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陰歷陽歷為什麼有時間差

陰歷陽歷為什麼有時間差

發布時間: 2022-08-17 06:31:15

Ⅰ 陰歷和陽歷為什麼有一定的時間差

2種不同時間歷法~
時間差來至地球公轉~和自傳(補充還有2種歷法記錄方式計算方式不一樣)

Ⅱ 農歷和陽歷的日期差是怎麼形成的

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歷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陰歷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Ⅲ 公歷和農歷的時間為什麼會有很大的差異

公歷和農歷的差異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起始點的不同 公歷依據基督教人士的推算,認為當是如何如何;而農歷是根據夏代的歷法以及以後的更定確立的,定為每年的正月為一年之首;
2、公歷是固定的,農歷是依據每年的太陽、月亮的運動綜合而成,結合兩個星體對地球的影響,具有可調整性,故稱陰陽合歷(還不同於伊斯蘭教國家所用的全陰歷)(唯一不足的是每個節氣的交節時間相對不固定);
3、公歷的閏月是加上幾年來多餘的時間湊整,農歷可加上這一天,亦可多出一個月來,這就是有時有些月份出現兩個,比如說可以過兩個端午節的原因(但閏月的設置也得考慮節氣,不可能八月十五在隆冬季節);
4、公歷的大小月具有隨意性,是以當時羅馬皇帝的命令而定,農歷則必須參照節氣而定,誰也改不了。

Ⅳ 為什麼每年農歷對應的陽歷不一樣 快來解答!!

農歷(nóng lì)是中國傳統歷法,又有華歷、夏歷、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歷並不是純陰歷,而是一種陰陽合歷,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歷是以華歷(陰歷)為基礎,融合陽歷成分而成的一種歷法。所以我國的農歷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歷,而是陰陽合歷。[1-2]

農歷屬於一種陰陽合歷: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由計算決定。

農歷以陰歷(華歷)為基礎,由於陰歷是以月相變化為依據,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夏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轉換;但華歷可以反映潮汐現象,是古時指導海事活動的指南。與陽歷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歷年相比陽歷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朔望月與回歸年之間的天數,於是便通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陰歷月相總天數與陽歷回歸年總天數相適應。

歷法,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依歷年、歷月分太陽歷、太陰歷、陰陽合歷。總看歷法分三種:陰歷、陽歷、陰陽歷。農歷,其基礎歷法規則經歷多代逐漸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續至今。以朔望月為基本單位的歷法是陰歷,以太陽年為基本單位的歷法是陽歷。農歷是在夏歷(陰歷)的基礎上融合陽歷成分而成的一種歷法。[2-3]

關於干支紀年問題一脈相承的明清歷書(18張)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則為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壬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干支,便可推知其餘。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的24個時令點,每月2個。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周期作為一個輪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准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之後有一段時期演變為用「平氣法」確定節氣,再後來採用「定氣法」確定節氣並沿用迄今。「定氣法」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節氣是農歷表示太陽視運動的成分,通過二十四節氣農歷可以精確的反應一年四季的變化,便利人民的生產生活和農業耕作。農歷的月份和十二中氣是基本對應的,而十二節令可出現在農歷的上個月後半月和這個月的上半月中。[19-20]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

十二節令: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氣:

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節」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左右,兩者統稱為「節氣」。

農歷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屬於農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歷屬於一種太陽歷,因為描述同一個太陽視運動的緣故,所以看上去節氣日期在公歷上基本固定,最多前後波動一兩日。但是農歷二十四節氣是農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屬於公歷而屬於農歷。

  • 節氣歌

  •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在1645年以前,農歷使用平氣注歷,各月之後出現閏月的概率相等。之後使用定氣注歷,無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各月出現閏月的概率變為不相等。

夏半年閏月多,冬半年閏月少,原因就是地球遠日點出現在7月初(夏至到小暑之間),近日點出現在1月初(冬至到小寒之間),所以夏季地球公轉速度較慢,出現無中氣月的概率就要大一些。但由於近日點和遠日點是不停移動的,因此在假定未來置閏規則不變的前提下,遠期的農歷各閏月出現頻率會與現在不同。

農歷的第一個月,按照習慣稱為正月。農歷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別稱為冬月和臘月,但冬月已經很少用了。表示氣候寒冷的成語「寒冬臘月」就是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農歷的一個月的前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初,如正月的第二天稱為正月初二;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序數,如正月的第十五天(元宵節)即稱為正月十五;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廿,亦有些通勝將之說成念,如正月的第二十二天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1.農歷屬於陰陽合歷,是兼顧了太陽、月亮與地球關系的一種歷法。農歷是定歷,它具有天文年歷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如它的節氣嚴格對應太陽高度,歷日較嚴格地對應月相,閏月的不發生頻率和發生頻率對應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沒,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連歷月也大致對應太陽高度;

2.農歷歷月的天數只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為因素較小,不易隨意改動;

3.歲首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4.陰陽合歷,最體現中華民族天人合一、陰陽和諧的傳統文化;

5.干支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循環使用;由於它包含節氣十分利於四季劃分,由於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Ⅳ 為什麼陰歷和陽歷會差那麼多,相差的幾天跑哪去了

沒有差別啊 只是時間錯開了而已 一年不管是陰歷還是陽歷都是365天的啊

Ⅵ 為什麼陽歷和農歷生日日子差那麼多

陰歷:閏月指的是陰歷中的一種現象,陰歷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周期,陰歷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歷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歷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歸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與陽歷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歷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歷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歷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陽歷: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365天,其實是個約數,准確的數字應是365.2422日。那麼一年365天,就與實際的一年相差0.2422日,這樣四年之後就比實際的一年少了近一天。為了彌補這個差值,歷法中規定,4年設一閏。

Ⅶ 陰歷時間差和陽歷時間差為什麼不一致

因為農歷和陽歷計算方法不同。

農歷是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以夏歷(陰歷)為基礎,融合陽歷成分而成的一種歷法

而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

陽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歷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7)陰歷陽歷為什麼有時間差擴展閱讀:

中華農歷是陰陽合歷,月亮歷(陰歷)論初一十五,天乾地支是論太陽與地球關系,是陽歷,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內容。

干支歷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它由紀日開始。干支紀日早在商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已採用十二辰紀月,而十二辰加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採用。

西漢末至今,一直用干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歷書月名開始注以干支,北宋時又將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干支注記,干支歷日趨完整。2000年來中國干支紀時與歷法數序紀時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統。

實際上中歷干支紀時系統是中國特有的陽歷歷法體系。又稱為節氣歷。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年長即回歸年,一節一中為一月。在節氣歷中年月日全由太陽視運動決定而與太陰月相無關。

但它又與通常的陽歷(如公歷)不同,後者月長是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涉。所以它是有中國特色的陽歷。干支歷依舊流行於大部分萬年歷、歷書中,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Ⅷ 中國的陰歷與陽歷為什麼它們之間會錯幾天

你說的情況是不可能的,你是否看錯了。我國的陰歷因為是按月球繞地球的周數【254天】來計算的,要和陽歷趕平,必須實行閏月,很不方便,而陽歷則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天數【365天又6個小時】,所以,陽歷四年就會多出一天,把這一天加入2月份,叫閏年,閏年的2月份是29天,平年就是28天。所以,每年的陰歷和陽歷差別都在一個月左右,查別最小的也在20天以上。

Ⅸ 為什麼農歷和陽歷差很多天呢

因為陽歷有大月,小月,而陰歷不管是大月還是都是30天

熱點內容
為什麼吃東西時左眼皮跳動 發布:2024-04-28 05:23:43 瀏覽:412
流淚的時候眼睛為什麼會疼 發布:2024-04-28 05:15:34 瀏覽:858
男人到家樓下為什麼不下車的視頻 發布:2024-04-28 05:13:56 瀏覽:989
報考為什麼同一專業位次不一樣 發布:2024-04-28 04:50:57 瀏覽:931
為什麼人長胖了身體還不好呢 發布:2024-04-28 04:12:58 瀏覽:758
晚上吃完飯為什麼要刷碗 發布:2024-04-28 03:44:46 瀏覽:822
鬼亡節為什麼不能晚上出門呢 發布:2024-04-28 03:44:00 瀏覽:521
為什麼電腦玩著玩著就突然卡住了 發布:2024-04-28 03:09:28 瀏覽:17
小孩為什麼每天晚上必醒 發布:2024-04-28 02:47:24 瀏覽:561
三十歲女人為什麼肚子痛 發布:2024-04-28 02:28:06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