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馬槊為什麼不能造便宜一點

馬槊為什麼不能造便宜一點

發布時間: 2022-04-21 23:15:20

❶ 馬槊在古代到底有多值錢,這種武器是如何製作的

長槍是冷兵器時代的主要兵器。古人常說:月棍年刀一輩子槍。長槍易學難精,被稱為百兵之王。要想練好槍法,必須有一柄趁手的長槍。不但要長短適宜,輕重趁手,槍身還需具備良好的柔韌性,才能剛柔並濟。

隋唐時期是重裝騎兵發展的高峰期,為了對抗重裝騎兵,馬槊開始廣泛應用。馬槊可視為槍的加強版,是騎戰中廣泛使用的重武器,秦瓊、尉遲恭、單雄信都是使槊高手。它的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以枳木乜為芯,用魚膠粘合起來,外裹一層葛布,一層生漆,在桐油中浸泡數月,然後取出晾乾,如此周而復始,數年時間才能製成,且成功率只有三成,造價驚人。所以,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志。武將世家將馬槊視為傳家之寶,代代相傳。

❷ 三年才造一把,中國古代冷兵器馬槊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馬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

馬槊分槊鋒與槊桿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

馬槊正是為了適應漢末以來越來越強大的重裝騎兵、披甲戰馬。

(2)馬槊為什麼不能造便宜一點擴展閱讀

結構特點

1、首先外形與槍矛一致,不過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鋒非常長,遠非槍矛的頭可以比。

2、有時會裝備「留情結」防止沖鋒時貫穿敵人無法拔出。

3、馬槊桿為通常使用柘木,是細柘桿浸泡油晾乾後,用魚泡膠黏合而成。

4、橫向纏繞麻繩,勒入槊桿,使橫向受力。

5、再塗生漆,裹以葛布,成為一個整體槊桿。

馬槊里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桿根本不像普通槍、矛所用的是木桿,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復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干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干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干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桿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

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沖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

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志。

❸ 馬槊是否真的比不上白蠟桿子大槍

馬槊也很厲害的好不好,影視作品裡一般大俠用的都是馬槊,而不是白蠟桿子大槍,大概也有可能是因為後者比較便宜吧。


至於兩者對戰的威力,沒看到過,資料不足不好評價。

❹ 只有貴族和將軍才有資格用,兵器馬槊到底有多貴

馬槊到底有多貴呢?這個沒有辦法直接拿金錢衡量,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它反正不便宜就行了。我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

並且其槊頭需要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其擁有明顯的破甲棱,並且擁有8個面,既可以用來刺又可以用來砍,由此可見馬槊真是了不得。非貴族和將軍又還有誰能夠擁有資格擁有它呢?

❺ 馬槊的槊的結構特點


1、首先外形與槍矛一致,不過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鋒非常長,遠非槍矛的頭可以比。
2、有時會裝備「留情結」防止沖鋒時貫穿敵人無法拔出
3、馬槊桿為通常使用柘木,是細柘桿浸泡油晾乾後,用魚泡膠黏合而成
4、橫向纏繞麻繩,勒入槊桿,使橫向受力
5、再塗生漆,裹以葛布,成為一個整體槊桿
上等馬槊,往往使用柘木。(宋朝著名大殺器:神臂弓,用的是桑木,《容齋三筆》卷十六《神臂弓》:神臂弓……其法以桑木為身……。而柘木——又名桑柘木,是桑木之中名貴的一種,被視為槊的首選,其硬度與柔韌度均極其出色。)
神臂弩的木材,最重要的就是彎折回彈、瞬間復位的剛柔並濟的能力,因此可以側面論證柘木是冷兵器軍械中最好的造槊材料之一。
馬槊里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桿根本不像普通槍、矛所用的是木桿,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復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干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干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干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桿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沖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志。
《宋史·儀衛志》:「又䂍矟,唐金吾將軍執之。宋制,鹵簿出則八枚前導。 」以大宋名畫的《大駕鹵薄圖》為例,多達5000人的豪奢儀仗隊,僅以金吾將軍手執八枚馬槊作為前導。

❻ 歷史上的關公刀八十二斤,他為什麼也要這

關羽刺死顏良割下首級的戰斗過程也被羅貫中照搬到《三國演義》當中。我們都知道關公使用的是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為什麼是刺死而不是斬殺呢?其實不管是偃月刀、赤兔馬,甚至他的護衛周倉,都是小說家為凸顯關公的武聖大名而特意為他「量身定製」的產物。

遍觀整個《三 國 志》,能使用重達八十斤武器的,僅有曹操頭號護衛典韋一人而已(《典 韋 傳》記載: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一般較有名氣的武將標配武器是馬槊。馬槊既能像長矛一樣突刺,又可像砍刀一樣橫掃,不過馬槊的製造工藝極為復雜,時間也以年計。

具體的流程大致是先取上好的硬木或堅竹削成桿狀後放入油中浸泡一年之久,再取出風干數月,然後纏繞麻繩、葛布並用膠漆膠合,最後才是裝上精鋼打造的槊首,等一支上好的成品槊完工時,已經有兩到三年了。通過《關 羽 傳》中「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的描述,我們可以斷定關羽使用的武器就是馬槊。

❼ 求教幾個關於古代兵器長槍、丈八蛇矛、馬槊的製造和功能的幾個問題

我來回答你這幾個問題:
1首先製作最復雜的是槊,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把木頭削成木條,再用魚膠粘合成一體。主要的目的為應對木質騎槍在重騎兵沖鋒時折斷的問題。製作時間一般為3年。長槍一般為制式武器,取優質木材削成,批量生產。丈八蛇矛是一個單獨的個人喜好的武器,不是一種武器類型,按照張飛的喜好,做10年也可以,沒可比性。
2、馬戰,首選槊,理由在1裡面說了。槊是槍中貴族,具備槍的優點,克服槍的最大缺點,盡管代價十分昂貴。
3、你腦海里的丈八蛇矛像蛇的舌頭分叉一樣不具備實用性,真實的張飛的丈八蛇矛是個馬槊,這也側面驗證了張飛家族十分富有。一般的馬槊只有世家貴族才有。
4、著名武將,用槍的多。理由我可以告訴你,宋代失去騎兵產馬地,組織不起優秀騎兵,槊作為頂級騎士武器退出歷史舞台。而槍作為制式武器,在所有的小說中出場率很高。
5、你說的這幾個都是兩面開刃,但槊首半米長的帶棱鋒刃明顯是個大殺器
6、搞明白上面問題,你認為哪個馬上作戰最好呢?

❽ 馬槊是什麼東西 和矛、槍有什麼區別

馬槊,是槊的主要形態,中國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騎兵武器。

與槍、茅區別:

1、外觀:外觀跟槍矛類似,長度更長,頭較頓,槍身很粗、很結實,騎戰(雙方都是騎兵)時有奇效,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

2、長度:馬槊分槊鋒與槊桿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

3、槍頭:馬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槍的頭較大,相對矛較重,有些甚至為金屬槍身,除了刺以外,還可砍砸,槍頭更細長尖銳,矛頭輕,短,小,中脊隆起,桿子進入到槍頭的一半,屬於輕頭武器。

4、槍桿:馬槊的桿,我國古代軍陣所用,均為硬木槍桿,而且均要求足夠粗,從未有什麼彈性要求。而軍陣用器的矛和槍,全鐵桿的記載很多。譬如王彥章王鐵槍,又或者明末的軍陣用槊大師石敬岩等,尤其推崇鐵槍。

馬槊結構特點:

1、首先外形與槍矛一致,不過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鋒非常長,遠非槍矛的頭可以比。

2、有時會裝備「留情結」防止沖鋒時貫穿敵人無法拔出。

3、馬槊桿為通常使用柘木,是細柘桿浸泡油晾乾後,用魚泡膠黏合而成。

4、橫向纏繞麻繩,勒入槊桿,使橫向受力。

5、再塗生漆,裹以葛布,成為一個整體槊桿。

(8)馬槊為什麼不能造便宜一點擴展閱讀:

馬槊使用高手:

  • 高敖曹

南北朝時期,北朝著名猛將。出身世家,其父:高翼,東冀州刺史。《北齊書·高敖曹傳》:龍眉豹頸,姿體雄異。《北史·高敖曹傳》:昂馬槊絕世,左右無不一當百,時人比之項籍。

  • 尉遲恭

唐太宗手下第一猛將,出身世家(曾祖尉遲本真,後魏冠軍將軍、漁陽郡開國公)。尤其善用馬槊,《資治通鑒》:(李)世民謂尉遲敬德曰:「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李世民對尉遲敬德勇猛與馬槊武藝評價是極高的。

  • 程知節

唐初猛將,程知節(演義稱程咬金),出身世家,曾祖父程興,北齊兗州司馬。祖父程哲,晉州司馬。父程婁,濟州大中正。《舊唐書》:程知節,少驍勇,善用馬槊。

  • 秦瓊

大唐猛將秦瓊也善用馬槊,《舊唐書》: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

  • 李存孝

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晉王李克用之義子。常持馬槊沖陣,《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參考資料:網路-馬槊

❾ 長柄兵器唐朝陌刀、馬槊為什麼會從中國歷史上消失

唐朝陌刀,是一種長柄刀,乃唐朝四式軍刀之一,主要為唐朝重裝步軍所用,個別將領也將其作為兵器,如唐朝著名的陌刀將李嗣業。

按現在的重量單位計算,一把陌刀的重量約為20斤左右,在古代戰場是一種重型武器。陌刀形制多樣,有的類似於斬馬劍,有的類似於三尖兩刃刀,有的刀柄可以拆卸下來......造成陌刀形制多樣的原因是唐朝疆域遼闊,各大都護府軍備自製,也因此風格不同。但是陌刀到底長啥樣,因為至今無陌刀實物出土,且無相關畫冊流傳下來,國內專家也只能憑借一點零星的文字記錄卻猜測揣摩,不得而終。

上圖為現代人想像的陌刀

簡單的來說,有效而不昂貴的兵器永遠是軍隊裝備的重要兵器,而陌刀和馬槊太過昂貴,它們在唐朝以後,突然退出戰爭舞台,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是中國冷兵器的遺憾。

❿ 馬槊的馬槊的真實形態

馬槊分槊鋒與槊桿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

馬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

槊的成本昂貴,費時而且繁復,失敗幾率高,耗費大,一桿槊使用以及廢棄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強弓。

(10)馬槊為什麼不能造便宜一點擴展閱讀

馬槊里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桿根本不像普通槍、矛所用的是木桿,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復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干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干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熱點內容
熱風機工作一段時間為什麼會停 發布:2025-05-24 01:15:58 瀏覽:762
為什麼pdf列印出來字體不一樣 發布:2025-05-24 01:11:59 瀏覽:932
三星手機有黑點屏為什麼便宜好多 發布:2025-05-24 01:08:17 瀏覽:189
抖音為什麼顯示內容不一樣 發布:2025-05-24 01:07:38 瀏覽:116
為什麼蘋果ipad沒有自帶天氣 發布:2025-05-24 01:07:29 瀏覽:949
為什麼每天眼睛跟沒睡醒一樣 發布:2025-05-24 01:07:28 瀏覽:153
為什麼眼睛長時間不睜開 發布:2025-05-24 01:06:03 瀏覽:218
換了壁紙為什麼看不到時間 發布:2025-05-24 01:03:48 瀏覽:723
為什麼晚上半夜肚子總疼 發布:2025-05-24 01:03:44 瀏覽:497
蒹葭時間為什麼在深秋 發布:2025-05-24 00:41:31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