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同人的養囊胚時間不同
『壹』 試管嬰兒為什麼要培養囊胚,有什麼優點
近年來隨著試管嬰兒實驗室技術的提高,囊胚體外培養體系逐漸優化,囊胚率逐漸提高;同時囊胚冷凍技術也逐漸成熟,因此使得囊胚移植逐漸成為常規移植技術。
一、什麼是囊胚?什麼是囊胚培養技術?
囊胚指的是內部產生囊胚液、囊胚腔的胚胎,囊胚中所有細胞都沒有開始分化,形成囊胚之後胚胎才開始出現分化。
囊胚培養是胚胎體外培養的終末階段,它通常形成於卵子受精後的第5-7天。自然狀態下,人類胚胎以囊胚的形式植入母體,這樣便能獲得更高的胚胎植入率。一般說的囊胚培養,也就是延長胚胎培養時間,將劣質的、有缺陷的胚胎淘汰掉,然後選取優質的胚胎進行移植,囊胚的著床能力,平均一顆可達到20%~30%,植入兩顆,著床懷孕率可達到四至五成。
不過,由於囊胚培養是需要新式的培養液以及純熟的胚胎培養技術,同時,還需要經驗豐富的臨床團隊,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生殖中心都能開展此項技術。這里也建議不孕不育患者應當選擇有一定資質、經驗以及技術能力的生殖中心進行囊胚培養及移植。
二、囊胚培養技術有什麼優點?
1、更符合生理狀態:
在生理狀態下,融合前的胚胎在輸卵管中發育,融合後的胚胎在宮腔中發育至著床,而輸卵管與子宮的環境有很大的差別,雖然人類子宮可以支持配子、原核期及卵裂期胚胎的發育,但自然正常情況下胚胎不可能在第4天以前到達子宮,所以,融合前將人類胚胎移植入子宮將使其面臨與正常情況下不同濃度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胚胎必須調整自己以適應環境,這必將降低胚胎的活力。 2、有利於胚胎發育潛力的評估與移植胚胎的選擇:控制性超促排卵導致在一個IVF周期中能得到數個胚胎,在進行胚胎移植前,無論是原核期、卵裂期還是囊胚期胚胎,都要根據一定的標准對胚胎進行選擇。8細胞期前的胚胎主要是母源性基因的表達,所以對原核期與卵裂期胚胎的評估更多的被認為是對卵子的評估,因此不可能從中選擇出具有最高發育潛能的胚胎。
第3天的「優質胚胎」,有60%左右發育為囊胚,40%左右不能發育為囊胚,卵裂期的優質胚胎,有60%可能為非整倍體,而發育到囊胚的胚胎,非整倍體的率降為30%左右。所以,培養5-6天後,可更准確地選擇植入能力強的質量最好的胚胎。
胚胎融合的意義還在於它表明第一代轉移性上皮的產生,在此之後胚胎能夠更好地調節其細胞內生理機能,提高了對PH的緩沖能力和對滲透壓的適應性,總之,融合後的胚胎能更好地耐受環境。
3、減少胚胎暴露於激素刺激後宮腔環境的時間:經過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後的子宮環境與自然狀態不同,其對胚胎發育的支持不如自然情況。胚胎與這樣的環境接觸越長,越需要調整自身以適應環境並繼續發育,越需要適應環境,其活力越受影響,而囊胚移植使胚胎與超促排卵後的子宮環境接觸時間縮短;4-8細胞期的胚胎移植,是在取卵後的第2天或第3天進行。但事實上,此時的子宮環境尚未從先前促排卵葯的刺激中恢復,且孕激素的作用時間還不夠長,不利於胚胎的發育和著床,而在取卵後的第5天或第6天進行胚胎移植,子宮的接受度比較高;子宮腔內溫度比輸卵管內高,早期胚胎對溫度的調節功能較差,而囊胚期的胚胎對溫度的調節功能較好,因此在囊胚期時植回子宮,胚胎的存活率較高。 而且隨黃體期的進展子宮的收縮逐漸減少,減少胚胎被排出的機會,有利於妊娠率的提高,考慮到子宮營養環境和子宮收縮活動減弱,子宮與囊胚有更好的同步性,能提供一個比輸卵管更適合的環境。
4、為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提供時間:當需要對6-8細胞胚胎進行活檢作遺傳學分析時,囊胚培養技術使胚胎可以繼續培養而不需要冷凍,並在體外進行更多的篩選。另外,隨著熒光免疫技術的發展,遺傳學診斷的時間將會縮短,最終可以直接從高度發育的囊胚中取出多個細胞進行染色,來檢查遺傳學異常,從而提高診斷的准確性。
『貳』 「不同動物胚胎移植的時間不同 人的胚胎移植最好在4個細胞階段進行」這句話是對還是錯怎麼理解
我們的生物書(人教版選修3)上的原話是人的在8到16個細胞時移植。
附:試管嬰兒胚胎移植該怎麼選擇胚胎?
在選擇的過程中盡量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胚胎的生長速度。胚胎的發育速度是這樣的:精子和卵子混合後16-20小時卵子出現雌和雄二個原核,24-26小時開始分裂成二細胞,44-48小時分裂為四細胞,64-72小時成為6-8細胞,105-110小時後變成囊胚。
現在我們進行的試管嬰兒治療,一般在取卵後第2或3天或5天進行移植的,所以,2天時應該是4細胞的胚胎,3天時應該是8細胞的胚胎,到了第5天就是囊胚了,否則是發育遲緩或生長過快的胚胎,就是移植了,胚胎的種植率也會低於正常的。
第二是胚胎中卵裂球的形態。卵裂球的形態就是胚胎中每個細胞的大小是否一致、形狀是否相似以及是否相互對稱。我們首先選擇的就是那些大小一致和形狀對稱的胚胎,這些胚胎的受孕的可能要比其他的胚胎大。
現在也有人認為,可以通過觀察受精後16-20小時卵子出現雌和雄二個原核的形態來幫助判斷胚胎的種植能力。 第三是胚胎中碎片的多少。胚胎的碎片是卵裂球之間一些大小形態不同的顆粒,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不良代謝產物,一般認為與卵子本身的質量和胚胎體外培養環境的不良刺激有關。
在許多的試管嬰兒中心,把碎片體積少於胚胎體積5%的胚胎認為是好的,25%以下是可以用的,碎片體積大於50%的胚胎一般不再進行移植或冷凍。國外有的生殖中心通過顯微的操作方法把胚胎中的碎片抽吸取出,然後進行胚胎移植,認為可以提高胚胎的種植率,但現在比較一致的意見是盡量選擇碎片小的胚胎,患者容易懷孕。
總之,胚胎的正確選擇不僅可以在降低移植胚胎的數目的情況下,不影響臨床妊娠率,減少多胎的發生,還可以減少懷孕後的流產的可能,這在臨床上已得到證實。
『叄』 不同動物胚胎移植的時間不同
不同的動物胚胎移植的時間不同,但都是在原腸胚之前,比如人類在8到16個細胞時就可以移植,其他的動物有的在囊胚移植,有的在桑葚陪移植。
『肆』 做試管嬰兒為什麼要養囊
坤二宮國際回答你的問題:做試管嬰兒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養囊,但是醫生會根據胚胎發育情況建議是否需要養囊。我先給你普及一下什麼叫囊胚。
人類胚胎不同的發育時期,稱呼也有一定區別。在受精以前,精子和卵子統稱配子。當精子和卵子完成受精以後,形成具有完整遺傳結構的受精卵(即取卵的第二天),這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當受精卵進一步分裂即形成分裂期胚胎(受精後的第2-3天),當分裂期胚胎繼續發育分別會經歷桑葚胚(受精後第4天)、囊胚(受精後第5-6天)。
移植囊胚的成功率比DAY3天胚胎成功率要高20%到40%,所以有實力的實驗室都會建議進行囊胚培養,試管嬰兒囊胚培養及囊胚移植的優勢:
1.囊胚培養及移植是最接近胚胎在自然成長中從輸卵管到子宮著床的各個階段的。按照自然規律,胚胎發育到4-8細胞的階段時是處於輸卵管中的。當運動到子宮時,胚胎發育成囊胚並在那裡著床。因此,自然環境、營養物質和准備好的子宮內膜是囊胚階段的胚胎最最佳環境。
2.囊胚培養及移植可以選擇出最好的囊胚給患者移植。如果移植2-8個細胞階段的胚胎,我們無法得知胚胎移植到患者子宮後是否能夠繼續發育到囊胚階段並著床。
3.囊胚培養可以初步進行胚胎篩選。卵子或染色體異常的胚胎無法發育到囊胚階段,因此,囊胚培養就是在植入子宮前對胚胎進行初步篩選。
4.囊胚培養有助於在植入前進行胚胎基因診斷。胚胎在植入前那一階段可以進行染色體異常的檢查和診斷,並不影響懷孕。
5.囊胚培養與移植有助於子宮准備好接受胚胎著床。研究發現,子宮在取卵當天會收縮並產生顯著痙攣。這種症狀對被植入的胚胎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胚胎可能會被排斥。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兩到三天,之後逐漸減輕並在取卵後第四或第五條基本消失。因此在囊胚培養的第5天植入囊胚讓子宮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安全進行囊胚移植。
6.囊胚培養與移植可以降低多胎妊娠的幾率。因為醫生會考慮只選擇一到兩個處於成熟階段的最好的胚胎進行移植。
7.剩餘的胚胎可以冷凍保存。少量的胚胎移植可以讓余留下來的質量好的胚胎冷凍保存,用於下一次移植。
『伍』 不同動物胚胎移植時間不同,但一般不會在下列哪個時期A卵裂期B桑椹胚期C囊胚期D原腸胚期。到底是選A還是D
C囊胚期
經胚胎移植產生的後代從受體得到營養發育成新個體,但其遺傳物質則來自它的真正親代,即供體動物和與之交配的公畜。胎移植入子宮時,妊娠成功率最高為囊胚時期。
另外也有其他的說法是:
不同動物有不同的最佳移植時間.
例如:牛一般是在囊胚非手術法移植到子宮角
羊一般在2-4細胞通過手術法移植到輸卵管等
人的胚胎移植臨床上一般在4細胞時期移植到子宮角.
最佳移植時間要根據物種來確定.
『陸』 胚胎培養時間
從卵子受精到胎兒出生的時期稱為胚胎時期.又可進一步分為:胚期(從受精卵開始到逐漸發育與母體建立聯系即坐胎為止的時期).胎前期(從完全形成胎盤到所有器官的原基形成並相繼出現種的特證的時期).胎兒期(體驅及各組織器官迅速生長,同時形成了被毛.汗腺,到胎兒成熟的時期)----李思齊撰
該時期為細胞分裂最旺盛時期,細胞分化達到最大程度。----李博榮撰
胚胎期是育齡婦女月經停止後8周,即受精卵在母體子宮發育了8周。8周後基本成人形,頭大、身小、四肢小。
該期內的胚胎未發育成人形,人體各組織未發育成系統,僅是簡單的管或囊。也就是說:該期是人體發育最重要的階段,極易受到外界影響導致畸形。如:葯物影響、放射線影響等。無脊椎動物包括30多個門類,在種數上約為脊索動物的22倍,幾乎存在於地球的各種環境中。由於不同種動物具有不同發展歷史、不同形態和不同繁殖方式等,它們的胚胎發育表現了高度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這種情形下,不同門類無脊椎動物胚胎發育之間所顯示的各種聯系都需從不同的角度予以歸納和分析。
眾所周知,無脊椎動物胚胎發育表現出的首要特點是其過程並不限在卵膜或母體內進行,在很多種類中有幼蟲期。由幼蟲到成體要經過變態。用形態發生的程度來衡量,無脊椎動物幼蟲期仍屬胚胎期。胚胎學者稱不經幼蟲期的發育為直接發育,經過幼蟲期的為間接發育。
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的胚胎發育是在有性生殖基礎上進行的,有少數種類兼行孤雌生殖式的胚胎發育。腹毛蟲綱中的大多數鼬蟲屬動物因缺少雄性生殖器官而只進行後一種胚胎發育。此外,有些種類的無性生殖和再生都與胚胎發育相似。
無脊椎動物胚胎發育除普遍經過卵裂、囊胚、原腸胚、幼蟲和成體器官發生等階段外,有的在幼蟲期之後和未進入成體之前還有一個稱為後幼蟲期的過渡階段,如對蝦類的後幼蟲期已具所有附肢,但在體軀比例、附肢長短和外部生殖器官等方面尚未達到成體水平。又如蟹的後幼蟲期(大眼幼蟲)具有與成體相同的頭胸部,但寬大的腹部尚未彎折其下。
由於進化過程的不同,無脊椎動物胚胎期較脊椎動物為短,但各發育階段明顯。同理,在各門無脊椎動物內部,凡進化水平越低的種類,其胚胎發育歷程越短,各個發育階段越明顯;幼蟲的出現越早,歷時相對越長,是以對系統發育各階段的反映越清楚。
無脊椎動物的胚胎發育,與脊椎動物相同處在:也是按階段循序進行生物合成和細胞分化;由組織發生到器官發生,終而在形態建立的基礎上出現功能分化。以上過程,不僅要具體通過細胞間和組織間的相互作用,而且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環境條件才能實現,如光照、乾旱和寒冷對胚胎或幼蟲的蛻皮和滯育有直接影響,底質的理化和生物因素可決定水生幼蟲的沉落、附著和變態,而營養、鹽度、溫度、光照、空間和外激素等條件都可影響性腺的發生和分化。
人的受精作用是在輸卵管的上段完成。當受精卵在輸卵管中段時,胚胎發育就開始了。受精卵一邊進行卵裂,一邊沿輸卵管向子宮方向下行,2~3天可到達子宮。那時的胚胎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中空的小球體,稱為胚泡。
受精後約一周,胚泡植入增厚的子宮內股中,這就稱為妊娠。胚泡不斷通過細胞分裂和細胞的分化而長大,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胚胎本身將來發育成胎兒;另一部分演變為胚外膜,最重要的是羊膜、胎盤和臍帶,胎兒通過胎盤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在前兩個月中,胚胎繼續細胞分裂、分化,產生各種細胞,組建各種組織、器官,這是發育中的稚嫩和敏感時期,對各種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適應力很差,要十分注意安全,包括孕婦服葯、接受輻射或接觸其它有害因子等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到第三個月末,各器官系統基本建成,已稱為胎兒。
以後主要是增大和少數結構的改變,這時抵抗能力增強,但如不注意,仍能發生流產;第5個月之後,就比較安全了。由於胎兒迅速生長,母親的負擔日益加重;一般到280天左右,也就是九個月多一點(常說「十月懷胎」實際上不準確)將發生自然分娩。
基本模式編輯
直接發育和間接發育,作為兩種模式,雖能夠概括所有多細胞動物的胚胎發育,但還不足以表達出無脊椎動物各門類胚胎發育的特點及其相互聯系。各門無脊椎動物的後期胚胎發育或變態期的形態發生過程,都各具發展方向,當然難以歸納為少數模式。但如以早期胚胎發育過程為准,則無論在進化水平相近門類之間或不同進化水平門類之間,都存在著一些形態發生上的共性或規律性的內容。這方面內容不僅體現著個體發育與系統發育間相互制約關系,體現著進化地位的高低,也體現著親緣關系的遠近。20世紀40年代以來,以上內容已成為確定各門無脊椎動物分類位置和說明其進化方向的重要依據,因而這里也以之試作建立無脊椎動物胚胎發育基本模式的理論基礎。下述幾種胚胎發育基本模式除原生動物模式和兩胚層動物模式外,其他幾種模式與分類上無體腔動物、假體腔動物、裂腔動物和腔腸動物的劃分是一致的。 人的受精作用是在輸卵管的上段完成。當受精卵在輸卵管中段時,胚胎發育就開始了。受精卵一邊進行有絲分裂,一邊沿輸卵管向子宮方向下行,2~3天可到達子宮。那時的胚胎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中空的小球體,稱為胚泡。
受精後約一周,胚泡植入增厚的子宮內膜中,這就稱為妊娠。胚泡不斷通過細胞分裂和細胞的分化而長大,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胚胎本身將來發育成胎兒;另一部分演變為胚外膜,最重要的是羊膜、胎盤和臍帶,胎兒通過胎盤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在前兩個月中,胚胎繼續細胞分裂、分化,產生各種細胞,組建各種組織、器官,這是發育中的稚嫩和敏感時期,對各種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適應力很差,要十分注意安全,包括孕婦服葯、接受輻射或接觸其它有害因子等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到第三個月末,各器官系統基本建成,已稱為胎兒。
以後主要是增大和少數結構的改變,這時抵抗能力增強,但如不注意,仍能發生流產;第5個月之後,就比較安全了。由於胎兒迅速生長,母親的負擔日益加重;一般到280天左右,也就是九個月多一點(常說「十月懷胎」實際上以農歷來衡量的)將發生自然娩
『柒』 請問培養5天和培養7天的囊胚有什麼區別呀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捌』 培養7天的囊胚與培養5天的囊胚有什麼不同
我在北醫三院,好像沒有給培養7天的,6天不行就結束這個周期了
查看原帖>>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