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寶貴的東西越不值錢
❶ 物以稀為貴,為什麼貨幣貶值
利率相當於資金的價格,當貨幣供應增加,貨幣有供過於求的趨勢,所以利率敗寬下降。拿存款利率來說,貨幣供應量增加,市場上錢多了,供過於求,再去存錢,就不給那麼多利息了,所以存款利率下降;拿貸款利率來說,貨幣供應量增加,市場上錢多了,供過於求,想獲得資金就更容易了,貸款的利率即降下來了。
還有一種更通俗的說法,物以稀為貴。東西多了,就不值錢。貨幣供應量多了,自然就貶值。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當然也就下來了。這樣說大家更好理解吧。
(1)為什麼越寶貴的東西越不值錢擴展閱讀:
貨幣需求增加會產生哪些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物價上漲,持有貨幣就意味著時時刻刻遭受貨幣貶值的損失,而把貨幣換成黃金、房產等其他實物,卻能保值,甚至有收益,因此在通脹的時候,人們往往不願意持有貨幣。
貨幣需求是指人們願意以貨幣形式保存財富的數量。影響人們持有一定量貨幣的因素主要有:
1、人們的實際收入
人們需要貨幣,首先是為了開支,就是為了購物,買東西。而人們支出水平高低取決於他們的收入水平。實際收入越高的家庭,支出水平也越高,因而需要的貨幣數量也越多。可見,貨幣需求是和實際收入水平同方向變化的。若用Md表示需要的貨幣量,持幣量在實際收入Y中的比率為k,則Md=kY。
2、商品價格水平或價格指數, 人們持有貨幣是為了購買商品,為了消費,因此,人們需要的貨幣實際是需要貨幣具有的購買力,或貨幣能買到的商品數量。當價格水平提高時,為了保持原先持有貨幣的購買能力,他需要持有的名義貨幣量必須相應增加。一定數量名義貨幣需求除以價格水平稱之為實際貨幣需求量。若用md表示實際貨幣需求量,用Md表示名義貨幣需求量,用P表示價格水平或者說價格指數,則md=Md/P。
3、利息率 每個家庭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財富數量總是是有限的。人們必須決定他所擁的那筆財富的形式。他們也許想以擁有一定數量貨幣來擁有這筆財富,但如果以貨幣形式擁有財富的比例越大,則以其他形式(如證券、實物資產等)擁有財富的比例就越小。以這些察猛亮其他形式擁有財富會給他帶來收益。
例如,以房地產形式擁有財富會帶來租金,以債券形式擁有財富會帶來利息,而以貨幣形式擁有財富則會喪失這種收益。這就是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若某人有價值1萬元財富,如購買債券或股票,則可得到利息或股息收入或紅利收入。為方便起見,假定把所有非貨幣資產統稱為債券,則債券年利率為10%時,手持10000元貨幣一年的損失或者說機會成本就是l000元,年利率為5%時,持幣一年成本即為500元。顯然,利率越高,知派人們越不願意把很多貨幣放在手中,或者說對貨幣需求量就越小。這就是說,貨幣鋪求和利率是反方向變化的。若用r表示利率,實際需要的貨幣與利率的關系可表示為md=-hr。
❷ 古代的東西時間越久越值錢,現代的東西。時間久了,反而越來越不值錢,這是為什麼
現在的東西泛濫成河遍地都是,有機器化生產,可以生產出幾萬幾十萬上億的銷量,然而古代只能是純手工練制燒造,再加上使用時磨損損壞,破損損壞消耗、數量越來越來越珍惜;所以價值就慢慢的增高增加
❸ 白銀為啥這么不值錢
這是由歷史儲量和用途來決定的,黃金始終是貨幣,而白銀是工業金屬。由於白銀以往儲量太大,造成目前盡管儲量少世拿納但價值仍比黃金要低很多的情況。
1、關於白銀價格長期維持低位的原因,主要是白銀過去的儲量過大,雖然產能的釋放落後於需求的增長,但每年平均有4000噸的白銀是在藉助以前的100億盎司的存量,以此來減緩供需矛盾並平衡價格。
2、白銀的使用率要大於黃金。白銀是工業金屬,工業上白銀的使用量很大。
3、白銀在後市不僅要面臨加息的壓力敏耐,同時要面臨產量下滑的困擾。眼下白銀實物需求本搜沒來就不及黃金,如果今後產量再進一步下滑,恐怕白銀價格難以再度回到年初的高點。
❹ 為什麼同樣是一件文物,有的值錢,有的不值錢
古玩因為年代不同,質地不同,價格也就不同。比方說同一個年代的瓷器,通常民謠的比較便宜,官窯的貴。孝慧或者巧型答某樣東西被歷史上哪個名人收藏使用過或者出自哪個名家之手,也就是說有歷史背景的,價格肯定和普通人家的收藏租陵不一樣。其次還包括古玩的品相和量產,當然是越少越好,保存越完整的越好。
❺ 為什麼如今人們手裡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因為我們需要考慮到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速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衡量我們的錢的購買力。
每當我們提到財富這個概念的時候,很多人會把財富簡單定義為手裡有多少錢。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我們不能簡單用所謂的現金來衡量一個人的財富,而要通過這個人的財富所代表的購買力來衡量這個人的資產,通過這樣的方式綜合評估一個人的購買力水平。每當我們認為自己的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的時候,這意味著我們本身的錢沒有抵禦過通貨膨脹的速度。
一、我們需要考慮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在20年前的時候,我們吃一份飯可能只需要5元錢左右。在20年以後,我們這一份飯的最低成本是20元左右,這就意祥悔鉛味著相關物價上漲了4倍左右。如果我們同樣拿著100塊錢來購買相關商品的話,我們的購買力也降低了75%。
❻ 為什麼白銀越來越不值錢
1、白銀的產量比黃金高很多。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越少有的東西就越珍貴,人們賦予它的價值也就越高。可能是因為地球上的白銀儲量本就比黃金要多很多,所以白銀的產量也是比黃金高很多。
2、黃金比白銀更能充當投資品和奢侈商品。從外觀上看,黃金比白銀更能讓人賞心悅目,再加上黃金的價值本來就比白銀高,所以在黃金和白銀不再作為流通貨幣、僅作為商品後,黃金比白銀能更好地充當奢侈品。而作為奢侈品,其溢價也就會更高。
我國古代黃金與白銀的價值
根據歷史記載,我國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在使用金銀作為貨幣。秦漢隋唐時期的金銀比價一直維持在1:5左右;,宋朝的金銀比價升到了1:6;明朝則在1:7到1:10左右;清朝中期和清朝末期分別為1:14和1:20。可見從古至今,白銀相比黃金就一直在貶值。
不過,相比現在來說,我國古代黃金和白銀的價格差值要小得多。這一方面可能就是現代的人們給了黃金較高的溢價。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現代的白銀產量高了許多,所以價值就下降了,而黃金因為受儲量的限制,就算有技術也未必能提高多少產量。
事實上,白銀在古代的價值也確實比現代要高很多。在清朝時期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大概相當於現在的800元人民幣,而現在一兩白銀的價格才290元人民幣左右。這就說明白銀從古代到現代是真的貶值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