個屋檐下住好幾年,不出意外的話,一定可以結交成閨蜜或兄弟,但是事實往往與預期背道而馳。
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那些一個寢室的小夥伴,大一時還結伴而行,等到大三時,就已經獨來獨往了。
同時,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一些相處之道,比如,室友有困難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出幫助,但是不要和「老好人」捆綁,那樣自己會很累。
也要教會孩子,不要老是麻煩別人,彼此真誠,互相幫助,才是維穩一段關系的最好方式。
⑼ 大學室友和你不是同班的是種什麼感受
兩年前,和很多人一樣,我帶著美好的期待來到大學,自知自己的自律性沒有特別的強,所以經常去圖書館和課室這種學習氛圍濃厚的安靜地方,看書、學習,呆在宿舍的時間就相對少很多,也因此在四人的宿舍里少了很多和三個舍友的交流機會。
加上性格有點慢熱和安靜,自然就更顯格格不入了。有次吃過晚飯,收拾書本,准備去圖書館,同班一個女同學來到我們的宿舍,問我,「詩音,你收拾東西要去哪裡嗎?」在我剛想回答的時候,一個舍友搶在了我的前面,「她還能去哪裡啊,不就是圖書館咯。」語氣里。
滿是不屑和嘲諷。我張了口的嘴在空中愣住了兩秒,再合起來,嘴角上揚,吃力地擠出一個微笑,「嗯,是呢。」在她的語氣中,我讀到了自己總去圖書館的行為大概對於她來說是一種裝模作樣吧。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了自己和舍友的關系好像略是僵硬的。
看著別人宿舍總是愉快融洽地吃喝玩鬧,我也曾責備過自己的「不合群」。為了緩和我們的關系,我會刻意去找她們喜歡的話題在宿舍聊,每次聽到她們笑了,我就心安了一點。後來,我又發現了,我們之間的關系不是僅靠一方的刻意迎合就能維持的。
四個人的生活作息、興趣愛好、性格態度,各有千秋。最重要也是最可怕的一點,我們的三觀都不一樣。有時候並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我和你的觀點大相徑庭,又各有理由,就像兩條相交的直線,在唯一的相交點過後,只能各奔東西。
兩個多月前,一個舍友生日,剩下兩個舍友私下商量把我的生日提前(我生日一般在寒假,很少能在學校過),兩個人的生日一起過,一個生日蛋糕寫上了兩個名字。但到了我真正生日的那一天,卻沒有一個人和我說一句,生日快樂。
好像,她們只要把「慶祝生日」這個儀式做到了就心滿意足了。後來每次提起那次她們給我過的「提前的生日」,我都會表現得無比感謝和激動。其實,內心是有點心寒的,也不知道有多少的宿舍關系會像我們這樣,淪落到了需要靠一些表面的儀式感來維持的地步。
我也愈加確認了這個事實,我的舍友大概永遠也沒辦法成為我的朋友。
⑽ 為什麼感覺大學室友跟以前的同學不一樣
其實就我個人的感覺,剛上大學的時候,相當一段時間很懷念高中和同學朋友相處的時光,因為一天有很多時間都擠在同一間教室里,大家關系很緊密。上大學以後,上課的時候來,下課就走,課程安排比高中鬆散很多,有時上完一門課要換教室,課間交流也少,集體活動也少,更像一種成年人的存在方式。即使時間久了,一個班的同學似乎關系也不過如此,也許有兩個比較要好的,但整個班集遠不像中學時那麼緊密。而此時,同時也感到中學時的老同學、玩伴也漸行漸遠。這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