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人為什麼有時間鬧覺

人為什麼有時間鬧覺

發布時間: 2022-07-14 12:41:04

① 大人也會鬧覺嗎

為何會鬧覺?睡眠信號&入睡時機

鬧覺多是疲勞過度導致,孩子累崩潰很難入睡。雖然累到極致最終一定會睡著,但入眠突然發生,是不健康的崩潰式入眠。哭鬧了說明哄晚了,哄睡難度也同時飆升。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過於疲倦的兒童之所以表現得興奮、易怒、急躁、難以入睡,是因為體內的化學物質在對抗疲勞。缺乏睡眠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清醒,積年的疲倦會讓孩子總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無法放鬆。

不是一定玩了什麼,醒久了就會疲勞,對嬰兒來說越缺覺越是敏感度高,睡不實。可能看起來很精神很興奮,但要記住很可能很可能是假象,興奮由於過度疲勞引起,不要認為是不想睡,家長要堅定一點及時哄睡

3月醒後1小時內,3-6月1.5-2小時內,6月以上2-2.5小時內,一般需要再次入睡。新手哄睡在20分鍾左右,這個時間量也要考慮。

孩子從生理上無法保持清醒那麼久,即使看起來很興奮很好玩,也一定要堅定哄睡。該睡長覺卻半小時就醒來,要知道興奮是假象,孩子根本沒得到充分休息,堅決接覺哄睡。如果對睡眠隨意,不維護作息,那麼鬧覺、缺覺的疲憊痛苦就全都是你造成的。孩子會變得暴躁,容易尖叫,需求無度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影響脾氣和學習能力。

很多孩子被認為是脾氣暴躁,但其實是睡眠不足,睡多了脾氣自然就變好了。

睡眠信號&入睡時機

留意孩子的睡眠信號,注意什麼時候何時犯困該睡覺,何時容易入睡。哈欠,揉眼睛,眼睛沒神,拚命啃手,用力咬,晃頭,抓頭發,手亂舞,尖叫都有可能是犯困信號,一般醒後一兩小時之內就表現出來了。觀察對比睡醒、睡前半個小時之內的狀態表現,很快就能發現你家寶寶特有的犯困信號。輕微犯困信號(如哈欠等)出現後,一般也不會立即能夠哄睡,要有一段過度時間,所以如果寶寶不是長期缺乏睡眠,打哈欠之後不要太緊張,安心去做睡眠准備工作。

晚間睡前興奮程度(疲勞程度)和入睡難度成正比,和睡醒不久又哭的可能成正比。而且睡得早一般容易睡,而且不會降低睡眠時長。不要白天故意讓孩子少睡藉以提高晚上的睡覺時長,會起反作用。晚間入睡不久,不一會大哭,給了奶就安靜繼續睡了,不是沒吃飽,不是缺鈣,可能是疲勞導致神經太興奮,沒有平復。

另外一個磨覺的可能是,在生物鍾清醒時段哄睡,這時候寶寶不困,大人誤讀了信號,導致看起來好像是難以入睡的磨覺。

維護好穩定的生物鍾

3個月後應該注意形成規律的生物鍾,此外要盡最大力量維護生物鍾,不可太隨意,否則是對寶寶的不負責任。由多個人帶孩子或者白天晚上不同人帶更是要如此,不是要被時間表束縛但參考時間表確實能夠讓大家都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從而更好的相應寶寶的需求。

3月內醒後1-1.5小時內,3-6月1.5-2內,6月2-2.5內,1歲3小時左右,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一般需要再次入睡。當孩子需要睡眠卻想玩,而你陪他玩就是在剝奪他睡眠時間。要區分寶寶的需要和意願。

維護生物種還有一個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視的點:作息應盡量和內在生物鍾保持一致,不在應該清醒的時候昏睡和在需要睡眠的時候清醒。盡量避免在生理清醒時入睡,這和在生理睡眠時順利入睡同等重要。

實際操作上就是:孩子生物鍾比較規律,不太缺覺之後,不可提前太多哄睡,否則浪費體力不說還會招致反抗,難度增加。如果某種原因錯過了某次小睡,應盡量不要睡,保持低強度活動,到下一次睡眠時間再哄睡。身體在睡眠時段卻清醒,生物鍾在興奮而身體卻在睡眠,都會導致生物鍾混亂和身體的痛苦,影響入睡和睡眠時長。

4-9個月參考的睡眠時間安排:早上6-7點醒來,8-9點睡第一覺,時長1.5-2小時,中午12-1點第二覺也就是最重要修復力最強的午覺時長2-2.5小時。傍晚4-5點鍾小睡半小時,晚間7點入睡。雖然每個孩子有個體差異,但和有很多孩子就是45分鍾醒一樣,孩子的睡眠特點只是和大人和常識不一樣,孩子之間有相當高的相似度。這些奧秘是由內在身體的規律決定的。

少於45分鍾的睡眠修復力差,20分鍾內的更是無效。早上和中午長達2小時的單次睡眠是孩子的生理需求,對讓身體從疲勞狀態中恢復至關重要,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學習和安排。睡眠時機和環境把握好,加上寶寶的生物鍾,一定能越來越好的,寶寶的哭鬧會少,大人的心理和身體壓力也會小的。

② > 鬧覺怎麼辦

孩子晚上哭鬧,不全是缺鈣的緣故,這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睡眠障礙。
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生理性哭鬧 孩子的尿布濕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會安靜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間要睡覺時就會哭鬧不止,這時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覺,孩子很快就會安然入睡。
●環境不適應 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孩子,可用些鎮靜劑把休息睡眠時間調整過來,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白天運動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孩子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午睡時間安排不當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響 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孩子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
患佝僂病的嬰兒夜間常常煩躁不安,家長哄也無用。有的嬰兒半夜三更會突然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異常緊張,這大多是白天過於興奮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此外,患蟯蟲病的孩子,夜晚蟯蟲會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皮膚奇癢,孩子也會煩躁不安,啼哭不停。

③ 鬧覺的鬧覺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1、缺微量元素,血鈣降低引起大腦及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設導致寶寶晚上睡不安穩,需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如果缺鈣,寶寶的囟門就閉合得不好;如果缺鋅,一般嘴角都會潰爛。
2、太熱、太冷
3、太乾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興奮,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免得寶寶因過於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乾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
5、注意肛門外有無蟯蟲。
6、很多媽媽看到寶寶晚上哭醒會以為孩子餓了,然後就給孩子餵奶,其實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這樣做反而會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習慣。
7、積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飽也會導致睡眠不安。建議喂粥、面等固體食物應在臨睡前至少兩三小時喂,睡前再喝一點奶。
8、母乳寶寶的戀奶。(這個很多母乳寶寶都存在的情況)
9、晚上一定要餵奶的話,要注意:
盡量保持安靜的環境。當晚上餵奶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當喂完奶會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逐漸減少餵奶的次數,不要讓孩子產生夜間吃奶的習慣。
10、如果寶寶因為夜裡想尿尿就醒,本人覺得應該給他用尿不濕,這樣不至於因為把尿影響寶寶睡覺。如果有用尿不濕的話,一定是尿不濕包得太緊。
11、發現孩子有睡意時,及時放到嬰兒床里。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著或搖著他入睡。那麼每當晚上醒來時,他就會讓你抱起來或搖著他才能入睡。
12、不要讓嬰兒含著奶嘴入睡,奶嘴是讓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覺用的,若干孩子含著奶嘴睡著了,在放到床上前,請輕輕將奶嘴抽出。
13、寶寶哭鬧,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鍾,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鍾後又會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鍾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等。 如果寶寶沒有其他不適的原因,夜裡常醒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習慣了,如果他每次醒來你都立刻抱他或給他喂東西的話,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建議寶寶夜裡醒來時(應該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應該立刻拍拍他,安撫著想辦法讓他睡去。一般如果處在迷糊狀態的寶寶都會慢慢睡去。孩子大了,有時候夜裡也醒,還哼哼唧唧的。一開始老要去抱他,然後他就完全醒了,要好久才重新入睡。
14、被子或者睡覺姿勢不舒服
15、分離焦慮(也稱「怕生」,separation anxiety).這個在寶寶9~18個月最嚴重,除了表現在依戀、不願分開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見生人,在陌生環境中自我保護意識強外,就表現在晚上睡眠醒得多,睡得輕,對外界警醒,有時在剛睡著後不久或早晨4、5點快真正醒來之前會翻身坐起來,看不到大人就哭,我一般抱起來哄哄拍拍,不到1分鍾放到床上能接著睡。但半夜他如果迷糊中哭起來,這一招沒用,只能等他自己鬧累了自己睡去)。書上也沒說什麼有效的辦法,因為這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階段(當然寶寶都有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就沒什麼問題),只是提了一些建議:
(1)睡前哄,拍寶寶不要時間太長,在寶寶睡著之前離開,讓寶寶自己睡著。不要大人抱著睡著。
(2)白天要有一定長的時間和寶寶親密得玩,讓他意識到爸爸媽媽很愛她,會給他充足的關愛。
(3)和寶寶玩捉迷藏,讓他意識到即便他看不到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其實也在他周圍。
(4)經常帶到外邊看看,不要天天悶在家裡,只熟悉家裡的環境。
如果一夜都不踏實,可能有缺鈣的情況,要健康檢查看全身骨骼發育情況,還要做相應的化驗,如果確屬缺鈣,要服鈣劑和補充魚肝油。如果是偶爾夜驚,可能是做夢,注意睡前不要讓孩子過於興奮,還可以睡前做全身按摩。
嬰兒晚上睡不安的原因很多,往往與睡眠條件不好引起不適或身體有病有關,也有可能是缺鈣的表現。其他原因如飢餓、被子蓋得太多、尿布濕了或尿褲太緊等;幼兒睡眠不好也可與睡前過度興奮或緊張、日常生活的變化,如出門、睡不定時、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來有關;例如老的保姆走了會引起嬰兒晚上睡眠不安。經常更換撫養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明顯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響晚上的睡眠。調查發現父親的情緒也是兒童睡眠障礙的重要影響因素,情緒易激動,平時家長嬌慣的兒童更容易發生睡眠障礙,調處表明平時脾氣暴躁經常無端發火的兒童,其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是溫順、聽話孩子的1.73倍,原因是這些兒童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晚上睡眠差,早晨不易喚醒的兒童相對神經系統成熟較晚更易出現睡眠障礙。
此外小兒的內在因素對睡眠也有影響:大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寶寶生物時鍾日夜規律的調整,要倚賴寶寶生理成熟度的配合。
兒童天生的氣質,傾向過度敏感、無規律、反應強度高或低反應。不但要花長時間來建立自己生理時鍾的規律性,也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
解除了引起睡眠不好的因素後,有時每隔2~3小時還會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安時可採取輕拍或撫摸孩子,可使寶寶重新入睡。不要馬上又抱又哄,或給他餵奶和喝水,這樣會養成孩子夜間經常醒來的不良習慣。某些神經類型的正常小兒晚上睡眠很差,但只要吃、發育增長沒問題就不必太擔心。
此外,應安排個安靜、舒適的睡眠場所,室溫適宜、空氣清新、被褥厚薄合適、燈光可暗些;培育良好的睡覺習慣,睡前不過於興奮或做大運動量的運動,不宜訓斥孩子。每天晚上到9點就關燈,大家都睡覺或到另外的房間去活動,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睡。嬰兒最好側睡,尤其是吃飽後應向右側睡,俯卧易壓住口鼻影響呼吸,仰卧會因吐奶引起嗆咳。並逐漸讓這成為一個習慣,不輕易破壞這種習慣。晚上不要逗她玩,喂飽後就讓她自已入睡,哭也不要管,幾天後自然會形成習慣。睡前給孩子適量進食一些食物會促進睡眠如牛奶以及一些富含碳酸化合物的食物,加強體育鍛煉,有利於兒童夜間深睡眠,專家建議,在晚上6點以前的固定時間安排鍛煉是孩子睡眠保健的一個良好措施。
兒童鬧覺的重要原因
孩子在床上喜歡鬧,不喜歡睡覺,這說明孩子在床上睡覺不舒服,孩子在床上不停的翻轉爬行說明孩子是要找一個睡覺舒服的支撐點。那這就說明是孩子睡的床墊不舒服導致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晚上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時間,因此晚上不能睡好就對孩子成長發育很重要。我們之前一直都不注意孩子的床墊,而實際上這個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④ 寶寶為什麼睡覺之前都要哭孩子「鬧覺」該怎麼辦

小寶寶的腦部發育是一個遲緩的全過程,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不太可能像正常的成年人那般困了就睡,寶寶必須一個由淺睡到睡熟的導進全過程。一直到寶寶3歲時,其人的大腦容積才貼近成年人的70%,此刻大部分寶寶才可以單獨分房睡了,睡前哭鬧就會很多降低。寶寶由淺睡到睡熟情況,一般要20min的時長。寶寶淺睡,也叫眼動睡眠質量。就是指寶寶眼球轉動,十分犯困,可是又沒法自主入睡,民俗將這稱作「寶寶鬧覺」。

與此同時要付出更高的時間和精力,那樣才有很有可能降低寶寶發生又哭又鬧的狀況,並且為了能讓寶寶更強的入眠,一定要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質量氣氛,那樣才有益於寶寶的腦神經生長發育。我們家二寶就會有睡覺之前哭的狀況。據我觀查,假如在媽媽身邊會哭得更凶。如果是在外面玩,玩累了還會自身入睡、不哭不鬧、睡個好覺甜、怎麼叫也不醒。依據二寶的一些主要表現,我覺得寶寶睡覺之前哭有下邊好多個緣故。

⑤ 孩子為什麼會鬧覺

孩子出現鬧覺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
1.睡眠時間過於長。
2.身體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比如肚子不舒服等。
3.孩子受到了驚嚇。

⑥ 鬧覺的鬧覺小貼士

(一)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晚上入睡前要洗臉、洗腳、洗屁股。睡前讓孩子排空小便。脫下的衣服應整齊地放在相應的地方,要按時上床、起床。逐步形成按時主動上床、起床的習慣。
(二)自然入睡:寶寶上床後,晚上要關上燈;白天可拉上窗簾,使室內光線稍暗些。寶寶入睡後,成人不必躡手躡腳。習慣在過於安靜的環境中睡眠的寶寶容易驚醒。只要不突然發出大的聲響,如「砰」的關門聲或金屬器皿掉在地上的聲音即可。要培養寶寶上床後不說話、不拍不搖、不摟不抱、自動躺下、很快入睡、醒來後不哭鬧的好習慣。並讓寶寶養成不蒙頭、不含奶頭、不咬被角、不吮手指,不把玩具放在床上或抱玩具入睡以及不把衣褲放在床上的好習慣。對不能自動入睡的孩子要給以語言愛撫,但決不遷就,要讓寶寶依靠自己的力量調節自己入睡前的狀態。不要用粗暴強制、嚇唬的辦法讓孩子入睡。有的寶寶怕黑夜,可在床頭安一個台燈,教會寶寶開關,使他能控制黑夜,有利於寶寶安然入睡。
(三)睡姿舒適:1歲以後的寶寶已形成了自己的入睡姿勢,要尊重寶寶的睡姿,只要寶寶睡得舒適,無論仰卧、俯卧、側卧都是可以的。如果寶寶晚上剛喝完奶就要接著睡,宜採取右側卧位,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若寶寶睡的時間較長,可以幫他變換姿勢。
(四)睡眠不安的處理:有的寶寶夜裡睡眠不安、易驚醒、哭鬧,父母便立刻將其抱起來又拍又哄,讓其再度入睡,結果寶寶很快習慣於這種在父母懷里睡眠的情況,不拍不哄便不再入睡。為此,對偶然出現的半夜哭鬧,要查明原因。如白天是否受了委屈,聽了驚險的故事,睡前是否吃得過飽,或飢餓、口渴,尿床、內衣太緊、太硬以致軀體不適,以及腸道寄生蟲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痛、呼吸道感染導致的鼻塞等,給予針對性的處理。若無軀體疾病,則應改變其睡眠環境,如讓其一個人獨睡;對其夜間醒來,父母應克服焦慮情緒,既不宜過分撫弄孩子,也不要煩躁或發脾氣,則夜間哭鬧可自行糾正過來。
(五)注意事項:
①保持被褥清潔,每周最少曬2次,一年最少拆洗3~4次;厚薄應隨季節不同及時調換。②卧室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打掃衛生。夏天可開窗睡眠、露天睡眠或在涼棚下睡眠。寒冷季節可打開1~2個通風窗睡眠,寶寶起床前20分鍾可關閉窗戶以提高室溫,防止寶寶穿衣時著涼。 (一)給寶寶做一個小的箱子,裡面放著他喜歡的書籍和玩具。這樣他覺得睏倦時便可在小睡前看看書。不要放太好的或貴的書,因為他可能會把書弄皺。可放些識字卡、厚紙板書或舊書。另外一種方法是從雜志上剪下有趣的圖畫,貼到厚紙板上,用透明紙覆蓋其上,這樣比較整潔。
(二)讓寶寶在你的床上,或在沙發上靠近你的地方睡覺。
(三)如果寶寶不午睡,則要確保他至少有些休息時間。
(四)如果寶寶不肯睡覺,就讓他聽一盒長的錄音帶,告訴寶寶等到音樂結束 後,休息時間才結束。
(五)在寶寶剛玩完興奮的游戲或吵鬧以後,不要馬上讓他睡覺。因為他此時很給安定下來入睡。如果你硬要他睡,只能令你失望。應給他十至十五分鍾的時間,讓他冷靜下來,安靜地看看電視或書才睡覺。
(六)即使兒童也喜歡在床上看書的。如果你的寶寶也是喜歡這樣做,就放一本他喜歡看的書在床上。 (七)給寶寶的枕頭略塗上一些香水或塗上一種香膏(刮鬍子用的),這樣寶寶便會深深地呼吸這些香味。深呼吸有放鬆和安靜的作用。
(八)上床前給寶寶洗澡,然後喝些暖飲料和給他講故事。 (一)在寶寶的床上放一些布料或紙板書,供他「早讀」。確保寶寶有足夠的燈光看書。如果沒有的話,在寶寶晚上上床前留下一盞不太亮的長明燈。
(二)在寶寶的床邊放一個軟的箱子或塑料桶,裡面放小玩具、蠟筆、紙、一些布料或一些有趣的可當玩具的家庭用品。這樣他就能夠把這些東西拿來玩。
(三)把一些新鮮的水果或麵包放在一個紙袋裡,再放在寶寶的床底。為安全起見,千萬別把食物放在塑料袋裡。
(四)在寶寶的手能伸到的地方放個大口杯或普通杯子,裡面放著飲料。 (一)睡覺的時間可靈活掌握,許多寶寶在晚上七至八點就要睡覺了,他們並不介意你是否把他放在床上。所以,為什麼一定要讓他不情願地獨自睡到睡房中,而不讓其快快樂樂地在你身邊入睡?
(二)提早給你的寶寶洗澡,這能使他精神放鬆,並早點入睡。
(三)如果你的寶寶難以入睡,那麼仍舊讓他穿著睡衣;假如他過一會睡著了,你就無須叫醒他換衣服,只需把他放到他的小床上就行了。 你可以對寶寶說:「你靜靜地躺著,過5分鍾我就回來。」然後在5分鍾後准時回去,以確保寶寶感到舒服,然後再對他說你5分鍾後回來,完了再做一次。當你不在的時候,留下音樂給他聽或讓他繼續看他本已經看了幾頁的書,或讓他繼續玩他已玩開頭的游戲。這樣,當你離開他時,他不會再感到害怕,而是等著你回來。照這樣做了三次或四次後,你可能發現小寶寶已經入睡了。 如果寶寶拖延就寢時間是因為害怕單獨一人在房間,或怕黑,你可以幫助他減輕害怕心理。如果寶寶害怕單獨一人在黑暗處,你就用讀故事書,玩游戲或唱兒歌來分散他的精神。這樣確保他安定下來並感到睏倦,你坐在他的床邊,輕拍他的背直至他已經入睡為止。寶寶怕黑是完全正常的、有理由的。不要堅持關他卧室的燈。應在寶寶的卧室晚上開著一盞暗的燈,這會使他感到舒適,同時也方便你晚上到寶寶的房間去看他。

⑦ 孩子總是半夜鬧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01寶寶為什麼晚上睡覺總是不老實?

絕大多數家長對於寶寶晚上睡覺不老實,會感到非常頭痛,這在《新生兒護理手冊》裡面也曾經提到過。

孩子在夜間睡覺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那麼這些不老實的狀態,都有其背後的原因。

1)孩子睡覺前,吃了過多的東西

很多做家長的,生怕自家孩子餓著,或者擔心喂的食物不夠量,從而讓孩子生長發育受到阻礙。因此他們會在孩子醒著的時候,不停的投餵食物,甚至連孩子睡前也不放過。

這就使得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機能仍然處於工作狀態,所以,美國新生兒協會也曾經建議家長,最好不要讓孩子在晚上睡覺前吃東西,以避免孩子因為胃部過脹,出現晚上睡覺動來動去的情況。


孩子晚上睡覺不踏實,家長一定不能忽視其背後的原因,因為導致孩子出現睡覺不踏實的原因有很多。

特別是月份比較小的孩子,他們還不會說話,所以只能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向家長傳遞著信息。

因此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並且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如果孩子長時間睡覺不老實,或者出現一些比較反常的舉動,那麼最好還是請教專業人士,幫助自己一起解決孩子的睡覺問題。

總之養育孩子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多學習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大腦,這樣當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才不至於手忙腳亂的。

⑧ 為什麼小寶寶總是「鬧覺」要人抱呢

小寶寶在夜晚睡覺的時候總是會有鬧覺的現象,需要有家長把孩子抱起來以後,孩子才能夠安心的入睡。小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一些反應,主要是因為孩子的月份太小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因為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感,所以如果家長選擇直接讓孩子一個人睡在空盪盪的床上,會發現孩子睡覺根本就睡不安穩。所以家長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盡量的挨著孩子的身邊一起睡覺,這樣能讓孩子更安心的睡覺。

孩子入睡的環境

孩子在睡著以後,家長也需要格外的注意孩子睡眠的環境,讓孩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當中睡覺,會能夠減少孩子出現的哭鬧聲音。如果孩子出現了鬧覺的現象,家長就應該讓孩子適當的多玩一會兒,只有等孩子真的玩困了累了,自然而然的就會想要睡覺,即使家長不哄孩子,孩子也會安心入睡。

⑨ 人為什麼會失眠

睡覺的訣竅
根據醫學和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隻有兩個鍾頭,其餘都是浪費時間,躺在枕頭上做夢,沒有哪個人不做夢。至於醒來覺得自己沒有做夢,那是因為他忘記了。
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鍾頭就夠了,為什麼有人要睡七、八個鍾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並非我們需要那麼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鍾,等於睡兩個鍾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五分鍾等於六個鍾頭。

就這個時間的學問又大了,同宇宙法則、地球法則、易經陰陽的道理有關系,而且你會感覺到,心臟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來,與丹田(腎上)的力量融合,所謂「水火既濟」,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夠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裡熬夜的人,正子時的時刻,哪怕二十分鍾也一定要睡,睡不著也要訓練自己睡著。
過了正子時大約十二點半以後,你不會想睡了,這很糟糕。更嚴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點鍾,五、六點卯時的時候,你又困得想睡,這時如果一睡,一天都會昏頭。
所以想從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時,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擺下來,睡它半小時,到了卯時想睡覺千萬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夠了。
不過失眠的人都挨過十二點,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結果快天亮睡著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頭昏腦,因此你會感覺失眠、睡眠不足,實際上是你沒有經驗。
睡眠與養生

一、睡眠的規則
戰國時名醫文摯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
晚21點到凌晨5點為有效睡眠時間。人是動物,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白天(凌晨5點到晚上21點)活動產生能量,晚上(21點到凌晨5點)開始進行細胞分裂,把能量轉化為新生的細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也是人隨著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陰主靜,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時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這和睡覺多的嬰兒長得胖、長得快,而愛鬧覺的孩子發育不良是一樣的道理。
睡覺是養生的一大功能,養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細胞去取代腐敗的細胞,如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如果說白天消亡一百萬個細胞,一晚上只補回來五十萬個細胞,這時你的身體就會出現虧空,時間長了,人就糠了,像糠蘿卜似的。為什麼世上有百歲老人呢?因為他們每晚都在21點鍾准時睡覺。

植物吸收陽光的能量,夜裡生長,所以夜晚在農村的莊稼地里可聽到拔節的聲音。人類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細胞分裂的時間段大致相同,錯過夜裡睡覺的良辰,細胞的新生遠趕不上消亡,人就會過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順其自然,就應跟著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陽面前小如微塵,「與太陽對著干」是愚蠢的選擇,遲早會被太陽巨大的引力催垮。這是客觀真理。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難,睡眠質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如肝火過盛,睡覺警覺;胃火過剩,睡覺不安;肝陰不足,睡覺勞累。

二、睡眠與疾病
現代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電視電腦病、熬夜病。肝臟有一特點:卧則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時(23:00—1:00),其實23點就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並不是0點開始的,這是我們犯的誤識。肝膽相表裡,互為一家,23點膽經開了,如若不睡,大傷膽氣,由於十一臟腑皆取決於膽也,膽氣一虛,全身臟腑功能下降,代謝力、免疫力紛紛下降,人體機能大大降低,膽氣支持中樞神經,膽氣受傷易患各種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強迫症、躁動症等。子時膽要更換膽汁,膽經漸旺人如不卧,膽汁更替不利,過濃而結晶成石,久之即得膽結石,如果把膽給摘了,一摘就膽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統的巨大潛能把它化掉。
丑時肝經最旺,丑時(1:00—3:00)不眠,肝無法解除掉有毒之物,產生新鮮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類肝病,現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別在歐洲平均4個人就有一個大三陽或是小三陽,大都是因為違反自然規律過了子時不睡覺造成的。甲肝比較好治,乙肝就很難治。乙肝病毒攜帶者,是由於晚上經常不睡覺,人太虛弱了,也就是說秩序太亂了,病毒已經到了細胞里了。也就是說乙肝的病毒已經到了細胞裡面,但是現在它還沒有能力造成肝炎,當人身體處於最薄弱的時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著將來40%——60%的肝硬化。聰明的人是應該了解天、地、人之間的關系,不聰明的人就是應該被淘汰的人。

垃圾睡眠給肝臟帶來多大傷害?
肝主疏泄,過子時不睡,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肝氣郁結,可見易怒,頭痛頭暈,眼紅,眼痛,耳鳴,耳聾,胸肋脹痛,女性月經不調,便秘,也可引起肝氣升發不足,人會目倦神疲,腰膝酸軟,暈眩,失眠,驚悸,精神恍惚,重則會暈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調節血液的功能,過子時不睡,會造成肝血不足,還會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證狀。
肝開竅於目,過子時不睡,易引起肝虛,則出現視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風流淚,等症狀,還會形成青光眼、白內障、眼底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等眼疾。
肝主筋,其華在爪,過子時不睡覺,會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現筋痛,麻木,屈伸困難,痙攣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鈣,髕骨軟化,癲癇病,骨質疏鬆等症。

肝與心,過子時不睡覺,可引起肝血不足,由於心主一身之血脈,肝有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會造成心臟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顫等症狀,嚴重的形成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肝與脾,過子時不睡覺,會引起肝胃不和,由於肝助脾胃消化,由於肝氣太虛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現為舌苔厚,長期以來會造成中氣塌陷。
肝與肺,過子時不睡覺,無法滋陰潛陽,肝陰虧損,引起肝火過盛灼肺,出現乾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證狀,易導致牛皮癬等各種皮膚病。
肝與腎,過子時不睡覺,肝虛導致腎虧,由於肝腎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統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脫發、糖尿病、腎衰竭等疾病。

三、睡眠的方法
交通規則——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說,23點至凌晨3點為子丑時,膽肝經最活躍的時候,肝膽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來供血」。如果你每晚22點鍾左右躺下,靜靜得不要說話,到23點的時候,也就睡著了。肝膽開始回血,把有毒的血過濾掉,產生新鮮的血液,到一百歲也沒有膽結石,也沒有肝炎、囊腫一類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點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鮮的血生不成,膽又無法換膽汁,所以這些人容易得膽結石、囊腫、大三陽、小三陽各種病症。
在歐洲地區,平均四個人就有一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就叫不懂規則。睡前半小時最好不要講話,睡覺的時候更不要說話,如一說話,肺經動,然後心經又動,(因為心肺共為上焦)人就容易進入興奮狀態,所以就很難入睡。
21:00—23:00為亥時。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亥時入眠,百脈皆得濡養,故百歲老人得共同特點即21:00(亥時)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長久的保持容顏嬌好,應做到早睡早期。
睡覺要關窗,不能開風扇、不能開空調,人生病很多都與此有關,因為人在睡眠之中,氣血流通緩慢,體溫下降,人體會在表面形成一種陽氣層,這種陽氣層它使人叫「鬼魅不侵」,什麼意思呢,陽氣足的人,不做惡夢,就是這種陽氣,佔了上風。開空調,開風扇,情況就不一樣了,開窗戶,窗戶走的是風,風入的是筋,如果開空調,也有風,風入筋,寒入骨,早上起來,身上發黃,臉發黃,脖子後面那條筋發硬,骨節酸痛,甚至有人就開始發燒,這就是風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頭里的緣故,這也就是氣受傷了。如果說晚上睡覺不開窗,不開空調,不開風扇,連房門也關上,效果最好,如果熱,把房門打開,把窗戶關上,效果就差了一點,但是他不至於第二天早上起來渾身乏力,後背僵硬.
有人把客廳的空調開開了,把卧室的門打開,和直接開空調睡覺是差不多的,開了空調以後,空調那個寒進了骨了,所以心裡發冷,心在哪,心在腦髓,腦為髓之海,骨髓里有寒,那肯定心裡就寒了,怎麼辦,補腎陽、補中氣,什麼時候補到心裡不冷,燒就退了,寒走出去了。

睡覺要盡量早睡,睡得晚,傷了少陽之氣,必然第二天是疲倦無力,要關上窗戶,不開空調、電扇,保護陽氣。
肝膽在下焦,如果胃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寢睡不安,一個是胃寒,如果這個人胃陽本來就不足,過多的喝綠茶,就會出現胃寒,胃寒的時候人是睡不好覺的,或者吃帶泥沙之物過多,胃隱隱作寒,肯定是睡不好;
再一個是胃熱,就是熱氣往上走,嘴裡喘的都是熱氣,像這種情況也睡不好覺;再一個是胃燥,口乾舌燥,胃裡感覺到燥;
還有一個就是胃厚,氣味的味,胃厚,這種情況就是吃了這種厚膩的味道,有人吃海鮮、吃魚、吃燉雞,味道好鮮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這些東西在裡面要稀釋它,不稀釋它,它在裡面味太厚了,所以這個也睡不好覺;
再一個腹漲,腹是漲鼓鼓的,也睡不著,翻來覆去也睡不著;再一個是胃氣太虛,冒冷汗,這也睡不好覺,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寧,胃不寧就睡不好。
睡覺時要肢暖,四肢要暖,因為四肢是陽之本,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腎陽不足,應該在睡覺之前把手腳捂暖,手腳和肚臍、背後的命門都要蓋好。

睡眠法因人而異,下面介紹3種做法:

1、睡覺前簡單的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2、仰卧,自然呼吸,感覺呼吸像春風,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如還未醒著,再從頭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側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為火,耳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久之,養心滋腎。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過6點起床,春夏秋季盡量在5點之前起床,因為人在寅時(3點—5點)肺經旺的時候起床,能夠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來完成新陳代謝,肅降濁氣,使肺氣清,這樣有助於養肺和順應太陽的天勢升起人體陽氣,使人一天陽氣充足,否則,就好像發動機,過了這段好時機就很難發動人體陽氣,人體陽氣淤積在人體下部不能由命門向上發動升起,會形成淫氣,嚴重損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點至7點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的時候,人體需要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此時如果不起床,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的完成排濁功能,使濁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體血液和臟腑百骸。早晨7點到9點人體胃經最旺,9點到11點人體脾經最旺,這時人的消化吸收運化的能力最好,如果這時還不起床,人體胃酸會嚴重腐蝕胃粘膜,人體在最佳吸收營養時間得不到營養,長期以來會患脾胃疾病,造成營養不良、中氣塌陷。所以千萬不要賴床,賴床會造成頭昏、疲憊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覺,而應按時起床,歷史上許多偉人都是有三四點鍾起床的習慣,比如華盛頓、拿破崙、康熙皇帝、曾國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話說:「三天早起,一天工」。
現代醫學證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不易患精神類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鍛煉,因為早晨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地下道的漳氣、濁氣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這些氣對人體損傷是很嚴重的。
養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其餘起居、服裝等皆是輔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納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為第二。而飲食無節,飢飽過度者,腸胃必受傷,而營養日減。睡以安神為主,神以心安為主,應配合年齡,壯年至多七小時至八小時,多睡則智昏頭暈眼紅脹,四肢疲軟,童年必睡足八小時,或過九小時勿礙,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時已足。

睡眠中不可忽視的疾病警告
應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過十時,老年人以八點為正,勿過九點。凡交十一時,為陽生時,屬腎,此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千萬勿以安眠葯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計算未來事,睡時宜一切不思,鼻息調勻,自己靜聽其氣,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而息。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於水,化為烏有,自然睡著。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時再睡。
(四)如在午時,即上午十一點至一點,為陰生之時,屬心,此時如不能睡,可靜坐一刻鍾,閉目養神,則心氣強。凡有心臟病者切宜注意,每日於此二時注意,則元氣日強,無心跳腹泄或小便頻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遲。居北方宜防寒氣,如在粵桂等省,早起防山嵐瘴氣中病。食後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郁怒,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熱點內容
喬布斯為什麼沒有蘋果 發布:2025-05-16 04:42:21 瀏覽:860
羅振宇為什麼找不到女朋友了 發布:2025-05-16 04:40:41 瀏覽:225
螃蟹殼煮好了為什麼兩種顏色 發布:2025-05-16 04:26:51 瀏覽:413
美團月付的還款時間為什麼是8號 發布:2025-05-16 04:26:46 瀏覽:692
孩子為什麼老愛哭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343
為什麼微信發視頻通話就閃退 發布:2025-05-16 04:16:56 瀏覽:370
為什麼打開軟體後黑屏 發布:2025-05-16 04:08:58 瀏覽:831
為什麼晚上不能吃雪梨 發布:2025-05-16 04:06:08 瀏覽:172
為什麼有些手機掃描不出5g網路 發布:2025-05-16 04:02:16 瀏覽:305
為什麼手機一直重啟才能開機 發布:2025-05-16 03:44:45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