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軍侵略河北時間這么快
① 日本為什麼會那麼輕易地就能侵略中國
國情決定,當是日本有經濟危機,人口資源出現反差,正需要一場戰爭,再加上,我們中華民族當時比較弱,不團結,思想落後不止日本,美國英國德國葡萄牙等都分這塊肉,清政府 的閉關,中國至少落後200年
② 日軍為什麼能夠長驅直入拿下華北
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僅用4個月零18天就把中國的東三省全部佔領了,緊接著於1932年拼湊成立一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1933年元旦之夜,日軍又發兵攻擊聯接關內外的要塞山海關,從此將侵略魔掌伸入關內。1933年3月4日,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所部輕而易舉地佔領了熱河省省會承德。日軍佔領熱河之後繼續南下,直逼長城各口,一時間華北震動,平津告急。正在南方忙於「剿共」的蔣介石,急忙從各地抽調30萬兵力,沿長城一線抵抗進犯之敵。3月5日,長城抗戰打響了。西起南天門、古北口,中經羅文峪、喜峰口,東至冷口、界嶺口,中國軍隊依託古老的長城,與日軍展開了激戰。防守喜峰口、羅文峪的29軍,憑借大刀、手榴彈和不怕死的精神,同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隊進行了殊死搏殺,以近戰、夜戰殲滅日寇3000多人,取得了著名的喜峰口、羅文峪大捷,29軍大刀隊從此揚威海內外。29軍也成為與上海「一.二八」抗戰的19路軍齊名的抗日勁旅,該軍將領宋哲元、張自忠、馮治安、趙登禹、劉汝明均獲得最高級別的青天白日勛章,成為一代抗日名將。缺乏縱深的長城防線畢竟經不起日軍的攻擊,因為它的堅固程度不是取決於最強大的環節,而是取決於最薄弱的環節。雖然29軍防守的喜峰口、羅文峪堅如磐石,使日軍未能越雷池半步,但日軍從晉軍防守的冷口突入長城以內,然後向中國軍隊側後遷回。中國軍隊腹背受敵,被迫後撤,長城防線土崩瓦解。最後不得不簽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塘沽協定》。通過這個協定,日軍把實際控制范圍推進到冀東。
《塘沽協定》的簽訂,表面上使北方的局勢暫時平靜下來,但平靜的背後孕育著更大的危機。從此,平津化為邊塞,華北的冀、魯、晉、察、綏五省全部暴露在虎口之下了。《塘沽協定》簽訂後,日本侵略者又掀起了「華北五省自治運動」。日本人為這個運動起了個「自治」的好名,而實際上就是想把華北變為第二個「滿洲國」。
1935年6月27日,日本以「張北事件」為借口,逼迫國民政府簽訂屈辱的《秦土協定》。日方通過這個協定達到了實際控制察哈爾省北部的目的,29軍大部被迫撤出察哈爾省北部地區,移駐河北。國民政府由於賣國心虛,對簽署的屈辱條約秘而不宣。日本人看透了蔣介石、汪精衛的心理,借機發揮,大肆加碼,中方口辯無憑,致使主權受到了比原訂條款更為嚴重的損害。
日本侵略者在察哈爾得手後,又將目標轉向了河北。他們的做法還是慣用的卑鄙套路:先製造借口,然後以此向中國政府施加壓力,逼簽協定。為此,日軍華北駐屯軍暗中僱傭殺手,將住在天津日租界兩個漢奸舉報人胡恩溥和白逾桓槍殺,然後誣稱是國民黨藍衣社乾的,以此向國民政府提出要求:
將河北省主席於學忠撤職;
(二)將於學忠第51軍撤走;
(三)將河北省內一切國民黨黨部完全取消;
(四)將國民黨中央軍撤離河北;
(五)禁止全國排外、排日行動。
在日方的威逼之下,國民政府一一照辦。日寇預謀得逞,但仍不罷休。6月11日,日方派人攜帶一份由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署的備忘錄來到北平軍分會,由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簽字蓋章後送交梅津。日方在達到目的之後,何以多此一舉呢?其實,他們的企圖在於以這種方式履行「協定」的簽字手續,使侵略事實合法化。何應欽既不敢公開簽署賣國協定,又不敢對日方有絲毫反抗,於是來了個36計走為上,慌忙離開北平逃之夭夭。日方對何應欽的心思洞若觀火,於是要了一個新花招,不再堅持由何應欽在「備忘錄」上簽字,只要求中國方面給一個表示承諾的書面通知。日方的「靈活」姿態正合汪精衛、何應欽的心意。這種明不簽、暗承認的辦法,既可滿足日方慾望,又可欺瞞全國民眾。7月6日,何應欽簽署了一份「致梅津函」,內稱:「6月9日酒井參謀長所提各項均承諾之,並自主地期其遂行。特此通知。」至此,由梅津的「備忘錄」和何應欽的「致梅津函」組成的特殊的《何海協定》便正式達成了,河北省的大部主權從此被日寇攫取。
《秦土協定》、《何海協定》簽訂後,日本大大加快了「華北特殊化」的步伐。他們一面慫恿漢奸、地痞遊行示威,聚眾鬧事,一面加緊扶持成立漢奸政權。
1935年11月,由日寇策劃扶植的、以無恥漢奸殷汝耕牽頭的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在通縣正式出籠,轄區包括冀東22個縣。現今的人們或許難以想像,當年一個受日本人操縱的偽政權就赫然存在於北平城的旁邊。
12月,國民政府在日本的壓力下,被迫同意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指派29軍軍長宋哲元任委員長,以滿足日本關於華北特殊化的要求。
上述一系列事件,史稱「華北事變」。日本侵略者繼侵吞中國東三省之後,又通過「華北事變」攫取了華北的大部主權,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華民族已被逼到了滅亡的邊緣。
③ 總結日本侵華的歷史過程中時間節點和事件
1、遼寧撫順平頂山慘案
1932年9月16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開始侵佔我國東北地區。1932年9月15日,抗日救國軍第四路、第十一路進攻撫順,重創日本軍隊。日本軍隊展開報復行動,1932年9月16日,日軍在遼寧撫順平頂山村殺害了3000名同胞,對他們採取滅絕性的屠殺。之後又追殺了聞訊逃亡的千金堡村24名居民。
2、南京大屠殺
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離南京很近的上海發動八一三事變,企圖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但我國軍隊在淞滬會戰中與日軍頑強作戰,粉碎了日軍的美夢。1937年11月底,日軍佔領上海。而上海佔領不久,南京也宣告淪陷,蔣介石被迫遷都重慶,作為陪都。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佔領南京,對南京城內百姓和國民黨軍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南京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餘萬人。
日軍濫殺無辜,手段殘酷,令人發指。有的往難民身上先澆汽油,後用槍掃射,槍彈一著人身,火光隨之燃起,被彈擊火燒之難民,掙扎翻騰,痛苦之極,日軍則鼓掌狂笑。有的則把難民殺後割下人頭,挑在槍上,漫步街頭,嬉笑取樂。
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長官鼓勵下,彼此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佔領南京時,誰先殺滿100人為勝者。野田謂殺了105人,向井謂殺了106人。又因確定不了是誰先達到殺100人之數,決定這次比賽不分勝負。進行這樣的比賽,日軍已經毫無人性可言!
日軍在南京,還強奸南京城內的成千上萬的婦女,他們不分晝夜對婦女進行強奸,有的婦女被強奸了好幾次,有的被日軍輪奸,還有的婦女不堪忍受日軍的折磨而死。日軍已經到了亂倫的地步。
另外,日軍還在南京造成了重大的財產損失。南京城被日軍大肆縱火和搶劫,致使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還大量掠奪文物,日軍在南京期間,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3、潘家峪慘案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挺進敵後,奔赴華北戰場,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廣泛開展人民戰爭。
河北唐山市豐潤區潘家峪村是腰帶山上的一個小山村,也是抗戰時期冀東最早、最堅實的堡壘村。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爭,極大地激怒了日本侵略者,面對潘家峪這座打不垮、攻不進的抗日堡壘,他們惶惶不可終日,必欲除之而後快,喪心病狂地要把潘家峪人民斬盡殺絕。
1941年,侵華日軍在這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潘家峪慘案,1298名村民遇害。全村村民大多被日軍殘忍殺害,只剩300名倖存者逃脫了死神和日軍的魔爪。潘家峪慘案,是日軍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的代表事件之一,是日軍不可磨滅的巨大罪行!
4、平陽慘案
1943年9月26日,日軍為了打擊華北的抗日力量,實行三光政策,在河北阜平縣平陽村一帶搜尋我邊區機關和八路軍駐地,屠殺我同胞1000餘人,燒毀房屋5000餘間。羅峪村婦聯主任、共產黨員劉耀梅,不幸被日軍捕獲,為保護邊區機關,劉耀梅被敵人殘酷殺害,為抗日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5、潘家戴庄慘案
潘家戴庄,位於河北唐山灤南縣,而1942年,日軍在此再次殺害中國同胞,製造了慘案。
1942年12月5日,日本侵略軍第27師所屬第一聯隊騎兵隊,在隊長鈴木信的指揮下,以槍殺棒打、鍬鏟鎬砸、活埋火燒等極其殘忍的手段,血洗了潘家戴庄,屠殺和平居民1280人,燒毀民房1030間,村內財物被搶劫一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潘家戴庄慘案。
④ 918事變時日本侵略者為什麼會輕易的拿下東北三省
主要原因:東北軍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其他原因:日本侵略軍大規模進攻,抗日義勇軍力量弱小,英美等國縱容日本侵華。
自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很快淪陷於日軍的鐵蹄之下,日本對東北進行了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東北的統治是伴隨著對東北人民的殘酷屠殺、血腥逮捕、瘋狂討伐和野蠻奴役、迫害來進行的。14年中,東北人民生活於深深的苦難之中。
日本侵略軍實行野蠻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對在抗日根據地老黑溝居住的老百姓進行了瘋狂掃盪」。1935年農歷4月27日到5月6日,僅九天的時間,老黑溝1017位無辜百姓慘遭殺害,老黑溝濃煙滾滾,屍橫遍野,陷入一片死靜。
⑤ 日本初期侵略中國的步伐為何如此之快
因為當時日本人比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更了解中國。她們知道關於土地的一切,戰略要塞的一切,軍隊的人數和組成,戰爭的一切。日本的高級將領在她們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日本版的《孫子兵法》,作為制定侵略政策參考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日本人很早就運用了起來。她們很早就建立了間諜網,手下有大批專業間諜,她們在中原地區四處活動,確保她們對中國的每個角落都可以覆蓋。
日本情報不是從現代開始,早在明朝,日本有很多間諜潛伏在中國,當時,日本派出精英學生到華學習,他們裝扮成普通市民和農民,去了解下情況,研究景觀,大量的數據分析以學術論文的形式送回家。因此,日本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入侵中國,不是因為她們的軍事力量比中國的好,而是他們事先做了充分的調查研究。
⑥ 日本能夠很快佔領東北三省的原因
日本能夠很快戰領東北三省的原因是蔣介石有意保存實力,不想跟日本硬拼。
當時日本軍隊佔領東北,國民軍沒有及時全力反擊,人民都在罵他,其實當時蔣介石這樣做是對的,如果匆匆迎戰,不但海外的貨船和華僑難以保護而且裝備差,當時國內軍閥眾多,都想自立為王,蔣介石只好一一收服,最後只有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跟國民黨對抗,日本人佔領東北三省後,共產黨在陝西延安等大西北有根據地,當時日本又進攻上海,香港澳門等也被英國佔領,使國民軍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蔣介石當時的決定也是迫不得已啊。
蔣總只有忍耐,再忍耐。終於,機會在等待中來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反法西斯的陣營越來越強大了。這時,蔣介石才再也不需要權衡利弊了,徹底放棄了對日媾和的念頭。1941年12月9日,是蔣介石揚眉吐氣的一天。這一天,蔣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國正式對法西斯日本、德國、義大利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世界正義力量最終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
所以說蔣介石也是一代偉人。
⑦ 日本開始佔領中國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但是為何後面卻寸步難行
日本在快速佔領中國後,後面卻寸步難行,是基於這樣幾個原因。
1、戰爭開始後,日軍遭到頑強抵抗,實力受損嚴重。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島內資源嚴重不足,缺乏石油,鋼鐵等發動戰爭的資源。中國久攻不下,日軍的後勤補給就出現了困難,缺乏再打下去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