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找不到君子道
1. 道字你們是如何理解的
小篆:「道」,從,從首,謂長行,首: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長行於面之所向與行之所達之塗,此塗即道。故其本義作「所行道也」解。其義為:1. 路曰道,即道路。如《荀子·修身》「道雖邇,不行不至。」2. 一定不變之理曰道。如《書經·湯誥》「天道福善禍淫」,又如《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3. 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曰道。如《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4. 仁義禮樂稱為道。如《論語·陽貨》「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5. 道德之稱。如《禮記·曲禮》「道德仁義非禮不成」。6. 善事、美德曰道。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7. 意向曰道。如《論語·公冶長》「道不同,不相為謀。」8. 方法曰道。如《中庸》「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9. 有德行者曰道。如《論語·顏淵》「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10. 施行、實施曰道。如《荀子·議兵》「必道吾所明,勿道吾所疑。」11. 言、談曰道。如《荀子·榮辱》「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12. 白、申曰道。如道賀、道喜、道歉。13. 講曰道。如《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學問。」14. 道家、佛家法術曰道。如《智度論》「得道者名為道人。」15. 道家、道教、信奉道教的人略稱道。16. 僧侶曰道。如《南史·梁武帝紀》「道俗五萬餘人」。人生就是一條道路。如何把握方向走好這條道路,深信,是每個人終生的願望。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的踏上這條康莊大道。因為它需要明智的智慧與努力的學習實踐,才能走上光明的人生大道。「道」由「」與「首」相結合,意含著道要行,而且還要運用頭腦,以智能做引導。「」還有「乍行乍止」解,提醒我們在人生路上不要只顧埋頭奔走,走累了要停下來,走不通的時候,也要停下回頭看看自己走得對不對,有沒有越來越偏離?《中庸》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故要隨時校正方向,不可偏離正道。這就是道的義理。人生必須走上「正道」,為什麼呢?因為邪道、旁門左道會引人走入黑暗的歧途。唯有踐履正道,才是人生幸福美滿的保證。而正道必法自然,正道就是自然的運行,就是自然的原理原則。如果違背自然之道,人類會遭受許多的痛苦和災難,因為邪路是根本行不通的,終究還是要回歸自然的。譬如,一年四季的流轉就是自然之道,如果四季錯亂,萬物就無法生存;再如,星球有它自然的運行軌跡,如果偏離軌道而行,宇宙可能就無以和諧共存。人亦如此,在世間我們依五倫之道而生存,處在父子之道、君臣(領導與被領導)之道、夫婦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上,這一切無不是自然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能在人倫的五道上,安其本分、各盡其職、和睦相處、相互合作――就是順應自然之道理。否則,父子沖突,夫妻關系破裂、兄弟相殘,朋友相欺、君臣無義,就要飽受違逆自然之道的傷痛與折磨,我們的社會就會出現「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離經叛道之亂象。可見「道」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然當行之理,絕不是誰要強加給我們的。「正道」是順乎天理、合乎人心的。我們不能背道而馳,自取禍殃。唯有心存正道、時時查驗自己方向的人,才能昂首闊步走在幸福光明的人生大道上。祝願大家都能在這珍貴的人生旅途上,譜寫出一首璀璨的「正道」之歌。明「道」之後,順乎自然努力落實,就是「德」的含義。我們將在下期與您一同走入「德」之意境。道字包羅萬有,妙不可言。所謂「萬物因道生,得者自通靈,悟徹個中理,菩提不減增」。昨天講「道」字的義理,今天講「道」字的構造。中國文字的構造非常美麗,簡直是一幅圖畫。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住、假借六種。這個「道」字,屬於象形、會意,現在簡單的解釋。這個道字,從走從首。走字是教你行,也就是要修行。不修行怎會得到道呢!首字是頭,也就是第一。修行是第一件最要緊的事,若不修行,就不能了生死。在道的上邊,有「"」兩點,這兩點是表法,左邊一點是陽,右邊一點是陰。陽代表天,陰代表地。陽就是乾,陰就是坤,天地就是乾坤。陽屬於男,陰屬於女。但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所以男人不一定生生為男人,有時可做女人。女人不一定世世為女人,有時可做男人。在這里有千變萬化,所以說妙不可言。這兩點是代表天地,代表日月,代表陰陽二氣。人身有陰陽之電,血為陰,氣為陽。氣是無形,血是有形。這兩點就有無窮的奧妙,是說不盡的。這兩點,可以說是無極和太極。無極是真空,太極是妙有。由無極而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太極靜而生陰。動極而靜,靜極而動──這是自然的法則。在兩點下邊,是「一」字。這個一,本來不是一,而是無極的O圈。因為沒有到極點,所以是O圈。這個無極圈,修成功就是大圓鏡智,修不成功就是無明。這個一字,本來是O字。因為到時候,把O字破開,成為一字。變成一字,就有數目的開始。在O字時,是沒有數目,這一點各位要特別注意。在沒有數目時,那就O字。一落在數目上,O字就變為一字。這個一字,生天生地生萬物,生仙生佛生聖人。一切的一切,皆由一字生出。O字什麼也沒有,沒有就是真空。一字生出,就變為妙有,什麼都有啦!自無化有為妙有,自有化無為真空。真空妙有的道理,妙不可言。這種妙不可言的道理,到什麼地方去尋找呢?答案──「自」字。所以在一字的下邊是個「自」字,表示求道不能向外馳求,到外邊是找不到正道。要迴光返照,反求諸己。在這個時候的境界,在儒家來說:「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道家來說:「保元守一。」在佛教來說:「萬法歸一。」所謂「萬法歸一,一歸合」,合是人一口,表示沒有什麼可說的,也就是合起口來的意思。這時候,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什麼也沒有了。有人說:「那麼,豈不是成為木頭嗎?」不是的。木頭是無心,而這是有心。也就是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種道理,不能到外邊去找。要迴光返照,反求諸己,才能找到所求的道。禪宗有偈雲:「萬法歸一一歸合,神光不明趕達摩,熊耳山前跪九載,只求一點躲閻羅。」今天講這個公案,證明求法不是件容易事,要有為法忘軀的精神,才能得到正道。 菩提達摩從廣州登陸 (他從印度乘船來到中國),便到金陵(南京)。經過神光法師講經的地方,進去問神光:「你在這里做什麼?神光說:「我在講經。」達摩又問:「講經做什麼?」神光說:「為了生死。」達摩說:「法本來不可說,無法可說。你講的黑是字、白是紙,怎能了生死?」神光一聽,大怒的說:「你這個摩羅剎!敢來謗佛謗法謗僧,豈有此理!」說完之後,便用鐵念珠朝達摩祖師的面上猛力打去!達摩在沒有防備的情形下,被打掉兩顆門牙。達摩祖師一想:如果把牙吐在地上,那麼,這地方要大旱三年(因為證果聖人的牙落地,諸天降罪,此處人會受到不下雨的懲罰)。達摩不忍心,令這地方的人受荒旱之苦,乃將兩顆牙吞到肚中。所謂「打落門牙和血吞」,留下這個典故。達摩修忍辱波羅蜜,一言不發,走出神光講經處,過長江,向河南嵩山而去。這時,無常鬼奉閻羅王之命,來請神光去參加他們的宴會。便對神光說:「你是神光嗎?」神光說:「是的。」無常鬼說:「閻羅王請你去飲茶。」神光一聽,便說:「我講經時,天華亂墜,地涌金蓮,我還要死嗎?」無常鬼說:「你當然要死啦!」神光問:「誰能不死?」無常鬼告訴他:「只有剛才被你打掉兩顆門牙那位黑和尚,他才能不死。」神光向無常鬼懇求說:「無常居士,請你慈悲,行個方便,我去跟那位黑和尚學不死之法,可以嗎?」無常鬼允許他的要求。神光乃日夜向北方追趕達摩,最後追到熊耳山,見達摩在山洞中面壁入定,乃向達摩頂禮懺悔,跪了九年,才得不死之法,成為禪宗二祖。這個「自」就是自強不息的意思,要自己努力,用功修行,才能得到道的真諦。所以在右邊有個「走」字,這表示要行持,才能有感應,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不去實行,光是明白道理,也是沒有用處。所謂「說一丈,不如行一尺。」我常說:「道是行的,不行何成道。德是立的,不立那有德。」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