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為什麼好多墓都找不到

為什麼好多墓都找不到

發布時間: 2023-03-16 01:33:22

1. 很多古墓為何考古專家找不到,而盜墓賊一找一個准

盜墓賊主要從事盜墓職業,會主動去尋找,而考古學家只有發現了才會去研究。

中國古代厚葬思想的存在,使得許多歷史陵墓不僅具有考古價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在經濟的誕生下,中國出現了盜墓者。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盜墓者自然受到輕視。然而,隨著近年來盜墓案件的出現,很多人對盜墓有了深刻的認識。盜墓按種類可分為官盜和私盜。私自盜墓,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私自盜掘他人墓穴的行為。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考古學家只對墓葬採取保護措施,所以考古學家從不主動尋找墓葬。由於上述原因,考古學家找不到這座古墓。

2. 為何盜墓賊找墓又快又准,專家卻有很多找不到

我們國家在封建的時候,無論是普通的老百姓還是有錢人,包括一些皇帝皇後,她們對於自己的身後事都是非常重視的,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的話,他們希望自己的葬禮可以辦得風風光光的,而一些有錢人的話,他們不僅希望自己的葬禮辦得非常風光,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墳墓建造的非常的奢華,尤其是在陪葬品方面,自己活著的時候用到的一些東西,死了也一定要用到,而在這裡面最突出的一個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死了之後他還讓數不清的兵馬俑以及一些車來給自己陪葬,說白了就是活著要當皇帝,死了之後也要當皇帝。

另外一方面從考古學家角度來看的話,他們只不過是研究墳墓,並不會主動的去挖掘墳墓,因為在考古界有一個原則就是如果這個墳墓沒有被偷挖過的話,他們也一般不會對這個墳墓進行挖掘。這是對死者的尊重。

3. 有大量石刻在地面上的南朝古墓,為何找不到墓

都知道,六朝古都南京,帝王陵墓不在少數,尤其是南朝,石刻更是名聞天下。只是,這33處的南朝石刻,只找到了五、六處相對應的陵墓,其餘的都“毫無蹤跡”了。


那麼,為何還有這么多石刻守護著的主人不知所蹤了呢?

專家給出的解釋是:地方城建很快,開山炸石,必然會改變當地的地形地貌,給考古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另外,不排除人為的“挪位”。舉個例子,原先的石刻和墓是50度角,後來,變成了80度角,使得搜索的范圍變得越來越大,很難找到其真正所在的位置。

宋武帝劉裕的墓至今沒有著落,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其實,除了城市開發和人為的挪動帶來南朝石刻保護工作的難度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世人一直都沒有重視它們,使得它們被一般人當成了普通的石頭雕像。甚至於,那些體積較小的龜跌和石碑被用來建房、築路,從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此,只有從上到下都重視,才能讓這些石刻重新和它們的主人“團圓”。

4. 為什麼商、周王墓很少發現,幾乎沒有發現

近年來,國家對於考古工作愈加重視,然而專家確定的商、周王墓卻少之又少,真正的周王墓更是一個都沒有發現。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年代久遠,大多沒有史料記載;第二,盜墓猖獗所致;第三,與商、周獨特的殯葬習俗所導致。當然,網路上也有人懷疑是已經發現但是瞞而不報。這種猜想在我看來是不成立的,因為在現在這種自媒體發達的時代,加大宣傳反而能更好的保護這些文物古跡。

另外一個很少發現商周王墓的原因就跟當時的喪葬習俗有關系了。當時不流行在墓上封土種樹,也因此,這些陵墓缺少了顯眼的標志,就難以被人們發現。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現在能確認的商、周王墓少之又少,周王墓更是一個都沒,不得不說,這也是考古學界的一大遺憾。

5. 令人震驚!南京二十多處南朝古墓為何神秘失蹤

南京的南朝石刻天下聞名,石刻本是帝王陵墓前神道上的擺設,神道盡頭就應該是陵墓,可有誰知道,那些南朝石刻主人們的陵墓,竟然大部分都沒找到!南京近日開始對部分南朝石刻進行整修保護,然而記者卻從主持修繕的專家處了解到:南京33處列入保護的南朝石刻、國家級文物中,竟然只有5~6處找到了陵墓,其餘大

分墓下落不明,墓主人也因此身份成謎!

這些墓為什麼會「失蹤」?是千年過後河流山川改變了地形?還是為了不讓盜墓賊發現,帝王們故布疑陣把自己的墓藏了起來?這些墓如今還存在嗎?會不會已經被盜挖一空?

9處南朝石刻主人是誰至今是謎

近日,南京開始啟動第二批南朝石刻的保護計劃,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神道石刻、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神道石刻、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和侯村陵墓石刻4組石刻、7隻大型石獸、6根石柱、2隻龜趺都將成為繼蕭秀墓之後「穿衣戴帽」的石刻。

記者了解到,本次整修為侯村陵墓設計了一系列的園林修復及保護計劃,可該項目到現在也沒有個正式的名字。為什麼?因為地處侯村的是一座「失考」墓,也就是說主人不知道是誰,因為墓到現在也沒找到!負責本次整修工程的專家、東南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所長周琦告訴記者:這樣的情況在南京的南朝石刻中並不少見。

但是這卻有些「說不通」。「按照常理,石刻是神道上的石刻,神道是墓的神道,沿著神道就能找到墓,范圍不大,並不會費很大工夫,可是怎麼會還有這么多的石刻找不到墓,找不到自己的主人呢?」周琦告訴記者,南朝石刻就以南京及周邊最具代表性,石刻很多,其中列入文物保護的就有33處,這其中「失考」墓、也就是連主人名字也不知道的墓就有9處。

大墓一般都有墓誌,雖然也有墓誌風化找不到姓名的情況,可一般找到墓就可以有多種線索來確定主人,可見失考墓大多連墓都沒找到。大大的石刻、明擺的線索在那裡,南朝石刻又是南京的代表文化之一,這么多年過去了就是找不到,作為建築專家的周琦也感到奇怪。

那麼,考古學家們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已經認定的南朝墓主也大多不對?

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曾寫過多篇有關南朝石刻墓主人身份的考證論文,他一見記者就坦言:南京何止9處墓的「主人」找不到呢?就算是現在大家在各種文章中看到的什麼「梁武帝與簡文帝父子墓」,還有很多人到荒郊野外去尋古,有時還會就他們的事跡感懷一番……可這些墓究竟是不是他們的,「那大多都不準!」

王志高告訴記者:目前對於南朝石刻墓主人悶薯的說法大多來源於民國時期的朱希祖和朱父子。他們寫了《六朝陵墓調查報告》、《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金陵古跡圖考》等學術專著,主要都是根據一些考古文獻來認定石刻的年代和主人身份,「可那也是推斷的多,現在看來大多數都不準,比如南京的麒麟鋪、方旗廟、石馬沖、獅子沖等地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都需要重新考定。」

王志高告訴記者:目前能確定身份的只有蕭儋、蕭景等為數不多的幾處,其中蕭儋是因為神道中的一塊碑被搭了房子、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上面有他的職位、名號,蕭景也是因為神道華表上有他的職位,所以才能確定身份無碧罩告誤。「此外最牢靠的方法就只有找到墓、進行考古發掘,如果從墓誌上找到名字或找到印章什麼的,那當然才能真正確定身份。」

可奇怪的是,南京就這30多處重要的「保護石刻」中,至今卻依然只有5~6處找到陵墓的所在。難道尋墓就那麼困難嗎?那些貪婪的盜墓者會放過如此明顯的目標嗎?

根據石刻為何找不到那些帝王墓?

「找到的有蕭容墓、蕭秀墓、蕭宏墓、蕭偉墓 ……大部分都是考古發掘找到的。」王志高告訴記者,按照帝王們生前身份的高低、陵墓的規制大小,一般墓都在正對神道500米、800米或1000米的地方找到,所有的石刻神道肯定都悔明有對應的墓。在他看來,「這些墓不是不見了,而是沒有去找。」一般來說,地下的東西挖上來如果沒法保護好,還不如就保存在地下,「因此如果不是施工發現了古墓或發現盜墓的跡象,我們是不會主動去找墓挖的。」王志高如是說。

可神道石刻人人能找到,考古隊不去挖,難道就不怕盜墓者去找嗎?不動土挖掘可以,可現在連方位都沒有經初步探測確定,如何保護呢?

就此,南京文物專家蔣贊初、賀雲翱都有話要說,他們認為:作為南京著名的歷史遺存,這方面的考證工作太落後了。有關南朝石刻的基本信息如此缺失,居然從未有人系統地整理過,這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古墓若不及時找將會永遠找不到?

那麼這些墓今後還有可能找到嗎?等到找到之時,會不會已經被盜掘一空了呢?「古墓百分之九十以前都已經被盜過。」文物專家們如是說。可盜墓者只要隨葬財寶,就算找到被盜過的墓,好歹也能確定一下主人身份,研究一下當時的墓葬習俗和文化發展情況啊!

但記者卻了解到,這些墓如果不及時被找到,如果已經被徹底損壞,就有可能永遠也找不到了,墓主人將永遠成謎!這是為什麼呢?

王志高告訴記者,他曾經在江寧方青廟參與一座南朝石刻陵墓的考古,當時按照石刻神道方位,認為墓就在正對神道的一處凸起的山包上,結果挖開了整個山包都沒有。

最後考古隊認為「可能是在旁邊的一處山包里」,可是前幾年江寧開發濱江開發區,已經把那個山頭推平了,這才知道考古隊一開始就判斷錯了。「這要是當時推土機一下就推平了,沒及時發現沒停工,這座墓瞬間就徹底損毀了,永遠也找不到了。」考古專家表示:這類開發不僅會變化當地的地形,使得墓按照常理找不到,還有可能使古墓永遠滅失。南朝石刻究竟有多少是因此而墓葬難尋?又有多少還存於世上?沒找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有關南朝石刻謎團遠不止這一個。

神道盡頭的墓主為何會神秘消失

朱氏父子曾經在《六朝陵墓調查報告》裡面提到:神道石刻到墓地的距離大約在800~1000米的范圍內,而且墓葬是在神道的中軸線上,兩者朝向是一致的。「依照這個結論,我們曾經很順利地找到了南朝的墓葬,比如蕭恢墓和蕭儋墓。」曾多次參加六朝陵墓考察的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雲翱告訴記者,既然多次考古發掘證明了依據神道石刻能夠找到墓地所在,為什麼一千多年之後,那些守護者(神道石刻)和它們的主人會失去聯絡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社會建設帶來的地形、地貌的變化。賀雲翱說:「比如江寧的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石刻。我們知道,江寧是近年來發展比較快的一個地方,那邊要蓋房子搞工程,開山、炸石的很多,這么大的動作肯定會使當地的地形地貌發生變化,而這正是我們進行考古勘探時很重要的一個依據,一旦被破壞,會給我們尋找陵墓設置很大的障礙。」而記者從南京市博物館研究員王志高處也了解到相關的事實。

第二個原因是石刻被人為挪動過。南朝的神道石刻和墓葬之間原先有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關系,一旦石刻被挪動了位置,就會出現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效果。「比如原來石刻是50度角擺放的,你把它搬一下變成80度角,那兩者指示的1000米外的陵墓的距離就相差非常大了。以1000米為半徑畫個大圓?這個勘探面積大得不得了,現在看來是不現實的。」賀雲翱告訴記者,之所以宋武帝劉裕墓到現在還沒找到,也和這個原因有關。「朱先生在解放前的一次考察中發現,劉裕陵神道上的石麒麟是淹沒在泥土裡面的。而上世紀50年代,為了保護南朝石刻,就對這對石麒麟進行了提升,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挪動了位置。現在看來,已經很難再去考證它們原來的位置了。」還有一種更壞的可能性。由於南朝石刻過去長期處在一個缺少保護的環境里,很多在當地修路或者搞建築的工人缺乏認識,他們會以為這只是一些普通的石頭雕塑,就把那些體積小的龜趺、石碑拿去修路了,這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6. 為什麼商、周王墓很少發現,幾乎沒有發現

年代久遠加上歷史文獻記載少。

在新中國成立後,商周考古為了配合國家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才迎來了它的春天。

3.文獻記載少

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國外不承認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是因為確實沒有相關文物來證明,而歷史文獻記載遺失,破壞則更是雪上加霜,對商周王墓的發現造成了阻力。

7. 為什麼商、周王墓很少發現,幾乎沒有發現呢

商周王墓較少發現的原因,不在乎兩點,一是年代久遠,大多無文獻(或者說較為准確的文獻)可考;二是葬俗所致,商周時期的墓葬不封不樹,缺乏地面標志,所以難以被發現,墓上封土的流行是在春秋以後開始興起的,這以後的王陵才開始修築大型封土,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帝陵。當年在岐山發現周公廟遺址時,都期望那裡是周天子的墓地,後來在神禾原發現“天子駕六”時,開始認為是東周末代天子周赧王,甚至推測過那裡會不會是所有西周天子的墓地,但最終都沒能得到認定。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由於缺乏確切的文字、文物佐證,導致很多帝王特徵明顯的王陵,不能得到清晰認定。清朝末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時間里,很多殘存的商周大墓在那時候被瘋狂盜掘,文物被掠奪出境,造成文物、史料的永遠滅失。如著名的河南金村東周王陵墓葬群,在1928年曾出土過眾多精美的青銅器、玉器,但卻被英法美日等國侵略者盜掘一空,無法獲得准確的文字資料,因此無法清晰認定其墓主人確切的身份。

熱點內容
剛下載激活好的軟體為什麼閃退 發布:2025-07-18 22:31:03 瀏覽:224
癌症晚期為什麼晚上睡覺腳發麻 發布:2025-07-18 22:25:50 瀏覽:945
周九良為什麼刪了孟鶴堂的微信 發布:2025-07-18 22:22:47 瀏覽:388
為什麼每天晚上會感覺胃脹 發布:2025-07-18 22:17:55 瀏覽:513
carlife為什麼關不了手機屏幕 發布:2025-07-18 22:04:07 瀏覽:946
注冊的蘋果賬號為什麼登不了 發布:2025-07-18 21:44:21 瀏覽:794
雙魚座為什麼人緣不好 發布:2025-07-18 21:33:49 瀏覽:308
手機軟體的用戶數據為什麼那麼大 發布:2025-07-18 20:57:42 瀏覽:660
為什麼鼻乾眼睛流淚 發布:2025-07-18 20:37:27 瀏覽:490
女孩子為什麼示弱因為有寵著的人 發布:2025-07-18 20:25:26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