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燒不能長時間打退燒針
A. 有誰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打退燒針是否恰當
發燒是動物遭遇致病微生物入侵時的本能性自我保護手段,屬於自愈力發生作用的顯著標志。
對於人來說,出現發燒,一定是有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細菌之中的一種或多種侵入人體(人體出現真菌感染時一般不表現為體溫變化,因為真菌感染發生在體表,發燒對其毫無意義),人體通過提高自身體溫,一方面激活免疫細胞,使免疫細胞具有吞噬消滅入侵微生物的更大能力,另一方面,發燒後人體能夠抑制體內致病微生物的活力,使其難以迅速自我復制增殖,這就是發燒的真正原因。
在發燒不超過39°C,且病因沒有完全查清的情況下,打針退燒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既沒有外部消殺致病微生物的對策,又強制性地讓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發的自愈能力對外來入侵微生物放棄抵抗,結果就是:本來一兩天不吃葯或者簡單打針(抑制病毒或者殺滅其它致病微生物)吃葯即可康復的小病,最後變成了大病,造成幾千數萬醫葯費開銷和人體巨大痛苦的代價。
結論:除了情緒激動和排卵引起的體溫上升、人體內部臟腑失調引起的潮熱、傷口癒合(包括外科手術創口)過程中的自愈力保護性發熱,其它所有發熱都可以歸之為發燒,都一定是有致病微生物入侵人體,只要找到了抑制和消殺的辦法,人體發燒現象會自動消失,除了可能造成腦組織傷害的極度高燒外,其它發燒幾乎都是不需要專門打針服葯退燒的!
B. 為什麼打預防針都是打手臂,而發燒時打退燒針都是打
你好。注射疫苗以後的反應就是發燒,但是這種發燒症狀不會時間很長,不會超過三天,體溫也不會太高。如果體溫超過39°,時間超過三天,要考慮注射預防針的同時孩子有感染,需要帶孩子就診。現在孩子體溫38.3°,可以物理降溫,就是用溫水毛巾敷額頭,頸子兩側。每次做物理降溫20-30分鍾。
C. 小寶貝發燒能發退燒針嗎發燒多久一定要打啊,這個會有副作用嗎
發燒如果發高燒了,可以打退燒針,如果是平常的,不超過38度5,一般的選擇物理降溫。
D. 為什麼發燒老是會反復,打一針不燒了一會就又開始了
發熱經常反復是因為如下幾個原因導致的:1、感染性因素,無論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還是非典型性病原體,例如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時就會導致發熱,但身體應用一段時間葯物抗感染後,體溫就可退回到正常水平,但體內病灶持續反復復發時,在免疫力低下時又會繼發感染,或遷延其它臟器導致感染灶的蔓延,這時發熱會反復。2、如無菌性炎症也會引起高熱反復發作,例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締組織病和免疫組織病也會產生這樣的情況。3、周身其他反應綜合征例如血液病、極度貧血或腫瘤也會引起高燒反復發作。
E. 為什麼發燒39度醫院不給打針呢
有退熱針輸注的,不需要打針的。或輸液的話,可以口服退熱葯。
F. 聽說小孩發燒不能隨便打退燒針,請問對嗎
沒錯,首先發燒,和咳嗽時人體免疫的一種正常機理反應,小孩發燒不一定是因為感冒造成的,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不要一見到小孩發燒,就急忙退燒,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小孩子的體溫中樞不比成人,還不太健全,提問沒超過38.5,不用葯物退燒,如果不放心,可以物理退燒,比如用冰塊包毛巾冷敷額頭,腋窩,酒精擦拭腋窩都可以的。退燒針一般都是激素,沒什麼好處,病因沒查清,盲目打退燒針就如同你把被子打碎了,結果輕輕把它拼在一起,掩耳盜鈴。
G. 我現在發燒了38.5 度,吃葯也沒退,擦酒勁也不退,去醫生那兒,他說,退燒針不能天天打,呢我現在該
主要症狀發熱,您需要找出發熱的原因,是否存在細菌或病毒感染,建議去醫院急診科查血常規等,查明原因,應對症治療。
H. 為什麼人在發高燒的時候不能及時打退燒針
如果不是特別難受的話,最好還是別打針,因為輸液和打針都是抗生素,現時代是個抗生素濫用的時代,濫用抗生素會讓人體過於依賴抗生素使自身免疫力功能下降,
I. 寶寶在發燒的時候能不能打退燒針呢
寶寶在發燒的時候是不能夠去打退燒針的,如果說,在寶寶發燒了之後沒馬上去給寶寶打退燒針的話也是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我們要知道如果寶寶的身體發燒情況並不是特別嚴重的話,最好是不要去給寶寶打退燒針。否則的話,也會讓寶寶的身體感覺到非常的難受和不舒服。
三、總結。
雖然說退燒針可能會讓寶寶好的更加的快一些,但如果長時間的給寶寶打退燒針的話,也是很容易會導致寶寶的身體非常的難受。而且也會導致寶寶的身體產生抗體,以後生病打針就沒有任何的用處了。小編也是希望各位家長不用去太過於擔心,如果說寶寶發燒的情況並不是特別嚴重,我們只需要給寶寶貼上退燒貼就可以了。
J. 女兒18個月發燒39度2,打了退燒針為什麼不管用還是吃撲熱息痛才好了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持續高熱對大腦肯定有影響。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及頸部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我的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葯,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葯(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葯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葯,而不是用重葯。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癥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我的孩子有一回發燒,也是的,退燒葯才吃下去,不一會就退下去了,過了幾個小時又燒起來,如此反復。送去醫院看了,驗了個血,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發燒,病毒性感染的一個特徵就是反復發燒。
醫生並沒有開退熱針,也沒吊瓶,只是開了3針抗病毒針,打了3天果然就沒再高起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