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時間不可分割
⑴ 能量不能被無限分割是因為量子論,有普朗克常數,那為什麼時間不能無
因為海森堡的不確定關系,能量乘以時間要滿足一定的關系(大於普朗克常量),所以二者都不能取無限小
⑵ 時間可以無限分割嗎
不可以
存在物,時間,空間都是宇宙的屬性,連人類思維都是宇宙不可分割的部分。人類思維在認識自身所在的宇宙時,對宇宙所俱有的不可分割的時間的屬性,產生了可無限分割的時間觀念;對於宇宙所俱有的不可分割的空間的屬性,產生了可無限分割的空間的觀念;並以絕對的時空為絕對不變的參照系,對宇宙俱有的存在物的屬性,產生了存在物也就是「有」的觀念。這就是人類最初的觀念,然後人類又產生了各種各樣更具體的觀念,使人形成了由無數個觀念組成的宇宙的觀念。這就是邏輯認識的結果,而這時人類卻忘了,這只不過是他們觀念中的宇宙,事實宇宙卻是不可分割的唯一。不管存在物,時間,還是空間,它們不是三樣東西,它們都是宇宙本身。因此對於不可感知的實在,我們也可以推知其必定在,因為它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它也不能離開時空而存在著。
存在物,時間,空間都是相對的,也是可以彎曲的,以任何形狀,以任何有形和無形存在著的。只是人類的認識習慣了以絕對不變的時空為參照系,對存在物(包括人自身)進行認識。直到愛因斯坦才開始改變,他的狹義相對論以絕對不變的光速為參照系,得出了相對的時間。其實光速也不是絕對不變的。前面講過了,光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也可以在高密度物質中傳播。假如我們能隨同光去旅行,假如以不變的光速為參照系,我們隨同光穿過一定量的高密度物質時,時間變快了,在外面的人度過一秒的時間中,我們度過了60秒。這似乎有些難以理解。如果以我們熟悉的絕對時間為參照系,那就好理解了,那麼就是光在穿過高密度物質時的速度變慢了,我們隨同光的旅行變慢了。同樣當光在真空中傳播時,以絕對時間為參照系就易於理解:那就是光的速度變快了。如果以不變光速為參照系,那麼就是時間變慢了。別人過了100天時間,也許隨同光旅行的人感覺才過了一天。也許是為了方便物理學研究,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選擇了以不變的光速為參照系,將人們經驗所熟知的「以絕對時空為參照系建立的物能本體觀」反過來了,這正是人們難以理解愛因斯坦的原因。時空物都是相對的。
時間不可分割,空間也不可分割,那麼依賴時空而存在著的存在物更不可分割。可分割的只有人的觀念。辯證法正是分割觀念的利器。辯證法強調一分為二,分別看待事物。正是辯證法把所有觀念分割成一個個不可再分割的觀念(在當前認識水平上),為形式邏輯掃清了障礙。是邏輯使人認識了經驗世界,又是邏輯使人陷入自己的觀念中而迷惘。如果我們跳出邏輯來反觀邏輯的認識過程,必然會發現----宇宙其實是不可分割的唯一。
6. 宇宙是有還是無?有和無是感知及思維的認識,只存在於觀念中。宇宙無所謂有和無。
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經驗世界是有限的。宇宙無所謂有限,因為宇宙包括一切有和無,凡一切都是宇宙。因為經驗世界是有限的,人類的觀念是有限的。人類希望想像時空的無限,但不管你怎麼想像都無法超越經驗,無論你想像多大的時間,空間都是有限的。人也可以想像「無限」,但人想像到的「無限」都是有限的。
宇宙是可分還是不可分?觀念是可分的,宇宙不可分。再人類的觀念中,目前最小的物能結構是粒子。但粒子也是可再分的,人類遲早會發現這么一種結構:它是粒子的次級或者更次級的結構----「同子」。所有同子都是一樣的,由於同子的數量,排列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粒子,進而形成了千差萬別的世界。物質能量,甚至精神都可以由這種單一的同子以不同的方式組合而成。宇宙就是這么簡單,就是由無數同子組成的。那麼一種粒子變成另一種粒子是質變還是量變呢?站在粒子的層次來說就是質變。而站在同子的層次來說只是同子數量的變化,就是量變。宇宙由這些同子組成,但同子並非宇宙的終極結構,同子可能又是由許多種不同的微粒排列而成的。人類觀念中的宇宙不會有終極結構,觀念中的宇宙永遠分割不完----因為宇宙是不可分割的唯一。
宇宙是否普遍聯系?觀念或許是聯系的,但宇宙不可分,也就無所謂聯系。正是由於宇宙不可分,因此指示宇宙一切事實的人類觀念在普遍聯系的方式上,無論是「內在關系說」還是「外在關系說」都無法說明。
宇宙是否運動?運動需要兩個事物相對而言,宇宙不可分,也沒有宇宙外的范疇,因此宇宙不運動。觀念中的事物是運動的,沒有絕對的靜止,也沒有絕對的運動。
宇宙是否有規律?宇宙無所謂規律。經驗世界也是偶然的無規律的。規律是邏輯以絕對不變的時空為參照系,對存在之物在時間暫時性和空間局部性的一致性,相似性上的認識結果。因此,沒有永恆的必然的規律。人為了認識世界,在偶然的經驗世界的雜亂無章中總結出了各種各樣的規律,但這些規律都只是人的觀念。由此可以證明,一切共相,類觀念,數都沒有所指示的事實。
因果關系是建立在規律之上的一種習慣性聯結,因此也只是一種觀念。事實中沒有因果關系。人類的邏輯必須建立在因果關系中思考問題,如果不以因果關系為基礎,人類的認識活動就會癱瘓。所以「充足理由律」是邏輯的基本規則,它和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一樣同是邏輯區別於無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則。因果關系只是邏輯的設定,宇宙無所謂因果關系。
7. 宇宙是不可分割的唯一,只有觀念才是可以分割的。所以辨證法不是所吹噓的那樣是高於形式邏輯的邏輯。它的位置很清楚,把觀念世界中可再分的觀念分割掉,然後請形式邏輯來處理。但作為此,它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邏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邏輯在認識經驗世界中,難免作繭自縛。此時無邏輯思維幫我們跳出邏輯的困境,使我推斷出宇宙是不可分割的唯一。
⑶ 時間和空間為什麼不可分割
時空有相對性,若分開無法表達
⑷ 時間是否可以無限分割
時間是不可以無限分割的。這不是由於某種哲學上的原因,而是由於一個物理理論:量子力學。在量子力學主要研究的微觀現象中出現大量「量子化」現象,即物理量不能連續取值,而只能取分離的幾個值。這個理論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就出現了「時間不可無限分割」的理論。即任何時間段,都不能短於「普朗克時間」,短於這個的時間長度在物理學中沒有意義。換言之,我們的時間是由無數普朗克時間堆積成的,而普朗克時間是微小時間的極限,不可能有更微小的時間。另外,我要說明一下,傳統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是一種完全的哲學思辨,並沒有理論依據。實際上它已經被證明是有錯誤的。量子力學中有一個「普朗克長度」,像「普朗克時間」一樣,它是長度的最小單位,任何小於它的長度都沒有意義。這就是說,「日取其半」總會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此時將再也沒有辦法取到「半」,也就再沒有辦法將這個命題繼續下去了。
⑸ 為什麼時間和空間是連在一起的,不可分開的
1、時間和空間同屬於抽象事物,它們具有共同的來源,都是人們從具體事物之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有關規定組成的認識對象。
2、時間和空間都是絕對抽象事物和相對抽象事物、元本體和元實體組成的對立統一體。
3、一般時間和一般空間是名稱不同,內涵和外延完全相同的同一個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
4、具體時間和具體空間都具有數量的規定性。具體時間和具體空間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
一個具體事物不僅同一定數量規定的具體時間段相聯系,而且也同一定數量規定的具體空間體相聯系。一定的具體時間段必定同一定的空間體相統一。具體時間離不開具體空間,具體空間也離不開具體時間。個別具體事物具有的時間和空間規定,可以用平面幾何學坐標繫上的一個坐標點來表示,時間和空間就是橫豎坐標軸,每個具體事物具有的時空規定坐標點同時空橫豎坐標軸具有垂直對應的關系。
時間和空間也具有不同的規定和特徵,它們是相互對立的不同認識對象。
1、時間和空間具有不同的數量單位。時間的單位是年、月、日、時、分、秒等,空間的單位是平方米、平方公里、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時間和空間具有不同的維數特徵。時間的特徵是一維的,空間的特徵是三維的。
⑹ 時間可不可以無限的分割
時間是不可以無限分割的。這不是由於某種哲學上的原因,而是由於一個物理理論:量子力學。在量子力學主要研究的微觀現象中出現大量「量子化」現象,即物理量不能連續取值,而只能取分離的幾個值。這個理論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就出現了「時間不可無限分割」的理論。即任何時間段,都不能短於「普朗克時間」,短於這個的時間長度在物理學中沒有意義。換言之,我們的時間是由無數普朗克時間堆積成的,而普朗克時間是微小時間的極限,不可能有更微小的時間。
另外,我要說明一下,傳統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是一種完全的哲學思辨,並沒有理論依據。實際上它已經被證明是有錯誤的。量子力學中有一個「普朗克長度」,像「普朗克時間」一樣,它是長度的最小單位,任何小於它的長度都沒有意義。這就是說,「日取其半」總會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此時將再也沒有辦法取到「半」,也就再沒有辦法將這個命題繼續下去了。
⑺ 如何理解時間不可以無限分割…求智者指點
在量子力學主要研究的微觀現象中出現大量「量子化」現象,即物理量不能連續取值,而只能取分離的幾個值。這個理論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就出現了「時間不可無限分割」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