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碟為什麼每個位置發音不一樣
❶ 手碟初學者應該怎麼選擇入門級handpan呢
首先看專業度,是否是有底子可信賴的廠家;其次看材質和工藝,做出來的音質音準是不是穩定的;還有要售後,有什麼樣的服務標准;最後結合這些看價格是否合適。價格合不合適每個人心裡都有桿秤,主要還是看前3點。基本現在定價在一萬左右是合適的,你照片里應該是starhandpan的碟,入門級的話starlight就可以,性價比很高。
❷ 10音手碟的音階怎麼看
根據聽覺來看,有聽覺上的不同。不過,絕不像樂音音階一樣,有相應的高度差別。所謂手碟的音階,就是其在伴奏過程中與旋律的節奏相適應,而形成的一種輕,重,緩,急的點數差別。
將調式中的音,從以主音開始到以主音結束,由低到高(叫做上行),或者由高到低(叫做下行)以階梯狀排列起來,就叫做音階。
音階是調式的一種形態,全稱叫做調式音階,音階一定是調式,調式不一定是音階。直白來講:調式就是我們聽歌曲所聽到的旋律。音階也是旋律,它只是旋律的一種。
含義:調的結構形態,側重於就音列內部各音之間音程關系的規格來指稱音列,音階中的每一個音都可以當主音以建立調式,可形成7種不同的七聲自然調式。
凡是具有趨向平均性質的音階,在同一音階中選取不同的音當主音時所形成的調式都相似,內部不能再區分為不同的調式,只是主音的音高可以有所不同而已。音階自然大調基本為:"全全半全全全半",自然小調為:"全半全全半全全"。
❸ 手碟的創造
手碟於2000年被製作出來,並於2001年在法蘭克福樂器展上亮相。其直徑為52厘米,高為24厘米。
手碟底部中心有個孔,稱為「Gu」,其構造以亥姆霍茲共鳴器(Helmholtz_resonator)原理設計,同時也為調音用。音高的改變原理類同 Talking drum。手碟的上部有7個音,繞中心點基礎音「Ding」從低至高以Z字形排列,各音階與主體的亥姆霍茲共鳴器(Helmholtz_resonator)產生共鳴。
目前只有兩個人知道如何製作Hang,也就是創作人菲力‧霍那 (Felix Rohner)與薩賓娜‧謝雷 (Sabina Schärer)。每一個生產出來的手碟都有各自的編號。
圖片說明:原型手碟-2000年1月(左前),印度陶罐鼓 Ghatam (右前);2007年(後左)、2006年(後中)、2005年制(後右)。
❹ 電視劇好先生最後一集中,陸遠敲擊的是什麼樂器
電視劇《好先生》最後一集中,陸遠敲擊的是手碟。
手碟底部中心有個孔,稱為「Gu」,其構造以亥姆霍茲共鳴器原理設計,同時也為調音用。音高的改變原理類同 Talking drum。手碟的上部有7個音,繞中心點基礎音「Ding」從低至高以Z字形排列,各音階與主體的亥姆霍茲共鳴器產生共鳴。
手碟置於盤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點出聲,也可置於立架上,不同於鋼鼓以槌敲擊,聲音也較鋼鼓細柔溫暖。手碟依樂手的手法,聲音可能類同豎琴,鍾,或是調過音的鋼鼓(steelpan)。每個"音場"在基礎音的周圍有幾個泛音共鳴區。
(4)手碟為什麼每個位置發音不一樣擴展閱讀
選購手碟時應注意:
1、手碟尺寸的選擇。常見的手碟有兩個尺寸,一種是直徑62cm,高24cm,另一種是直徑56cm,高24cm,樂手們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尺寸就可以了。
2.手碟材質的選擇。手碟都是由純鋼手工打造,但是,根據表層處理方式不同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防銹版,另一種是氮化版,手碟廠家的大部分客戶賣的都是氮化版的手碟,市面流通量是最大的。
❺ 是不是有一種樂器像鍋一樣的 用手來打擊 的樂器
HandPan,千萬別按字面意思將它翻譯為「手持式平底鍋」。它是一款被稱為「鋼舌鼓」的神奇樂器。
❻ 如何鑒別手碟的好壞
這是最基本的判別方法。每一隻手碟有它的音階,很重要的一點是同一音階的所有音都需要在音準上. 但凡有1個或者是2個音符走音,演奏都會有很大的區別。
每一個手碟的每一個音區都會有三個或者3個以上的音高。也就是說, 當你敲擊手碟的某一個音區時,會有三個聲音,即基音和兩個泛音(八度音和五度音)。例如,你敲擊一個D3的音符,D3 是它的基音,同時會有D4八度音 和A4的一個五度音。
泛音的音準度和基音同樣重要。另外,泛音的音高不僅僅要准,同時要非常清晰。也就是說,當我在激活八度音的時候,是聽不到5度音的,反之亦然。
除此之外,兩個泛音都應非常容易激活,也就是,只需要輕敲所在音區即可分別聽到八度音和五度音。 可能你甚至見過有人只用一隻手去激活泛音,這說明這只手碟的泛音容易激活。
這一點應該也是不少人喜歡手碟的原因。延音越持久,聲音越好。但是這並不是所有人的觀點,也有一些演奏者因為他們獨特的節奏演奏風格會更喜歡沒有延長音的手碟。
Halo 的有些手碟聲音則是很短的。相比之下,個人很喜歡Tacta的手碟
❼ 像鍋的樂器叫啥
這種樂器名字應該叫「手碟」外文名「Hang Drum」
Hang Drum是把鋼鼓"Steel Drum"變成可以攜帶以及用手即可敲擊的樂器。
外觀:Hang Drum是在2000年時瑞士的兩位樂器製作者所開發的,"Hang Drum"的外型很像是兩個大鍋子的結合,該產品帶有兩種不同的鼓,每種鼓都包含超過1000個采樣,多達21個力度層。
上面有很多凹點以及正上方的凸點,每個點都有一個被調過音的音高,所以"Hang Drum"會有很多種不一樣調的形式,下方則是有個洞,讓樂器共鳴的空氣可以流動,原理與小鼓的洞類似,也可以拿來演奏,像是U的效果。
(7)手碟為什麼每個位置發音不一樣擴展閱讀:
手碟的打法與原理——
將手碟置於盤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點出聲,也可置於立架上,不同於鋼鼓(steelpan)以槌敲擊,聲音也較鋼鼓細柔溫暖。手碟依樂手的手法,聲音可能類同豎琴,鍾,或是調過音的鋼鼓(steelpan)。每個"音場" (tone field) 在基礎音的周圍有幾個泛音共鳴區。
該樂器有獨特的「飛碟」狀。手碟頂部中央有一個凸點,是上部的基準音「Ding」,圍繞它分布有七個或八個凹點,每個點都有一個音高;手碟底部開有一個被稱為「Gu」的邊緣內卷的孔,為低音部,也是用來調音的。
手碟與鋼鼓所涉及的很多基本物理原理是相同的,比較獨特的是手碟還是一個亥姆霍茲共振腔。手碟是在對鋼鼓和其他樂器的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創造的。隨著手碟發明者不斷改良它的形狀和材料,已經產生了很多版本的手碟。
❽ 手碟11音的區別
就是其在伴奏過程中與旋律的節奏相適應,而形成的一種輕,重,緩,急的點數差別。
手碟
是一種打擊樂器,由兩名瑞士人菲力霍那(Felix Rohner)和薩賓娜謝雷(Sabina Schrer)於2000年所創。手碟由兩個半球形的鋼模通過氮作用過程 (gas-nitriding)組合而成,形同UFO。
其上部有八到九個音,中心點為基礎音「Ding」,其餘七或八個音環繞分布。底部的中心有個孔,為低音「Gu」,也可為調音用。
手碟的創造
手碟於2000年被製作出來,並於2001年在法蘭克福樂器展上亮相。其直徑為52厘米,高為24厘米。手碟底部中心有個孔,稱為「Gu」,其構造以亥姆霍茲共鳴器(Helmholtz_resonator)原理設計,同時也為調音用。音高的改變原理類同 Talking drum。
手碟的上部有7個音,繞中心點基礎音「Ding」從低至高以Z字形排列,各音階與主體的亥姆霍茲共鳴器(Helmholtz_resonator)產生共鳴。
只有兩個人知道如何製作Hang,也就是創作人菲力‧霍那 (Felix Rohner)與薩賓娜‧謝雷 (Sabina Schärer)。每一個生產出來的手碟都有各自的編號。
手碟的演奏方法
手碟置於盤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點出聲,也可置於立架上,不同於鋼鼓(steelpan)以槌敲擊,聲音也較鋼鼓(steelpan)細柔溫暖。
手碟依樂手的手法,聲音可能類同豎琴,鍾,或是調過音的鋼鼓(steelpan)。每個"音場" (tone field) 在基礎音的周圍有幾個泛音共鳴區。
❾ 手碟有音不準的現象嗎
手碟應該會有音不準的現象。
❿ 如何選購和系統的學習手碟
勤加練習即可,無固定的曲譜。手碟沒有初級和專業級之分,它們只有音色的好壞之分,消費者不要認為學習層次不同要選用不同等級的手碟。這個誤區一般是賣家為了將手碟價格進行區分銷售,賺取最大利益而誤導產生的。
注意事項:
1、它採用鋼鐵經過加工製成,經過多次改良,其發聲原理比較先進,採用空間共振,樂器模仿聲音能力較強,可以模仿鑼,加麥蘭,加塔姆,豎琴,鼓聲,鍾聲等。好的樂手甚至還可以用它來模仿人的嗓音。
2、用此樂器演奏需要就較好的臨場發揮能力,就算相同的曲目每次演奏都是獨一無二的,完全由演奏者隨心所欲的控制,它沒有固定的曲譜,沒有固定演奏的模式,可以敲打,可以拍打,也可用手指輕彈,雖然難以控制,但還是受到許多樂手的喜歡。
3、手碟置於盤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點出聲,也可置於立架上,不同於鋼鼓(steelpan)以槌敲擊,聲音也較鋼鼓(steelpan)細柔溫暖。手碟依樂手的手法,聲音可能類同豎琴,鍾,或是調過音的鋼鼓(steelpan)。每個"音場" (tone field) 在基礎音的周圍有幾個泛音共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