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有的星星看起來會發出紅色光
人眼能看見的星星大多是恆星。恆星就象太陽一樣會發光。不可由於體積大小不同恆星表面溫度的不同,所以發出的光的顏色也不同。溫度越顏色就越紅。另一方面星光穿過大氣達到我的眼睛,會受到大氣衰減,光的波長越短衰減越大。在光波中紅光的波長很長,所以衰最小。為些是一些星星發紅光的原因
Ⅱ 為什麼天上的星星會在晚上發光呢
星星指的是肉眼可見的宇宙中的天體。星星內部的能量的活動使星星變的形狀不規則。星星大致可分為行星、恆星、彗星、白矮星等。
1、行星本身並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是它反射的太陽的光。
2、恆星就是類似太陽一類大的天體 其本身內部會發生反應,並將能量以光的形式向空間輻射。
3、彗星像哈雷彗星之類,我們看到的光是它在經過太陽系時,其材料被溶化掉的彗尾造成的現象,所以看到的彗星往往拖著長尾巴,夜晚能看到的星星大部分的是恆星,有幾顆是我們太陽系的行星。
例如:金星、水星、火星。恆星的發光原理與我們的太陽相類似,大部分是氫聚變成氦核的過程釋放能量,還有一部分是氦聚變釋放能量。
只是因為他們離我們很遠才看起來是顆溫柔的小星星其實他們比太陽都大得多。而行星是因為反射太陽的光才看起來亮的,只不過,只是佔了離我們近的光,看起來好像比恆星們都亮。

(2)為什麼晚上有的星星閃紅光擴展閱讀:
一、星星分類:
星星按種類分: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此分類只在太陽系),小天體(小行星,彗星等)
恆星按階段分:新星,主序星,紅巨星,超新星(分為以下幾種)-1白矮星,2中子星;3黑洞
恆星按大小分:(褐紅)矮星,(藍,藍白,黃,紅)巨星,(藍,紅)超巨星
恆星按光譜分:O、B、A、F、G、K、M及附加的R、N、S等類型
恆星按組合分:單星,雙星,聚星和星團
恆星其他分類:非變星,變星
變星分為:造父變星,食變星
行星按組成和體積分為:類木行星,類地行星
二、亮度:
決定人們觀察星星是明是暗的,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是由於星星發光能力的大小,二是星星和人們之間距離的遠近。
天文學家通常把星星發光的能力分為25個星等,發光能力最強的比發光能力最差的大約相差100億倍。
離人們距離近的星星它的發光能力強,因此人們看到它就會亮。可是,即使發光能力相當強的星星,假如離人們十分遙遠,那麼它的亮度也許還不及比它的發光能力差幾萬倍的星星。
星星越亮,星等就越小。最通用的星等系統之一是U(紫外)、B(藍)、V(黃)三色系統(見測光系統「class=link>測光系統」),絕對目視星等M=+4.83等,色指數B-V=0.63,U-B=0.12。由色指數可以確定色溫度。
比如,有一顆叫「心宿二」的恆星,它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2.2億倍,發光能力也大約是太陽的5萬倍,但因為它離地球有410光年,人們只可以看到它是一顆閃爍著紅光的亮星。假如將「心宿二」移到太陽的位置,它射出來的光及熱就會把地球烤成什麼都消失了的大石球了。
Ⅲ 為什麼有的星星看起來會發出紅色光
樓主你好,並不是看起來,有的星星就是發出紅色的光。
天上肉眼可見的星星,無論是行星還是恆星都有發紅色光的。前者比較特殊,地球上能看到的比較明顯的只有火星。但是火星並不是發出光,因為它是行星,它是反射太陽光。由於它表面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赤鐵礦,使其土壤呈紅色,以至於反射後的光也是紅色的,看起來就是紅色的。
火星在今天看的時候也比較明顯。今天晚上十點之後,你在西南的天空上能找到一顆甚亮的發紅色的星,那就是火星。如果樓主想看還請抓緊時間。
同樣是今天晚上十點,你在南邊的天空上,能找到另外一顆發紅的星星,那顆星名叫心宿二,別名大火星。它是今天天蠍座的一顆恆星,也是α星。它是夜晚天空第十五亮星,也是一顆雙星系統。其中主星是一顆M型主序星。
這是什麼意思呢?M型主序星意味紅超巨星,也就是說它是一顆發紅光的星(我想你理解字面意思就懂了吧)。所以看起來就是紅色的了,這個我想非常容易理解。
所以總結來說,有的星星(恆星)看起來是紅色的,是因為其發出紅色光;而另外一些(行星),是因為其本身顏色是紅色,以至於反射紅色光。
如果不懂還可以追問,望採納,謝謝!
Ⅳ 為什麼有的星星發紅光
你好
晴朗無月之夜,你若昂首翹望太空,只見繁星點點,閃爍著晶瑩的亮光,其時你定會驚嘆宇宙的神奇與浩瀚。
乍一看,星星都長得模樣相當,惟一的區別,僅是明暗程度有所差異。你如定睛細望,就會覺得彼此是大不相同的。最明顯的是星星的顏色不同。有的像一團火,有的像一塊冰,有的放出均勻調和的光,有的像遠方燈塔似的一閃一閃,紅色的,黃色的,白色的和藍色的……什麼顏色都有。它們之所以顏色各異,是由於其表面的熾熱程度各不相同。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K,呈金黃色。比太陽還熾熱的星放白色的光,和太陽熱度不相上下的放黃色的光,表面溫度比太陽低的放紅色的光。這與一隻爐子燃燒時的情形有點相似,爐火正旺時,火焰是青里反白,爐溫低時發紅光。現代科學家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實驗結果也表明物質的顏色是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改變的,它彷彿邁過彩虹的一道道顏色,從深紅到藍白。每一種顏色都對應者一定的溫度:紅色約600K;鮮紅色約1000K;粉紅色約1500K;淺橙色約3000K;黃色約5000K;黃白色約6000K;白色約12000K~15000K;淺藍白色約25000K以上。
當然,有的星體並不是固體,而是氣體圓球,它們不一定服從固體的那些規律。另外,我們人類居住於空氣海洋的底層,透過厚厚的一層大氣看星星,與真實的顏色肯定有差別。星與星之間的差別不僅在於顏色。有些星看上去似乎是單個兒的,實際上有時是兩個、三個或更多的星疊聚在一起發光,但因距離遙遠,肉眼無法分辨而把它視為一顆星。
還有一點,有的星亮度比較穩定,有的則不然,亮度老在變,或有規則地由亮而暗,由暗而亮,或無規則地時暗時亮。這種亮度會變的星,天文學家們叫變星。在星星的龐大家族中,除了那些自己能發光的星以外,還有完全黑暗的天體——沒有燃燒起來或行將熄滅的星星。
Ⅳ 這幾天晚上經常有顆一閃一閃的星星,最奇怪的它還會變色一會黃一會綠,還會變紅色,怎麼回事是星星還是
塔吊
Ⅵ 星星為什麼在晚上會閃閃發光
星星為什麼在晚上會閃閃發光
星星本身並不會閃爍.看上去它似乎在閃爍,這是因為當我們看星星時,眼光要通過覆蓋著地球的空氣.當星星的光射到地球上時,它通過了不穩定的冷的和熱的空氣層.各種不同的空氣層以不同的形式折射著星光,這樣,看上去星星的亮度似乎在變化著,從而星星出現了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