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晚上死蝦為什麼會死

晚上死蝦為什麼會死

發布時間: 2022-06-19 12:11:46

『壹』 小蝦為什麼會死掉

由於缺氧或者是環境的改變,水質的改變造成無法適應,所以才造成的死亡,這一般都是小蝦死亡的原因

『貳』 我養的蝦一下午全都死光了,是什麼原因

是在魚塘養的還是在魚缸里養的?
我分析有可能是缺氧,或者水質問題、食物問題、天氣問題等多因素,如果是剛買回來,要用放過幾天的自來水。因為純凈的水中含氧量少不適合養魚養蝦。當然,如果你能弄得到干凈的無污染的河水會更好 。也可以在買蝦的時候找賣蝦的要點他那養蝦的水,回家和自來水兌一下才能放入蝦。總之過水一定要過好,如果過水沒問題,那就可能是水質問題。養蝦的缸口不宜太小,缸里建議養一些水草,缸口若太小會容易很難補氧使蝦窒息而死亡,晚上和陰天要在缸內放充氧機補氧氣,注意給蝦補氧氣

『叄』 室內養蝦大量死亡怎麼回事

、致病性弧菌感染

由弧菌感染引起的偷死,主要症狀是對蝦腹節和尾部的肌肉呈現不透明、壞死症狀、蝦體色加深、斷須,以及足變紅。



2、水質惡化

池塘底部出現死蝦現象,死蝦肌肉白濁,同時伴有脫殼不完整的、斷須等現象,這種現象常見於高密度養殖池塘,其主要原因是:晚上底層缺氧,底質管理不善,有機物積累過多;氨氮偏高,亞硝酸鹽高;水質管理不善。對蝦出現鰓腫、黃鰓、黑鰓等,造成對蝦生理性缺氧,從而導致偷死。



3、肝腸病變

池塘水質、底質管理不善,導致有害菌大量繁殖,另外養殖過程中的營養得不到補充,導致對蝦處於亞健康狀態,再加上池塘有害物質,比如藻毒素等不斷積累,導致對蝦肝胰腺發生病變。如果不及時對對蝦的肝胰臟進行保護,那麼腸道也會開始發生病變,出現白便等腸道病害,從而發生偷死。



從蝦殼的軟、硬來判斷偷死情況,可以分為三點:

①硬殼死蝦通常是由細菌感染後引起的;

②軟殼死蝦通常是在蝦大量脫殼時塘底缺氧,水質、底質惡化或因氣候突變等情況下,蝦急性脫殼而引起的;

③硬殼死蝦和軟殼死蝦都有,通常是脫殼不遂引起的。

『肆』 為什麼水晶蝦一夜之間全死了

很有可能是缺氧,然後都死了。如果你種了水草的話沒開氧氣泵晚上水草會搶很多氧氣,蝦缺氧就會死亡。或者是你水質有問題,氯含量過多,這個建議用靜置3天的自來水養。水晶蝦是多種觀賞蝦裡面比較難養的一種,對環境要求較多,最好要有沉木,水草,莫斯是最好的,然後晚上最好開開氧氣泵。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伍』 早晨買的活蝦到晚上全死了,還有臭味還能吃嗎

不能吃了,死亡兩個小時的蝦蟹是禁止食用的。

蝦、蟹、甲魚等動物屬高蛋白肉類,死後體內的組氧酸會分解產生組胺,組胺為一種有毒的物質。隨著死亡時間的延長,蟹體積累的組胺越來越多,毒氣越來越大,即使蟹煮熟了,這種毒素也不易被破壞。

腐敗變質食品由於微生物污染嚴重,增加了致病菌和產毒菌存在的機會,並可使一些致病力弱的細菌得以大量生長繁殖,以導致於人食用後而引起食源性疾病。

某些腐敗變質分解產物組胺可引起變態反應,霉變甘蔗可引起急性中毒,長期食用含有黃麴黴毒素、青黴毒素的食物,往往可造成慢性損害。

(5)晚上死蝦為什麼會死擴展閱讀

一、辨別蝦的新鮮度

1.新鮮蝦體形彎曲。新鮮的蝦頭尾完整,頭尾與身體緊密相連,蝦身較挺,有一定的彈性和彎曲度。而不新鮮的蝦,頭與體、殼與肉相連鬆懈,頭尾易脫落或分離,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彎曲度。

2.新鮮蝦體表乾燥。鮮活的蝦體外表潔凈,用手摸有乾燥感。但當蝦體將近變質時,甲殼下一層分泌黏液的顆粒細胞崩解,大量黏液滲到體表,摸著就有滑膩感。如果蝦殼黏手,說明蝦已經變質。

3.新鮮蝦顏色鮮亮。蝦的種類不同,其顏色也略有差別。新鮮的明蝦、羅氏蝦、草蝦發青,海捕對蝦呈粉紅色,竹節蝦、基圍蝦有黑白色花紋略帶粉紅色。如果蝦頭發黑就是不新鮮的蝦,整隻蝦顏色比較黑、不亮,也說明已經變質。

4.新鮮蝦肉殼緊連。新鮮的蝦殼與蝦肉之間黏得很緊密,用手剝取蝦肉時,蝦肉黏手,需要稍用一些力氣才能剝掉蝦殼。新鮮蝦的蝦腸組織與蝦肉也黏得較緊,假如出現松離現象,則表明蝦不新鮮。

『陸』 養蝦為什麼一夜間全都死了

那因為感染了一些病毒。有可能你的水只缺氧。

『柒』 救命啊~~~,誰是專家我的蝦又開始死了,我要繁殖的,我已經盡力了,可為什麼還會死蝦

很easy,水池大點兒,一般密度我覺著3cm的小蝦1立方米水可以養十幾二十隻,密度大的話會缺氧,這個不是你用增氧氣可以搞定的。增氧氣會使蝦受驚嚇不能安靜的覓食等等。自然環境肯定要的,綠藻,浮萍,沉木,水草,然後就扔著別管它了,死了的及時撈出來,最後死剩下的密度就是差不多正好的,剩下的蝦也絕對是身體最健康的。

『捌』 早上買的鮮蝦晚上全死了還能吃嗎中間放冰箱的

如果真的像你說的一樣,是早上買的活蝦放進冰箱冷藏之後,晚上拿出來才死掉的話,那麼還是可以吃的,因為這些蝦類死去的原因主要是缺氧而引起的,而且由於一直放在冰箱的冷藏當中,冰箱內保鮮的效果會一直保證蝦的鮮美,所以這個時候吃掉的話,幾乎與活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我們可以正常的把蝦烹飪之後再吃掉,但是不建議大家直接生吃,雖然生吃蝦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吃法之一,但是很多蝦類基本上都需要在活著的時候生吃,死掉後的蝦即使再新鮮也不適合生吃,而且生吃蝦還具有很大的被寄生蟲感染的危險。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想要很好的保證蝦的鮮度的話,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3、長時間存放的東西需冷凍

想要長時間放在冰箱里存放的東西必須要冷凍,只有冷凍才能幫助我們最大限度的保存食物的新鮮度,比如說上面我們所說的大蝦就是這樣的,冷凍過的大蝦,雖然在新鮮度上沒有新鮮的大蝦要好,但是兩者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

『玖』 蝦是怎麼死的

書上說原因可多了,亞硝N、白斑、紅體、缺氧、體質差、水質差、細菌、蛻殼不隧或軟殼不硬、高溫、泛底、藻毒。。。。。還有說是綜合因素的,這個牛,無敵解釋

可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人,沒有一本書能說明偷死的生理過程(大意)。估計沒有人去認真研究或者研究不出來。

在珠三角(南方),為了了解塘內有沒有蝦死亡,蝦農一般都在(葉輪式)增氧機旁邊放置一個網繒,時間久了(超過一兩個小時),被水流帶來的死蝦會漸漸地堆積在繒里,多者半天就可以集滿一大繒,象小山一般,一般裝不下時會有20多斤,有點提不動甚至是怕繒給扯破的感覺。增氧機底下每天有多少死蝦(個數,重量),是指導蝦農採取預防和應對措施的極其重要的指標。。。

我所了解的白對蝦偷死,基本上沒有到增氧機底下去死的,從繒內死蝦的數量根本反映不出有無偷死和偷死的嚴重程度。以我上半年的一個塘為例,據推算,30天不到至少偷死1500斤,每天平均有50斤,最嚴重時弄不好有一百多斤!!!可以明確的是,即便是偷死100斤,別說增氧機底下的繒會告訴你,連所謂的常規指標都可以撒謊——它們測起來都算是正常范圍!不相信吧?不相信沒關系,我不會和你爭,因為這是我已經確定無誤的,不需要靠爭論來佐證。呵呵。。。那死這么多蝦,水有沒有壞呢?當然不大好了,不過和平常壞水的程度差不多,沒有達到倒藻的程度就是了,誰知道這次水不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沒有經歷教訓時,哪裡會想到是因為偷死引起的水壞?

那有沒有辦法確定偷死呢?也有,但沒發現靠譜的。我有兩個辦法可以定性白蝦偷死。辦法一,潛下水去摸,象十畝的塘,我下水一個半小時,腳不曾著地,嚴重時能摸到30多頭(一斤多),然後按摸過的面積和分布情況大概推算有30多斤,可實際上肯定不止,連平均數都不到。所以只能定性,不好定量。。。。辦法二,等死蝦浮起來。基本上可以確定的是,大量偷死+正常投料時,死蝦是吃不完的,於是在高水溫(30-35度)下過2天左右,沒被吃完的會浮起來,不過呢,實踐經驗是,等你發現有死蝦浮起來了,已經是相當+相當+相當地嚴重了,比如按我的經驗,10畝的塘,存塘5000斤的話,只要有死蝦浮起來,那它們死的當天,至少有50斤!也就是說,等你發現這種情況之後,發現連續兩天的話,那可能有200斤左右死底了,如果發現連續7天,上千斤都有可能,或許你根本沒有機會連續發現7天。到3天或45天你就得清塘了。我見過有一兩個浮起來的,也見過30多個的,最多是200多個,,暫時和具體嚴重程度不上號。不過肯定是屬於損失慘重的級別的。我估計浮起來的只佔總偷死的20-50分之一。。。。按我的經驗,兩天前(的那天)偷死超過30斤(10畝5000斤),才有可能發現有浮起(不然有可能被及時吃掉)。。。

一般來講,增氧機底下發現大量死蝦,我不怕,按步就班,不行就清。。。最怕的是,某一天,你一計算餌料系數,發現明顯不對頭,這時你才知道,池底有很多故事早就發生很久很久了。。。。所以,在珠三角,很多蝦農在發現有死蝦肉浮起來時,馬上安排出一網或者清塘。

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偷死不挑個好地方,隨地仆街死?為什麼死幾十斤上千隻,基本上都沒有游到增氧機底下去死呢?我的祖宗心肝,你們不知道那裡有大救星嗎?

是不是可以這么說,白蝦偷死,基本上是猝死?以致於來不及跑到安全或可緩解病情的地方就沉底了。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心臟病突發?白斑病毒咬你?毒氣熏你?吃飯給刺卡死了?蛻不了殼憋死?蛻殼後精盡人亡?。。。

還有一些現象,料台內正在吃料的蝦也會有猝死,關增氧機後也常常會有蝦猝死,開機時可能也有嚇死的,不過沒檢查過。

偷死可能有三種原因(不知對不對啊,咱們水平也就如此了----瞎扯).
一、死蝦腸內有料,蝦殼較硬,基本上是猝死,也就是急性缺氧。
二、死蝦腸內沒料,蝦殼較軟,或者是根本就沒有殼了(親眼見過啊),基本上是亞硝酸鹽很高,PH值很低,溶氧也低(有時也很高,但據說蝦利用不上,血液先與亞硝酸鹽結合了)----水質惡化中毒身亡。這種死法很慘,死很多。
三、死蝦腸內沒料,蝦殼較硬,絕大部分是肝臟收縮變硬,出現白斑。這種死法也很慘,也死很多,與水質無關。今天早上,我看就是這種。

底死即增氧機底、池底有對蝦死亡,又叫「偷死」、「冒底」。常見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 底質、水質惡化:亞硝酸鹽含量過高、pH值偏低,對蝦功能性缺氧引起。這種底死一般蝦殼較硬,常伴有少量的細菌感染。
處理方法:用復方過氧化鈣 + 池底解毒丹增加底部溶氧改良池底環境(單獨用增氧底毒清也可),同時潑灑草本應激靈;再處理亞硝酸鹽(詳見問題38、處理亞硝酸鹽有哪些方法?)。
⑵ 水體硬度小,對蝦體質弱,蛻殼障礙:這種底死一般蝦殼柔軟或雙層殼(蛻殼不遂),常有斷須的現象,在天氣變化或惡劣(寒冷)時常見。
處理方法:可先潑灑復方過氧化鈣或鈣鎂活力源增加水體硬度,同時內服人參多糖補鈣。
⑶ 應激底死:明顯特徵是肝臟腫大變黃、變白、甚至萎縮透明。常見於轉塘、過苗、刮蝦、台風後,對蝦吃料不受影響,攝食量有時還會突然猛增。
處理方法:立即停喂或減料,潑灑草本應激靈和解毒高穩C,內服免疫星、人參多糖保護肝臟,此時切忌換水消毒。
注意:底死易發生在農歷初一、十五附近的蛻殼期(因為蛻殼期對蝦體質較弱)。所以蛻殼期前就應施用鈣鎂活力源或復方過氧化鈣,內服人參多糖,做好預防工作。

『拾』 死了極火蝦,求原因

極火蝦死亡原因有:
絲狀細菌病
病原菌為絲狀細菌絲狀細菌寄生於蝦幼體和稚蝦的體表,如幼體附肢的剛毛, 稚蝦的肋部,鄂足等處。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幼體, 稚蝦的患病部位可發現這種細菌。當蝦體寄生大量絲狀細菌時,就發生大量死亡。

黑斑病
本病由分解甲殼質和腐屑的細菌Benekea sp.所引起。 有時伴隨有假單胞桿菌和極毛桿菌。發病初期病灶處是較小的褐斑,以後病灶處逐漸潰爛,變為黑色。 細菌腐蝕被破壞了的甲殼下面的組織,最常被細菌感染的部位是鰓絲, 腹部腹面的肌肉,尾節和步足。
黑斑病是一種最常見的疾病。 疾病發生的過程,首先是甲殼遭到破環,其次是分解甲殼和腐屑的細菌侵入, 最後是一種致命的淡水藻狀菌的侵入,蔓延和發作,引起蝦死亡。用呋喃西林可以治療此病,但效果不穩定。

細菌壞死病
本病的病原沒有確定。可能是幾個屬的細菌。此病主要發生於蝦幼體,患病的蝦的附肢,尤其是觸角的腹肢發生壞死。細菌首先集中侵襲1~2個附肢, 然後很快使幼體發生死亡。突然的溫度變化和操作不慎均可降低幼體的抗病力。 幼體密度過大(100尾/L),投喂沒消毒的飼料均可引起細菌壞死病的發生。

累枝蟲病
病原體是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的累枝蟲。病情嚴重的蝦,在體表經常有絨毛狀物。 在顯微鏡下可發現帶柄的累枝蟲。沼蝦幼體遭到累枝蟲的侵襲,會嚴重妨礙其攝食。硫胺奎寧和醋酸均可治療此病,但以醋酸較為常用。

肌肉變白壞死病
此病是由於鹽度過高,密度過大,溫度過高, 溶氧過低等不良的環境因子的刺激而引起。溫度突變是主要原因,溫度過高或過低;弧菌感染或孢子蟲寄生於肌肉。
症狀:腹部最後一、二節的肌肉壞死,逐漸變為不透明的白色(乳白色),失去透明性,起初只是尾部肌肉變白,而後蝦體前部的肌肉也變白。 個別病蝦則全身變白,鏡檢變白處肌肉已壞死,肌纖維紊亂,橫紋不清。池塘水面很難見病蝦,池底有死蝦,

桃拉症病毒病
對蝦規格在6~9厘米;通常在氣溫劇變後1~2天,特別是水溫升至28℃以後易發病;養殖時間在30~60天;發病蝦池水色濃,透明度低,僅在20厘米以內,pH值高於9,氨氮含量則在0.5毫克/升以上。桃拉症病毒主要是水平傳播大部分蝦池在進水換水後發現對蝦染病。部分蝦池在積極消毒後轉為慢性病,逐漸死亡,至養成收獲時成活率—般不超過20%。
症狀 :病蝦有急性和慢性症狀表現,急性:對蝦機體非常虛弱,活力低下,甲殼變軟,空胃、空腸,體表呈淡紅色,尾扇、游泳足變紅,對蝦在蛻殼過程中大量死亡;慢性:急性發作後的倖存者,甲殼表面出現多重損壞性黑斑,能正常攝食。

白斑病
症狀:病蝦攝食量大減,甚至停食,行動遲鈍,彈跳無力,浮游於水面或伏於池邊水底不動,頭胸甲及腹甲易剝開,病蝦體色往往輕度變紅或暗淡褪色,體表粘附污物,典型的病蝦在甲殼內側肉眼可見白斑。

紅腿病
症狀:病蝦活動力減弱,在池邊水面緩慢游動或沉底不動,有時作旋轉游動或垂直游動,對外界的驚擾反應遲鈍,食慾減退或停食,個體消瘦,最主要症狀是附肢變紅,游泳足最早變紅,以後步足及尾肢也呈鮮紅色,此病常呈急性型,死亡率高。

甲殼潰瘍病
病原:1)弧菌、假單胞桿菌、氣單胞菌和粘細菌等多種細菌,都有分解幾丁質的能力,但人工感染都沒有成功,這種病可能是由於對蝦體表受機械損害後細菌入侵而引起的;2)維生素缺乏引起 症狀:患甲殼潰瘍病的蝦行動緩慢呆滯,有時失去平衡,側游,匍匐在池底,最後死亡。將病蝦離水,發現其頭胸部側面甲殼上第一、第二和第三腹節的背部和兩側甲殼以及尾節處均有不同程度的黑褐色或黑色的斑點狀潰瘍,斑點的中部凹下,色深,邊緣色稍白。

黑鰓病
鐮刀菌或由水質惡化、維生素缺乏引起,鰓病變而產生黑色素沉積,尤其鰓絲末端,點狀或整個鰓呈黑色,如細菌侵襲引起,菌絲大量生長時會突破鰓膜長出鰓外,使鰓絲末端象「花」朵狀,病蝦反應遲鈍,瀕死的個體側行於池底。

幼體真菌病
蝦各期幼體大小皆比同期幼體小,無節幼體體長不大於0.5毫米,該期最易受真菌感染,其次是蚤狀幼體。該病原菌在體內繁殖迅速,從幼體活力減弱到幼體死亡一般只需8~10小時。由鏈壺菌引起的,該病菌可營寄生生活,也可營腐生生活。

蛻殼綜合征
死亡後殼軟,體色變紅,鰓絲發黃或發白,有的還伴有零星黑色斑點。由於該臨床症狀在對蝦蛻殼後所發生,故稱為「蛻殼綜合征」。該病發病突然,流行范圍廣,死亡率高。每年8~10月份,尤其是9月中旬以後,在冷空氣侵襲、氣溫驟降的情況下容易暴發。

維生素C缺乏症
病因:餌料中長期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病蝦體表的甲殼下層,發生片狀的黑色斑點,但黑斑處的甲殼表面光滑,無損傷。黑斑特別容易發生在關節處或關節附近。黑斑也可發生在鰓、胃和後腸的壁上。病蝦厭食,腹部肌肉不透明,變黑處的組織附近有血細胞炎症。仔蝦和幼蝦階段易發生。通常24~27小時死亡,每天死亡1~5%。

痙攣病
病因:溫度、光度、壓力、驚擾等刺激而引起。病蝦的腹部向腹面彎曲,僵硬,不能拉直,輕者僅腹部的中部彎曲,重者則將尾部彎到頭胸部之下,最後死亡。病蝦腹部略呈白色,但不象肌肉壞死病那樣不透明。

固著類纖毛蟲病
病因:由纖毛綱的多種原生動物寄生在蝦體內引起。主要種類有鍾形蟲、聚縮蟲、累枝蟲等。病症:病蝦體表、鰓、附肢等表面附著有淡黃色棉絮狀物,當蟲體寄生在鰓部時,可使鰓變黑,鰓組織變性或壞死,引起細菌繼發性感染。體表感染嚴重時,阻礙青蝦脫殼,引起死亡。

爛鰓病病因
該病主要由嗜水氣單胞菌等細菌引起。病症:青蝦鰓部顏色先變成紅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點,鰓絲殘缺破損、潰瘍,病蝦因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17紅體病
由多種弧菌感染引起病症:本病以軀體和附肢變紅為主要特點,有些青蝦心區附近由透明青色變成了桔紅色,俗稱紅頭病.本病有暴發性特點,有些患病青蝦尚未表現出紅體特徵,即伏於水草或池邊死亡。

18軟殼病
該病病因眼前尚不清楚,疑與種質退化、不良環境條件、營養缺乏有關。
可否採納! 蝦對水質也有要求~

熱點內容
為什麼鎖屏就下載不了東西 發布:2025-05-21 02:02:56 瀏覽:702
為什麼有的人的微信有主題 發布:2025-05-21 02:02:53 瀏覽:622
為什麼說鄉下的土東西越來越珍貴 發布:2025-05-21 01:54:44 瀏覽:893
為什麼微信解封獲取配置失敗 發布:2025-05-21 01:54:06 瀏覽:947
為什麼淘寶在登錄的時候需要注冊 發布:2025-05-21 01:48:21 瀏覽:806
為什麼蘋果手機拍著照片會變暗 發布:2025-05-21 01:43:01 瀏覽:493
男人為什麼愛剪光頭 發布:2025-05-21 01:42:58 瀏覽:417
為什麼電腦軟體安裝在c盤上 發布:2025-05-21 01:34:17 瀏覽:592
為什麼青條魚這么便宜 發布:2025-05-21 01:29:49 瀏覽:75
為什麼突然想在晚上寫作業 發布:2025-05-21 01:29:12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