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時間為什麼分布不均勻

時間為什麼分布不均勻

發布時間: 2022-05-15 04:29:49

㈠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的原因

主要是國土跨經緯度太大,地勢復雜,導致降水不均勻,

㈡ 學習時間分配不均的原因

上了十多年學,反正我的感覺是, 沒什麼分配均不均的,就是看自己是否真的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是否真的為自己學習.是否能作到在一心一意學習..有點墨跡了哈..呵呵
要是真的能意識到這些,那我想根本就不會考慮學習時間的分配問題,根本就不會學不好的.

㈢ 為解決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可以通過什麼來解決

讀圖可知,(1)從圖中看出,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為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可以採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
(2)我國水資源在季節分布上的特點是夏秋多、冬春少;產生的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為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問題,可以採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庫.
故答案為:(1)南多北少、東多西少;跨流域調水;(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夏秋季節,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但由於夏季風不穩定各地年際變化很大.

㈣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表現。很急!!!

時空分布不均,概念上來理解,就是時間和空間的分布都不均勻,時間分布不均勻就是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南方6、7月洪水,秋季全國天氣普遍晴朗水位下降,12月到來年2月往往北方有明顯的降雪帶來之後的春汛,這就是時間上的不均勻;空間不均勻就是由於地形地貌條件引起的降水不均,譬如南方降水量大北方少,東部降水量大西部少,這就引起東南水資源多,西北少,這是空間上的不均勻。

㈤ 如何理解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不均衡:就是一個地方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我國大部分地區每年汛期4個月的降水量佔全年的60%~80%,容易形成春旱夏澇。
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衡:就是同一時間不同地區降水量差別大,與我國人口、土地、經濟布局不相匹配,北方地區人口佔47%、耕地佔65%、gdp佔45%,但水資源僅佔19%。

㈥ 時間是均勻分布的嗎

不是,由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只運動、引力會導致時間不均勻。

㈦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我國水資源在分布上具有時、空分布不均衡和水、土資源組合不平衡的顯著特徵。我國地域遼闊,跨躍高、中、低三個緯度帶,由於東西距海的遠近、南北緯度的高低相差大,全國降水量和徑流量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總的趨勢是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地表徑流的分布趨勢,基本上與降水量相似,但地區分布的不均勻性比降水量更為嚴重。總的來說,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地多、人多、水少。南方四片水資源總量佔全國的81%,人均佔有水量約為全國均值的1.6倍,畝均占水量為全國均值的2.3倍。其中,西南諸河片人均佔有水資源量達全國均值的15倍,畝均佔有水量達全國均值12倍。北方片中黃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7.5%,而人口和耕地卻分別佔到全國的34%和39%。尤其是海灤河片,人均和畝均水量都是全國的最低值,人均佔有水量為全國均值的16%,畝均佔有水量為全國均值的14%,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南方和北方相比,前者人均水量為後者的4.5倍,畝均水量為9.1倍;西南諸河與海灤河相比,前者人均水量為後者的89倍,畝均水量為87倍。

我國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變化很大,水旱災害頻繁。由水循環可知,自然界的水循環在時間上的變化很不穩定,因此水資源在時間分配上具有不均勻性。尤其是我國位於世界著名的東亞季風區,屬顯著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因此降水量和徑流量的年內年際變化都相當大,而且貧水地區的變化一般大於豐水地區。據統計,全國大部分地區連續最大四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0%左右。南方大部分地區連續最大四個月徑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60%左右,華北、東北的一些地區可達全年徑流量的80%以上。

年降水量的最大與最小比值,在南方為2~4倍,在北方為3~6倍。年徑流量的最大與最小比值,在長江、珠江、松花江為2~3倍,黃河為4倍,淮河為15倍,海河則高達20倍。而且年際間還存在著連豐、連枯的現象,如黃河1922~1932年連續11年的平均年徑流量比正常年少30%,海河北系1980~1984年的平均年徑流量比正常年少1/2。松花江在近80年中出現過連續11年和連續13年的枯、豐年組,1916~1928年的平均年徑流量比正常年少41%,而1953~1966年又比正常年多41%。

降水量和徑流量年際間的懸殊差別和年內高度集中的特點,不僅給開發利用水資源帶來了困難,也是水旱災害頻繁、農業產量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㈧ 為什麼相對論中說時間分布不均勻,能清楚解釋下嗎

相對論(英語:Theory of relativity)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共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不過近年來,人們對於物理理論的分類有了一種新的認識——以其理論是否是決定論的來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的物理學,即「非經典的=量子的

㈨ 你怎麼看時間的定義如何理解時間的兩個性質(物質性和虛空性)怎麼看時間粒子的非均勻性分布以及密度

19世紀作家查理斯?蘭姆寫道:「世間萬物沒有任何東西像像時間和空間那麼使我困惑。然而沒有任何東西比時間和空間更少使我煩惱,因為我從不想起他們。
時間為何物?它是否像古老贊歌說的那樣,把我們所有的夢想一卷而空的東流逝?抑或像一道鐵軌?你可以一直前進卻又回到早先的過站。
------摘自《果殼中的宇宙》
馬克思的理論認為人是有意識的動物,既然人具有意識,那麼人類就會對任何的事物具有感知與思考。自人類誕生起,人們就感受著晝夜輪回現象。時間的概念也有此在人類的意識中被建立。因此也有哲學家認為時間其實是人類自己杜撰出的一種自由意識。人類建立時間的概念目的是為了描述事物的存在和運動,以應對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所以即使人類自由意識的不存在,事物也遵循因果關系在不同的前後相應的發生,所以我們不能以人能感知事物發生與變化來主觀的認為時間產生於人類意識的杜撰。
任何的事物都處於無非是靜止或運動的狀態,事物的存在給予了時間確切的意義。事物會從一個方面轉變到另一個方面,我們定義此過程就有了確切並有限的時間,但我們認為時間也可以無限長並且沒有起點與終點。但是我們會考慮我們來自哪裡,將要走向何方。假如我們的宇宙在某一時間被創生,那麼在創生之間又等了多久,為何要等那麼久?這樣一個矛盾的問題似乎通過哲學也無法給出很好的解釋。或許我們可以很知趣的說上帝在創生宇宙之前在睡大覺,並且睡了很久很久,呵呵。。。。。
我們應該都知道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我們普遍認為時間與空間是起源於奇點,奇點創生了宇宙的事物,所以時間也就變得具有意義。時間的開端也就在約137億年的某一時刻,這是我們普遍被認可的宇宙模型。但是似乎從還存在這樣的一個事實,假如宇宙在某一天停止膨脹,並無限的收縮,歷史重新回到那個所謂的奇點,然後又經歷一次煙花般的重生,在下一次的重生之後,我們是否還在認為時間之開始於奇點之後呢?假如真的這樣我們的時間就是在遙遠的未來回到了遙遠的過去,我們無法追蹤到起點與終點,時間或許是開放的,或許是閉合的。不過可以確定一點,時間將會永遠的流逝。但你可能想當然的認為,我們的宇宙不會收縮,並且產生奇點是一個偶然事件,在這之前一切都不被定義,奇點之後事物才開始有了具體的意義。或許事實真的就是這樣,但是我們又遇到了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我們的盡頭在哪裡,時間的開端才具有短短的白億年,盡頭卻是思維所不能企及的,我們怎麼離起點這么近,終點卻是遠的讓人恐懼!
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與空間構成了我們的宇宙,繼而被稱為「時空」時空的定義是在以不同的參考系為原則,觀察者與被測體系的相對速度與時空特性不同,所得到的空間大小與時間流逝都會不同。從而我們判定時間與空間密不可分,我們不能再改變空間的情況下對時間不做任何影響,反之亦然。所以人們表象的認為時間其實是另一個維度。時間是不是一個維度,它只是由人們拿維度這個詞來定義,但是時間與空間上卻有本質性的區別。假如我們的宇宙在創生時只有簡單的一維,但是時間必然會存在,在一維的空間內會發生點到點的運動這樣的事件,繼而必定會有時間來賦予此事件的意義。以此類推,二維、三維、甚至多維空間中時間都是必定存在的。只要宇宙創生空間意義上的維度,時間就像揮之不去影子一樣伴隨著。所以時間與空間意義上的維度有本質的區別,但是我們任然稱它為一個特殊的維度。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覆水難收又何嘗不是事實。在物理學中我們不可能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事物是不可逆的,一杯涼冰的開水不可能沒有任何條件的回到100攝氏度,除非你也學著電視劇里的情節去穿越到開水燒開的時刻,或者直接重新將他放在爐子上(開個玩笑,呵呵),假如把宇宙看成一個最大的體系,當你在房間內獨自抽一支煙時宇宙的熵值也在不斷地增大,宇宙從剛開始的一鍋熱湯,形成現在我們的各大星系,在到最後達到熱力學上的熱寂,我們無可否認的認為時間具有了方向,任何事物是不可逆的,時間也是不可逆的。但是我們與發現時間的不可逆似乎只存在於經典物理中,在微觀尺度下兩個粒子彈性相撞的過程順過來反過去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時間的不可逆性只有在統計力學和熱力學的觀點下才可被理論地解釋。
我們回顧一下現代物理學的發展,牛頓時代經典物理學的建立,使人類認識人類認識事物的方式有了質的提高,但觀察事物的方式都是建立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軸上,時間的固定性是人類千百年來一個不可否定哲學事實,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在研究宏觀物理現象時,時間的微妙變數並沒有被人們所發現,但是隨著人類認知的進步,經典力學時代被我們天才老愛同學改寫了,相對論的出現顛覆了人們對時空的價值觀,原來你和我生活在不同的時間里,可以說這是物理學的第二次**。當人們拿著第二次**的成果探究宇宙這座大殿的時候,卻發現這盞知識的明燈也有照不到的地方。這又促使著人們又開始尋找新的理論,這終於使我們的量子大廈得以建立。量子大廈的建立使我們從微觀的角度重新來審視這個世界的本質,空間的本質是什麼,是否上帝在建立正空間上有所偏愛,負空間卻拋到了一邊,時間是否也真的具有量子性而不連續,一切的問題都有待我們去探索。但至少我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時間旅行是不可行的。我們至少可以掌控到扭曲空間與時間,使得時間變慢或變長,甚至可以在數學模型中的奇點附近讓時間停止,但是我們不能使它倒流,就像是霍金叔叔說的,我們不可能越過時間的「視界」,只能無限的靠近它,假如你能越過時間的「視界」,那麼就在此時此刻,50年後的你就很有肯能和你坐在一千看這篇文章,所以我想你肯定會一輩子都不會遇上這樣的事情。盡管現在的影視作品中滿篇的都是穿越,理論飛的一大堆,什麼時空扭曲、平行空間、多重宇宙等等,這些只不過是作家們拿著物理學上可以拿出來一點在學術界比較有爭議或者比較抽象的研究來做題材,它們完全不需要像理論科學的嚴謹性所以可以肆意的編排來實現娛樂的目的,我們如果只是以娛樂為目的完全不用理會理論的真實性只為娛樂,如果非要探究其根本,那麼我們必須抱有一中理論學者嚴謹真實的心態去探索!

㈩ 物理學規律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可能不均勻嗎

在宏觀大尺度世界,物理規律對空間和時間都是所謂各向同性的,即均勻的。
但是在微觀的量子世界,的確存在一種叫做「自發對稱性破缺」的現象,被認為物理規律在普朗克尺度的世界中,對稱性在某種程度上被破壞了,導致你猜測的「物理規律對時空的不均勻」。
歷史上,宇稱不守恆的發現,推進了這個領域的研究,這是楊振寧和李政道最早提出,吳健雄所驗證的結果,這一結果也是楊丁二位獲得諾獎的原因。

熱點內容
男人情慾為什麼會控制不了 發布:2025-05-11 04:01:41 瀏覽:429
眼睛裡流的水為什麼對皮膚不好 發布:2025-05-11 03:58:29 瀏覽:785
小孩子打針了為什麼還發燒 發布:2025-05-11 03:57:46 瀏覽:848
為什麼晚上睡覺抓頭 發布:2025-05-11 03:52:44 瀏覽:317
為什麼秋褲不好看 發布:2025-05-11 03:42:16 瀏覽:301
30歲女人為什麼長色斑 發布:2025-05-11 03:23:27 瀏覽:55
為什麼男生喜歡吻女生下面 發布:2025-05-11 03:04:32 瀏覽:318
為什麼列印彩色照片顏色偏深 發布:2025-05-11 02:59:29 瀏覽:542
為什麼百度軟體字體突然變大 發布:2025-05-11 02:39:23 瀏覽:801
為什麼存在婆媳關系不好的事情 發布:2025-05-11 02:30:22 瀏覽:999