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角大為什麼下落的時間變慢
Ⅰ 紙錐下落快慢的因素
(1)小明所得的結論是不合理的,要科學地探究紙錐下落的速度與紙錐的錐角的大小關系,應用控制變數法,應該控制高度相同,錐角不同的兩個紙錐做實驗,甲和丙紙錐的錐角不同.
(2)如果同時同高度釋放乙丙兩紙錐,可能丙先著地,因為丙紙錐橫截面積小,下落時阻力小;乙丙紙錐下落的高度相同,下落時間越短速度越快,採用的辦法是:
相同的距離比較時間大小;
(3)由於乙紙錐不能豎直下落,下落時間變長,距離不變,測量的速度將會偏小.
故答案為:不合理;要控制紙錐的錐角相同,甲和丙紙錐的錐角不同;丙;相同的距離比較時間大小;偏小.
Ⅱ 在「在比較紙錐下落快慢」實驗中,首先剪下兩個等大的圓紙片M、N,其中一個圓紙片M裁去的扇形圓心角比N小
(1)由圖1知,M的錐角較大,所以受到的空氣阻力較大,N的錐角較小,受到的空氣阻力較小,下落快;
(2)根據v=
s |
t |
(3)為了增長下落的時間,可增加下落的高度;
(4)①由圖2知,在相同的時間內,紙錐下來的高度發生了變化,所以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②AC段的時間約為0.4s,則v=
s |
t |
0.5m |
0.4s |
故答案為:(1)N;(2)秒錶;(3)增加下落的高度;(4)①變速直線;②1.25.
Ⅲ 紙錐下落誤差產生原因
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圖乙中兩紙錐的下端高度相同,圖丙中兩紙錐的上端高度相同,故應選圖乙的位置釋放.
(2)從圖中可以看出,同樣在間隔時間為0.2s時,紙錐下落的距離先小後大,最後保持不變,因此,也說明其速度的變化應該是先變大後不變的,即開始加速下落時,重力大於阻力;當阻力等於重力時,勻速下落,所以下落過程中紙錐所受阻力的變化情況是先變大後不變.
(3)小明在探究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與錐角的關系的實驗操作不科學,因此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故答案為:(1)乙;(3)先變大後不變;先變大後不變;(3)不科學;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Ⅳ 在探究紙錐下落的快慢變化及原因時,如圖甲所示兩個等大的圓紙片,裁去一個扇形,做成圖乙所示的A、B兩個
(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圖乙中兩紙錐的下端高度相同,圖丙中兩紙錐的上端高度相同,故應選圖乙的位置釋放.
(2)從圖中可以看出,同樣在間隔時間為0.2s時,紙錐下落的距離先小後大,最後保持不變,因此,也說明其速度的變化應該是先變大後不變的,即開始加速下落時,重力大於阻力;當阻力等於重力時,勻速下落,所以下落過程中紙錐所受阻力的變化情況是先變大後不變.
(3)小明在探究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與錐角的關系的實驗操作不科學,因此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故答案為:(1)乙;(3)先變大後不變;先變大後不變;(3)不科學;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Ⅳ 在「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活動」中(1)剪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其中一個圓紙片裁去的扇形的圓心角比另一個大
(1)將兩個大小不同的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根據小紙錐先落地現象可以判斷小紙錐下落得快. (2)如果將兩個紙錐從不同的高度同時釋放,比較紙錐運動快慢的方法是:先測出紙錐下落的時間和下落的高度,再可根據公式v=
(3)紙錐下落快,時間較難測量,必須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以增大下落時間,便於時間的測量,為減小誤差,還要多測幾次,取平均值. 故答案為:(1)小紙錐先落地;小;(2)高度;v=
|
Ⅵ 是什麼影響紙錐下落的最大因素 怎樣驗證猜想
(1)①根據公式v=st來測定紙錐下落的速度;②紙錐下落快,時間較難測量,必須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和錐角,以增大下落時間,便於時間的測量,為減小誤差,還要多測幾次,取平均值;(2)①由圖示可知,紙錐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先變大後不變,由。
Ⅶ 根據活動:測定紙錐下落的速度實驗,請你回答:
(1)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實驗原理是速度公式v=
s
t
;
(2)選用的器材是:紙錐、秒錶和刻度尺;
(3)這樣做不能減小誤差,減小誤差減小的應該是測量的高度和時間,可以下落同樣的高度,多測量幾次時間,或者同樣的時間內,多測量幾次路程,計算平均速度不能減小誤差.
故答案為:(1)v=
s
t
;(2)刻度尺、秒錶;(3)不能.
Ⅷ 在「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實驗中,首先我們剪下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其中一個圓紙片裁去的扇形圓心角比另一
(1)由v=
(2)測量高度的工具為刻度尺;測量時間的工具為秒錶; (2)紙錐下落快,時間較難測量,必須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或換用錐角較大的紙錐,以增大下落時間,便於時間的測量,為減小誤差,還要多測幾次,取平均值; (4)表格如下:
|
Ⅸ 課堂上在「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實驗中,首先我們剪下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其中一個圓紙片裁去的扇形圓心角
(1)根據公式v=
s |
t |
s |
t |
(2)紙錐下落快,時間較難測量,必須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和錐角,以增大下落時間,便於時間的測量,為減小誤差,還要多測幾次,取平均值;
故答案為:時間、下落的高度、大.
(3)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該組同學要在20m、40m、60m、80m、100m處分別計時,所以要准備5隻秒錶.
(4)到達40m處,甲用時5.50s,乙用時6.20s,甲用時少,甲先跑過40m處;
故答案為:甲、通過40m處甲用時少.
(5)在40m處,甲在前,到達60m處,乙用時9.20s,甲用時10.50s,故到達此處乙在前,所以出現了交替領先的情況.
(6)乙同學跑完100m時,路程s=100m,時間t=14.60s,所以乙的平均速度為v=
s |
t |
100m |
14.60s |
答:乙同學100米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為6.85m/s.
Ⅹ 為比較紙錐下落快慢,小明按圖甲所示的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其中一個圓紙片被剪去圓心角比另一個大,再分別
(1)由圖丙所示秒錶可知,分針示數為0,秒針示數為6s,則秒錶示數為6s,紙錐下落時間為6s;由實驗可知,兩紙錐下落時通過的路程相同,錐角小的紙錐所以時間短,錐角小的紙錐運動的快,由此可得:通過相同路程,錐角小的紙錐用的時間少,運動得快.
(2)從圖中可以看出,同樣在間隔時間為0.2s時,紙錐下落的距離先小後大,最後保持不變,因此,也說明其速度的變化應該是先變大後不變的.從圖中A位置到B位置,照相機共曝光2次,距離為8.40cm,故其速度v=
s |
t |
0.0840m |
2×0.2s |
(3)①實驗(1)中沒有控制紙錐的質量相等,因此不能得出:錐角小的紙錐下落速度大,小明所得的結論是不可靠的,要科學地探究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與紙錐的錐角的大小關系,應該:用質量和半徑相同,錐角不同的兩個紙錐做實驗.
②為了驗證猜想二:「影響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與紙錐的質量的大小有關」,應該:選擇形狀相同、質量不同的紙錐豎直下落,分別測出它們的最大速度.如果:如果質量不同的紙錐速度相同,說明最大速度與質量無關,如果質量不同的紙錐速度不同,說明最大速度與質量有關.
故答案為:(1)6;通過相同路程,錐角小的紙錐用的時間少,運動得快;(2)先變大後不變;0.21;
(3)不;沒有控制紙錐的質量相等;用質量和半徑相同,錐角不同的兩個紙錐做實驗;
(4)選擇形狀相同、質量不同的紙錐豎直下落,分別測出它們的最大速度;如果質量不同的紙錐速度相同,說明最大速度與質量無關,如果質量不同的紙錐速度不同,說明最大速度與質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