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時間為什麼在深秋
發布時間: 2025-05-24 00:41:31
1. <蒹葭> 一詩中 蒹葭 白露 秋霜 象徵什麼、抒發主人公什麼感情
「蒹葭」,深秋時顏色乳白,而這時期蒹葭往往最具有象徵意味,該詩選取的就是深秋季節的蒹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蒹葭樸素淡薄,無法在繁花中粲然一笑,但當繁花隨著冷漠的秋霜漸漸褪色時候,它卻用凝結著寒霜的身軀見證著萬物的蕭瑟與凋零。蒹葭以它特有的姿態成為詩人筆下凄清、迷惘的代名詞。
「秋霜」,在深秋季節,霜覆蓋著萬物,其本身就具有疏朗的清秋性格,含有愁苦的因素。張繼在《楓橋夜泊》中寫道:「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藉助滿天繁霜,我們彷彿聽到了離人的嘆息,看到了遊子永遠孤獨的背影。
「白露」,成珠狀,可以滾動。與之相似聯想是人的眼淚,因此在詩家眼中,露有哀愁、纏綿的性格。晏殊在《蝶戀花》詠道:「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蘭花上的點點露珠,何嘗不是簾幕中人默默飲泣的清淚呢?
這是一首優美的愛情詩。在這個秋天的早晨,蘆葦上霜露濃重,詩人冒著秋寒在岸邊徘徊,尋找所思念的人兒。她(他)在哪裡呢?在水的另一邊。河道回曲盤紆,道路艱難遙遠,遠遠望去,所思念的人兒「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在這首詩中,詩人巧妙地利用蘆葦、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種凄迷氣氛,以此來烘托所思不見的悵惘心情。每章開頭兩句寫蘆葦上霜露的變化,以此來暗示時光的流逝,使人意會到他(她)已經在秋水畔徘徊了一個清晨。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