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高中教材為什麼要不一樣
Ⅰ 全國高中教材一樣嗎如果一樣,為什麼各地考試內容不同
不一樣,重慶、陝西、河南、湖北、貴州、湖南、四川、雲南、山西、內蒙、青海、甘肅、河北、廣西、江西等地的高中教材均為人教版。浙江台州用的都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
截止2018年高考,全國各省市共有四種高考試題種類與命題模式設置,共設置全國卷一、二、三和半自主命題(海南省)、自主命題形式,其中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浙江五省市完全實行自主命題。
因為各省份採用不同的高考試題命題模式,這是根據本省份教育發展實際情況來決定的。特別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速度緩慢,基礎學校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農村地域偏遠山區基礎學校教育辦學條件較差,教育資源落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經濟優勢以及教育資源支撐後動力不足,嚴重製約了基礎教育的發展。
(1)國內高中教材為什麼要不一樣擴展閱讀:
高考招生錄取關系著國家建設人才的選拔,要充分綜合地域基礎教育發展水平來設置招生錄取辦法。各省份根據本省市的教育發展劃定不同的錄取分數線,這是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在一定程度上為地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地域考生提供一定的競爭互補性優勢。
盡管如此,部分省市的所屬高校仍然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實施地域保護措施,例如上海、北京等市所屬高校在西部地區的招生計劃人數比較多少甚至不投放招生計劃;西部地區的學生考取這幾地的高校,錄取分數非常高。
Ⅱ 各省的高中教材是完全不一樣還是順序的不一樣 (因為不能異地高考 所以要回老家上)
摘要 不能說完全不一樣,也不能說順序不一樣,各省的教材內容有交叉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這是教材上的不同。從高考題型結構上,各省也是有差異的。客觀的說,學非所考是很吃力的。
Ⅲ 為什麼全國的教材不是統一的版本
首先,沒有一套教材是完美無瑕的。如果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生,都使用同樣的教材,假如教材中有錯誤和瑕疵,那麼,全國中小學生都會在同一時間段遇到這個「瑕疵」。這種情況,不是大家想看到的。如果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生有多套教材,那麼,大家有選擇、有比較,即便是教材中有錯誤,影響面也不會覆蓋全國。
其次,全國范圍內統一教材,無助於創新。如果所有的教材,都由一套寫作班子來完成。這就意味著,這一套寫作班子,有可能壟斷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教材市場。既然他們編寫的教材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100%,他們又有什麼動力對教材編寫進行創新呢?顯然,全國范圍內有多套教材的存在,有競爭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會有創新。
再次,教材的編寫,還要考慮到城鄉差異和各省市區的教學水平差異。有的省份是教育大學,教育發達,在教材的編寫上,就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對於中小學生的要求,也可以適當提高。有的省份是落後省份,教育欠發達,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學教育首先是要考慮普及程度,而不是考慮難度。同時,教材的編寫還要考慮適應性。比如,對於農村地區較多的省份,城市化率較低的省份,如果教材中主要的內容,都是城市學生才能理解的內容,鄉村學生就無法理解。這方面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最後,全國范圍內的素質教育改革,並不是整齊劃一地進行的,而是分片區、分階段推進的。正因為如此,有的地區推進教改的時間比較早,有的地區推進教改的時間比較晚,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不宜對教材進行「一刀切」。
Ⅳ 為什麼全中國高中不用同一教材,高考全中國不用同一試卷,清華北大不按全國排名招生,這樣會更公平啊
因為我們一直在課改的時候。就是小白鼠的意思,所以不同地方教材和試題不一樣的,清華北大在各省份有固定的名額,在西藏新疆等地即便分數低也是有名額的,在浙江,山東,其他地方,即便分數高,名額滿了也輪不到
Ⅳ 全國的高中教學課本都一樣嗎
不一樣。
用全國卷的基本都用人教版的教材,就是人教版,還分A和B,一般都用A。另外自主命題的幾個省,比如江蘇、上海、浙江等都有科目是自己編的教材,也有科目用人教的,像江蘇有的科目比如數學用的是蘇教版的,有的科目,比如歷史還是政治的,用人教的。
新課標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准試驗教科書》版本各異,各省市也有差異。分為必修系列(必須學習)和選修系列(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與高考密不可分,各省市大多會學習必修系列,也有省市學習除必修系列外選修系列的幾本書。高考會根據各省市的必修與選修情況,劃定考試范圍。
(5)國內高中教材為什麼要不一樣擴展閱讀
根據安排,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可以於2019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0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Ⅵ 全國各地的高中教材都是一樣的嗎
全國各地高中教材不一樣。
全國各地的高中教材不統一,甚至每個省的教材都是不同的,有蘇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滬粵版教材、湘教版教材等,但教材裡面的內容都相差無幾;
重慶、陝西、河南、湖北、貴州、湖南、四川、雲南、山西、內蒙、青海、甘肅、河北、廣西、江西等地的高中教材均為人教版,江蘇、安徽等地用蘇教版,上海、廣東等地用滬粵版,湖南等地用湘教版教材。
Ⅶ 為什麼江蘇各省的高中教材不一樣,而高考試卷確是一樣的呢
全國的教育大綱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高中階段要教授的內容一樣。各省自主命題也是根據教育部統一的大綱,在大綱基礎上自己選擇考點。江蘇省並不是教育質量高,僅僅是江蘇卷比較難,難的原因是江蘇卷比較喜歡挑大綱上的犄角旮旯,出偏題。而且現在正在推行全國統一試卷,你孩子還沒上高中,說不準三年後就改了。陝西教學質量也不低,試卷簡單,同等的考生分數也高。
總的來說,在哪上學都一樣,最好是孩子的戶籍在哪就在哪上,將來高考也適應環境,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你一定要給孩子換地方,最好電話直接咨詢招考辦,因為高考移民政策每年都在變,三年後的政策普通人無法回答你。
盡量不要變動戶籍,要變動也問清楚了再弄,每年因為戶籍問題最後耽誤孩子上學的很多。
Ⅷ 全國高中教材是統一的嗎
教材是不統一的,有蘇教版(江蘇的多),滬粵版(徐州安徽省等地),湘教版等等。
每個省也不一樣,如在江蘇,南京化學用的是人教,生物用的是蘇教,可在揚州,鎮江,相隔這么近,化學用的是蘇教,生物是人教.徐州就更不同了。不同的區縣,教材也不一樣,就是在徐州市,也有兩種不同的教材,不過語數外般各省是統一的。
(8)國內高中教材為什麼要不一樣擴展閱讀:
普通高中教科書是配合2017年全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准[1]編寫的教材,供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使用。除語文、歷史、政治三科由教育部統編外,版本各異,各省市也有差異。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八條至四十一條,做出了規定:
1、教科書根據國家教育方針和課程標准編寫,內容力求精簡,精選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經濟實用,保證質量。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教科書審查人員,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教科書的編寫工作。
2、國家實行教科書審定製度。教科書的審定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未經審定的教科書,不得出版、選用。
3、教科書由國務院價格行政部門會同出版行政部門按照微利原則確定基準價。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行政部門會同出版行政部門按照基準價確定零售價。
Ⅸ 各省的高中教材是完全不一樣還是順序的不一樣 (因為不能異地高考 所以要回老家上)
只要是教育部推出的教材,都是一樣的,你參加高考的地方是異地,也就是跟你的戶籍不是一個地方沒關系,你的高考成績是參考你高考所在地的分數線。
Ⅹ 高中的教材是全國統一的么_
不一樣,每個省份的教材都是不同的。從2020年起,教育部將組織專業機構對各地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情況進行跟進指導和總結評估,不斷提升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全國高中教材主要有以下版本:
1、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西南師范版,即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3、北師大版,即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江蘇教育版,即江蘇教育出版社。
(10)國內高中教材為什麼要不一樣擴展閱讀:
全國高中將逐步實現統編三科教材全覆蓋
2019年起,全國小學、初中全部使用統編版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北京等部分省市高一年級的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也開始使用統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郭戈12月19日表示,全國其他地方高中將在未來幾年逐步實現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
此外,17個省市25名特級教師和45名骨幹教師分35個會場做研究課,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名特級教師參與課堂教學互動交流,形成精彩紛呈的課堂研討氛圍。
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說:「統編教材最關鍵一點是要讓孩子們做好中國人,在思想立場、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現在了解真實的中國,走好中國路。」
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張德慶表示,三科統編教材接近實際,幫助學生「系好第一顆紐扣」,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和中國人。專家的講解對教師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很好的啟發,提示他們如何因材施教,開展「立德樹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