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有質量的東西為什麼會有引力

有質量的東西為什麼會有引力

發布時間: 2022-08-22 03:52:58

① 為什麼有質量的物體周圍有引力

每個物體都會吸引其他物體,而這股引力的大小隻跟物體的質量與物體間的距離有關。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說明,每一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每一個物體,而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正比於這它們的質量,會隨著兩物體中心連線距離的平方而遞減。牛頓為了證明只有球形體可把「球的總質量集中到球的質心點」來代表整個球的萬有引力作用的總效果而發展了微積分。然而不管距離地球多遠,地球的重力永遠不會變成零,即使你被帶到宇宙的邊緣,地球的重力還是會作用到你身上,雖然地球重力的作用可能會被你附近質量巨大的物體所掩蓋,但它還是存在。不管是多小還是多遠,每一個物體都會受到引力作用,而且遍布整個太空,正如我們所說的「萬有」。

② 為什麼有質量的兩個物體會產生引力

萬有引力從哪來?有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在相對論中,宇宙可以想像為一張原本平坦的橡皮膜(事實上這個膜是4維的),而物質在宇宙中存在,就像一個球放在這張橡皮膜上,會向下壓出一個凹面,這個凹面就是所謂的「引力場」。質量越大的物體,產生的引力場也越大。
另一種說法。在量子力學中,存在一種所謂的「引力子」,這是一種以光速傳播的粒子,它在兩個有質量的物體間傳播,引力子所產生的作用就是兩個物體間的引力效應。
大統一理論試圖把這兩者統一起來,但理論界至今仍有許多不同的言論。而無論這二者關系如何或是孰對孰錯,質量作為引力的基礎這一點是共有的。

③ 為什麼有質量的物體就會產生引力

。引力 所有物質,之間互相存在的吸引力,與物體的質量體積有關。物體如果距離過近會產生一定的斥力。

引力為什麼產生,牛頓發現了引力問題,是他在思考問題時被蘋果砸在頭上。想到了引力的問題。

但是對為什麼產生引力目前沒有解釋。

引力的產生與質量的產生是聯系在一起的,質量是由空間的變化產生的一種效應,引力附屬質量的產生而出現。
2。有.根據現在的理論來說一切物質都是有光子組成的,但是光子是沒有質量的,但是物質還是有著它的靜態質量,這就說光子一定在某種狀態下會體現出靜態質量.哪就說光子在不停的運動的.在光子在運動的時候,呈現出一個光子的動態質量,而體現出了物體的靜態質量.

④ 為什麼有質量的物體就會有引力

用個比喻來說明為什麼有引力

樓主可以先拿塊海綿
在上面放一快石頭
海綿自然就向下凹了
而在下凹的部分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
小石頭就會滾向大石頭
我想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有質量就有引力

另外石頭質量越大
則凹陷越多
則說明了質量越大 引力越大的道理

不過海面表面凹陷
是一個平面的現象
如果從空間來說的話
我也說不大清楚

⑤ 一切有質量的物體在任何條件下都有引力嗎為什麼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著很多的自然道理,而這些自然道理都一直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著近些年來科學家他們的探索和發現,發現這些宇宙定理的確時時刻刻存在,而且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多虧了這些好奇,還又喜歡探索真理的科學家,我們才能了解這些宇宙秘密。其中我們知道牛頓的萬有引力,他的提出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但他所說的萬有引力的確是在我們生活當中的確確實實有的。那麼一切有質量的物體在任何條件下都有引力嗎?其原因是什麼?這其中答案有以下幾點。

三、整個宇宙的大定理規則。

最後一點就是,在整個宇宙中,任何行星天體它們都會受到關於其內部的一個核心,受到較大質量的星球影響。這也是自然宇宙所規定的規則我們人類也無法反駁,但出現這樣的原因,只能通過我們以後人類慢慢發掘才能得出。

⑥ 為什麼質量大的物體就會有引力

相對論的解釋
其實引力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引力只是這種現象的一種解釋而已。它不同於其他力。
「引力」其實是時空扭曲的表現,舉一個二維的例子:一張綳直的橡皮筋網
1.放上兩個質量不一,體積相同的球,網扭曲了
2.在1的基礎上,讓一個球在橡皮筋網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直線與(同一個)球的位置距離越近,軌跡彎區越大
3.在2的基礎上,讓一個球在橡皮筋網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接近兩個質量不等的球,直線與兩個球的距離相同,經過質量大的球,軌跡彎區大

2跟3說明的現象與引力相似,而且也有質量越大、距離越小,引力越大

物體由於慣性沿直線運動,但在扭曲的空間運動,表現出來就是受到引力影響
事實上,引力扭曲的是四維時空。

還有一個例子:光經過大質量天體時會扭曲,但引力不能作用於光,所以解釋就是光沿直線傳播,在扭曲的時空中運動,就會扭曲。但光還是沿直線傳播

⑦ 為什麼有質量就有萬有引力

三百多年前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它描述了宇宙乃至萬物所遵循的一種規律,為我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然而它面臨許多問題,具體如下:

1. 起源問題:萬有引力為什麼與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質量這個屬性為什麼會產生引力,而不會產生斥力呢?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有「一陰一陽謂之道」的說法,遍觀宇宙人間無不透著這樸素的哲學思想,男女、陰陽、正反、虛實、有無、正負、大小等等,這種對立統一的規律到處存在。自然規律作為「道」的一種也不會例外,而萬有引力卻難於自圓其說。另外,庫侖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是因為電磁波或電磁場輻射出去以球面的形式向外擴散,球面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自然單位面積上的輻射程度與半徑的平方成反比;而萬有引力並非是一種向外輻射的引力場,何以也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牛頓當初把這個定律壓了十五年才發表,說明他對這個定律存在相當的疑慮,那就是「為什麼」的問題。

2. 作用因子的問題:按照牛頓當初的思想,萬有引力為超距作用,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否定了這種作用,認為任何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傳遞都不會超過光速。傳遞電磁力的光子遵循這樣的規律可以理解,而傳遞萬有引力的「引力子」也要這樣嗎?真的存在「引力子」嗎?為什麼一直檢測不到呢?

3. 萬有引力常量G的不確定問題:科學家在精確測定萬有引力常量時發現,G在一定精度上會隨測量物體的物質結構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在用萬有引力考察宇宙時發現,隨著宇宙的膨脹G值會減小。而G值在不斷的變化中,萬有引力定律還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定律嗎?另外,與萬有引力有極大關系的重力所產生的重力加速度g即使在地球同一地點也會因使用不同的物體而有所變化,這是為什麼呢?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美國發射的宇宙探測器也會常常丟失,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以上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又考慮到,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之間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它們各自的公式為 ,,讓人們聯想到其中有本質的聯系。但他們常量之間或力之間的差異卻是巨大的,例如電子和質子之間庫侖力與萬有引力之倍數差為,似乎難於尋求它們的融合點。

[i]我們知道,萬有引力是作用於宏觀物體之間的長程力,而電磁力也屬於長程力,並且兩者都遵循迭加原理。如果考慮不帶電的宏觀物體之間的電磁力會是多少呢?也許人們認為他們會互相完全抵消為零,可事實並非如此,也正因為這之間的差異才造就了我們這多彩的世界。任何物體都是由原子或分子構成的,讓我們就從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微粒原子入手,了解一下宏觀物體之間的電磁力。例如,拿兩個氫原子來比較,它們中間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斥力有兩個原子的質子和質子之間的庫侖力以及電子和電子之間的庫侖力,引力有第一個原子的電子和第二個原子的質子之間及第一個原子的質子和第二個原子的電子之間的庫侖力;又由於電子在運動著,它們之間彼此還存在磁力(包括電子自旋產生的)作用,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這里的引力之和和斥力之和絕對相等嗎?不是的,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有關系,在一定距離它們會吸引並結合成氫氣分子;所有由原子結合成分子的形式都與原子和原子之間的電磁力有關,這在分子化學中很清楚,正因為電磁力的存在,物質微粒結合形式不同,才造成了物質分子的多樣性。那麼分子和分子(包括有些原子和原子)之間的力是怎樣的?由於既存在電磁斥力又存在電磁引力,分子力有時表現為引力有時表現為斥力。參照下圖,距離小於r0時,隨距離的減小斥力和引力同時增大,但斥力增大快,對外表現為斥力;距離大於r0時,隨距離的增大斥力和引力同時減小,斥力減小快,對外表現為引力。一般認為,大於10r0可忽略其為零。但我認為雖然隨距離的增大其表現出來的引力非常微小,可仍不可忽略,因為萬有引力是比電磁力小1039的力。我們有理由認為雖然一個物體中的分子和另一個物體中的分子之間的電磁引力在宏觀距離是非常微小,但考慮到宏觀物體由大量數目的分子組成,電磁力又是可迭加力,其作用效果可能並不小。例如地球和地面上的人,構成一個普通的人的質子電子對就約為個,而地球的質量大約是人的1023倍,能認為這個人和地球之間的電磁力在經過1051倍的疊加後仍為零嗎?我認為,由於人們的粗心,誤將宏觀物體之間的微弱電磁力認為是萬有引力。或者說,所謂的萬有引力實際是宏觀不帶電物體間電磁力的外在表現。根據以上的理解我提出以下觀點:
第一,宇宙中只有三大相互作用,弱力、強力、電磁力。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三種相互作用不僅彼此有聯系,而且造就了這繁華而多彩的物質世界。所謂「萬有引力」無非是電磁力在宏觀不帶電物體間的表現。電磁力在宏觀不帶電物體間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在分子尺度表現為分子力,在宏觀距離及星體間表現為引力,在更大宇觀距離如星系間可能表現為斥力。電磁力在宏觀不帶電物體間力的大小除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有關系外還與物體的結構有極大關系,如質子、電子、中子、亞核粒子的個數,排列方式,運動狀態,是否自旋等。
第二,不存在「萬有引力」,萬有引力定律不過是一種近似的巧合規律,更精確的規律與物質結構有關。重力實質是電磁力在地球和地球表面物體間的宏觀表現,重力加速度並不完全決定於所在地球的位置,還與所研究的物體的組成物質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的個數、排列情況、運動狀態等有關。不存在所謂的「引力質量」,不因為物體有質量而存在引力,不能用天平或電子秤准確測物體的質量,也不能用所謂的「萬有引力定律」准確測天體甚至宇宙的質量,只能用牛頓第二定律測物體慣性質量的方法來測物體的質量。不存在「引力子」,宏觀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完全是通過光子進行的。也不存在「引力場」、「重力場」,都是電磁場的作用。一切與萬有引力有關的規律都是電磁力作用的結果,萬有引力來源於電磁力,包括光在引力場中的彎曲都是電磁場對電磁波作用的結果。
可能有人要說,萬有引力是理論總結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並被證明是正確的。但要認識到它有文章開頭所說那許多缺陷,而電磁力就沒有;相反,電磁力更符合中國古代的太極圖思想,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電和磁不就是陰陽統一體嗎?有時為斥力有時為引力,不正符合陰陽中又有陰陽的思想。而且,宏觀物體間的電磁力理論不僅能解釋何以此力與質量的乘積成正比,並能解釋更多萬有引力理論所不能解釋的問題。具體如下:
1.從庫侖定律中可看到,向外輻射的場本來就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距離的關系不必解釋。與質量的關系:由於每個宏觀物體的質量粗略的和它中間所含的質子個數成正比,故人們將本應是由於質子電子對個數增多而迭加的與質子電子對個數成正比的電磁力誤認為是萬有引力。由電磁力的迭加原理可推出宏觀物體間電磁力的粗略計算公式為,其中k』是一待測的常量,其中N1、N2表示兩個物體中各自所含的質子或電子個數,r表示它們質心間的距離,F表示宏觀物體間電磁引力和電磁斥力之差或外在表現力。這個公式適用於不帶電的宏觀物體在宏觀距離下的作用。可以看出,這個公式能適用的地方「萬有引力定律」恰好適用。由於在分子尺度電磁力表現為分子力,故由此理論可預測分子或量子尺度的粒子之間不會有所謂的「萬有引力」,也不會有因「萬有引力」在小尺度上無限迭加而形成的黑洞,除非電磁力在宏觀物體間的迭加能有這樣的效果。要解釋的一點是,宏觀物體間的電磁力與物質結構有很大關系,要知原子中的中子也有自旋,和另一物體中質子電子中子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上式是忽略了它的作用而得出的式子,要精確可能還須改進。另外,由於在宏觀尺度上物體自身有不同的物質結構,物質微粒的排列方式、運動狀態等發生變化都可能引起電磁力的變化,故說明上式是一「粗略」計算式,因此也沒有給出其常量數值;而宇宙空間也有不同的星體結構,上式在宇宙大尺度上如遙遠的星系間可能已不適用。
2.「2003年2月11日,美國太空總署公告當時探測到的宇宙學參數,認為宇宙中存在「反引力」,因為觀測結果表明許許多多的星系正在「加速遠離」,而不是在引力作用下減速。」這是引用某網站的原話。當人們觀察到不符合萬有引力定律的現象時,總喜歡另外尋找其它力的影響,以為是「反引力」或是「第五種力」甚至是「第六種力」的作用,卻不重新認識已有的定律是否還能經住實踐的考驗。按照新理論(萬有引力來源於電磁力)理解宇宙學規則認為,由於在分子尺度以上宏觀物體間的電磁力表現為引力,而其中電磁引力和電磁斥力同時存在,在宇宙更大尺度上構成星系的天體結構同我們宏觀物體或星球的物質結構有巨大的不同,不能認為其間還會表現為引力。中國先賢哲學《易經》思想中有「物極必反」、「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的道理,由於組成星系的分子數目極多,已遠超過了帶電粒子間的電磁力對「萬有引力」的強度倍數,在分子數目多到極致的情況下預測,星系間正如分子尺度的r0以內,表現為「萬有斥力」。如此,則可以解釋何以遙遠的星系加速遠離我們而去,並且越遠越快。當年愛因斯坦在宇宙方程中引入斥力項也就找到可以存在的依據了,不過這個斥力項只能在大尺度的星系間才能表現出來。
3.1986年初美國物理學家費希巴克(E. Fischbach)和四位同仁在著名的「物理評論通訊」刊物上發表文章表示自然界可能有第五種力存在,他們所根據的就是「重力加速度值」(g)的異常現象——在同一地方不同物體之重力加速度值不同。據新的理論可看出,這正是萬有引力來源於電磁力的一個推論,不同的物體的物質微粒個數不同、排列方式不同、運動狀態不同,雖然相對於地球的物質微粒各方面影響要少得多,但總可以產生出可觀察的效應,那就是引力不同。即使是相同質量的物體因物質結構的不同在同一地點測量引力也會有差異,而造成我們認為「重力加速度值」(g)的異常。劉武青做了許多這方面的實驗[ii],其中一個實驗是用電子天平測兩個圓柱形磁體的質量的對比實驗,把它們豎直磁極對磁極疊放在一個金屬筒中,發現處於排斥疊放位置時其質量要小於吸引疊放時的質量;另外一個實驗是測定電容器在充電和放電時質量的變化,發現有些質量增加而有些質量減少。劉武青認為這是被屏蔽的電磁力影響萬有引力的效應,並將此申請成發現專利。殊不知,自然界的長程力只有電磁力一種,這不過是同一物體的物質微粒(如電子、質子、中子)的排列結構、運動狀態(如繞核旋轉或自旋)發生改變而引起地球和物體間電磁力發生改變的一個例證而已。而且宏觀物體間的電磁力不能屏蔽,因為任何宏觀物體都是由原子分子構成的,其中必定含有電磁力能夠作用的物質微粒電子質子等,其中包括屏蔽物體。由以上實驗可知,不能夠通過測物體間引力(宏觀物體間的電磁引力)的方式准確測定物體的質量,也不能夠准確測定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否則,如要認為質量不變則重力加速度有異,要認為重力加速度不變則質量有異。
4.狄拉克於1937年提出了著名的大數假說,其內容是:「自然界出現的任何兩個很大的無量綱數是彼此相關的,他們都由一個簡單的數學關系相聯系」,[iii]他描述了從粒子世界導出的極小和從宇宙太空導出的極大數之間的必然關系。由於宇宙太空和粒子世界都是同一個相互作用電磁力的作用結果,故它們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大數假說必能在新理論的基礎上成為大數定理。其中提到萬有引力常數G值隨時間將變化,由新理論可知,本不存在這么一個相互作用,必然這個假想的常數會因時間、地點、物質結構而變化。
5.人們根據質量和光度的比值測量出的質量,總比根據星系周圍的物質轉動曲線、雙星系的萬有引力和動力學平衡條件等力學的方法得出的質量要小得多。這是什麼原因呢?有人由此斷定宇宙中存在著大量有力學效果而不發光的暗物質,這是無稽之談。因為新理論預言,不能用「萬有引力」的方法准確測定物體的質量(包括天體的質量),而且在更大尺度宇觀范圍內「萬有引力」要表現為斥力。同時也告訴我們,宇宙學需要新的理論,也許將是一種大尺度的膨脹結合小尺度的環繞理論。不過我相信,天上人間將遵循同一種「道」,上帝不會將宇宙造的連他自己也理解不了。
在以上問題中,一方面,萬有引力理論難於解釋其成因;另一方面,又為萬有引力來源於電磁力理論提供了理論依據。其中,涉及引力質量的變化及有無,我們知道,引力質量等於慣性質量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之一,是否它會動搖相對論的根基,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是否需要重新考證。大爆炸宇宙學說在宇宙的質量問題、將來的發展預測等方面也需要進一步的發展。由於本人知識有限,新的理論還要更多的有識之士來完善,要做出預測並能被實踐所檢驗的理論才是好理論。

⑧ 質量為什麼會產生引力

目前比較權威的解釋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其實沒有引力,A物體有能量根據E=Mc^2,有質量就有能量)使周圍空間扭曲,扭曲的空間使周圍的物體向A靠近,相當於有力在作用,這種等效的力就是萬有引力。 引力為什麼產生,牛頓發現了引力問題,是他在思考問題時被蘋果砸在頭上。想到了引力的問題。
但是對為什麼產生引力目前沒有解釋。近代物理(廣義相對論)認為萬有引力是由於時空彎曲而產生,並認為宇宙當中的曲線運動在四維時空中是直線運動..........。
引力的產生與質量的產生是聯系在一起的,質量是由空間的變化產生的一種效應,引力附屬質量的產生而出現。

熱點內容
為什麼哈羅摩托軟體下載不了 發布:2025-05-24 00:07:40 瀏覽:532
為什麼我的手機地圖一直說信號弱 發布:2025-05-24 00:05:19 瀏覽:90
為什麼人的尿液顏色發綠 發布:2025-05-24 00:04:33 瀏覽:781
為什麼蘆薈膠有些味道不一樣 發布:2025-05-24 00:00:08 瀏覽:766
為什麼微信只可以收錢不能轉錢 發布:2025-05-23 23:38:05 瀏覽:30
男人為什麼愛白酒 發布:2025-05-23 23:30:19 瀏覽:247
u盤拷的軟體電腦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5-23 23:00:53 瀏覽:715
注冊蘋果電腦ID為什麼卡住了 發布:2025-05-23 22:56:31 瀏覽:68
ps為什麼裁剪文件好大 發布:2025-05-23 22:46:05 瀏覽:456
閑魚為什麼有便宜的相機 發布:2025-05-23 22:36:50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