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東西借了不能還
A. 為什麼有的人借了東西不還,這是什麼心理
N年前,學駕照的時候認識一個朋友,順路陪我回家拿證件,她饒有興趣的翻看我的書架,被她發現了一本上周剛買來還沒來得及拆包裝的新書。
於是,她說借我看看,我說行。塑封袋裡有兩本,我說你先拿一本,然後我們再交換著看。她說行。
可是,後來出門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情況,她連著塑封袋把兩本書全拿走了。
誰知道這一拿就是遙遙無期了……
你說這是什麼心理?
我記得那兩本書打六折買的,加起來不過30幾塊錢,她不缺。
然而,拿人家的就是爽啊!
拿人家的書/錄像帶/影碟(早期去別人家,很多人最愛借又最不願意歸還的3樣東西。)
我想,當初她如果找我借的是30塊錢, 她早就還了。
兩本未開封的新書,雖然價值一樣,但感覺卻完全不一樣。
前兩天有個新聞,某盒馬超市經常被盜,後來通過監控發現是一對90後的夫妻。他們住高檔公寓,開百萬豪車,這兩人前後幾次共偷拿了3000塊錢的物品。
這又是什麼心理?
偷別人的就是爽啊!
為什麼,在不缺錢的情況下,人依然是愛佔便宜的呢?
據為己有的竊喜被這些人放大成了某種帶有刺激的興奮。
借走不還的書,你以為她真看了?不一定。說不定不開封擺在哪個角落當戰利品。也說不定,翻了兩頁覺得沒意思,就隨手丟在哪個彎角里了。
當你想起來,找她討要。她一想這還要花時間,耗成本去找……她才不願意,所以就耗著,拖著……直到大家都不記得。
所以說,咱耗時間分析別人為什麼借了東西不還,還不如給自己立個規矩。一概不借!
從那以後,我的書,誰也不借!
因為你說的是東西 而不是錢 這還是有點區別的 那麼可能是兩種心態
第一種 這個人大大咧咧的 忘了借完之後隨手還了 或者覺得這是小事,你要用的話直接再過去拿就行,不會說專門再跑一趟 這種不算有惡意 純粹是個人習慣問題
第二種 就是純粹的不想還了 要麼覺得你並不差這點東西 要麼就是自己也想要這個東西但是又不捨得自己花錢買 想混過去 這是一種病態心理
但是我覺得吧 這應該都是屬於溝通的問題 如果是第一種 你要用的時候你直接去拿回來 等他再來借的時候你和他說清楚就好了吧 要是第二種 你上當一次 上當兩次 第三次直接就不借了就好了 跟這種人也沒啥好聯系的 也不用擔心他(她)在背後說你小氣啥的 因為一般是這種人的話 不可能只借你的東西不還 應該是借過好多人的 周圍人都知道的 所以啊 你可以甄別一下
另外 我覺得不管第一種還是第二種 你去要的時候一定要理直氣壯哦 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啊啥的 覺得面子上過不去 沒必要 如果你要這么想的話 那麼委屈只能自己承擔了 任何人都幫不了你 加油
這是罪惡的心裡。別人幫助是常理,不感恩反而不換。甚至反成為大爺。人在做,天在看。報應早晚的事。邪不壓正。神寶座的根基是公義和公平!
這種借錢和借東西不還的人到處都有,我就上過這種當我過去一個同事借我的魚桿釣魚過幾天說魚桿被偷了,當時我就想一根魚桿也不值幾個錢他應該不會說謊,可是讓人氣憤的是這根魚桿又出現在某個釣友手中問他多少錢買的他說是我那個同事一百元賣給他的,一根魚桿不貴但看出了一個人有多卑鄙。
都說「常借勤還,再借不難」,這也是朋友、鄰里間在財物上交往的規則和底線。喜歡借了東西不還,這個人註定前路崎嶇。
借而不還肯定不會是大物件或者大資金,因為太值錢的東西一般出借時都會讓打借條,你不還我當然就會去要,所以借而不還的,往往都是一些小財物。那借東西的人為什麼不還呢?無非是一下四種情況:一、你們關系平時比較不錯,在他向你借東西時他就沒有想還給你的事兒,反正這點東西就算不還給你也不會影響你的幸福生活。二、自戀心理做怪,這樣的人活得很自我,以為身邊的人幫助他是應該的,有了困難只知道張口,等度過了艱難都不知道是誰幫助過他,你借給他的東西,他根本就忘記了是向誰借來的,怎麼會還給你呢。三、貪佔便宜,生活中這樣的人還是不少的,他們不考慮自身的形象損失,只在乎實際利益,就像上輩子是窮死鬼,遇見熟人就張嘴,東家三塊西家兩毛,從來不說還,也從來不嫌少,給他一分他都覺不出來是在諷刺他。四、其實最後這種借東西不還的才是值得同情也是值得生氣的,他們遇到了大的困難,或者借了你很值錢的東西,現在還不起了,咋辦?遇到這種情況是不是腸子悔青了?就在自己心裡不停的告訴自己好人有好報吧。
有人會借了東西不還,而且那個被借東西的人會很生氣。
B. 什麼東西借了就不能還了
太多了,借鑒、借景、借故、借口、
借光、借問、借用、借代、借詞、
借宿、借風使船、借古諷金、借花
獻佛、借屍還魂、借題發揮,等等。
當「借」作為假託或利用的意思時,
後面所「借」的東西就不用「還」了!
C. 在農村傳統意識里,有些東西只能借去但是不能送還,你知道都有哪些東西
有三樣東西,分別是掃帚,葯罐和拐杖。掃帚葯罐和拐杖都是代表著霉運或者疾病的,只可以往外借而不能送,還因為送還就代表你要把病氣過給人家。
D. 雙拐借了為什麼不能還
拐杖這東西,一般人家用不著,除非是家中有病人需要或者有殘疾人。
不然,誰家都不會准備拐杖,因為拐杖是專門對一些行動不便,或者出事故的人准備的。
如果,家中因為有暫時的需要,恰巧隔壁左右有用過的拐杖,去找村民借,被借者會很高興,認為是把晦氣給送走了。
拐杖借了即便不需要了,以後也不用還的。這些規矩作為農村人都懂的,也沒有人去還。
其實在農村輪椅和拐杖的性質差不多,也是不能還的,正常健康的人誰也不會輕易用到這些東西,一旦借了,就不要還了,除非主人自己有需要了過來拿。
E. 煎中葯的鍋只許借不許還,是嗎為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7
F. 借別人東西不還的人什麼心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04
G. 有三種東西不能借,兩種東西借了不能還,是啥
1.不借自己的婚戒,2.不借自己的房子,3.不借刀等利器,1.別人借你的碗不能在要回來,因為是飯碗,要回了就成了要飯的了,2.掃帚借了就不要要回來了,因為掃了別人家的晦氣就不能要了
H. 借了東西為什麼不還
這就是個人的素質問題了,這類人一般不要借東西給他/她。除非到了非借不可,或者自己一些無所謂的東西。
如果借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她/他卻不還,可以旁敲側影的提一下。
要不就直說,這種情況下一般是人都會還的,沒有臉皮這么厚的吧。如果這遇到了,就去祈禱吧。
還有種情況,就是借東西的人確實忘了,這就要你去提醒一下了。
I. 為何有些地方的葯罐子只能借不能還,這個習俗是怎樣來的
一般人家是不會置辦葯罐子之類的物件的,只有那些有久病之人的家庭,不得已才會購置葯罐子。如果哪家人生病了,需要熬中葯,那麼便要到別人家借葯罐子。通常,葯罐子用完後,人們會將葯渣全部傾倒出門,取葯「倒」病除之意。另外將葯倒在十字路口上,被眾人踐踏,也有病被帶走,消除病患的含義。處理完葯渣之後,將葯罐放置好,除非主人家來索回,否則是不能主動送回葯罐的。
人們認為,購置葯罐是招災引病之舉。主人家將葯罐借出,意味著送病出門,自然很樂意將葯罐借出了。如若主人家煎葯還須索回葯罐,借罐之人便要在葯罐中放些錢財等,壓一壓病氣。拿到葯罐往家中返的主人,中途不得在別人家停留,不然,會將病患帶至所到之家。
有些地方,還流行著「偷葯罐」的風俗。人們不願意借葯罐,因為借葯罐意味著把病借來了,而且煎完葯,葯罐還要留在家裡,不吉利,所以要「偷」,這樣用完葯罐之後,再偷偷地將葯罐送回去,既處理了煎葯的問題,又解決了「招病」的難題。
其實,置葯罐,借葯罐,還葯罐,並不能決定病症的去留,這不過是人們的一種心理作用而已。
明代葯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