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日本為什麼造出的東西好

日本為什麼造出的東西好

發布時間: 2022-08-13 20:36:44

⑴ 為什麼日本人產的東西這么好

因為他們民族的氛圍。他們的至少也得精神就是這樣子的。他們對待一個事物的認真程度不一樣。做一個東西的時候總是往精緻旗幟的方向去考慮,對待問題,從不馬虎。所以也就導致了產產的東西質量上都是有保證的。

⑵ 為什麼日本產品質量好


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自己常常在想,日本的電子產品,汽車等等商品為什麼會那麼暢銷?後來自己使用後,實際的感受到日本的電子產品質量確實很好,所以也知道了日本為何在戰後短短的時間內經濟突飛猛進,躍居世界前三強。MADE IN JAPAN就是代表質量好,同時價格也相對高一點,大家就會認同,所以很多日本公司即使是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也會在產品上面貼上DESIGNED IN JAPAN。那麼為什麼日本能夠造出質量好的產品暢銷全世界呢?這個一直留在我腦海里的問題,在我到日本同日本人共事了5個月之後有了初步的答案。
1、日本人的客戶觀念お客様は神様です/顧客是神,真正將顧客是神,顧客是上帝的理念落到實處,不把有問題的產品送到顧客手上,要讓顧客放心,安心,舒服的使用產品。顧客提出的問題,不管有沒有道理,有沒有依據,都能認真考慮,研究,最終落實到產品上,顧客始終都是對了。
2、日本人踏踏實實,不投機取巧。正是居於顧客是上帝的理念,日本人在新產品正式銷售之前會做很多測試,評價。雖然已經相同的實驗已經做過幾次甚至幾十次,他們還是會不厭其煩的,踏踏實實的認真去重新做一遍,由於他們的細心和務實的態度,每次實驗都能發現不一樣的地方,然後加以改進,進行標准化,真正的進行PDCA循環。
3、日本人的團隊協作令人佩服。從自己接觸到的日本人和中國人相比,其實日本人比中國人笨多了,但是團隊協作能力卻遠遠強於中國人,我想這應該是日本這個民族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助效率高,效果好。當你有問題需要咨詢不同部門的人時,打個電話,只要那個人不是在開會,他都會放下手頭上自己的工作,馬上跟你說明得清清楚楚。當市場上產品出現客戶投訴的時候,各部分的人員就會自發的組成一個對應團隊,發揮各自優勢,獻計獻策,快速的、高效率的對應,等到團隊的事情結束之後才回忙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工作再多都不會抱怨,只是埋頭苦幹。

⑶ 為什麼日本人口這么少,造出來的產品質量卻這么好

說到底,是日本人的一根筋精神發揮的好。日本國土狹小,自然資源匱乏,加上二戰失敗後,日本被剝奪了正常國家所擁有的權利,所以日本要發展,只能靠質量取勝,否則無法跟其他國家競爭。

⑷ 日本製造業強大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管理制度是根本

日本二戰後學習美國的生產管理方式,但是做了自己的創新。

1、品質管理方面:

把美國的精英主義品質管理改造成了大眾主義質量管理,也就是從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變成了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強調了全員參加。推廣了ZD運動,也就是零缺陷運動。歸功於美國的Deming和石川馨。然後著名的大野耐一創立了豐田生產模式TPS(Toyota proction system),也就是精益生產方式,要點就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合理規劃減少時間人力和材料浪費,對產品品質實施徹底的管理。

在製造中,做到無餘量采購和加工,消除了二次加工,大大縮短了裝配時間。(這當然增加了犯錯成本,後面會解釋)精密控制,比如安全系數(=1時產品正好能承受計算的應力,壽命等其他屬性),通常會定的比較小,大大節約了材料成本等等;對擔當的細致劃分,各環節的責任劃分到個人和小組,造成了明確的任責制度。以及嚴謹的態度(只有德國人能與之媲美),完善的法律條款。

2、組織創新方面:

形成了主力銀行和交叉持股的金融體制,銀行與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與英美的stock-holder不同,日本是stake-holder,這樣給日本企業創造出極端穩定的環境,只要一心一意拓展市場份額,推出新產品就好了,不需要為了投資收益率進行裁員。企業與企業之間也注重長期交易,日語中有個詞語叫「下請け」,就是大工廠把生產製造轉包給小工廠,這種轉包關系十分穩固。

企業內部也注重bottom-up,就是注重「現場」工人的知識和經驗,充分發揮他們個人的能力,注重培養現場工人的技術水平。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對比美國的福特生產模式可以發現,福特主要是靠高度的標准化,是對物的管理,但是日本的製造業更多的是靠對人的管理實現的。

3、日本製造業的關鍵還是靠上述列舉的制度的變革,是這些制度塑造了戰後的日本社會風氣,即「在一個穩定的生產條件下兢兢業業生產優良品質的產品」,然後是這種風氣塑造了日本人的嚴謹刻板的品格,是這些人在企業、或製造業第一線,改變並塑造了日本製造業的性格。 這些制度建設是發生在二戰後的,雖然新鮮了點,也算是「歷史淵源」吧。

4、這並不是因為日本人天生就很勤勉,就有某種認真的民族性格。相反在很多明治時期的在日外國人的記敘中,說日本人懶散,無紀律的記錄大量存在。民族性格是個捉摸不定的東西,但是可以被制度所改變。 如果一個制度是尊重每個人,追求社會穩定,並提倡在生產上一絲不苟,就很少有人會去偷工減料,會做出曇花一現用了就扔,且粗陋難用的產品。

相反如果一個制度推崇弱肉強食,追求不擇手段地發財賺錢,就會有人無視社會基本道德,不斷刷新下限。一言蔽之,不是我們的製造業行不行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好的制度的問題。

⑸ 為什麼日本人在奇奇怪怪的發明上那麼厲害

日本科技發達,可能有以下原因:日本從明智維新之後非常重視教育,經過多年發展,高等學府都是世界級的了。所以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日本二戰失敗後不允許建立軍隊。所以節省下大量的軍費,使得日本能再科研上投入更多經費。美國為了制衡俄羅斯的亞洲勢力,刻意培養日本的經濟和科技水平。日本原材料不足,只能發展製造業,所以他們對知識產權十分重視。這使得發明創造的回報率很高,所以日本人樂於開動腦筋搞發明。日本實際上在軍事,航天,晶元等核心科技上並不特別強大。他們的優勢在於民用科技。但是普通人平常接觸不到核心科技,只能接觸到民用。所以會覺得日本產品的出現率比較高,產生日本科技發達的錯覺。

⑹ 小日本產品為啥超級精緻

記得以前看過這么一篇新聞,說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從馬桶到葯品大大小小的東西都買了個遍帶回來,買在中國買不到的東西還情有可原,可有些人竟然要在東京買智能馬桶蓋,拿回去讓日本公司的當地子公司幫著安裝。在中國也有同樣的東西,為什麼不在中國買,實在讓人不可思議。為什麼日本製造優質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呢?我們今天就聊聊日本製造的質量轉變之路吧。

事實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戰後日本產品質量相當糟糕。當時西方文獻記載「他們出口的玩具玩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質量問題;他們出口的燈具壽命短得讓人無法接受。」這時候的日本,一方面受限於被戰爭摧毀的工業化體系,一方面也被國際上其他製造商所壓制。艱難的發展使日本企業開始意識到低劣產品造成的惡劣口碑會成為日本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發展的巨大障礙。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企業們決定實施質量變革。
日本企業們從美國引入了先進的質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並特別重視質量控制過程中應用的統計方法。成立於40年代的日本科學技術聯盟(JUSE)從1949年開始設立由企業、大學和政府人員構成的質量管理研究小組,並定期開辦「質量管理基礎課程」將小組的成果傳達給產業界,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舉辦約90期,約3萬人參與學習,這些人員成為了日本企業質量管理活動的主力軍。
質量管理和統計技術的應用僅限於製造和檢驗領域,盡管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很顯然,對於實現顧客滿意這一主要質量目標而言,它並非充分條件。為實現這個目標,無疑必須重視製造前的過程,而且還必須強調在檢驗後的過程中應用質量管理方法。日本從60年代初開始將質量管理的概念拓展為全公司質量管理(CWQC),它的特徵顯而易見:一方面覆蓋范圍從市場調查到售後服務非常廣,另一方面全員參與。在管理活動開展過程中,這種獨創的管理體系突出了三個特點:重視教育和培訓;進行「方針管理」;注重內部審核或者「質量管理診斷」。這些科學有效的方法被1987年頒布的ISO質量管理體系標准吸收後向全世界推廣。
伴隨著CWQC活動的深入,人們日益認識到一線工人的重要性:沒有這些工人的日常努力,就不可能實現所製造產品的符合性質量。具有創造性的質量組織QC小組(又稱為品管圈)誕生了,從1962年5月第一個QC小組在JUSE注冊到90年代中期,共產生了約40萬個QC小組,注冊參與者超過300萬人。QC小組組長由工人擔任,並建立自主管理體系;小組選擇的課題不僅包括減小缺陷、提高生產率、降低製造和檢驗成本,而且還包括設備維修、生產計劃和其它方面的改進;在小組活動中常用的統計工具被稱為「七種工具」。隨著CWQC延伸到服務業,QC小組活動一樣在各類服務業企業中顯示出活力和良好的效果。
此外,日本在科學、文化以及技術方面的制度非常健全,比如早在1885年實施了《專利法》,也極大促進了日本的質量革命。
日本沿著質量革命的路線繼續前行。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促使日本利用日漸成熟的質量體系開展節能活動,包括生產過程中的節能和開發節能產品。80年代大部分日本公司嘗試開展多角化經營,並始終保持著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濃厚興趣。
而在1985年廣場協定後,在日本的優秀經營者帶領下,日本製造業中通過考驗,存活下來的企業就有了,「改善(Kaizen)」,「即時生產(JIT)」,「看板方式(Kanban)」,「精益生產(LP)」等諸多享譽世界的現代日本生產模式,從這時候開始,"Made in Japan"才由"便宜容易壞"變成了"設計好質量高"的一個品牌,而品牌的確立,才意味著崛起,這是在很多日本企業之間慘烈地競爭,死亡,優化效率,大量關閉產能才最終換來的結果,這也是得以在世界工業國中崛起的最根本的原因。
日本產品憑借其卓越的質量大量進入美國市場並加劇了美國的質量危機,美國NBC甚至於1980年6月播放了紀錄片《日本能,我們為什麼不能?》而引發強烈反響,從此美國公司開始利用各種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去改善產品競爭力,包括重視戴明、朱蘭等在日本成功的本土質量專家的意見,並在上世紀末在質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績。
所以,經過政府和企業在各方面不斷的改進,造就了日本製造今天優質的產品及其口碑。

熱點內容
大牌護膚品小樣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4-04-27 02:44:45 瀏覽:135
為什麼晚上老是口乾 發布:2024-04-27 02:33:50 瀏覽:394
為什麼生完孩子2年還有奶水 發布:2024-04-27 02:28:56 瀏覽:656
小貓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4-04-27 02:13:58 瀏覽:983
為什麼買貴的東西反而會更省錢 發布:2024-04-27 02:05:55 瀏覽:253
電腦版我的世界模組為什麼打不開 發布:2024-04-27 02:03:29 瀏覽:375
支付寶為什麼找不到朋友了 發布:2024-04-27 01:30:14 瀏覽:792
女生對你笑為什麼要捂嘴 發布:2024-04-27 01:19:06 瀏覽:523
特雷索手機殼為什麼貴 發布:2024-04-27 00:39:08 瀏覽:841
剛出生的小烏龜過了幾天後為什麼不吃東西 發布:2024-04-27 00:39:06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